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 第554章 今非昔比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第554章 今非昔比

作者:伟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09:21:55 来源:书海阁

这也是秦长青的一个小布局。秦长青知道,现在郑家已经今非昔比,郑如只得依赖自己。换言之,他是完全可以被指挥调动的那种下属——正是目前秦长青所需的那种人才。

秦长青严肃地说:“我先将话说明白。”

“尚书司不会容忍闲杂人等。若有其他想法,你最好不要来,尤其我对考工令的要求更是严苛无比。我所说的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我希望的是真正具备能力、敢于担当的酷吏。”

“是能震慑各派力量的酷吏!”

“你想清楚了吗?”

秦长青反复确认。郑如郑重地点头,拱手说道:“下吏对公子忠诚之心不改,愿意追随您。”

秦长青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既然如此。”

“那我就把考工令的职事告诉你。”

“就是逼使百家发展或瓦解!”

听完这些,郑如愣住了。

他还清楚记得,当初十公子特地招揽百家加入,如今为何不到一年时间,就要对付他们呢?原因究竟是什么?

然而,郑如并没有询问原委。父亲生前的教导始终在耳边回响:做臣子的首要责任是服从,而不是提问、质疑或者妄加推测。

“下吏明白。”

对此秦长青微微颔首,他对这样的态度很满意。

“你在疑惑,不是吗?百家与我交好已久,如今却要对它们施压?”

“下吏不敢。” 郑如答道。

秦长青微微一笑:“不必紧张,我要你做的事并非真要把百家逼到绝境,而是逼出他们的最大潜力。”

“你瞧瞧固送来文书的内容。”说罢秦长青将桌上的竹简扔在地面上。郑如犹豫片刻拾起了竹简仔细查阅,之后又恭敬放在案上。

“从这篇文书里你看出了什么?”秦长青问道。

郑如答道:“回复公子,似乎是农家与墨家提高了某些耕作方法的效率,改进了一些农具。但是花费大量钢铁,似乎不利普及。”

“改进?”

“这是哪门子的改进?”秦长青嘲笑道。“几百斤铁制成一些看似精美的物品,这就是回应我当初寄予的期望吗?在我看来他们根本不认真做事,全是应付了事。若我没有流浪过,也可能无法发现问题所在。可是,事实上他们这点伎俩对我来讲已是无所遁形。”

所谓的进步是否真是实质性的提升呢?如果仅仅是青铜材料换成铁料就算成功了,那还要他们来做什么?大秦国的官员都不知道这种常识吗?这谁都了解。

郑如低头沉默,他明白。

至少在过去的年代里,石质或木质犁具是最常见的,而直到近年青铜、铁犁逐渐出现,并因大幅提升效率和作物产量广泛使用,但是鉴于产量不高,主要应用了铁口犁,而非百家所制造的整套铁器。

秦长青冷冷地评价道:

“当天下统一之后,大秦汇集了天下的所有书籍,其中包括农业、工艺、制造业等相关资料,这些几乎都被农家和墨家看过。也就是说,农家与墨家吸收了大周数百年的经验。可是,他们做了什么样的突破?”

“没有!”

“目前,这两个门派就像躺在祖先功劳簿上的蛀虫,拥有大量的知识却没有丝毫进取之心,并且缺乏基本的廉耻,对于这样的人,我为何还要纵容他们?”

“大秦不容废人!”

“若他们继续愚弄我,那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你的使命简单至极。”

“无论是农家还是墨家每次提出所谓‘改良’的方法,就让他们亲自前往炼炉、农田或是矿井去实际测试,并保证成果。”

“首次测试要和以前的方法进行对比。”

“第二阶段则比较效率高低。”

“第三则看经济投入的多寡。”

“我不求别的,只期望它们能够做到耗时更短、效用更好、费用更少,若未达成,即地处决!”

“我没有多余的时间和他们玩儿虚的。”

“如果他们不配合,就要强制他们合作,否则按军法从事。”

“这件事无需报告,我不感兴趣听这些。唯一在意的就是他们能否满足我的要求。”

“你的职责就是迫他们就范,不必顾忌他们可能牺牲多少。”

“我会请求父亲补足这些人的损失。”

“我会看着谁最先耗尽——是人命,还是我们补充的速度。”

秦长青的眼神冷若寒铁。

听到此,郑如浑身一紧,看向对方的眼神如同面对恶魔,这一刻他对秦长青的惧怕达到了巅峰,和第一次见到他时的感觉完全相反。

秦长青冷冰冰地看着他,说,“假如不是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 ** ,我又何必对他们这样苛刻?但时不待我,我不愿意在他们身上再多花时间了。”

“曾经给过他们机会,可是他们从未珍惜过。”

“天下人还处在饥寒交迫之时,他们自诩为传承神农、墨子的意志却又是如何作为?只知道自我安乐,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地位是如何而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是该让他们认清现实了。”

“治理天下是多么不易啊!”

