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演义白话 >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孙策在江东地区自立为霸主,他的军队精锐,粮食储备充足。建安四年,他成功袭击了庐江,打败了刘勋,并派遣虞翻迅速前往豫章传达檄文,结果豫章太守华歆选择投降。这一系列胜利使孙策的声势大大增强,于是他派遣张紘前往许昌上表报捷。曹操了解到孙策的强盛后,感叹道:“这狮儿难以与他争锋!”为了与孙策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曹操决定将自己的侄女(此处原文有误,应为曹仁之女)许配给孙策的幼弟孙匡,从而实现了两家的联姻。曹操留张紘在许昌,而孙策则请求担任大司马的职位,但曹操并未应允。孙策对此心生怨恨,常常有袭击许都的念头。

吴郡太守许贡暗地里派遣使者前往许都,向曹操上书。他在信中写道:孙策骁勇善战,与项羽相似。朝廷应该给予他外在的荣宠,并召他回京师;绝不能让他继续驻守外地,以免成为后患。然而,这位使者携带书信渡江时,被防江的将士截获,并解送到孙策处。孙策看到书信后大怒,斩杀了使者,并派人假意邀请许贡商议事情。当许贡到达时,孙策出示了书信并怒斥道:“你想送我去死地吗?”随即命令武士将许贡绞杀。

许贡的家属纷纷逃散,其中有三位家客决心为许贡报仇,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有一天,孙策带领军队在丹徒的西山打猎,追赶一只大鹿。当他纵马上山时,突然看到树林里有三个人持枪带弓站立。孙策勒马问道:“你们是什么人?”那三人回答:“我们是韩当的士兵,在这里射鹿。”孙策正要举鞭策马前行,其中一人突然拈枪向他的左腿刺去。孙策大惊,急忙拔出佩剑从马上砍去,但剑刃突然坠落,只剩下剑柄在手中。另一人迅速搭箭射来,正中孙策的面颊。孙策拔出面上的箭,取弓回射,放箭的那人应弦而倒。剩下的两人举枪向孙策乱刺,并大叫道:“我们是许贡的家客,特来为主人报仇!”孙策没有其他武器,只能用弓抵挡,且战且退。两人死战不退,孙策身中数枪,马也受了伤。正在危急之时,程普带着几人赶到。孙策大叫:“杀贼!”程普率众人齐上,将许贡的家客砍成肉泥。查看孙策时,发现他血流满面,伤势严重。于是用刀割下衣襟,裹住伤口,将他救回吴会养病。

孙策受伤后派人寻找华佗来医治,但华佗已经前往中原,只有他的徒弟在吴地。徒弟查看伤势后说:“箭头上有毒药,已经深入骨头。需要静养百日才能无虞。如果情绪激动导致怒气冲激,伤口将难以治愈。”然而孙策性格急躁,恨不得立刻痊愈。他休养了二十多天后,突然听到张紘的使者从许昌回来,便急忙召见询问情况。使者说:“曹操非常惧怕主公您,他帐下的谋士也都敬佩您,只有郭嘉不服。”孙策问:“郭嘉曾说过什么?”使者不敢回答。孙策发怒坚持要问,使者只得如实相告:“郭嘉曾对曹操说主公您不足为惧:轻率而无防备,性格急躁缺乏谋略,只是匹夫之勇罢了,将来必死在小人手中。”孙策听后大怒道:“这个匹夫怎敢如此料定我!我发誓要攻取许昌!”他不顾伤口未愈就想要商议出兵事宜。张昭劝谏道:“医生告诫主公您要百日不动,现在怎能因为一时的愤怒而轻视自己宝贵的身体呢?”

正在此时突然有报告说袁绍派遣使者陈震到达。孙策召见陈震询问来意,陈震详细转述了袁绍想要与东吴结盟作为外援共同攻打曹操的意愿。孙策非常高兴,并立即在城楼上召集众将设宴款待陈震。在饮酒过程中他突然看到众将互相耳语并纷纷下楼去了。孙策奇怪地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左右的人告诉他:“楼下经过了一位被称为神仙的人于吉,众将都想去拜见他。” 孙策起身凭栏望去,只见一位道人披着鹤氅手持藜杖站在路中间而百姓们都焚香伏地膜拜他。孙策看到这一幕非常生气地说道:“这是哪里来的妖人?快给我抓起来!”然而左右的人却告诉他:“这个人姓于名吉他寓居在东方经常往来于吴会之间他用符水救人治病万无一失。当世之人都称他为神仙不可轻易冒犯。”

孙策越发愤怒,大声命令道:“快把他擒上来!违抗命令者斩首!”左右侍从没有办法,只得下楼去,把于吉簇拥到楼上。孙策斥责道:“你这个狂妄的道士,怎么敢煽动蛊惑人心!”

