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九锡 > 第862章 【父之过】

九锡 第862章 【父之过】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09:01:38 来源:书海阁

元行钦此刻已经意识到危险。

他强装镇定地调兵遣将,实则心里已经是七上八下。

虽然斥候没有说清楚北边到底有多少骑兵,但元行钦断定那不会是小股精锐,陆沉不动则已,一动便会调集边军所有骑兵,具体来说便是定北军和飞羽军,而这两支骑兵是陆沉的铁杆嫡系,让他们南下不会有半分迟疑。

至于边军骑兵为何能悄无声息地渡江奇袭京城,元行钦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猜想。

他们绝无可能从定州南下淮州,再从广陵府等地渡江,因为元行钦知道李适之在淮州境内布置了大量眼线,防的就是陆沉调兵来京。

那两支骑兵加起来两万余人,就算是拆分成小股人马,也做不到瞒过锦麟李氏的所有眼线。

只有一种可能,定北军和飞羽军没有走淮州,而是绕道靖州南下,李适之没有在那里布置多少盯梢,一方面他没有那么多精干人手,另一方面靖州是刘守光的地盘,而他绝对忠于大齐,怎么可能容许定州骑兵在没有调令的前提下,肆意穿过他的防区并且不告知朝廷?

然而眼下看来只有这种可能。

定州骑兵斜穿靖州,只要让他们成功渡江,接下来便可长途奔袭,赶在沿途官府反应过来并且上报朝廷之前,将所有信使甩在身后。

因为从衡江南岸到京城这段路程不算长,以定州骑兵的速度再加上最少一人双马的配置,他们当然可以做到这一点。

元行钦想清楚这些关节,心里泛起一片寒意。

他最不理解的就是刘守光和靖州军怎会站在陆沉那一边,允许他私自调兵借道还帮定州骑兵遮掩行踪!

时间飞快流逝,在元行钦刚刚调整完阵型,做好同时应对金吾大营和定州骑兵夹击的准备时,斥候便回报北方骑兵已至。

负责抵御骑兵冲击的京军士卒握着手中的长枪,看着远方逐渐映入视线的黑压压骑兵,几乎所有人都艰难地吞咽着口水。

没有直面过精锐骑兵的集团冲锋,无法体会那种排山倒海一般的恐怖气势。

随着北边骑兵的逼近,大地开始颤动,马蹄声犹如滚滚惊雷,充斥所有人的耳中。

先前距离还比较远时,京军士卒便已经能感觉到几乎让他们窒息的压力,这个时候再看去,只见无数手持长枪的轻甲骑兵组成锋利的阵型,随着骏马每一次跃起前蹄,凌厉的杀气如同巨浪一般席卷而来。

他们就像是冷漠收割首级的死神,组成遮天蔽日的乌云,在这片大地上疾驰向前。

京军士卒无不胆寒。

元行钦以及一众武将尽皆神情凝重。

这就是如今的大齐边军铁骑,无数次和景军骑兵浴血厮杀淬炼而出的杀神!

一左一右两杆大旗迎风猎猎,上面分别书写着“定北”和“飞羽”的旗号。

“啊!”

当骑兵距离骁勇大营的阵地不足五十丈时,一名京军士卒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恐惧,几近凄厉地喊出声来。

因为军纪的约束,京军并未出现阵型溃散的情况,但是松散不可避免。

元行钦甚至能想象到稍后一触即溃的场景。

在最前排无数京军士卒胆寒畏缩的时候,越来越近的边军骑兵忽如洪流分道,在各自将旗的引领下,朝着左右两侧疾驰而去!

元行钦乃至一众将官全部愣住。

京军士卒仿若劫后余生,面上多了不敢置信的真切惊喜。

“不好,他们要入京!”

元行钦的反应不慢,但是他麾下的将士刚刚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又怎会在意那些边军杀神要去哪?

更不必说人家来去如风,骁勇大营根本没有阻挡对方的能力。

元行钦满面苦涩,而不远处的李锦山则是一脸灰败之色。

洪流奔袭向南,没有浪费丁点时间。

不一会儿,南边的金吾大营阵内驰出一将,来到骁勇大营阵前喊道:“江阳伯以及各位将军,侯爷让末将转告你们,不论李适之许给你们怎样的承诺,现今大局已定,他没有任何胜算,必将为那些阴谋算计付出惨重的代价!无论京军还是边军,都是大齐儿郎,岂能死于自相残杀?”

“侯爷还说,诸位就算不顾及自己的性命,又怎忍心让数万将士变成谋逆的叛贼?若你们还有几分仁义,莫要再做无谓的挣扎,放弃所有的幻想,将大军带回驻地,如此方有一线生机!”

他一人一骑,面对刀枪如林的骁勇大营,没有任何惧色。

李锦山登时大急,连忙道:“伯爷,不可受其蛊惑,只要宫里赢得大局,那两万骑兵不足为惧!”

元行钦默不作声,转头看向麾下三军的将官们,在这些人脸上看见非常明显的畏缩之意。

再看向士气低落到谷底、毫无斗志决心的士卒们,元行钦心中黯然一叹。

片刻过后,他不再理会李锦山,咬牙道:“传令全军原地待命,等待禁军的回应!”

“遵令!”

