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演义白话 >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这时候,吴国的君主孙休听说司马炎已经篡夺了魏国的皇位,他预感到司马炎接下来一定会来攻打吴国,因此非常担忧,以至于生了病,卧床不起。于是,他召来丞相濮阳兴进入宫中,让自己的太子孙出来拜见濮阳兴。孙休拉着濮阳兴的手臂,指着太子孙,然后就去世了。

濮阳兴出宫后,和大臣们商议,想立太子孙为新的君主。但左典军万彧说:“太子孙年纪太小,不能处理国家大事,我们不如立乌程侯孙皓为君主。”左将军张布也说:“孙皓有才华,识见高明,能决断大事,他可以做皇帝。”丞相濮阳兴犹豫不决,就进宫去禀告朱太后。太后说:“我只是个妇人,怎么知道国家大事?你们自己斟酌着办吧。”于是,濮阳兴就迎接孙皓做了新的君主。

孙皓,字元宗,是孙权太子孙和的儿子。他在那年的七月登上了皇位,改年号为元兴元年,封太子孙为豫章王,追封他的父亲孙和为文皇帝,尊他的母亲何氏为太后,又封丁奉为右大司马。第二年,他又改年号为甘露元年。

但是,孙皓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他沉迷于酒色,特别宠爱中常侍岑昏。濮阳兴和张布劝他,他却大怒,把这两个人都杀了,还灭了他们的三族。从此,朝廷的大臣们都不敢再劝谏他了。他又改年号为宝鼎元年,任命陆凯、万彧为左右丞相。

那时候,孙皓住在武昌,扬州的百姓要逆流而上为他提供物资,非常辛苦。而他又奢侈无度,使得国家和百姓的财物都非常匮乏。

陆凯上书劝谏孙皓,但孙皓并不高兴。他还大兴土木,建造了昭明宫,命令文武百官入山采伐木材。又召来术士尚广,让他用蓍草占卜询问夺取天下的事情。尚广回答说:“陛下占卜得到了吉兆:庚子年,青色的车盖将会进入洛阳。”孙皓非常高兴,对中书丞华核说:“先帝听从了你的话,分头派遣将领,沿着长江一带,驻扎了数百个营垒,命令老将丁奉统领他们。我想要兼并汉土,为蜀主复仇,应该先攻取哪个地方呢?”华核劝谏说:“现在成都已经失守,蜀汉灭亡,司马炎一定有吞并吴国的野心。陛下应该修德政来安抚吴国的百姓,这才是上策。如果强行发动战争,就好像披着麻去救火,一定会导致自己毁灭。希望陛下明察。”但孙皓非常生气地说:“我想要趁现在恢复旧业,你却说出这种不吉利的话!如果不看你是旧臣的面子,我就斩首示众!”他喝令武士把华核推出殿门。华核出朝后叹息道:“可惜这锦绣江山,不久就要属于别人了!”于是他就隐居不再出山。

孙皓命令镇东将军陆抗率领军队驻扎在江口,以图谋襄阳。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洛阳,近臣向晋主司马炎奏报。司马炎听说陆抗侵犯襄阳,就和大臣们商议对策。贾充出班奏报说:“我听说吴国的孙皓不修德政,专行无道。陛下可以诏令都督羊祜率兵抵抗他,等到他们国家发生变故时,我们乘势攻取,东吴就可以轻易得到了。”司马炎非常高兴,立即降下诏书派遣使者到襄阳宣谕给羊祜。羊祜接到诏书后整顿军队准备迎战敌人。

羊祜镇守襄阳期间非常得军民之心。吴国有投降的人想要离开他都听任自便;他减少戍守巡逻的士兵让他们去垦田种地八百余顷。他刚到襄阳时军队没有百日之粮但到了末年军中却有十年之积。羊祜在军中常常穿着轻暖的皮衣系着宽大的带子不披铠甲帐前侍卫的士兵也不过十余人。

有一天部将入帐禀告羊祜说:“哨兵来报吴兵都懈怠了我们可以乘他们没有防备时袭击他们一定能获得大胜。”但羊祜笑着说:“你们众人都小看陆抗了吗?这个人足智多谋日前吴主命令他攻拔西陵斩了步阐及其将士数十人我们去救援都来不及了。这个人做将领我们只能自守等到他们内部发生变故时才可以图取。如果不审时度势而轻举妄动这就是取败之道啊。”众将都佩服他的论断于是只自守疆界而已。

