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演义白话 >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吴国太见孙权犹豫不决,便对他说:“你姐姐的遗言中提到,‘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现在何不请周瑜来商议此事?”孙权听后大喜,立刻派遣使者前往鄱阳请周瑜来议事。原来,周瑜正在鄱阳湖训练水师,听闻曹操大军已到汉上,便连夜赶回柴桑郡商议军机大事。使者还未出发,周瑜却已先一步到达。鲁肃与周瑜关系最为亲密,先来迎接他,并将之前的事情详细叙述了一遍。周瑜听后说:“子敬不必担心,我自有主张。现在可以迅速请孔明来相见。”鲁肃随即上马离去。

周瑜刚刚歇息片刻,忽然有人来报,说张昭、顾雍、张纮、步骘四人前来探望。周瑜将他们迎入堂中坐定,寒暄过后,张昭说:“都督是否知道江东的利害关系?”周瑜回答:“不知道。”张昭接着说:“曹操拥有百万大军,屯驻在汉上。昨天传来檄文,想邀请主公在江夏会猎。这虽然有吞并我们的意图,但尚未露出形迹。我们劝主公暂且投降,以免江东遭受灾祸。没想到鲁子敬从江夏带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他因为自己想要报仇雪恨,所以特意用言辞来激怒主公。而鲁子敬却执迷不悟,正等待都督您来做出决断。”周瑜问:“你们的意见都相同吗?”顾雍等人回答:“是的。”周瑜说:“其实我也早想投降了。请你们回去,明天一早见主公,我自有定论。”张昭等人于是告辞离去。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报,说程普、黄盖、韩当等一班战将前来求见。周瑜将他们迎入,一一问候。程普问:“都督是否知道江东早晚会属于他人?”周瑜回答:“不知道。”程普接着说:“我们自从跟随孙将军开基创业以来,经历了大小数百战,才打下这六郡城池。现在主公听信谋士之言,想要投降曹操,这真是可耻可惜之事!我们宁愿死也不受辱。希望都督能劝主公决计兴兵,我们愿意拼死一战。”周瑜问:“将军们的意见都相同吗?”黄盖愤怒地站起来,用手拍着额头说:“我宁可掉脑袋,也决不投降曹操!”众人都表示不愿投降。周瑜说:“我正想与曹操决战,怎会投降!将军们请回,我见了主公自有定论。”程普等人于是离去。

不久之后,诸葛瑾、吕范等一班文官也来相候。周瑜将他们迎入后,诸葛瑾说:“我的弟弟诸葛亮从汉上来到这里,说刘备想要联合东吴共同攻打曹操。但文武官员商议未定,因为我弟弟是使者,我不敢多言,特来等候都督来决断此事。”周瑜问:“依你之见如何?”诸葛瑾回答:“投降容易安定局面,而战则难以保全。”周瑜笑着说:“我自有主张。明天我们一同到府下商议。”诸葛瑾等人于是告辞离去。

忽然又有人来报吕蒙、甘宁等一班将领求见。周瑜请他们进来后也谈论了此事。有人主张战有人主张降互相争论不休。周瑜说:“不必多说了明天我们到府下公开商议。”众人于是离去。周瑜则冷笑不止。

到了晚上有人报告说鲁肃带着诸葛亮来拜访。周瑜走出中门迎接他们进入府中。行礼过后分宾主而坐。鲁肃先问周瑜:“现在曹操率军南侵和与战两种策略主公不能决定全听将军的意见。将军意下如何?”周瑜回答:“曹操以天子的名义出征他的军队不可抗拒。而且他的势力强大我们不能轻视敌人。如果战斗我们必败无疑而投降则容易安定局面。我已经决定明天见主公就派使者去投降。”鲁肃听后愕然说:“你说错了!江东的基业已经历了三代人怎么可以一下子放弃给别人呢?伯符的遗言中外事托付给你。现在正要依靠你来保全国家你怎么能听从那些懦夫的意见呢?”周瑜说:“江东六郡有着无数的百姓如果遭受战祸他们必然会怨恨我所以我决定投降。”鲁肃说:“不对。以将军的英雄气概和东吴的险要坚固曹操未必能够得逞。”两人互相争辩起来而诸葛亮却只是袖手旁观冷笑不已。周瑜问:“先生为什么讥笑我?”诸葛亮回答:“我并不是在笑别人而是在笑鲁肃不识时务。”鲁肃问:“先生为什么反而笑我不识时务呢?”诸葛亮说:“公瑾想要投降曹操这是很合理的。”