南方金吾大营的中军阵地,陈澜钰观察着对面的动静,当确认对方毫无战意,他不由得抬头看了一眼蔚蓝的天幕,脸上浮现一抹浅淡的笑意。……

皇宫之外,肃杀之气弥漫。

韩忠杰看着远处的锐士营骑兵,神情无比阴沉。

在这支骑兵通过东门冲入京城后,他很快就收到了消息,虽然震怒却无济于事,因为他接手九门防务才两天时间,就算有天大的能耐也做不到掌控一切。

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将九门守将进行一番调整,换上他认为忠心可靠的将领,想来不会出现这么大的纰漏。

眼下想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他只能尽力弥补,一边立刻调五千步卒去尝试夺回东门的控制权,一边亲自率领七千步卒赶来皇宫。

除此之外,便是下令其余各门守将务必死守城门。

韩忠杰不知道陆沉还有没有后手,但他只能做到这个地步。

行至半途,韩忠杰收到太后的懿旨,他没有将这份懿旨的内容告知麾下部属,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来到皇宫外围的御街上。

如今沈玉来率万余禁军镇守皇城,韩忠杰带来七千人,一南一北将锐士营三千骑兵夹在中间。

锐士营并未陷入死地,暂时他们还可以从东边撤走绕行至东门,然而他们什么都没做,任由两支禁军南北包围,显然他们不会抛弃此刻还在宫里的陆沉。

这种沉默的对峙令人心惊。

一名都尉策马而来,对韩忠杰拱手道:“禀侯爷,锐士营没有任何答复!”

在李适之请他出手分走沈玉来的军权后,许太后没有和朝中重臣商议,直接恢复了韩忠杰的勇毅侯爵位。

韩忠杰沉声道:“既然他们不肯投降,那便传令下去,准备进攻!”

“遵令!”

都尉毫不迟疑地应下。

这部禁军逐渐摆出进攻的阵势,锐士营骑兵尽收眼底。

叶继堂回头看了一眼巍峨的皇城,正色道:“准备迎敌!”

他随即发出两条号令,只见一千名骑兵策马迅速向北列阵,五百名骑兵转向南面正对皇宫,以防备宫中随时有可能杀出来的禁军,剩下一千五百骑则继续待命。

“狂妄之辈!”

韩忠杰自然能看出锐士营的应对之策,这一刻他脸上满是暴戾之气。

大战将起,北面禁军阵后忽然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一名十六七岁的年轻人策马来到韩忠杰眼前,急促地说道:“韩大人请停手!”

韩忠杰极为不悦,他不敢相信禁军的军纪竟然涣散到这种程度,居然可以让人随便闯进阵中?

不过还没等他发作,后方的军士忽然让开一条路,随即便见一位身形瘦削的老者缓缓走来。

看清老者的面庞之后,韩忠杰心中一惊,立刻跃下马快步上前,躬身行礼道:“拜见老相爷!”

“忠杰,许久未见了。”

李道彦语调平和,又有几分愧疚之意。

韩忠杰虽然自负,却也知道面前的老人是何等身份,愈发恭敬地说道:“小侄惭愧,无颜去锦麟县拜望老相爷。”

“以前的事情不提了。”

李道彦咳嗽两声,视线越过韩忠杰的肩头,看向即将发起攻势的禁军将士,轻声道:“忠杰,能否卖老夫一个面子,让你麾下的将士们暂时不要进攻。老夫现在便进宫,尽力平息这场纷争。无论如何,京军和边军将士都是大齐的孩子,自相残杀是何其悲惨的事情,你说对吗?”

韩忠杰垂首沉默片刻,最终还是答应道:“小侄岂敢不遵老相爷之令?”

李道彦欣慰地点点头。

便在这时,又有数骑飞驰而来,不及行礼便惊慌地说道:“启禀侯爷,东门未曾夺回,又有数万边军骑兵出现,其中有数千骑已经从东门入城。他们并未朝皇宫而来,停留在东门城防区域之内。为首之将自称定北军都指挥使李承恩,他说若是禁军妄动,边军两万余骑兵便会杀入城内,届时不再留手!”

韩忠杰脑海中轰然一响,面色变得极其难看。

李道彦见状便抬手轻拍他的手背,语重心长地说道:“大家都不想看到自己人杀自己人的场面,且给老夫半个时辰,如何?”

韩忠杰沉默良久,最终轻叹一声道:“老相爷费心了。”

李道彦微微摇头,朝先前赶到的李公绪招招手,然后在少年的搀扶下,一步步向前走去。

禁军将士沉默地看着这位为大齐呕心沥血数十年的老人,不约而同地朝两侧分开。

阳光泼洒而下,场间鸦雀无声。

锐士营骑兵虽未下马,却也恭敬地让出一条道路,他们目送着老人和少年前行,整齐地拱手行礼。

李道彦看着这些年轻又剽悍的儿郎们,既欣慰又伤感。

一直向前走。

接近坚固厚实的和宁门,他抬头望着宫墙上肃立的禁军将士,轻轻点了点头。

宫门缓缓打开,禁军主帅沈玉来亲自出来迎接。

“拜见老相爷。”

沈玉来躬身一礼。

李道彦慈祥地说道:“你不容易,辛苦了。”

沈玉来望着老人沧桑的目光,只觉心中一恸,却不是为自己悲伤。

李道彦看着面前的皇城,发出一声怅惘的轻叹,然后迈开脚步。

穿过幽深的门洞,穿过宽阔的广场,朝着前方雄伟的端诚殿。

拾阶而上。

喜欢九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九锡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