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九锡 > 484【草生宫阙何萧萧】

九锡 484【草生宫阙何萧萧】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8:12:52 来源:23小说

在永嘉城里的百姓看来,朝廷那么多官衙之中,最清闲非礼部莫属。稍稍了解一些朝廷运转规律的人,倒是知道礼部虽清闲却贵重,尤其礼部堂官历来是中书宰执的候补人选。其实礼部的职事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大到五花八门的各种祭典仪式,小到大齐官民需要遵守的规章仪程,这都是礼部的分内职责。除了主管礼仪之外,外交亦是礼部的权力范围。此外包括但不限于科举选士、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铸造官印、编撰医书等等,都是礼部官员的活计。“你还是和以前一样谦逊,其实我知道你这位左侍郎做得很好,和其他官员相处得如鱼得水,正经事也没有耽搁,这般纯熟的手腕可见你已经渐渐领悟做官的三昧。”但他绝非李云义那样被宠坏的纨绔,他从小就跟着李道彦身边,由这位老相爷手把手地教导,肚子里不知灌输了多少才学,自然而然养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神采。李道彦面色如常,望着恭敬磕头的孙子,老怀甚慰地笑了笑。“回父亲,礼部的同僚们都很能干,我只是因循旧例,倒也还能应付。”李适之沉吟道:“我虽不通军事,也知道景军这次来势汹汹,庆聿恭更是景廉人心目中的战神,我朝边军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其实父亲不必在意我的想法,以前我反对北伐,不代表我会在眼下这个关键时候拖后腿,再者我一个礼部侍郎也无权插手军国大事。如果父亲是想问我的看法,那我认为景军这一战不会倾尽全力,景国皇帝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物,他多半是想利用这一战谋求好处,等到将来再举国之力一鼓作气南下。”沉默片刻之后,李道彦轻声道:“你如何看待现今的边疆战事?”旁边阴影中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是,相爷。”现任礼部尚书谢珍是极为典型的官场老油条,当初天子和江南世族就北伐争执的时候,这个老头儿暗戳戳地给陆沉上眼药,被天子好生敲打了一番,后来郭从义和王晏等人造反失败,他仿佛受了惊吓一般告病辞官,只是天子始终没有允准。“适之啊,为父很想知道你心中的执念是什么,只是很可能这辈子也不会得到答案。”李适之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心中悄然松了口气。即便他和李道彦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很大的分歧,但这是他的亲生父亲,而且在外人看来李家父子本就一体,他当然希望老父能够长命百岁。老人面上浮现一抹苍凉之色。李道彦语调平缓,听不出这是称赞还是讥讽。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李适之便将礼部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无论是大皇子的葬礼还是太子的册封大典,他都办得非常妥当,既没有任何失仪之处,也没有靡费太多的银两,赢得朝堂各部的交口称赞。这里面有他的父皇,也有厉天润这样为大齐贡献所有的忠臣良将。“起来吧。”从那些恳切的言辞来看,李适之似乎真的认识到以前固执的错误,渐渐有了大局为重的观念,只要他能够维持这样端正的心态,再加上他几乎无可挑剔的治政能力和渊博的学识,倒也当得起锦麟李氏下任家主的重担。“是吗?原来问题出在老夫身上。”“是,父亲。”“最近在礼部做得可还顺手?”李端陷入长久的沉默,这位一生经历无数坎坷磨难的君王表面上古井不波,实际上正处于激烈的天人交战。“……眼下强敌进犯一如当年,臣虽病体残缺,仍愿献策于御前,领军于阵前,以解边疆之危,以佑大齐河山。”皇城,文和殿。如今他基本不出家门,礼部的政务实际上是由两位侍郎负责,其中又以左侍郎李适之为主。良久过后,他看着前方的虚空说道:“去将稚鱼儿喊来。”虽然他的手段有些下作,但是这在权力争斗中不算什么,假如锦麟李氏遭遇危险,李道彦相信那些人会有更恶劣的表现。“孙儿给祖父请安。”便在这时,外间响起大太监吕师周极其小心的声音:“陛下,军务大臣刘大人、张大人、陆大人、沈大人、韩大人在宫外求见。”李道彦枯瘦的手指轻轻敲着扶手,脑海中回味着长子今日的言语。月底的这一天午后,李适之难得提前回府,径直来到锦麟堂给老父请安。太子不敢接话。当然,李适之心里很清楚,这些称赞只有一小半是源于他的办事能力,剩下一大半都是冲着锦麟李氏和他的父亲李道彦。……只不过因为这些政务没有什么油水可捞,平时没有出风头的机会,所以才会给人一种很清闲的错觉。其实他只见过厉天润两面,最近一次还是八年前,厉天润在江北取得蒙山大捷、打破景军不败神话然后回京受赏的时候,按理他对这位名将没有多深的感情,但是成为太子真正接触朝政之后,他才切实明白是哪些人在抗着大齐的江山艰难前行。旁人看不出他在京军叛乱那件事中扮演的角色,李道彦肯定能察觉,他一直在等老父亲提及此事。李道彦花白的眉毛微微皱起:“你依然认为要限制边军的实力?”他抬眼望着李道彦,认真地说道:“父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是您教会我的道理,我不过是照着您划出来的界线去做这件事,并无其他想法。”他捧着那本来自靖州的密折,一丝不苟地念着。李道彦淡然地笑了笑,打量着羽翼渐丰的长子,缓缓道:“话虽如此,我应该没有教过你,变着法儿让郭王宁乐四家去送死。”李公绪长身而起,神态从容。李端双眼微眯,压抑着心中的情绪,缓缓道:“都是固执的人啊。”李道彦自嘲一笑,继而道:“老夫虽然年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