周瑜说:“孔明是个识时务的人,必定和我有同样的想法。”鲁肃说:“孔明,你怎么也这样说?”孔明回答:“曹操极其善于用兵,天下没有人敢和他对抗。以前只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敢与他对敌。但现在这些人都被曹操消灭了,天下再无人敢与他抗衡。只有刘备不识时务,勉强与曹操争衡,现在他孤身一人在江夏,生死未卜。将军如果决定投降曹操,可以保住妻子和家族,享受富贵。国运的变迁,是天命所归,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呢?”

鲁肃听后大怒说:“你竟然教唆我主公屈膝投降于国贼曹操!”孔明说:“我有一个计策,不需要我们牵羊担酒,献土献印,也不需要亲自渡江。只需要派一个使者,乘着小船送两个人到江上。曹操一旦得到这两个人,他的百万大军都会卸甲卷旗而退。”周瑜问:“用哪两个人,可以退曹操的兵?”孔明说:“江东失去这两个人,就像大树上飘落一片叶子,太仓里减少一粒米一样微不足道。但曹操得到他们,必定会大喜过望,然后撤兵。”周瑜又问:“到底用哪两个人?”孔明说:“当我在隆中居住时,就听说曹操在漳河新建了一座台,名叫铜雀台,非常壮丽。他广选天下美女充实其中。曹操本是个好色之徒,早就听说江东乔公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大乔,小女儿叫小乔,她们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曹操曾发誓说:‘我一愿扫平四海,成就帝业;二愿得到江东二乔,安置在铜雀台,以享晚年之乐,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现在他虽然带领百万大军,虎视江南,但实际上是为了得到这两个女子。将军何不去找乔公,用千金买下这两个女子,派人送给曹操?曹操得到她们后,必定会心满意足地撤兵。这就像当年范蠡送西施给吴王夫差的计策一样,何不赶快行动呢?”

周瑜问:“曹操想得到二乔,有什么证据吗?”孔明说:“曹操的小儿子曹植,字子建,下笔就能成文。曹操曾经命令他写了一篇赋,名叫《铜雀台赋》。赋中的意思就是说他会成为天子,并且誓言要娶二乔。”周瑜问:“这篇赋你能记住吗?”孔明说:“我喜欢它的文辞华美,所以偷偷记住了。”周瑜说:“请试着背诵一下。”

孔明随即背诵了《铜雀台赋》,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周瑜听完后勃然大怒,离开座位指着北方大骂道:“老贼欺我太甚!”孔明急忙起身制止他说:“以前单于多次侵犯边疆时汉天子都答应以公主和亲来平息事端现在何必吝惜民间的两个女子呢?”周瑜说:“你有所不知大乔是孙策将军的妻子小乔是我的妻子。”孔明假装惶恐的样子说:“我实在不知道失言了请罪!请罪!”

周瑜说:“我与曹操老贼誓不两立!”孔明说:“事情需要三思而后行以免后悔。”周瑜说:“我受孙策将军的托付哪有屈身投降曹操的道理?刚才所说的只是试探你罢了。我自从离开鄱阳湖就有北伐的决心即使刀斧加在头上也不会改变我的志向!希望孔明你能助我一臂之力共同打败曹操。”孔明说:“如果蒙你不嫌弃我愿意竭尽全力听从你的驱使。”周瑜说:“明天我们去见主公商议起兵的事宜。”于是孔明和鲁肃告辞离去。

