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九锡 > 第873章 【润物无声】

九锡 第873章 【润物无声】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09:01:38 来源:书海阁

“太子。”

宁皇后慈爱地看向旁边的李道明。

“是,母后。”

李道明脆生生地应着,然后起身离席来到陆沉身前,像模像样地拱手道:“先生在上,请受道明一礼。”

尽管陆沉在宁皇后决意提拔王安的时候便隐约猜到几分,却也没有想到她竟然如此直接。

他连忙起身避开,正色道:“臣岂敢受殿下之礼。”

宁皇后没有插话,李道明则看着陆沉,认真地说道:“母后说,国公是大齐的栋梁之才,将来能否抵御外敌、收复故土,都要仰仗国公。我年幼不懂事,如果能得到国公的教诲和辅佐,才能继承先皇的遗志。”

无论天资聪颖还是宁皇后教得好,他毕竟只有五岁多,能顺畅流利地说出这番话着实不易。

“臣定当尽心竭力报效朝廷,然则君臣有别,臣不敢逾越。”

陆沉依旧坚持不受。

虽说李道明眼下还只是太子,还没有举行登基大典,然而太子也是君,陆沉自然不会犯这种没有必要的错误。

李道明略有些茫然地站着,这个时候便显露出他这个年纪的天真和懵懂。

“太子,回来坐下。”

宁皇后没有让局面冷下来,温和地唤回李道明,继而对陆沉说道:“本宫原本想拜你为太子太傅,然而登基大典近在眼前,仓促之举难免不妥。卿这次扶危救难,于社稷有大功劳,若是只赠一个短短几天时间的太子太傅,自然会让世人觉得天家刻薄寡恩。”

来到这个世界将近七年,陆沉经历过两代天子,早已习惯那种云山雾罩点到即止的谈话方式,如今宁皇后的直白让他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然而……

能够和李宗本一路相伴互相扶持,从亲王妃、太子妃到成为六宫之主没有任何阻碍的女子,又怎么可能是单纯无知的人?

陆沉不知道那个雷雨之夜的所有细节,当日他入宫的时候许太后已经掌握后宫大权,一众心腹亲信把持着内侍省各处紧要权柄,从表面上来看宁皇后确实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要不是陆沉带着几位重臣逼迫许太后让步,说不定李宗简能一直待在宫里。

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李宗本出事之前,宁皇后一直负责管理后宫,足足有两年多时间,难道她这两年什么都没做,在后宫连一个心腹都没有?

陆沉不需要太多的分析,只要看一下如今后宫的情形就知道,在许太后被迫交出权柄后,她的势力在一天一夜之间遭遇毁灭性的打击,几乎是连根拔起,这里面固然有苑玉吉的作用,又怎么少得了宁皇后对于宫中局势的了解?

许太后出其不意占得先机是事实,但宁皇后那几天的隐忍至少可以保证她和李道明安稳地活着,等到局势翻转的时候,她便不再有任何保留,在最短的时间内、以雷霆之势重掌后宫。

由此可见,她绝对不是一张浅薄的白纸。

一念及此,陆沉自谦道:“殿下,臣身为武勋,对于治国之道不甚了解,恐怕不能胜任教导太子殿下之职。再者,臣毕竟太过年轻,比不得朝中那几位德高望重的大人,岂敢领受帝师之名?在臣看来,薛相、许相和荣国公都比臣更有资格。”

方才李道明一声先生喊出来,陆沉不免想到了少年李公绪,想他来到这个世界没正经上过一天学,居然弟子收了一个又一个,而且来头大得吓人。

要不是他足够清醒,多半会有些飘飘然。

宁皇后听到陆沉这番诚恳的推辞,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声,略显苦涩地说道:“本宫知道,先前有些事情让国公心中郁卒,尤其是那几天李适之纠结党羽污蔑国公的时候,本宫从始至终不曾出言相帮,这确实不够厚道。只是还望国公体谅,其时陛下宾天,局势波诡云谲,本宫身为后宫妇人,既为陛下的离去悲伤,又因太子的安危忧心,难免思虑不周,并非有意坐视。”

“殿下言重了。”

陆沉稍作沉吟,最后坦然道:“臣心中没有怨望,只是觉得难当重任,不过殿下若是觉得臣值得信任,臣亦会尽力而为。”

“合该如此。”

宁皇后温婉的眼神中浮现一抹恰到好处的感激,继而对李道明说道:“太子,向你的先生行礼。”

这一次陆沉没有拒绝,但也侧身只受了半礼,然后一丝不苟地还礼。

宁皇后欣慰地看着懂事乖巧的李道明,然后吩咐道:“好了,太子去御书房读书罢。”

两名女官领着一群宫女,簇拥着年幼的李道明行礼告退。

宁皇后左右看了一眼,淡淡道:“若岚留下,其他人都退下。”

“奴婢遵旨。”

殿内侍奉的宫人整齐应下,然后迈着轻缓的脚步离去,只留下那位名叫若岚的女官。

李宗本遇刺那一晚,便是此人提醒宁皇后尽快带着李道明赶去景仁宫,亦是她带着宁皇后的懿旨去找两位宰相求恳,否则陆沉在对付许太后的时候,薛南亭和许佐未必会那般坚定,由此可知她是宁皇后最信任的心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殿内变得很安静,唯余檀香袅袅。