于吉回答说:“贫道是琅琊宫的道士,在顺帝时期曾入山采药,在阳曲泉水上得到了一本神书,名叫《太平青领道》,总共有一百多卷,都是治疗人疾病的方术。贫道得到这本书后,只致力于代天宣化,普救万民,未曾取过别人一丝一毫的财物,怎么能说是煽动蛊惑人心呢?”

孙策说:“你如果不曾取人财物,那你的衣服饮食又是从哪里得来的?你必定是黄巾张角之流,今天如果不杀你,必定会成为后患!”于是命令左右侍从将于吉斩首。

张昭劝谏说:“于道人在江东数十年,并没有犯过任何过错,不应该杀害。”孙策说:“这种妖人,我杀他和屠猪狗有什么区别!”众官都苦苦相劝,陈震也出面相劝。但孙策的怒气仍未平息,命令先将于吉囚禁在狱中。众官都散去后,陈震回到驿馆安歇。孙策回到府中,早有内侍将此事传说给孙策的母亲吴太夫人知道。夫人叫来孙策,进入后堂对他说:“我听说你要把一个神仙下狱。这个人曾经医治过许多人的疾病,受到军民的敬仰,不应该加害于他。”孙策说:“这是个妖人,能用妖术迷惑众人,不能不除!”夫人再三劝解无果。孙策说:“母亲不要听信外人的妄言,我自有分寸。”

于是孙策出去叫来狱吏,要提审于吉。原来狱吏们都敬信于吉,在狱中时都除去了他的枷锁。等到孙策提审时,才又给他带上枷锁带出来。孙策得知此事后大怒,痛责了狱吏一顿,仍然将于吉用刑具拘禁在狱中。

张昭等数十人联名上书请求孙策释放于吉。孙策说:“你们都是读书人,怎么不明白事理?以前交州刺史张津听信邪教,结果被敌军所杀。这种事情毫无益处,只是你们自己还没有醒悟罢了。我要杀于吉正是为了禁绝邪教、觉悟迷途之人。”

吕范说:“我一向知道于道人能祈风祷雨。现在天气大旱为何不让他祈雨来赎罪呢?”孙策说:“那我就看看这个妖人能如何。”于是命令从狱中取出于吉解开了他的枷锁命令他登坛求雨。

于吉领命后即沐浴更衣取绳自缚在烈日之中。百姓观看的人填街塞巷。于吉对众人说:“我求三尺甘霖以救万民但我终不免一死。”众人说:“如果有灵验主公必然会敬重你。”于吉说:“气数至此恐怕不能逃脱了。”

不久孙策亲自来到祭坛中下令:“如果午时没有雨就焚死于吉。”先让人堆积干柴伺候。将到午时狂风骤起风过处四下阴云渐合。孙策说:“时间已经到了午时空有阴云而无甘雨正是妖人!”喝令左右将于吉扛上柴堆四下举火火焰随风而起。忽然看见一道黑烟冲上空中一声响亮雷电齐发大雨如注。顷刻之间街市成河溪涧都满了足有三尺深的甘雨。

于吉仰卧在柴堆之上大喝一声云收雨住又见到了太阳。于是众官及百姓共将于吉扶下柴堆解去绳索再三拜谢。孙策看见官民都跪拜在水中不顾衣服于是勃然大怒喝道:“晴雨是天地的定数妖人只是偶然乘便你们为何要如此惑乱!”他拔出宝剑命令左右迅速斩了于吉。众官极力相劝孙策发怒说:“你们都想跟从于吉造反吗!”众官才不敢再说什么。孙策喝令武士将于吉一刀斩首落地只见一道青气投向东北去了。孙策命令将于吉的尸体在市集示众以正其妖妄之罪。

当晚风雨交加,到了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于吉的尸体不见了。守尸的军士报告给孙策,孙策大怒,想要杀掉守尸的军士。突然,他看见一个人从堂前慢慢地走来,一看,竟然是于吉。孙策大怒,正要拔剑砍他,却忽然昏倒在地。左右的人急忙将他救入卧室,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苏醒过来。

吴太夫人来看望他,对他说:“我的儿子,你错杀了神仙,所以才招来了这场祸患。”孙策笑着说:“我自幼随父亲出征,杀人如麻,何曾因为杀人而招来过祸患?现在杀了这个妖人,正是为了消除大祸,他怎么能反而成为我的祸患呢?”夫人说:“因为你不信,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现在你可以做些好事来祈求消灾解厄。”孙策说:“我的命在天,妖人决不能成为我的祸患,何必去祈求什么呢?”夫人见他劝说无效,就暗地里命令左右的人去做好事来消灾解厄。

