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演义白话 > 第一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辅国大将军董厥听说魏兵从十多条路线入境,于是带领两万军队守住剑阁。当天看到远处尘土飞扬,怀疑是魏兵来了,急忙率军把守住关口。结果一看,原来是姜维、廖化、张翼等人。董厥大喜,将他们接入关上,礼毕之后,哭着诉说了后主刘禅听信黄皓之事。姜维安慰他说:“公不必忧虑。只要有我在,一定不容许魏军来吞并蜀国。我们暂时守住剑阁,再慢慢想办法退敌。”董厥担忧地说:“这个关口虽然可以守住,但是成都却没有人防守,如果被敌人偷袭,我们的形势就会瓦解。”姜维回答说:“成都地势险峻,不是那么容易攻取的,我们不必过于担心。”

正说话间,忽然有探子来报,说诸葛绪率领军队杀到关下了。姜维大怒,急忙带着五千兵马杀下关来,直接冲入魏军阵中,左冲右突,杀得诸葛绪大败而逃,退了数十里才扎下营寨。魏军死伤无数,蜀兵则抢了许多马匹和器械。姜维收兵回关。

另一方面,钟会在离剑阁二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诸葛绪自己前来请罪。钟会愤怒地责备他说:“我命令你守住阴平桥头,以切断姜维的归路,你怎么能失守呢!现在又未经我允许,擅自进兵,以致有此大败!”诸葛绪解释说:“姜维诡计多端,他假装要攻打雍州,我怕雍州有失,所以带兵去救。结果姜维趁机逃脱了,我追到关下,没想到又被他打败了。”钟会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斩首诸葛绪。但是监军卫瓘劝说:“诸葛绪虽然有罪,但他是邓艾所督管的人,如果我们杀了他,恐怕会伤了两家的和气。”于是钟会便将诸葛绪用囚车送往洛阳,交给晋公司马昭发落,并将诸葛绪所领的军队收归自己调遣。

有人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邓艾,邓艾听后大怒说:“我与诸葛绪官品一般高,我长期镇守边疆,对国家多有贡献,他怎么敢如此妄自尊大呢!”他的儿子邓忠劝解说:“‘小不忍则乱大谋’,父亲如果与他争执不休,必然会误了国家大事。希望您暂且忍耐一下。”邓艾听从了儿子的建议,但是心中仍然怀恨在心。于是他带着十几名骑兵来见钟会。

钟会听说邓艾来了,便问左右:“邓艾带了多少军队来?”左右回答说:“只有十几名骑兵。”于是钟会便命令帐上帐下列出数百名武士。邓艾下马进入营帐与钟会相见。礼毕之后,邓艾看到军容整肃,心中感到不安。他试图用言语挑拨钟会说:“将军夺得了汉中,这是朝廷的大幸啊!现在可以定计早日攻取剑阁了。”钟会回答说:“那么依将军之见应该如何行动呢?”邓艾再三推辞说自己无能为力。但是钟会坚持要他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邓艾回答说:“以我的愚见来看,我们可以派出一支军队从阴平小路出击直取汉中的德阳亭,然后用奇兵直接攻取成都。这样姜维必然会撤兵回救成都,将军就可以乘虚而入攻取剑阁了。”钟会听后大喜说:“将军这个计策真是太妙了!你马上带兵去吧!我在这里等待你的捷报!”于是两人饮酒告别。

钟会回到营帐中对众将说:“大家都说邓艾有能力,但是今天看来他其实是个庸才啊!”众将问他为什么这样说。钟会解释说:“阴平小路都是高山峻岭,如果蜀国在那里派一百多人守住险要之处切断我们的归路,那么邓艾的军队就会全部饿死了。我们只管从正路进攻就是了,何愁蜀地不破呢!”于是钟会便设置云梯和炮架攻打剑阁关。

邓艾出了辕门上马之后回头问随从说:“钟会对待我如何?”随从回答说:“看他说话的神色似乎并不认同将军您的看法只是口头上勉强应付而已。”邓艾笑着说:“他以为我不能攻取成都但我偏偏要去攻取它!”回到本寨之后师纂、邓忠等一班将士迎上来问他说:“今天您和钟镇西有什么高见吗?”邓艾回答说:“我真心实意地告诉他自己的看法他却把我看作庸才。他现在夺得了汉中就以为立下了莫大的功劳但是如果不是我屯兵在沓中绊住了姜维他怎么能成功呢!我现在如果攻取了成都那就比夺取汉中还要重要了!”于是当夜邓艾下令全军拔寨起程沿着阴平小路进兵在离剑阁七百里的地方扎下了营寨。有人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钟会钟会听后笑着说邓艾真是不够聪明啊!

