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 第559章 新的高度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第559章 新的高度

作者:伟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09:21:55 来源:书海阁

待秦长青身影渐远,郭旦满腹愤慨,对着蒯彻怒目圆睁:“蒯彻,我是好意把你推荐给十殿下,为何你要这样做?你刚才说的话要是传出去,十殿下会有何反应,我又有怎样的风险?”

“这是可能危及生命啊!还好十殿下性格宽宏大度,并没有在意。”

郭旦的愤怒并非虚假,如果秦长青不在场,早就令他闭嘴了。

蒯彻的脸上仍是一派平静,笑曰:

“郭大人,在你的记忆中,难道十殿下不是一个豁达的人吗?他连这么一点点小事都不能容忍吗?”

“可是……”

“十殿下绝非凡夫俗子。”

“我很期待未来在十殿下执政的大秦能达到什么新的高度,是否能够真正达到富国利民的治理之道呢。”

郭旦皱了皱眉头,

疑惑询问:“你觉得十殿下能达到如此高的层次?”

蒯彻摇了摇头,

答:“这不仅仅是评价。”

“这就是十殿下将要去做的工作。”

“看看他现在所推动的事——衣食丰裕才能明礼仪。并且他早已洞见了问题核心,并开始以种种方式进行修正改善,尽管暂时看起来没什么效果,但随着时间推移将产生惊人的变化,这并未被外部发现。”

“但这一切都逃不出十殿下的眼界。”

“十公子并非外界所见那么简单,他的心思极其深远,目光独到,当前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已经在朝歌中崭露头角。他也同样是一个具有野心之人。”

“他的野心甚至不亚于始皇!”

“任何低估十公子的人,都会因轻视他而付出沉重代价。”

郭旦带着狐疑的眼神看向蒯彻。

低声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十公子一定会继承王位吗?”

蒯彻眯起眼睛。

冷冷地说道:

“只要十公子没有遭遇不幸,皇帝位一定会是他来登临。”

“即便是大秦已有另外的储君也没有意义。”

郭旦眉头微蹙。

心中暗暗做出决定。

他打算把赵郡李氏中的李左车引荐给十公子。

长青

回到东宫。

秦长青并未立刻入睡。

他来到书房,继续思索对策。

即便蒯彻已经给出了一个解决的方案,但这仍然不完全够用。如果不亲自介入,历史可能还会重演。他对任嚣和赵佗并不十分信服。

除此之外。

他还计划做一个尝试。

但由于与任嚣、赵佗二人并不相熟,有些事情难以商讨,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他也考虑换个将领。

君主提出问题。

臣子寻求答案。

朝廷中,秦长青作为臣下必须自己找出解决的办法。经过一番思考,他在脑海里确定了一位合适的人选。

想吧。

秦长青满意地点点头。

他翻出一张新的竹简,写下了自己的想法。

自古以来,对军队将士的要求不高,只要他们听到命令就服从旗令即可,但现在大一统后,这种情况应该有所改进。

至少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核心。

实现这一点殊不容易,特别是要在成千上万名士兵中形成这样的思想统一更加困难重重。

这项改变无疑是另一项重要的改革!

阻力极大,涉及范围广泛,并且会触动很多利益。

尽管如此,秦长青仍然坚定决心,想做这样的尝试。

唯有这样才能防止军队日后失去控制。

然而。

他也清楚。

这件事绝不可操之过急。

若动作过大,只会适得其反,引发许多将领反感,毕竟这是在剥夺将领的部分权力。

秦长青双眼微微闭合。

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决定利用本次推行“大一统”,在军队中做一项尝试,不触碰将领的底线,加强官兵的思想教育,确保军队高度的集中统一。

他在竹简上写下了一些要点。

仔细审查一遍后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将其扔进火炉烧掉。

然后,回到卧室休息。

夜已深沉。

……

没过多久。

越人不断侵扰边界的事件已经满城皆知。

朝廷上下无不震怒。

第二天。

会议中就有大臣提起这事,自此群臣义愤填膺,纷纷主张出兵剿灭越人。

赢政坐在上座。

冷眼看遍诸位官员。

沉声道:

“越人的猖狂行为根植于昔日楚国未使南越融合入中原的事实,如今天下已定,南方应该纳入大秦管辖。众臣有何看法?”