次日清晨,孙权在大堂上升座。左边文官有张昭、顾雍等三十多人,右边武官有程普、黄盖等三十多人,衣冠整齐,剑佩铿锵,分列两班侍立。不久,周瑜进来拜见孙权。礼毕后,孙权慰问周瑜,周瑜说:“近来听说曹操领兵驻扎在汉上,送来了檄文,主公的意向如何?”孙权随即取出檄文给周瑜看。周瑜看后笑道:“老贼以为我江东无人,竟敢如此侮辱我们!”孙权问:“你的意思如何?”周瑜答:“主公曾与文武官员商议过吗?”孙权说:“这几天一直在讨论此事,有人劝我投降,有人劝我抵抗。我尚未决定,所以请你来决断。”

周瑜问:“谁劝主公投降?”孙权回答:“张子布等人都主张这个意见。”周瑜于是问张昭:“我想听听你主张投降的理由。”张昭说:“曹操挟持天子征讨四方,动辄以朝廷的名义行事,最近又得到荆州,威势更加大。我们江东能够抵抗曹操的只有长江天险,但现在曹操拥有成百上千的战舰,水陆并进,我们怎么能够抵挡?不如暂时投降,日后再作打算。”

周瑜说:“这是迂腐儒生的言论!江东自开国以来,已经历了三代,我们怎能忍心一下子放弃它?”孙权问:“那么,你有何计策?”周瑜回答:“曹操虽然名义上是汉朝的丞相,但实际上是个汉贼。将军凭借父兄的基业,占据江东,兵精粮足,应当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暴,怎能投降贼人?况且曹操此次南征,犯了许多兵家大忌:北方未定,马腾、韩遂是他的后患,而他却久留南方,这是一忌;北方士兵不熟水战,曹操舍弃鞍马,改用舟船与我们争锋,这是二忌;现在又正值隆冬严寒,战马缺乏草料,这是三忌;驱使中原士兵远道跋涉来到江南水乡,他们不服水土,容易生病,这是四忌。曹操的军队犯了这些忌讳,即使人数再多也必定失败。将军擒获曹操的机会就在今天。我请求率领精兵数万人进驻夏口,为将军打败曹操!”

孙权听后霍然站起说:“老贼早就想废掉汉朝自立为帝了,只是惧怕袁绍、吕布、刘表和我。现在这些英雄都已被他消灭,只剩下我还在抵抗。我与老贼誓不两立!你主张讨伐他,非常符合我的心意。这是上天把你赐给我啊。”周瑜说:“我愿意为将军决一死战,万死不辞。只怕将军犹豫不决。”孙权拔出佩剑砍去面前奏案的一角说:“如果再有官员敢说投降曹操的话,就与这个奏案同样下场!”说完便将这把剑赐给周瑜,并封他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如果文武官员有不听号令的,就用这把剑诛杀他们。周瑜接受了剑印绶带后对众人说:“我奉主公的命令率领大家破曹。各位将领官吏明天都到江边的行营听候命令。如果有迟到或者误事的将依军法七禁令五十四斩施行。”说完后他向孙权告辞起身出府。众文武官员都无言而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周瑜回到自己的住处后便请诸葛亮来商议事情。诸葛亮来到后周瑜说:“今天在大堂上商议已定公瑾我愿意听取你破曹的良策。”诸葛亮说:“孙将军的心里还没有稳定下来不能现在就做出决策。”周瑜问:“为什么说他的心里没有稳定下来?”诸葛亮说:“他害怕曹操的兵力太多自己寡不敌众。将军如果能够用兵力数量来开导他使他明白无疑那么大事就可以成功了。”周瑜说:“先生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再次进入见孙权。

孙权问:“公瑾晚上来这里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周瑜回答:“明天要调拨军马了主公心里还有疑虑吗?”孙权说:“只是担心曹操的兵力太多我们寡不敌众罢了其他的没有什么疑虑。”周瑜笑着说:“我特地来为主公开解这个疑虑。主公因为看到曹操的檄文上说他有水陆大军百万所以感到害怕不再去考虑他的实际兵力了。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实际情况:他所率领的中原士兵不过十五六万而且已经疲惫不堪了;他所得到的袁氏部队也只有七八万人而已他们中间还有很多人心怀疑虑并未真心归附。用已经疲惫不堪的士兵去驾驭心怀二意的部众虽然人数众多但并不足为惧。我只要得到五万精兵就足以打败他们了。希望主公不要再为此事担忧。”