邓艾一面写密信派遣使者快速报告给司马昭,一面召集众将在帐下商议说:“我们现在乘虚而入去攻取成都,与你们一同立下永恒的功名,你们愿意听从我的命令吗?”众将齐声应答:“愿意遵从军令,万死不辞!”邓艾于是先命令儿子邓忠带领五千精兵,不穿战甲,各自拿着斧凿等工具,遇到陡峭危险的地方,就凿山开路,搭建桥梁,以便军队行进。邓艾挑选了三万士兵,各自带着干粮和绳索出发。大约走了一百多里,他选出了三千士兵,在那里扎下营寨;再走一百多里,又选出三千士兵扎寨。这一年的十月,他们从阴平进兵,行走在悬崖峭壁和深谷之中,总共二十多天,走了七百多里,都是没有人烟的地方。魏兵沿途扎下了数个营寨,最后只剩下二千人马。他们来到一座名为摩天岭的山岭前,马匹已经不能行走。邓艾步行上岭,正好看见邓忠和开路的壮士们都在哭泣。邓艾询问原因,邓忠告诉他:“这座岭的西面都是陡峭的石壁,无法开凿山路,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因此大家哭泣。”邓艾说:“我们军队到这里,已经走了七百多里,过了这里就是江油,怎么可以后退呢?”于是他召集全军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与你们来到这里,如果能成功,富贵就在眼前。”众人都表示愿意听从邓艾的命令。邓艾命令士兵先将军器扔下去,然后他用毡子裹住身体,先滚下山去。副将有毡衫的也裹住身体滚下去,没有毡衫的就用绳索束住腰部,攀着树木挂着树枝,像鱼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往下进。邓艾、邓忠以及二千军队和开山的壮士们都成功地度过了摩天岭。

他们刚刚整理好衣甲和器械准备出发时,忽然看见路旁有一块石碑上刻着:“丞相诸葛武侯题”。碑文写道:“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邓艾看完后大惊失色连忙对着石碑再拜说:“武侯真是神人啊!我不能以他为师事之真是可惜啊!”后人有一首诗写道:阴平峻岭与天齐玄鹤徘徊尚怯飞。邓艾裹毡从此下谁知诸葛有先几。

邓艾暗中度过阴平带领军队行进时又看见了一个空荡荡的营寨。左右的人告诉他:“听说武侯在世时曾拨一千兵士守在这个险要的地方。但现在蜀主刘禅已经废弃了这个营寨。”邓艾听后不禁感叹不已对众人说:“我们现在有进路而没有退路了!前面的江油城中粮食充足。你们前进可以活命后退只有死路一条必须全力攻城。”众人都表示愿意决一死战。于是邓艾步行带领二千多人连夜加倍行军来抢夺江油城。

江油城的守将是马邈他听说东川已经失守虽然也做了一些准备但只是在大路上设防又依仗着姜维全军守住剑阁关因此并没有把军情看得太重。当天他操练完人马回家后与妻子李氏围着火炉饮酒。他的妻子问他:“屡次听说边境情况紧急但将军却毫无忧虑的神色这是为什么呢?”马邈回答说:“大事自有姜伯约掌握与我有何相干?”他的妻子说:“虽然如此但将军所守的城池也不是不重要啊。”马邈说:“天子听信黄皓的话沉溺于酒色之中我估计大祸不远了。如果魏兵真的到来投降他们就是上策何必担忧呢?”他的妻子听后大怒唾在他的脸上说:“你身为男子却先怀有不忠不义之心枉费了国家对你的恩赐和俸禄我还有什么脸面与你相见呢!”马邈羞愧得无言以对。