当晚二更时分,孙策躺在内宅,忽然阴风骤起,灯灭了又亮。在灯影之下,他看见于吉站在床前。孙策大喝道:“我平生发誓要诛杀妖邪,以安定天下!你既然是阴鬼,怎么敢靠近我!”他取过床头的剑扔向于吉,于吉却忽然不见了。吴太夫人听说后,更加忧愁闷闷不乐。孙策于是强撑着病体行动,以宽慰母亲的心。

母亲对他说:“圣人云:‘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又云:‘祷尔于上下神只。’鬼神的事情,不可不信。你错杀了于先生,难道就没有报应吗?我已经让人在郡中的玉清观内设坛祭祷,你可以亲自前去拜祷,自然就能安妥了。”孙策不敢违抗母亲的命令,只得勉强乘轿前往玉清观。道士将他接入观内,请他焚香。孙策焚了香却不谢神。忽然香炉中的烟起而不散,结成一座华盖的形状,上面端坐着于吉。孙策大怒,唾骂他;离开殿宇时,又看见于吉立在殿门口,怒目而视孙策。孙策问左右的人说:“你们看见妖鬼了吗?”左右的人都说没看见。孙策更加愤怒,拔出佩剑向于吉扔去,一个人被剑砍中倒地。众人一看,原来是前日动手杀于吉的那个小卒,被剑砍入脑袋,七窍流血而死。孙策命令将他扛出去埋葬了。等到出观的时候,又看见于吉走进观门来。孙策说:“这座观也是藏妖的地方!”于是坐在观前,命令五百名武士拆毁它。武士们刚上屋揭瓦的时候,却看见于吉立在屋上,飞瓦掷向地面。孙策大怒,传令逐出观内的道士,放火烧毁殿宇。火起的地方,又看见于吉立在火光之中。孙策愤怒地回到府中,又看见于吉立在府门前。孙策于是不进府去,随即点起三军出城外在寨中驻扎下来,并传唤众将商议起兵助袁绍夹攻曹操的事情。众将都说:“主公身体不适,不可轻动。等到身体康复了再出兵也不迟。”当晚孙策在寨中住宿又看见于吉披头散发而来孙策在帐中不停地叱喝他。

第二天吴太夫人传命召孙策回府。孙策于是回去拜见母亲。夫人看见他形容憔悴哭泣着说:“我的儿子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孙策就拿来镜子自己照看果然发现自己形容十分瘦损不觉大吃一惊对左右的人说:“我怎么会憔悴到这个地步呢!”话还没说完忽然看见于吉立在镜中。孙策拍打着镜子大叫一声伤口迸裂昏倒在地。夫人命令将他扶入卧室。过了不久他苏醒过来自己叹息道:“我不能再活下去了!”随即召来张昭等人以及弟弟孙权到卧榻前嘱咐道:“如今天下正乱凭借着吴越的兵众三江的险固大可以有所作为。你们这些人要好好地辅佐我的弟弟。”说完就取出印绶交给孙权说:“如果率领江东的兵众在两军阵前决一胜负与天下争雄你不如我;如果举贤任能使各路人马尽心尽力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你应该念及父兄创业的艰难好好地谋划它!”孙权大哭着拜受了印绶。孙策又告诉母亲说:“我的寿命已经到头了不能再侍奉您了。现在将印绶交给弟弟希望您朝夕教导他。父兄的旧部属要慎重对待不要轻慢他们。”母亲哭着说:“恐怕你弟弟年幼不能担当大事那又该怎么办呢?”

孙策说:“我弟弟的才能胜我十倍,足以担当大任。如果内政方面的事情拿不定主意,可以问张昭;外交方面的事情拿不定主意,可以问周瑜。只恨周瑜不在这里,不能当面嘱托他了。”他又叫来弟弟们嘱咐说:“我死后,你们都要辅佐孙权。宗族中如果有敢生异心的,大家一起杀了他。即使是骨肉至亲成为叛逆,也不能入祖坟安葬。”弟弟们都哭着接受了命令。孙策又叫来妻子乔夫人对她说:“我和你很不幸中途就要分别了,你要孝顺奉养我的母亲。早晚你妹妹来看望的时候,可以嘱咐她转告周瑜,让他尽力辅佐我的弟弟,不要辜负了我平日和他相知的情谊。”说完就闭上眼睛去世了,年仅二十六岁。后人有诗赞颂他说: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

孙策死后,孙权在床前痛哭。张昭说:“现在不是将军哭的时候。应该一面办理丧事,一面处理军国大事。”孙权于是止住泪水。张昭让孙静负责办理丧事,请孙权出堂接受众文武官员的拜见和祝贺。孙权生得方脸大口,碧眼紫须。以前汉使刘琬进入吴国,看到孙家的各位兄弟,就对别人说:“我遍观孙氏兄弟,虽然各自才气都很出众,但是都会寿命不长。只有孙权形貌奇伟,骨格非凡,有大贵的表相,又能享高寿。其他人都比不上他。”