有一天羊祜带领众将去打猎正好遇到陆抗也出来打猎。羊祜下令说:“我军不许过界。”众将接到命令后就在晋国地界内打猎没有侵犯吴国境界。陆抗看见后叹息道:“羊将军有纪律我们不能侵犯他啊。”于是双方都各自退回。羊祜回到军中后检查询问所猎得的禽兽发现被吴国人先射伤的都送还给他们。吴国人都非常高兴并把这件事报告给陆抗。陆抗召来报告的人问他说:“你们主帅能喝酒吗?”来人回答说:“只要有好酒他就喝。”陆抗笑着说:“我有一斗好酒藏了很久了。现在交给你带回去拜上都督:这酒是我亲自酿造自己饮用的特地奉上一勺以表示昨天出猎的友好情谊。”来人答应了携带着酒回去了。左右的人问陆抗说:“将军把酒给他们喝有什么用意吗?”陆抗说:“他既然对我们施予恩德我怎么能没有东西来酬答他呢?”众人都感到惊讶不解。

来人回到羊祜那里,把陆抗的问话和送酒的事一一陈述给羊祜听。羊祜笑着说:“他也知道我能喝酒吗!”于是命令打开壶盖取酒来喝。部将陈元说:“这其中恐怕有诡计,都督您应该慢慢喝。”羊祜笑着说:“陆抗不是下毒的人,不必疑虑。”竟然一口气把酒壶里的酒都喝光了。从此,双方使者互相通问,经常往来。有一天,陆抗派人去问候羊祜。羊祜问:“陆将军身体好吗?”来人说:“主帅卧病在床数日未出。”羊祜说:“我猜他的病和我相同。我已经配好了成熟的药,可以送给他服用。”来人拿着药回去见陆抗。众将说:“羊祜是我们的敌人,这药一定不是好药。”陆抗说:“哪有毒死人的羊叔子呢!你们不要怀疑。”于是就服下了药。第二天病就好了,众将都来拜贺。陆抗说:“他专门用德行,我专门用暴力,这样他就会不战而使我屈服。现在我们应该各自保卫疆界,不要贪图小利。”众将领命。

忽然报告说吴主派使者来到,陆抗接入问其来意。使者说:“天子传旨给将军:赶快进兵,不要让晋人先进入。”陆抗说:“你先回去,我随后就有奏章上奏。”使者辞去后,陆抗就写了一份奏章派人送到建业。近臣呈上奏章,孙皓拆开观看,奏章中详细说明了现在不能攻打晋朝的情况,并且劝吴主修德慎罚,以安定内部为念,不应当以滥用武力为事。吴主看完后大怒说:“我听说陆抗在边境和敌人私通,今天果然如此!”于是就派使者罢免了他的兵权,降为司马,却命令左将军孙冀代替他领军。群臣都不敢进谏。

吴主孙皓自从改元建衡以来到凤凰元年期间恣意妄为、穷兵黩武、屯戍边疆导致上下无不叹息怨恨。丞相万彧、将军留平、大司农楼玄三人见孙皓无道就直言苦劝却都被他所杀。前后十多年里杀了忠臣四十多人。孙皓出入时常常带着五万铁骑侍卫让群臣感到恐怖而无可奈何。

却说在听说陆抗被罢兵和孙皓失德之后羊祜认为吴国有可乘之机于是就写了一份奏章派人送往洛阳请求讨伐吴国。奏章的大致内容是:虽然命运是由天所授予的但是功业却必须依靠人来完成。现在江淮的险要并不如剑阁孙皓的残暴也超过了刘禅吴国人民的困苦更是甚于巴蜀然而大晋的兵力却比过去更加强盛。不在这个时候统一四海却还要相互对峙让天下人民困于征战和戍守之中经历盛衰之变这是不可能长久的。

