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 第550章 为民服务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第550章 为民服务

作者:伟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09:21:55 来源:书海阁

“这些事情不方便对他明说”“其实没有必要告诉他这些”。

“通武侯无需挂怀”,王贲答道。对此秦长青摇了摇头说道,“并非有意,确实也是从自身的立场出发而已,并无针对之意。” 秦继而解释赵高为人并不简单,借助君主宠信做了不少违法事。铲除实则亦算是为民服务。不过如今事件结束讨论无疑徒增烦恼。

王贲表示认同秦的观点。

秦续说道:“适逢通武侯问我缘由,因您正是陛下最信任之人所以信任有加”。 事实确实可以转禀君主。 然,陛下自尊强不容许异议。 甚至……

我本人实际上不认君上错误,不过求速成效过急了。如今新政弊端初现端倪加之旧制仍余影响力造成现今困顿。原本我认为需要稳定民心方能安世;然近思此观点或许失妥了。

人们非常实际,

“陛下虽然创立了一整套完备的制度,但可惜的是缺少足够合格的官员,尤其是陛下对待开国功臣过于宽厚,未对他们进行有效约束,无论是先前的黄景修,还是现在的赵高,如非我揭发,恐怕他们还会继续无事般留在朝堂任职。”

“我很清楚,开国功臣们确实为大秦做出了诸多贡献,然而世易时移,现今许多官员已经成为了反秦的主要力量。表面上,他们处理政务勤乎勤勤恳恳,实质上为了自己的私利,争斗不断,这样的官员怎能管理好国家呢?”

“当我还未恢复身份时,我已经向父皇提出了建议——更换一批新的官员。”

“可是从现在的状况来看,大秦做得远远不够!远远不够!当前朝局已难以通过短期内更换官员得到改变。”

“眼下要想革新朝堂官员已不现实,但我坚信这些官员迟早要被全体替换,唯有这样,朝廷才会焕发出新的活力,摆脱当前的暮气沉沉之态。但因为赵高的事情,我现在并未得到陛下的赏识,短时难以直接上书,因此希望通武侯能代劳此事。”

“自然,我并不是硬性要求通武侯立即采取行动。”

“大秦目前的官吏结构尚不完善,并未形成合理的阶梯制官员培养体系。若匆忙裁减官员,则未必能找到合适的人选填补空缺。”

“我计划由通武侯代为上书,提出完善秦国的官吏培养体系。”

“我希望在卫地新设立一所学院来吸引天下人才,并对其进行筛选,挑选合适的人才任命到各地。”

“不知通武侯是否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秦长青的目光转向王贲。

此时的王贲一脸严肃。

他完全没有料到秦长青有着如此深远的打算——建立学宫,并选址在卫地。一旦建成,这些被招揽的贤士无疑都会成为秦长青的门客。

很明显,陛下不会轻易接受这样的提议。不久前陛下还解散了博士学宫,而现在秦长青却提出重新建立,虽不在秦国境内,但在陛下看来依然是违逆旨意的事情。

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太大了。即使他深受陛下信任,也难以贸然提及。

于是王贲苦笑了一声:“十公子的要求,在下恐怕难以做到。”

“请问公子,为什么要重建学宫?”

秦长青站在原处,淡定地说:“我刚才已说明白,大秦面临的诸多问题根源就在于思想不够统一。废黜百家、独尊法家不可行,专崇儒家、墨家、道家也会带来纷争与 ** 。因此唯有采取中间路线,综合各家学派的思想优势才能实现兼容。”

“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同时还需要确保所吸纳之人都能够认同这条道路。只有通过仔细选拔人才,确保国家的发展方向明确稳定,最终才能达到思想的统一。”

“这件事极其复杂。”

“父皇必定会拒绝。然而鉴于对秦国稳定的必要性,我也只能无奈而行。”

“不过我没有强加之意。如通武侯不愿帮忙,那这些话权当是随意聊聊。”

秦长青表现得非常坦然。既然自己都不敢直接向始皇提及此事,怎么可以指望王贲为其开口呢?他其实只是希望借助王贲间接地将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始皇。而如果此事被公开,则可能在朝廷引起巨动 ** 。

思考了一阵后,他决定了今天的计划。王贲表示需要再仔细考虑考虑。

秦长青微笑着说:“通武侯不必为此忧虑,这是我自己强加的。通武侯如果不愿意也情有可原,但是我有个小小要求。”

王贲随即回答:“公子说吧。”