“微臣杨端和愿为陛下陈言,陛下威加海内六国归顺,唯南海蛮子不知尊卑,不断侵犯边境,袭扰大秦子民。臣认为必须派出大军平定南疆,巩固华夏。”

话落之际,周围有数名官员赞同此提议。

一时之间。

讨伐之声甚嚣尘上。

“既然你们一致认为应当出击,则针对如何对付南越,有何良谋或有何将领推荐?”赢政平淡说道。

一句话说完,殿堂顿时安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沉默之后,任嚣首先自告奋勇。

“微臣任嚣请求带领陛下大军平乱南粤,使南粤之地归属大秦。”

接着,又有一连串人站起来。

“微臣羌胻愿意随往!”

“微臣赵佗请缨随战!”

“微臣李信亦是!”

“......”

在群情鼎沸之时,秦长青也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然而父皇再三强调,天下不应有新旧秦人之别,各郡县的百姓皆为大秦之民。你们为何只专注于关中的百姓?难道认为大秦仅有关中的人擅长作战吗?”

“天下三十六郡,我们怎么能让数个关中郡的名声担负其治理与安宁?这合理吗?”

“大家难道不觉这是多么滑稽的事情吗?”

四周沉默。

秦长青突兀的发难,使众人始料不及,甚至连嬴政都为之动容。

秦长青继续说:“各位无言以对了?”

“我来代你们陈述理由。”

“因为你们习惯使用关中的士兵,而关中的秦人民风强悍且善于指挥,每次的征战几乎都有大胜而归的结局,参军者都会得到功名爵位。所以你们关心的是关中的老百姓。”

“还有。”

“既然南海是个边缘之地,而大秦上次失利后若再遭打击将会对军心造成冲击。因此必用精兵,此外你们确实是不相信新秦人的忠诚,担忧他们在关键时刻倒戈相向。”

“我的论述有问题吗?”

“可能有些额外的原因,不过都不重要了。”

我今天出来表明观点,就是因为我觉得大家过于注重短期成效。

“大家确实带领'旧时秦人'获得了无数胜利,并且为这些百姓获得了爵位荣誉。但在天下统一之后,大秦既要抵御北境匈奴也要征服南境百越。请问,你们有无考虑过带他们归来?”

“你们回来了。”

但是他们呢?

“或骨殖青山,或身裹马革,或弃置于野地间;幸存的被指派驻扎边防或者被要求移徙他处,这样的人们,你们心忍?”

“常有谚:落花总需回源。这点,即使我是晚辈,也是知晓的,你们不会不清楚这个道理?"

"之前攻打南国失利, 损失将近二十万,剩下的仍然在前线勤勉坚守;将士长期远驻异域,怀乡之心愈渐浓厚。那时, ** 定下的南国平息策略是派遣中原地区的居民去融合。”

“当时,国家才刚刚建立,华人数量大幅下降;唯有秦楚两地仍有充足的人力,故计划向榆中地区迁移三万家来从事农作,同时将国家的大户人家迁移进关中区域。这两大迁移措施都无问题,"

“而接下来,无论是北部或南部的边境防卫,都被交付于关中的老百姓承担。”

“这里的关中人,并非仅仅是在那里安家的居民,他们是那些世代在关中辛勤劳动的老百姓——他们奔赴前线,在生死线上徘徊,他们已经奉献了很多,为什么又要离开祖籍,拖儿带女地移徙?”

“如果被派到的地方土壤肥美尚可接受。”

“但那是什么样的环境呢?寒冷地带在北部,炎热地带在南方,就算是强壮的青年都很难应对。况且还要拖带妇孺老人?”

“勇敢的儿郎们不惜牺牲自我只为赢得国家的安宁!”

“就是为了下一代能够免受战争的摧残,”

“而这些英勇的行为是为了一个更好的未来!不是为了让他们再受一次困苦!”

【老书虫挚爱的小说应用,野果读物!真心好用!不管行车还是就寝都能帮你解放双手,享受文字世界。.yeguoyuedu】

“他们有何大罪?”

“将士们浴血奋斗,有的人长眠地下,有些人历经十年方回,但是我看不到归来的勇夫,只见到你们在朝廷争权夺利,无视士兵们的血汗辛劳,轻视普通家庭的重要性。”

“诸位,你们难道就没有一点点愧意么?”

“父亲屡次讲明统一之后要消弥地界分歧,然而时至今日真正落实了吗?”

"如果连官员们都做不到,又怎能期待下属的官吏们能够执行?"

“我们要的不只是言辞表达。”

"还需要行动。”

“现今的越国人同样是秦人,同样渴望和平;他们甚至更加关注战争的结局。因为他们面临失去家园的风险。”

“我相信。”

“倘若招募临近南海的民众参与

长青

任嚣道:“上次讨伐百越时,我便是亲历者之一。”

喜欢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