郑如神色严肃,带着几分凶猛地说:“在下的确牢记公子之言,到了朝歌定会对各门派严格管理,使他们不得有丝毫怠慢,尽快完成您的要求。”

秦长轻轻点了点头。

他又言:“百家在民间享有很高声望,如果你过于严厉地对待他们,恐怕会产生不少非议。这是我应该负责的问题。”

“为下属,理当尽职尽责而无顾虑!”

看着郑如,秦长青不禁感到惊讶。

本来指望固能做到这点,可是固却让人失望透顶;然而意想不到的收获却是眼前人郑如似乎要比固更为称职,他未曾预料郑如竟能有这般态度。

不管是近段时间遭遇不公,亦或是在其父过世之前对他教导了一二,反正,这一切使得他自身成为最大的赢家。

检查完给华应带去的任务内容,他把竹简封装后,在火焰旁边烘一会儿,让它干涸,随后放在旁边。

他同时继续说到,“你准备好后即可前往朝歌,到了朝歌后若有困难,请去找华应商量解决问题,他是监察部门的公子,与我亲近,可协助处理诸多事宜。”

听后,

郑如神色一凝。“原来华已是新上任的监射,代替原先的固?”但他没有提问,而是猜测可能与案桌上的一卷文档有关。

“诺。”郑如答道:“下官先行告退。”

他恭顺的离开了这个房间。

就在郑如退出后不久,又一个小官员进来通报。

外面有人请求见面。

但是,这次来访的是名叫王平之人。

“有意思!”他笑着开口说道: “一个多个月前曾向城里大家族发送大量邀柬寻找优秀人士相助,但是回应者很少,我被罚 ** 反思长达一个月之久后刚回到公务,却发现突然有很多登门求助的。”

“莫不是这一个月,我静默,竟使得这尚书署变成宝物?”

“真是出乎预料!”

长青

数日后,于宫内。

弋恭敬说道:

“陛下,臣已按旨意,将天网司事务全部交接给陶舍,历时十日有余,陶舍已熟记各项流程职责,确实胜任力更胜于臣,臣退后,陶舍必能更好地协助陛下处理政事,必不会负君厚望。”

“恭喜陛下调配人才。”

嬴政搁笔于案侧问道:“你既然执意退出一线,朕也不过多挽留,多年伴随左右,确实该适当休养一阵了。”

“今日陶舍不在。”

“那我就多留你片刻。”

“尚书司近况如何?”

弋低应:“陛下,目前尚书司状况正常,然近日来,十皇子将原来之尚书仆射降职为地方官员,并启用新臣华寄的儿子华要为尚书仆射,且增设了一个新职位考工令,由郑国儿子,名为郑如的人担任,根据情报,在郑如找十公子之前的几天中, 有消息称郑国曾对儿子留下指示。”

"另据了解,王府的王平也在那天造访过十公子,最终任命是郑成为考工令, 王平的儿子则成为小吏。“

"但……”他顿了顿,“根据收集的民间反应显示,近期尚书司口碑下滑厉害,其中尤以过度驱使劳力最令人生恶,民间怨气鼎沸。此外对于农派和墨派,更是变本加厉地鞭策,造成了不少人非正常去世的情况。虽然已经替换过尚书仆射,但是情况并未见改善, 事实上更恶化了。”

听罢此报,嬴政脸色未露波澜,心中反而有所赞同。

他非常清楚尚书司正在实施的目标,也熟知秦长青的决心;他深知农派与墨门实则难当重用,以前他也发现秦在人才运用上缺乏经验。尽管他在咸阳吸纳了大量才智之士,但他们是否真心归顺,仍然存疑。只有亲近可信者才能执行其意愿无碍,而近来的变化,恰恰证实秦已有了这方面的领悟,这让嬴政倍感满意。

而这正是他自己想要见到的变化。

嬴政淡然说道:“对于机构运作本身,我不甚关切。重要的是尚书司此行成果几何。”

弋接着陈述:“从尚书司抵达以来就开始了对一系列器物进行革新改造。

喜欢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