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 第533章 脸色微变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第533章 脸色微变

作者:伟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09:21:55 来源:书海阁

“而且这些人还将受到十公子的信任。”

“不过,现在的太子位置尚未尘埃落定,这样多加猜测也许的确有些不太合适。”

“若是单单如此行事,也倒无甚问题。”

“我们郑氏虽说不及蒙、王、李、冯等氏族那样强大,但在朝中同样具有一定影响力,怎可以轻易就做出立场的选择呢?”

“这几日卧床之际,我也开始思索一个问题:大秦的新政策到底能不能实现呢?”

郑如听后脸色微变。

随即起身向四处张望,在确定四下无人 ** 后,暗暗吁了一口气,接着急忙关闭好门窗重新走到床榻之侧,压低声问道:“父亲,怎会想到这件事呢?如今大秦的新法政策推行已有数年,并已经在多个地方显示出成效。这一切不是都表明它取得了成功的吗?”

对此,郑国摇了摇头。

低沉地说:

“成功?那可并非这般轻易便可达到的结果。”

“至今为止新的政策只在关中地区有实质性的成果,在六地的推广过程中却举步维艰。此外朝廷对于推行新的政策仍有颇大的分歧。事实上即便是我自己,在这个问题的态度上也是比较谨慎,而在朝堂中有相似态度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如若朝廷内没有发生变动,则这样的分歧可能一直会持续下去。”

“但是,近期朝廷出现了显着的变化,这是我懊悔的原因之一。”

“一直以来,在处理重大事务方面,大秦都是以朝会议的方式来做最终决定。也就是说,只有在朝廷官员达成一致后才做决定。但是,近日内所有的政治决策都被皇上个人包办。之前有人建议重新启动会议制,可是这一请求被搁置在一旁。”

“目前我不敢确定这是事实,但已经显示出来了一定的趋势,如果这一转变确实发生...”

“朝廷很可能又要经历一次重大改变,而且这种变革将远超过两年前所发生的那些。”

“更甚至…”

“这可能会带来朝堂的一次大规模清洗!”

话音刚落,整个房间里充满了压抑气氛。

震惊于父亲所说,泪水不禁涌出了郑如的眼眶。连忙说,“爹,不要再讲了。现在看来朝内一切还如平常般平稳运行着,还是不要再多讨论了。你先把汤药喝了。”

然而面对儿子的表现,郑国摇了摇头说:

“我很清醒。”

“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了解。”

“年轻时四处奔波落下了很多 ** 病。随着年纪增长即使痊愈也不可能恢复以往的状态。我一直未曾同意让你走上仕途,因为我担忧这混乱局面你将难以自保最后引火焚烧,你的兄长任职于三川,此处在关中入口处应该不会遇到什么问题。然而你不似如此。”

“你不经常外出走动,一旦卷入某种复杂的处境则很有可能会遭遇极大的危险。如今我还保持着清醒状态。但我无法确信下一次我是否还能保持同样的清醒状态,不然岂不辜负你兄弟二人一生?”

“有几项重要的事情…“

“必须跟你详细解释清楚!“

郑如泪如泉涌,但仍然点了点头示意聆听。

咳嗽了一声之后,郑国的面色变得有些红润,沉声说道,“在陛下最近这次回来之后,他对朝内的众臣显得格外的猜忌。加之六地局势动荡,陛下或许会对那些地方的混乱局面归因于朝廷官员。如今陛下一意孤行,集中权力。”

“等待陛下沉稳局面之时,他将会对众多的朝堂重臣作出任免,天下尚未成定数之时,陛下注重的是才能,但现在天下已安,陛下对朝臣的行为却提出了新的考量。”

“当年陛下以能为主。”

“但现今的治国策略上出现了明显的冲突。这分歧一开始尚不算严重但经过这次外出返回后的改变,包括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这种对立日益严重。”

“如今陛下与旧派之间已经几乎没有任何转圜余地。”

“这位雄伟的人物不可能轻易放弃。为了继续推广其新治理制度和清除阻碍,他会进一步集中权力。然而即使他取得了集权,也不会止于此。他的最终目标是要延续大秦的千秋基业!而这一理想建立的基础是全面推行新法规!”

“用不着很久的时间,所有违背他想法的人都会离开朝堂。”

“以后只会出现一种声音

“贸然为官,倘若出错,便一步错步步错。”

“以至于再难翻身。”

“十公子乃是陛下之子,在我看来,已然成为储君的最佳人选。”

“长公子根本无法相比,尤其在陛下调整官员选拔标准之后,长公子越发不受重视,你将来出仕,唯有依靠十公子才是正途,唯有跟随十公子,才能紧随大秦的步伐。”

“我可能真的害了你!”