忽然有家人慌张地跑进来报告说:“魏将邓艾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带着二千多人已经一拥而入城了!”马邈大惊失色连忙出去投降跪在公堂下哭泣着说:“我早就有心归降了。现在我愿意招集城中的居民以及我部下的人马全部投降给将军。”邓艾接受了他的投降。于是邓艾将江油的军马收编到自己的部下中调遣任用马邈作为向导官。这时忽然有人报告说马邈的妻子已经自缢身亡了。邓艾询问原因马邈如实相告。邓艾为她的贤良所感动下令以厚礼安葬她并亲自前往致祭。魏国的将士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无不感叹。后人也有一首诗来赞美她:后主昏迷汉祚颠天差邓艾取西川。可怜巴蜀多名将不及江油李氏贤。邓艾攻取了江油后随即与从阴平小路来的各路军队在江油会合然后直奔涪城。部将田续建议说:“我军涉险而来非常疲惫应该休养几天再进攻。”邓艾大怒说:“兵贵神速你竟敢扰乱我军心吗!”他下令要将田续推出斩首众将苦苦求情才免于一死。邓艾亲自率领军队来到涪城城内的官吏军民都以为他们是从天而降的全都投降了。

蜀人的快报传入了成都,后主刘禅听到消息后,慌忙召见黄皓询问情况。黄皓却回应说:“这只是谣言,神人是不会误导陛下的。”然而后主再想找师婆问卜时,却不知她去了哪里。此时,远近的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来,往来的使者络绎不绝。后主设朝会议,众多官员面面相觑,无人发言。郤正走出班列上奏说:“事态已经十分紧急了!陛下应该召见武侯的儿子诸葛瞻商议退兵之策。”

诸葛瞻,字思远,是武侯诸葛亮的儿子。他的母亲黄氏,即黄承彦的女儿,虽然相貌丑陋,但拥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对于兵法、遁甲等书籍无所不晓。武侯在南阳时,听闻她的贤能,便求婚并娶她为妻。武侯的学问,黄氏夫人给予了很多帮助。武侯去世后,黄夫人不久也去世,临终时只以忠孝勉励诸葛瞻。诸葛瞻自幼聪明,娶了后主的女儿,成为驸马都尉,后来继承父亲的武乡侯爵位。景耀四年,他升为行军护卫将军。但当时黄皓掌权,所以他托病不出。

后主听从了郤正的建议,立刻连发三道诏书,召诸葛瞻到殿下。后主哭着诉说:“邓艾的军队已经驻扎在涪城,成都危急了。你看在你父亲的面上,救救我吧!”诸葛瞻也哭着奏报:“臣父子蒙受先帝厚恩、陛下特殊待遇,即使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愿陛下调发成都的全部军队,由臣率领去决一死战。”后主随即拨给诸葛瞻七万成都兵将。诸葛瞻辞别后主,整顿军马,聚集诸将问道:“谁敢担任先锋?”话还没说完,一个少年将领站出来说:“父亲既然掌握大权,我愿作为先锋。”大家一看,原来是诸葛瞻的长子诸葛尚。诸葛尚当时十九岁,博览兵书,多习武艺。诸葛瞻非常高兴,便任命诸葛尚为先锋。当天,大军离开成都,前来迎战魏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邓艾得到马邈献上的地理图一本,详细记载了从涪城到成都三百六十里的山川道路、宽窄险峻等情况。邓艾看完后大惊说:“如果只守涪城,万一被蜀人占据前山,怎么能成功呢?如果拖延时间久了,姜维的援兵一到,我军就危险了。”他急忙召唤师纂和儿子邓忠,吩咐说:“你们可带一军,星夜兼程直去绵竹以抵挡蜀兵,我随后就到。切不可怠慢。如果让他们先占据了险要之地,我决斩不饶!”师纂和邓忠二人领兵将到达绵竹时,正好遇上蜀兵,两军各自布成战阵。师纂和邓忠二人勒马于门旗下观看蜀兵列成的八阵图。三通鼓罢后蜀兵门旗两分,数十员将簇拥着一辆四轮车出现在阵前车上端坐一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车旁展开一面黄旗上面大书:“汉丞相诸葛武侯”。这吓得师纂和邓忠二人汗流浃背他们对视一眼后急忙对身后的军士说:“原来孔明还活着我们快逃吧!”他们急忙带兵回撤时蜀兵掩杀过来魏兵大败而逃。蜀兵乘胜追击了二十多里路遇到邓艾的援兵接应才各自收兵回营。