陆沉轻咳一声,难免有些不自在。

虽然还有第三人在场,但对方毕竟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过几天就会变成太后,他身为外臣多少要顾虑到分寸。

宁皇后不等他开口请辞,缓缓道:“国公,本宫有件事想请你出手相助。”

陆沉镇定地说道:“殿下请说。”

宁皇后稍稍迟疑,轻声道:“陛下遇刺这件事,虽然是由李适之主导,但是肯定离不开宫里的内应,光是让金巧兰两年前出现在陛下身边、一步步取得陛下的信任,这就不是李适之在宫外能够办到的事情。本宫心里清楚,慈宁殿与此事脱不开干系,但那位毕竟是先帝的正宫皇后,只要她自己不松口,那么谁都拿她没办法,包括你我在内。”

陆沉目光微凝,看了一眼站在宁皇后身侧的女官。

迎着他的审视,若岚不由得更加紧张。

宁皇后见状便说道:“国公大可放心,若岚是本宫当年从家里带来的丫鬟,本宫这些年最信任的便是她。”

陆沉收回锐利的视线,想了想说道:“其实不光殿下这么想,朝中很多官员也有类似的怀疑,毕竟许太后和李适之步调一致,而且李适之多次暗示,想要逼迫许太后下定决心强行杀了我,这些痕迹瞒不过所有人。但是正如殿下所言,只要许太后自己不承认,没人可以去慈宁殿搜检,因为大齐以忠孝治天下,天家更当作为表率。”

“本宫不会胡来。”

宁皇后坦诚心迹,其实这句话也暗藏着另外一种心思,那就是她确实想过用某些手段帮李宗本报仇,只是顾虑到太子年幼局势尚未稳定,她不会做出任何鲁莽的决定。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她在陆沉面前这般诚恳,自然称得上推心置腹。

望着陆沉平静的面容,宁皇后继续说道:“只是本宫一想到慈宁殿那位罔顾人伦,心里委实无法安定。虽说如今乱党已除,宫里也在逐渐肃清隐患,但是泰宁坊里还住着一位奉国中尉,万一再出现意外……”

她停了下来,面上浮现一抹深切的忧色。

“李宗简?”

陆沉对这位皇后娘娘有些刮目相看,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考虑得这么周全,更没有多少人能够及时做出决断。

他稍微思忖过后,问道:“殿下准备如何处置他?”

宁皇后沉默片刻,摇头道:“本宫不知。奉国中尉这两年老实本分,他不光是慈宁殿那位的亲生骨肉,还是太子仅存的皇叔,若是……肯定会引起朝野物议,可要是任由他继续待在皇城边上,本宫着实不安。陛下只有太子这一个子嗣,他又只有五岁,至少还得十年才能长大成人,谁知道那些人有没有残余的势力?”

陆沉意味深长地看着她,这表情的含义很明显。

宁皇后有些尴尬地垂首道:“国公莫要误会,本宫并非是要给你出难题,只是想请你出谋划策,最好是在不引起朝堂震荡的前提下,让太子往后能够生活在一个更安全的环境里。”

“殿下用心良苦,臣唯有敬佩之意。”

陆沉冷静地说道:“其实这个麻烦很好解决。”

宁皇后心中一喜,眸中浮现惊奇之色。

陆沉道:“既然殿下觉得李宗简留在京城是个祸患,那么等臣离开京城返回边疆的时候,让他跟着一路北上便是。他身为先帝子嗣,理当为国尽忠效命。”

“这……”

宁皇后确实没有想到这样的方式,一时间有些转不过弯来,迟疑道:“虽然他被褫夺了亲王爵位,可他毕竟是先帝血脉,而且又无行伍经验,让他去边疆与敌军厮杀,会不会太……”

她欲言又止,让李宗简面对凶残的景军和直接杀了他有何区别?

她当然不是心慈手软,只是身处这个位置,做事必须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怎能像许太后那样肆意妄为,最后被文武百官抛弃。

陆沉淡然道:“殿下放心,臣不会让他上战场,他可以去定州都督府做一些案牍杂务,如此既能让他为曾经的卑劣行径恕罪,也能尽到他天家宗室的职责,让边军将士看到朝廷从上到下齐心协力,一定会更加奋勇敢战,直到驱除景寇光复河山。”

宁皇后的心情真正放松下来,颔首道:“如此安排极为妥当,多谢国公。”

望着她面上亲切的神情,陆沉垂首道:“臣不敢当。殿下,若无旁事,臣请告退。”

“好。”

宁皇后起身相送,望着陆沉在内监的引领下渐行渐远的身影,缓缓呼出一口气。

“娘娘。”

若岚的语调轻快了几分。

宁皇后转头望着她,不由得微微一笑,轻声道:“陆沉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这位秦国公确实厉害,方才他只是淡淡看了奴婢一眼,奴婢心里就好像被大锤敲了一记,难怪人们都说大将军身上有杀气。”

若岚心有余悸,旋即崇敬地说道:“但是娘娘更厉害!”

“就你嘴甜。”

宁皇后瞪了她一眼,继而停步站在窗前,视线飘向远处,喃喃道:“后宫妇人再厉害又能如何?不过是些小手段而已,如何比得上千军万马底定乾坤?”

“本宫只盼……太子能平安长大。”

喜欢九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九锡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