说完这句话,郑国一脸悲痛,当场昏厥。

---

**长青**

翌日清晨,天色依旧朦胧。

秦长青早已起床,与未央和芷茹嬉闹了一番,简单用餐后,离开了宫室,前往尚书台。官署初建,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此前并无治理政事经验的他,尚书台此时刚起步,无疑是积累政治经验的最佳场所。再加上参与巡察期间耽误了一年,尚书台积累了许多亟需处理的事宜,所以他早早赶到尚书台。

看着案上堆叠的公文,秦长青眉头微皱。

百家对官署的态度他早已预料,没想到会如此怠慢。这一年中,农、墨二家对他提出的各项建议置若罔闻,除了频阳田地上做一些表面工作,从未积极下到实地调研,一切仅停留在口头。

这让秦长青心中升腾起怒火,用力一拍案几,怒斥道:

“真是荒谬。”

“我早已将方法和步骤解释得明明白白,可这些人一年来甚至连尝试都不愿意做,只是在外吹嘘自家源自神农氏、墨翟门下,实在可耻至极!”

“还妄图掌握权力?”

“倘若如此懒散无能,尚书台岂不成了虚设之壳?尚书台的存在意义何在?难道为了维护这些世家大族,而置秦国于危机之中?”

“我对你们原本心存旧情,但既然你们如此冥顽不灵,别怪我心狠手辣!既挂着农、墨之家的名义,便要尽应有的责任与义务,耽误的一年时光,或许需要用性命来弥补!”

秦长青的眼中闪过冷厉之色。

他对百家公司失去了最后一丝怜悯。这种人实在不值得怜惜。

将眼前的文书放至一边,继续翻看其他文书。这时,侍从匆匆跑了进来,恭敬说道:

“尚书令大人,门外有人求见。”

秦长青抬眼询问道:

“此人报过姓名?”

“启禀大人,那人自称名叫郑如,为治粟内史郑国之子。”

“郑如?”秦长青眉头微皱,随即想到某些往事,“确实见过,让他进来吧。”

“诺。”

不一会儿,面容憔悴的郑如进入官署。

见到秦长青,立刻伏地磕头,哀求道:

“郑如拜见十公子。”

“十公子,家父最近染疾甚重,御医们束手无策,郑如今身份卑微,实不敢奢求十公子亲诊,但是阿翁养育郑如多年,我怎能眼睁睁看着父亲遭受如此折磨?”

“恳求十公子施以援手救治家父,郑如今后愿终身服侍。”

“十公子救救我父亲。”

郑如涕泪纵横,声泪俱下。

秦长青看着郑如,轻叹一声。几天前他已经得知郑国中风的消息,这一周他卧床不起,这种病情在当世是非常严重的。

孝道为本的秦朝,郑如求助也在情理之中。

秦长青缓缓说道:

“郑如,请起身说话。”

“治粟内史对大秦贡献卓越,岂可见死不救?只是我的医术 ** ,也不敢轻易出手。以前年轻无知曾贸然行事,现已深感愧疚,近期也听闻治粟内史染疾之事。”

“大约是中风症状。”

“详细说明病症情况。”

“但这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帮助,自从学宫废止后,我也不再是医博士,世世人看来,只有尚书令的身份,且医术不佳,难以承受这般重任。”

“这就到此为止了。”

郑如脸色苍白,不住磕头感谢:

“多谢十公子。”

“家父最早的症状为手脚无力,言语模糊不清,昨天一度清醒但之后便丧失意识。如今病情恶化至昏迷不醒、肢体无力、瘫痪僵硬、面颊歪斜、语言不清,腰背酸痛及咳痰过多等症状。”

听到这里,秦长青眉头一皱。

不仅仅是中风症状,还伴随着痹症,需要使用大续命汤。

郑如蓬头

“多谢公子。”郑如深深地磕了一个头。

秦长青深深地呼了一口气,拿了一份空白的竹简,在心里思索了一会儿,然后开始了书写。不一会儿,竹简上出现了几行字:麻黄、桂心、甘草,各二两;川芎……

写好之后,

他还特意做了一些补充说明:这是用来治疗冬日寒邪直中的方法,其实是基于麻黄汤稍加改动……注:原本的方剂里要去掉防风、防己、附子以及白芍,加上当归、石膏即可得到古代收录的续命汤,对于肌肉僵直转侧困难的情况,则去人参、增加干姜、黄芩和荆沥便是千金大续命汤,适合多种症状和突发的风疾。

喜欢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