司马炎看到奏章后非常高兴便下令兴师伐吴。但是贾充、荀勖、冯紞三人却极力劝阻说现在不能出兵于是司马炎就放弃了出兵的打算。羊祜听说皇上没有批准他的请求叹息道:“天下不如意的事情十有**。现在上天赐给我们机会却不去夺取岂不是太可惜了吗!”到了咸宁四年羊祜入朝向司马炎奏请辞官回乡养病。司马炎问他:“你有什么安邦之策可以教给我吗?”羊祜说:“孙皓暴虐已极现在可以不战而胜。如果孙皓不幸去世另立贤明的君主那么吴国就不是陛下所能得到的了。”司马炎恍然大悟说:“你现在就提兵去攻打吴国如何?”羊祜说:“我年老多病不能担当这个重任陛下还是另选智勇之士吧。”于是就辞别了司马炎而归乡了。在那年十一月羊祜病危司马炎亲自驾车来到他家里问候他的病情。当司马炎走到他的卧榻前时羊祜流泪说:“我即使死一万次也不能报答陛下啊!”司马炎也哭着说:“我深深悔恨没有采纳你的伐吴之策。今天谁可以继承你的遗志呢?”羊祜含泪说:“我就要死了不敢不尽我的愚诚。右将军杜预可以担当这个重任如果要伐吴必须任用他。”司马炎说:“举荐贤才是美事啊你为什么在朝廷上推荐人才之后却自己烧掉奏稿不让别人知道呢?”

羊祜说:“在朝廷上接受官职,却在私人家里拜谢恩赐,这是我不能做的事情。”说完这句话后就去世了。晋武帝司马炎大哭着回宫,下令追赠羊祜为太傅、巨平侯。南州的百姓听到羊祜去世的消息,都停止了市场交易而哭泣,江南守边的将士也都哭泣。襄阳的人们怀念羊祜在世时的日子,他常常游览岘山,于是人们在那里建庙立碑,四季祭祀他。来往的人看到那块碑文,没有不流泪的,因此那块碑被称为“堕泪碑”。后来有人写诗赞叹道:

晓日登临感晋臣,古碑零落岘山春。

松间残露频频滴,疑是当年堕泪人。

晋武帝按照羊祜的建议,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事务。杜预为人稳重练达,好学不倦,最喜欢读左丘明的《春秋传》,无论坐着还是躺着都常常随身携带,每次出入都让人在马前拿着《左传》,因此当时的人称他为“左传癖”。他奉晋武帝之命,在襄阳安抚百姓,训练军队,准备伐吴。

此时吴国的丁奉、陆抗都已去世,吴主孙皓每次宴请群臣,都让他们喝得大醉,又设置了十个黄门郎作为纠察弹劾的官员。宴会结束后,他们各自奏报群臣的过失,有犯错的人或者被剥去面皮,或者被挖出眼睛,因此吴国的人们都非常害怕。晋国的益州刺史王濬上疏请求伐吴,他的奏疏说:

孙皓荒淫凶暴,应该迅速征伐。如果一旦孙皓去世,另立贤明的君主,那么就会成为强大的敌人。我造船已经七年了,每天都有船只朽坏。我已经七十岁了,死亡的日子随时可能到来。这三个条件一旦有一个不满足,就很难再有机会了。希望陛下不要错过这个时机。晋武帝看了奏疏后,就与群臣商议说:“王公的议论与羊都督的意见相吻合。我已经决定了。”侍中王浑奏道:“我听说孙皓想要北上,军队已经整备完毕,声势正盛,难以与他争锋。我们再等一年让他们疲惫不堪,然后再出兵就可以成功了。”晋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下令停止出兵行动,退入后宫与秘书丞张华下围棋消遣。这时近臣奏报说边庭有奏表送到。晋武帝打开一看原来是杜预的奏表大意是说:

过去羊祜没有与朝臣广泛商议就与陛下密谋伐吴的计划所以导致朝臣们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凡事都应该权衡利弊我预计此举的利益有十分之**而其害处只是可能无功而已。自从秋天以来我们讨伐吴国的意图已经逐渐暴露出来如果现在中止行动孙皓会感到恐惧而迁都武昌修缮江南各城迁移居民这样我们的城池就难以攻克野外也没有什么可以掠夺的了。那么明年的计划也就无法实现了。