孙权拍着周瑜的背说:“公瑾的这些话足以消除我的疑虑了。张昭没有远见非常让我失望只有你和鲁肃与我心意相通啊。你可以和鲁肃、程普等人立即挑选精兵前进。我会继续调发人马多装载粮草作为你们的后援。如果你们前锋部队作战不利就撤回来与我会合。

孙权说:“我将亲自与曹操决战,再也没有其他疑虑。”周瑜听后感谢并退出,但私下里想:“孔明早已料到吴侯的心思,他的计策又比我高明,长期下去必将成为江东的隐患,不如杀了他。”于是连夜派人请鲁肃进帐,商议要杀孔明的事。鲁肃说:“不行。现在曹操还没有被打败,我们先杀贤士,这是自毁助力。”周瑜说:“这个人帮助刘备,将来必定是江东的隐患。”鲁肃说:“诸葛瑾是他的亲哥哥,可以让他招揽孔明一起为东吴效力,这不是很好吗?”周瑜认为鲁肃说得有道理。

第二天清早,周瑜前往行营,升上中军帐高坐。左右站立着刀斧手,聚集文官武将听令。原来程普年龄比周瑜大,但现在周瑜的爵位在他之上,他心中不高兴,那天就借口生病没有出席,让他的长子程咨代替自己。周瑜对众将说:“王法不分亲疏,各位各守其职。现在曹操掌权,比董卓还要过分:把天子囚禁在许昌,屯驻暴兵在边境上。我现在奉命讨伐他,希望各位都努力向前。大军所到之处,不得扰民。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绝不徇私。”命令完毕后,就派韩当、黄盖为前部先锋,率领本部战船,即日起程,前往三江口下寨,等待进一步的命令;蒋钦、周泰为第二队;凌统、潘璋为第三队;太史慈、吕蒙为第四队;陆逊、董袭为第五队;吕范、朱治为四方巡警使,催促六郡官军,水陆并进,按期会合。调拨完毕,各位将领各自收拾船只军器出发。

程咨回去见父亲程普,说起周瑜调兵遣将,行动有条不紊。程普大吃一惊说:“我以前一直认为周瑜懦弱,不足以当将领,现在他能这样,真是有将才啊!我怎么能不服!”于是亲自到行营去谢罪,周瑜也谦虚地表示谢意。

第二天,周瑜请诸葛瑾来说:“你的弟弟孔明有王佐之才,为什么屈身侍奉刘备?现在他幸运地来到江东,我想麻烦先生不惜言辞,劝他放弃刘备而侍奉东吴。这样主公就能得到良好的辅佐,而你们兄弟又能相见,岂不是很好吗?请先生辛苦一趟。”诸葛瑾说:“我自从来到江东,惭愧没有立下一点功劳。现在都督有命令,我怎么敢不尽力。”于是他立即上马,直接来到驿亭见孔明。孔明接入后,两人哭着拜见,各自诉说别后的情况。

诸葛瑾哭着说:“弟弟你知道伯夷、叔齐吗?”孔明暗想:“这一定是周瑜教他来劝说我的。”就回答说:“伯夷、叔齐是古代的圣贤。”诸葛瑾说:“伯夷、叔齐虽然饿死在首阳山下,但兄弟两人始终在一起。现在我们同胞共乳,却各为其主,不能早晚相聚在一起,与伯夷、叔齐相比难道不感到惭愧吗?”孔明说:“兄长说的是感情,我守的是道义。我与兄长都是汉人。现在刘皇叔是汉室的后代,兄长如果能离开东吴与我一起侍奉刘皇叔,那么上不愧为汉臣下又能骨肉相聚这就是情义两全的办法了。不知道兄长认为怎么样?”诸葛瑾想:“我本是来说服他的反而被他说服了。”于是就没有回答起身告辞了。

诸葛瑾回去见周瑜详细转述了孔明的话。周瑜问:“您认为怎么样?”诸葛瑾说:“我受到孙将军的厚恩怎么能背叛他呢!”周瑜说:“您既然忠心侍奉主公就不用多说了。我自有对付孔明的计策。”

喜欢三国演义白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演义白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