秦长青回头注视着他,脸色凝重:“那就是——请你保命,活的越长久越好。”

面对此番话语,王贲不禁愕然,仿佛未能完全理解其中之意。“请容臣明言,我未能领会您所说的含义。”

秦长青认真地看着王贲,语气坚定:“我的意思是——请保重你自己,并尽可能活得长久些。我相信您早已料到了我的到访,并或许预料我会施压于王家或试图结纳,但从始至终,您都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物,因为我坚信:一个活着且在场的您,远胜过一名离世的将领。因为大秦依然亟待您这样的忠臣保驾护航,”秦长青的话语缓缓而真诚。对大多数人来说,王贲是大秦的一个不确定因素。他还活着的话,很多事情将会受到影响,就连始皇的决策以及朝廷的局面都会发生变化。因此,若是换作其他人,肯定希望能够尽早看到王贲"离开"。

如果王贲一旦离世,

大秦就不会再有什么变数。

一切又将回到最初的平静之中。

胡亥将失去倚仗,秦长青能够稳定地壮大势力,不断扩展优势,而扶苏则可以全力以赴,在北方争取更多人心的支持。朝中的大臣也不必因王贲在场而不时揣测乃至担心,始皇更能无后顾之忧地独断朝政。

从某种角度来看,只有失去活力或沉睡不醒的王贲才不会带来什么麻烦。

于是当听到秦长青所说的话之后,王贲显得十分惊讶。

他皱了皱眉头说道:

“老臣的身体早已日渐虚弱,现在也只是勉强撑着,命悬一线而已。我究竟能撑多久早就不是我能左右得了的了。况且臣已经多年未涉足朝廷事务了,当今朝里英才辈出,为何还指望一个老人的扶持?凭老臣现在的身体情况,怎么可能再去重归朝堂呢?"

"老臣愚钝,不懂公子的意思所在。"

“望您能解释一番。”

秦长青淡淡地道:

“我会不知通武侯您的身体状况吗?”

“但我现在所说的一切皆出于真情。”

“的确有个人的考量在里面。”

“近日我才深刻地明白根基的重要性。”

"正因为忠诚的老秦人紧密团结,秦国才能够统一六国。正是因为这群人始终扞卫国土,秦国才能够御敌千里之外;正是他们上下一心,使得国家能够稳固民心。而现在,这群曾经保卫家园的壮士们已经被分派到了各地——他们有的被送往了岭南,北海,有的去了淮北或淮南,更有的已经到了辽东。可以说,老秦人早就在各地散落了。 "

“如果连根本都不能维系, 国家如何得以安泰?”

“我们的国策就是农业战争两方面发展。”

“然而尽管战况看上去平静了下来,但这帮忠臣勇士还未完全回归家园。假若世界是真正的和平与安宁,国政无任何麻烦的话, 秦朝确能继续稳固其政权,可当下局势复杂且六国旧臣蠢蠢欲动, 力求复兴,企图夺回曾经的权力领土。 "

“以历史的经验来看, 这场复兴的风暴将再度来临。”

“但是那时, 还有多少老秦人会选择为了他们的国继续战斗呢?”

“王贲你在朝廷、在关中、在军队中极具有威信,如果一旦天下局势出现动荡,你现身安抚, 必能提振士气, 增强军队内部的凝聚力,确保我大秦基业不会丧失。”

"另外, 既然我秦国已然觉察到了根子上的一些问题,必定会对这些不利影响作出弥补措施。不过这个调整阶段肯定会伴随着种种不适,有你在场就能平息这些反对声音,使这个过程尽可能平顺地完成."

“这才是王贲对于我国最大的价值!”

"还有一点。”

“我的确怀有一些私心,王贲你对于军中和官场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这可能影响朝廷走向。我对目前朝廷形势不太满意,或许以后还得麻烦侯爷帮忙清理朝廷中不适宜的人选。”

“不论是从公还是从私的角度,我都真心期待侯爷能够活下去。”

"我们秦国建国实属艰辛。如今那些功勋的朝中长辈一个个离世, 随着我父亲身边的帮手越来越少, 而如果侯爷仍然健在的话, 可让父皇有所宽慰。"

秦长青嘴角扬起微笑。

看着眼前的王贲深邃的眼中满是触动,拱着手说:"感谢公子的坦诚告知。我这躺在床上不起作用的人哪有公子您信任的资历,老臣..."

“我真是惭愧至极。”

秦长青微微笑了笑:“通武侯不必过分客套,王氏家族对我大秦国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

喜欢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