晋武帝看完奏表后张华突然站起来推开棋盘拱手奏道:“陛下圣明武勇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而吴主孙皓荒淫暴虐百姓忧虑国家败亡。现在我们如果讨伐吴国可以不费多大力气就能平定希望陛下不要再犹豫了。”晋武帝说:“你的话洞察了利害关系我不再有什么疑虑了。”于是立即出宫升殿任命镇南大将军杜预为大都督率领十万大军从江陵出发;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伷从涂中出发安东大将军王浑从横江出发建威将军王戎从武昌出发平南将军胡奋从夏口出发各率领五万大军都听从杜预的调遣。又派遣龙骧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唐彬率领水军顺江东下水陆大军二十多万战船数万艘。又命令冠军将军杨济出兵屯驻襄阳节制诸路人马。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东吴。吴主孙皓非常惊慌急忙召集丞相张悌、司徒何植、司空滕循商议退兵之策。张悌奏道:“可以让车骑将军伍延担任都督进军江陵迎击杜预;骠骑将军孙歆进军夏口等地迎击其他路晋军。我愿意担任军师率领左将军沈莹、右将军诸葛靓引兵十万出兵牛渚接应各路军马。”孙皓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命令张悌领兵出发。孙皓退入后宫脸上露出不安和忧虑的神色。幸臣中常侍岑昏问他为什么这样孙皓说:“晋军大举进攻各路都已经有军队去迎战了。但是我担心王濬率领数万大军战船齐头并进顺流而下其锋芒非常锐利我因此感到忧虑。”岑昏说:“我有一个计策可以让王濬的战船都变成粉末。”孙皓非常高兴于是问他的计策是什么。岑昏奏道:“江南地区铁矿丰富可以打造连环铁索一百多条每条长数百丈每环重二三十斤在沿江紧要的地方横截江面。再打造铁锥数万根每根长一丈多放置在江中。如果晋军的船只乘风而来遇到铁锥就会被撞破他们怎么能够渡江呢?”孙皓非常高兴于是传令调拨工匠在江边连夜打造铁索和铁锥设置停当。

晋朝的都督杜预出兵江陵,他命令牙将周旨带领八百名水手,乘着小船在夜间暗渡长江,偷袭乐乡。他们在山林中多处设立旌旗,白天放炮擂鼓,夜晚则在各处点火。周旨领命后,带着众人渡江,在巴山埋伏下来。

第二天,杜预率领大军水陆并进。前哨报告说:“吴主派遣伍延出陆路,陆景出水路,孙歆为先锋,分三路来迎战。”杜预率军前进,孙歆的船队率先到达。两军初次交锋,杜预便假装败退。孙歆率军上岸追击,追了不到二十里,突然一声炮响,四面八方的晋兵大举进攻。吴兵急忙回撤,杜预乘势猛烈反击,吴兵死伤无数。孙歆逃到城边时,周旨的八百名伏兵混杂其中,在城上点火。孙歆大惊失色,说:“难道北方的军队已经飞渡长江了吗?”他急忙想撤退,但被周旨大声喝止,并被斩于马下。陆景在船上看到江南岸上火光冲天,巴山上飘出一面大旗,上面写着:“晋镇南大将军杜预”。陆景大惊,想上岸逃命,但被晋将张尚赶到并斩杀。伍延见各军都败了,于是弃城逃跑,但被伏兵捉住,绑着去见杜预。杜预说:“留着他没用!”便命令武士将他斩首。于是,晋军占领了江陵。

接着,沅水、湘水一带直到广州诸郡的守令都望风而降,纷纷送来印绶。杜预派人持节安抚这些地方,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然后,他进军攻打武昌,武昌也投降了。杜预的军威大振,于是他召集诸将商议攻取建业的策略。胡奋说:“百年的敌寇,不可能一下子完全降服。现在春水泛涨,难以久留。我们可以等到明年春天,再大举进攻。”但杜预说:“过去乐毅济西一战就兼并了强大的齐国,现在我们兵威大振,就像破竹之势,数节之后,都将迎刃而解,不会再有费力的地方了。”于是,他迅速发檄文约会诸将,一齐进兵攻取建业。