当时孙权接受孙策的遗命,掌管江东的事务。各项事情还没有安定下来,有人报告说周瑜从巴丘带兵回来了。孙权说:“公瑾已经回来,我就没有什么忧虑了。”原来周瑜在巴丘防守,听说孙策中箭受伤,因此回来问候;快到吴郡的时候,听说孙策已经去世,所以连夜赶来奔丧。当时周瑜在孙策的灵柩前哭拜。吴太夫人出来,把孙策的遗嘱告诉周瑜,周瑜跪在地上说:“我怎敢不尽全力辅佐,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过了一会儿,孙权进来了。周瑜拜见完毕,孙权说:“希望你不要忘记我哥哥的遗命。”周瑜叩头说:“我愿意肝脑涂地,来报答您的知遇之恩。”孙权说:“现在我继承了父兄的事业,应该用什么策略来守住它呢?”周瑜说:“自古以来‘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必须寻求高明远见的人才来辅佐,然后江东才可以安定。”孙权说:“我哥哥留下遗言说:内政托付给张昭,外交全依赖你。”周瑜说:“张昭是贤达之士,足以担当大任。我没有才能,恐怕辜负了您托付的重任,我愿意推荐一个人来辅佐将军。”孙权问是谁,周瑜说:“他姓鲁,名肃,字子敬,是临淮东川人。这个人胸怀韬略,腹藏机谋。早年丧父,侍奉母亲非常孝顺。他家极富,常常散财来救济贫困的人。我当居巢长的时候,带领数百人经过临淮,因为缺乏粮食,听说鲁肃家有两仓米,各有三千斛,因此前去求助。鲁肃就慷慨地指着一仓米赠送给我,他就是这样慷慨大方。他平生喜欢击剑骑马射箭,寄居在曲阿。他的祖母去世,他回去把祖母葬在东城。他的朋友刘子扬想约他一起去巢湖投奔郑宝,他还没有拿定主意。现在将军可以赶快召见他。”孙权非常高兴,立刻命令周瑜前去聘请。

周瑜奉命亲自前往,见到鲁肃后叙礼完毕,就详细述说孙权仰慕他的意思。鲁肃说:“最近刘子扬约我去巢湖,我打算前去投奔他。”周瑜说:“以前马援对光武帝说过:‘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现在我的孙将军亲近贤人礼待士人,招纳奇才异士,是当世所罕见的。您不必再考虑别的了,就同我一起去投奔东吴吧。”鲁肃听从了他的建议,就同周瑜一起来见孙权。孙权对他非常敬重,和他谈论,终日不倦。有一天,众官员都散了,孙权留下鲁肃一起饮酒,到晚上同榻共寝抵足而卧。半夜里,孙权问鲁肃说:“现在汉室倾危,四方纷扰。我继承了父兄的基业,想要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成就一番事业,您将要怎样教我呢?”鲁肃说:“以前汉高祖想要尊奉义帝而不能如愿的原因,是因为有项羽为害。现在的曹操就像项羽一样,将军您又怎么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我私下里料想汉室不可能再复兴了,曹操也不可能一下子被除掉。为将军您考虑,只有鼎足江东,来观望天下的形势。现在趁着北方多事,我们剿除黄祖,进伐刘表,一直把长江作为我们的防线来据守它,然后就可以建立帝王之业,来图谋天下了。这就是像高帝一样的事业啊。”孙权听了这番话非常高兴,就披衣起床向鲁肃致谢。第二天,他厚赠鲁肃,并把衣服帷帐等物品赐给鲁肃的母亲。

鲁肃又向孙权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博学多才,侍奉母亲非常孝顺,他复姓诸葛,名瑾,字子瑜,是琅琊南阳人。孙权拜他为上宾。诸葛瑾劝孙权不要和袁绍联合,而是顺从曹操,然后趁机图谋他。

曹操得知孙策已死,便打算起兵南下攻打江东。侍御史张紘进谏说:“在别人丧期的时候去攻打他们,这既不道义,如果不能取胜,还会破坏原本的和好关系,结成仇敌。不如趁此机会善待他们。”曹操认同了他的建议,于是上奏朝廷封孙权为将军,兼任会稽太守,同时任命张紘为会稽都尉,带着印信前往江东。孙权非常高兴,又因为张紘回到吴地,便任命他与张昭一同处理政事。张紘又向孙权推荐了一个人,此人姓顾,名雍,字元叹,是中郎蔡邕的门徒。顾雍为人沉默寡言,不饮酒,严厉公正。孙权任命他为丞,代理太守职务。从此,孙权威震江东,深得民心。

另一方面,陈震回到袁绍那里,详细报告说:“孙策已经死了,孙权继位。曹操封他为将军,已经结为外援了。”袁绍听后大怒,于是调动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等地的人马七十多万,再次前来攻打许昌。

喜欢三国演义白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演义白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