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九锡 > 433【厉冰雪的心愿】

九锡 433【厉冰雪的心愿】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8:12:52 来源:23小说

陆沉旁观着天子和左相之间的对话,心中对未来的朝局有了一个大概的判断。按照天子的布置,几年后左相告老辞官,理应是薛南亭和钟乘入主中书,李适之极有可能接任吏部尚书。这样既能保证后继之君对朝堂大局的掌控,也会照顾到江南世族的体面,不至于让他们彻底和朝廷离心离德。陆沉抬眼望着天子略显消瘦的面庞,暗道接下来应该轮到京军了。果不其然,李端在表达对左相的赞赏之后,转而对另一边端坐的武勋们说道:“先前京军改制有所进展,但仍然不够彻底,还酿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故此朕认为要利用这次的机会深入变革,方能完全扭转军中的不良风气。”众人尽皆颔首称是,陆沉亦不例外。然而天子接下来一番话可谓石破天惊。“朕决定裁撤枢密院,改组为军事院,不再设常任主官,改设军务大臣若干名。军务大臣有待诏、备参、辅佐天子之责,此外还需要承担自身的职责。军事院下辖十二处,分别掌管募兵、考功、车马、粮饷、稽核等职事,每处设主事一名,十二名主事直接对天子负责,以此形成定例。”自从大齐立国以来便一直存在,延续了一百六十余年的枢密院在李端手中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全新的军事院。暖阁内这些重臣很快便明白这项改革的意义。所谓军务大臣若干名,意味着不会再出现郭从义那样大权独揽的枢密使,而十二处主事对天子直接负责,更进一步限制了军务大臣的权力,让他们变成天子的幕僚机构,更多是提供策略、分析军情和整理军务的作用。陆沉此刻的心情很平静,他觉得天子的措施不止于此,必然会利用这次的时机彻底解决京军的问题。在抛出第一道天雷之后,李端等待片刻,见无人提出异议便继续说道:“第二,裁撤京军北衙,在现有的基础上整合为三军,同归禁军序列。原先的禁军扩为一万二千人,依旧负责卫护皇宫,其余三军分别驻守京城东、西、北三面。这四支禁军的主将以后可由军务大臣举荐,征得天子的允准方可任职,此例同样形成定制。”现任北衙上将军刘守光神色沉静,不急不躁,一如他平时少言寡语的风格。纵然天子第二项举措直接剥夺他的军权,他依然没有半点慌乱或者震惊。李端望着这位年过四旬的忠心大将,面上浮现一抹赞许之色,继而道:“刘守光转任骁勇大营行军主帅,负责镇守京畿北部。”刘守光沉稳地应道:“臣领旨。”陆沉和张旭依旧是原先的职位,分掌金吾大营和武威大营。如此一来,京畿地区的三座京营互相制衡,京城内的四支禁军皆在天子手中,再加上织经司和军事院十二处主事的存在,大齐天子对京城的掌控力度将会达到一个空前的程度。李端的这些构想显然不是一蹴而就,说不定在过往的十四年里,他无数次思考过如何收拢军权,如何让皇位不再遭受威胁。陆沉平静地问道:“陛下,京营是否还维持先前的建制?”李端摇头道:“朕考虑过这个问题,京营理当保持一定的规模,但是在目前看来,过于冗杂良莠不齐是京军亟需解决的问题。朕此番并非是要精简京营,只不过考虑到朝廷的负担和打造精兵的目标,三座京营需要整合兵力,暂时各保留三支军的建制,各营总兵力限制在四万人以内。”他抬眼望向陆沉等三人,正色道:“朕需要的是能够支援边疆的精锐,而不是在这繁华之地浑浑噩噩的少爷们,所以你们三人肩上的担子很重,务必要勤恳用心,操练出一支真正的精兵。”三人同时起身道:“臣遵旨。”李端摆摆手,放缓语气道:“朕只是先给你们设立一个框架,具体如何做还需要你们仔细斟酌。关于军务大臣,萧望之和厉天润久经沙场兵法出众,虽然人在边疆但也能提供一些很好的建言,故此朕决意加授他们军务大臣之衔,将来若是他们入京也不需要另行任命。”大齐的官制经过百余年的调整,相对简洁明了,一般不会存在实职和虚衔冲突的情况。但是从天子这番话可知,萧、厉二人如今又多了一个虚衔。譬如萧望之,他现在的身份是大齐荣国公、领军务大臣、淮州大都督,荣国公是爵位,军务大臣是加衔,淮州都督则是实职。其实这个安排没有不妥,也算是天子一以贯之对边军的信任和器重,关键在于天子最后那句话。倘若入京……在今日这样重要的场合,天子显然不会无的放矢。厉冰雪下意识地抬起头,还未张口耳边就传来一声轻咳。她忽地想起入宫前陆沉的提醒,于是悄然不言。李端仿佛没有注意到这个小动静,继续说道:“刘守光、张旭、陆沉,尔等既为京营主帅,理应入军务大臣之列。刘卿家年岁最长,在京军中任职时间最长,便由你负责主持军事院的日常安排。”这算是对刘守光的一个补偿,毕竟他先前是北衙上将军,改任京营主帅稍稍有些说不过去。但是这个主持日常安排的军务大臣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以前的枢密使,关键在于他没有直接处理军务的权力。大体而言,只是名义上好听一些。刘守光很清楚这里面的门道,依旧沉静地领旨谢恩。李端环视众人,缓缓道:“此外,朕还决定任命沈玉来和韩忠杰为军务大臣。沈玉来的情况你们很清楚,朕便不再赘述。至于韩忠杰,虽然他如今赋闲在家且无爵位,但他也曾有过军中任职的履历,只不过是因为荆国公身体欠佳,他身为长子主动辞官归家奉养。其人无论能力、品格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