这时,龙骧将军王濬率领水兵顺流而下。前哨报告说:“吴人制造了铁索,沿江横截江面,又在水中放置了铁锥作为防备。”王濬听后大笑,他制造了数十个大筏子,上面绑着草人,披着盔甲执着杖,立在筏子周围,然后顺水放下。吴兵看到后,以为是活人,都吓得望风而逃。暗中的铁锥扎到筏子上,都被筏子带走了。王濬又在筏子上做大火炬,长十多丈,粗十多围,里面灌满麻油,遇到铁索就点燃火炬烧它,不一会儿就能烧断。两路晋军从大江而来,所到之处都取得了胜利。东吴丞相张悌则派遣左将军沈莹和右将军诸葛靓来迎战晋兵。沈莹对诸葛靓说:“上游的军队没有做好防备工作,我估计晋军一定会到达这里,我们应该尽力抵抗他们。如果我们有幸取得胜利,那么江南地区就安全了。现在如果我们渡江与晋军交战而不幸失败的话,那么东吴就大势已去了。”诸葛靓说:“你说得对。”话还没说完,就有人报告说晋兵已经顺流而下势不可当。两人听后大惊失色,慌忙去见张悌商议对策。诸葛靓对张悌说:“东吴危险了,我们何不逃走呢?”张悌泪流满面地说:“东吴将要灭亡这是贤愚共知的事情。现在如果君臣都投降没有一个人为国家而死难道不是耻辱吗?”诸葛靓也泪流满面地离开了。张悌和沈莹挥兵与晋军交战晋兵一齐围攻他们周旨首先冲入吴营。张悌独自奋力搏斗最终死于乱军之中。沈莹被周旨所杀吴兵四散败逃。后人有诗赞美张悌说:“杜预在巴山看到大旗时就知道东吴要灭亡了而张悌却在这个时候选择了为国家而死。他已经预料到王气将在南方消失但他仍然不忍心背弃自己的信仰而偷生。”

另一方面晋兵攻克了牛渚深入到了吴国的境内。王濬派人飞马报告捷报晋武帝司马炎听到后非常高兴。贾充上奏说:“我们的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不服水土必然会生病。应该召回军队以后再作打算。”但张华说:“现在我们的大军已经深入敌境吴国人已经丧失了斗志。不出一个月孙皓就一定会被我们擒获。如果现在轻易召回军队那么前面的功劳就都白费了确实太可惜了。”

晋武帝还没来得及回应,贾充就大声呵斥张华说:“你不考虑天时地利,想要轻率地追求功绩,使士兵疲惫不堪,即使杀了你也不足以向天下人谢罪!”晋武帝说:“这是我的意思,张华只是和我想法相同而已,何必争辩呢!”忽然有人报告说杜预的紧急奏表送到了。晋武帝看了奏表,也是说应该急速进军的意思。晋武帝于是不再怀疑,终于下达了征讨进军的命令。王濬等人奉了晋武帝的命令,水军陆军同时进发,声势浩大,吴国人望见晋军的旗帜就投降了。吴主孙皓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大臣们告诉他:“北方军队日益逼近,江南军民不战而降,这该如何是好?”孙皓问:“为什么他们不战斗?”众人回答说:“今天的灾祸,都是岑昏的罪过,请陛下杀了他。我们出城决一死战。”孙皓说:“一个宦官,怎么能误国呢?”众人大叫道:“陛下难道没有看见蜀国的黄皓吗?”于是不等吴主的命令,一齐拥入宫中,将岑昏碎尸万段,生吃他的肉。陶濬上奏说:“我所率领的战船都小,希望得到二万兵士乘坐大船来战斗,这样就足以打败晋军了。”孙皓听从了他的话,于是调拨御林军和陶濬一起在上游迎敌。前将军张象率领水兵顺江而下迎敌。两人所率领的军队正出发时,不想遇到了西北风大作,吴国的旗帜都无法立稳,全部倒竖在船中,士兵们不肯下船,四处奔逃,只有张象所率领的数十军等待敌人。