邓艾升帐而坐唤来师纂和邓忠责备他们说:“你们二人为什么不战而退?”邓忠回答说:“我们看到蜀军阵中有诸葛孔明领兵所以急忙撤退了。”邓艾听后大怒说:“即使孔明复生我又有何惧!你们轻易撤退导致失败应该速斩以正军法!”众人纷纷求情邓艾才息怒。他派人哨探回报说蜀军大将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先锋是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而车上坐着的孔明其实是木刻的孔明遗像而已。

邓艾听到这个消息后,对师纂和邓忠说:“成败的关键就在这一战。你们两人如果再不能取胜,就必定会被斩首。”师纂和邓忠又带领一万兵马出战。诸葛尚单枪匹马,抖擞精神,成功击退了他们两人。诸葛瞻指挥两路兵马冲出,直接撞入魏军阵中,左冲右突,来回杀了数十回合,魏兵大败,死者不计其数。师纂和邓忠受伤逃跑,诸葛瞻率领士兵随后追杀二十多里,然后扎营相拒。

师纂和邓忠回去见邓艾,邓艾看到两人都受伤,不便责备,于是与众将商议说:“蜀国有诸葛瞻善于继承父亲的遗志,两次击败我们万余人马,现在如果不迅速攻破他,以后必成后患。”监军丘本说:“为什么不写一封信来诱降他呢?”邓艾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写了一封信,派使者送入蜀寨。守门将引使者到帐下,呈上邓艾的信。诸葛瞻拆开信看后,勃然大怒,撕碎了信,命令武士立刻斩杀来使,并让随从带着首级回魏营见邓艾。

邓艾大怒,立刻想要出战。丘本劝谏说:“将军不可轻出,应该用奇兵取胜。”邓艾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命令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埋伏两军在后,自己亲自带兵前来。此时诸葛瞻正想要挑战,忽然报告说邓艾亲自带兵到来。诸葛瞻大怒,立刻带兵出战,直接杀入魏军阵中。邓艾败逃,诸葛瞻随后追杀。然而忽然之间,两路伏兵杀出,蜀兵大败,退入绵竹。邓艾命令包围绵竹,于是魏兵一起呐喊,将绵竹围得像铁桶一样。

诸葛瞻在城中看到形势已经十分危急,于是命令彭和带着书信突围而出前往东吴求救。彭和到了东吴见到吴主孙休呈上了告急的书信。吴主看完后与群臣商议说:“既然蜀国已经危急到这个地步我们岂能坐视不救。”他当即命令老将丁奉为主帅丁封、孙异为副将率领五万大军前往救援蜀国。丁奉领旨出兵分派丁封、孙异带兵二万向沔中进军自己则率领三万大军向寿春进军分兵三路前来救援。

然而诸葛瞻看到救兵迟迟未到就对众将说:“久守不是良策。”于是他留下儿子诸葛尚和尚书张遵守城自己则披挂上马率领全军打开三个城门杀出。邓艾看到蜀兵出战便撤兵后退。诸葛瞻奋力追杀忽然一声炮响四面八方的魏兵合拢来把诸葛瞻困在了核心。诸葛瞻率领蜀兵左冲右突杀死数百人但邓艾命令全军放箭射击蜀兵四散而逃。诸葛瞻中箭落马他大呼道:“我力已竭尽应当用一死来报国!”于是拔剑自刎而死。

他的儿子诸葛尚在城上看到父亲战死在军中勃然大怒于是也披挂上马准备出战。张遵劝谏说:“小将军不要轻易出战。”但诸葛尚叹息道:“我们父子祖孙都深受国家的厚恩现在父亲已经为国捐躯我又怎能苟且偷生!”于是他策马杀出阵中最终也战死沙场。后人有诗赞美诸葛瞻和诸葛尚父子道:“不是忠臣独少谋苍天有意绝炎刘。当年诸葛留嘉胤节义真堪继武侯。”

邓艾怜惜他们的忠诚将诸葛瞻父子合葬在一起然后乘虚攻打绵竹。张遵、黄崇、李球三人各自率领一军杀出。然而蜀兵人数少而魏兵人数多三人最终也都战死沙场邓艾因此夺得了绵竹。他犒劳完军队后便前来攻取成都。

喜欢三国演义白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演义白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