却说晋将王濬,扬帆而行,过了三山,水军将领说:“风浪太大,船不能前行,暂且等待风势稍微减弱再前进吧。”王濬大怒,拔剑呵斥他说:“我现在就要攻取石头城,怎么能说停就停呢!”于是擂鼓大进。吴将张象率领部众请求投降,王濬说:“如果是真心投降,就为前部立功吧。”张象回到本船,直到石头城下,叫开城门,接引晋兵入城。孙皓听说晋兵已经进入城中,想要自杀。中书令胡冲、光禄勋薛莹上奏说:“陛下为什么不效仿安乐公刘禅呢?”孙皓听从了他们的话,也用车载着棺材自己捆绑起来,率领文武百官,到王濬军前投降。王濬解开他的绳索,烧了他的棺材,用对待王的礼节对待他。唐人有诗叹息道:西晋的战船东下攻取益州,金陵的王气黯然消散。千丈长的铁锁链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白旗从石头城中挂出。人世间有多少次伤心往事,山的形状依旧不变地枕靠着寒流。如今四海成为一家,过去的堡垒在萧萧的秋风中长满芦苇和荻草。于是东吴四州、四十三郡、三百一十三县,户口五十二万三千,官吏三万二千,军队二十三万,男女老幼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多艘,后宫五千多人,都归附了大晋。大事已经平定,张贴榜文安抚百姓,封存了府库和粮仓。第二天,陶濬的军队不战自溃。琅琊王司马伷和王戎的大军都到达了,看到王濬已经建立了大功,心中都非常高兴。第二天,杜预也赶到了,他大肆犒劳全军,打开仓库救济吴国的百姓,于是吴国的百姓安定了下来。只有建平太守吾彦坚守城池不降,听说吴国灭亡了才投降。王濬上表报告捷报。朝廷听说吴国已经被平定,君臣都祝贺晋武帝,并向他敬酒祝寿。晋武帝端着酒杯流泪说:“这是羊太傅的功劳啊,可惜他没有亲眼看到这一幕!”骠骑将军孙秀退朝后,面向南方哭泣道:“当年孙策年轻时,以一个校尉的身份创立了基业,如今孙皓却将整个江南都丢弃了!‘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王濬带着大军班师回朝,他将吴主孙皓带到了洛阳去见晋帝。孙皓在晋帝的殿前磕头行礼。晋帝赐他坐下,并说:“我设这个座位等待你已经很久了。”孙皓回答说:“我在南方的时候,也设了这样一个座位等待陛下。”晋帝听后大笑。

贾充问孙皓:“听说你在南方的时候,常常挖人的眼睛,剥人的面皮,这是什么样的刑罚呢?”孙皓回答说:“对于那些弑君以及奸诈不忠的人,我就会用这种刑罚。”贾充听后默然,感到非常惭愧。

晋帝封孙皓为归命侯,他的子孙被封为中郎,其他随他投降的宰辅都被封为列侯。对于在战争中阵亡的丞相张悌,也封赏了他的子孙。王濬被封为辅国大将军,其他人也各自得到了应得的封赏。

从此,三国归一,都归属于晋帝司马炎的统治之下,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这正是人们常说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后来的历史中,后汉皇帝刘禅在晋泰始七年去世,魏主曹奂在太安元年去世,吴主孙皓在太康四年去世,他们都得到了善终。

后人有诗一首,用来叙述这一段历史:从高祖提剑进入咸阳,到炎炎红日升上扶桑;从光武皇帝兴起,统一天下,到金乌飞上天空的中央;可哀的是献帝继承皇位,却像红轮西坠,接近了咸池的边缘;何进无谋,导致中贵之乱,凉州的董卓进入了朝堂;王允设定计策诛杀了逆党,但李傕郭汜又兴起了刀枪;四方的盗贼如同蚂蚁一样聚集,天下的奸雄都如鹰一样展翅高扬;孙坚孙策在江左兴起,袁绍袁术在黄河之畔逞强;刘焉父子占据了巴蜀,刘表的军队则屯驻在荆襄;张燕张鲁霸占了南郑,马腾韩遂则守在西凉;陶谦、张绣、公孙瓒等人,各自逞强占据一方;曹操专权,在相府中居住,他收罗了天下的英俊,不论文武都加以任用;他威胁天子,命令诸侯,统领着军队,镇守在中土之上;刘备本是皇孙,他与关羽张飞结义,立下了扶助主公的志愿;他在东西奔走,恨自己没有家,兵力微弱,只能作他人的羁旅;他在南阳三次拜访孔明,情真意切,一见卧龙就分清了天下的大势;他先取荆州后取川,图谋在天府之国建立王霸之业;唉,可惜他在短短的三年之后就逝世了,白帝城的托孤让人何等痛楚!孔明在祁山前六出,他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将天补上;但谁料历史的命运已经注定,长星在半夜就落入了山坞之中;姜维独自凭借他的勇气与力量,九次伐中原都是徒劳无功;钟会邓艾分兵进攻,汉室的江山已经全部归属于曹家;从曹丕到曹奂,司马家又夺取了天下的政权;在受禅台前云雾涌起,石头城下已经没有了波涛;陈留的归命侯与安乐公,他们的王侯公爵都是从根基开始的;这纷纷扰扰的世事无穷无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避;三国的鼎足之势已经成为了过去,后人只能凭空发牢骚而已。

完!!

喜欢三国演义白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演义白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