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 第562章 保持镇静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第562章 保持镇静

作者:伟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09:21:55 来源:书海阁

此次征战如果取得胜利,不仅可以稳定南越,也可能成为他的仕途上升的一个契机。

但现在,因秦长青的一系列提议让他的愿望化作空谈。因此,赵佗无法继续保持镇静。

此时的形势已然是喜忧交织的境况。

与此同时。

忙于政事的嬴政,未返回御室休息反而下令内侍安排车队去一趟王府。

约莫一炷香后,

皇帝抵达王府,门外已恭立等候多时的家仆

嬴政上前,将王贲扶到躺椅上,说道:“你与朕君臣相交已久,不用拘泥于这些礼节,自己多加保重才是最重要的。”

王贲点了点头:“谢陛下关爱,臣一定会尽力。”

接着,

嬴政环视了一眼屋中的王离和王平,挥手说道:“你们先下去吧,朕想单独与通武侯谈一谈。”

王离与王平立刻应声退下。

嬴政看着王贲躺着的躺椅,

笑着问道:

“这是嬴斯年送的吧?”

“当初他也给我送上一份,感觉这东西坐着确实更为舒适。”

王贲答道:

“是的,陛下。”

“此物正是出自十公子。”

“也多亏陛下恩赐药物,否则依照臣当时的病情,恐怕很难熬过这一个寒冬,臣心中深怀感激。”

王贲的语气非常敬仰。

他十分清楚:

上次十公子送来的人参养荣丸虽由他亲手转交,实际上乃是陛下的安排。若无陛下的允许,他又如何能拿到这样珍贵的药丸?即使是十公子献上也一样不行。

他随驾嬴政已多年,岂不知其中缘由?

嬴政呵呵一笑,对此并没有太多在意。

然而眼中闪过一抹忧伤。

嬴政说:“朕还记得初次即位时,朝野中重臣跋扈,朕孤身一人,没有可信赖之人,在宫中也必须顾忌吕不韦等人。而在朕最为困窘的时候,正是你王贲站出来忠于朕,使朕得以稳固政权。”

“不过,有时候,朕却不甚喜欢你。”

“你每次领兵时,主事之时总会拒绝一切不当指令,并且坚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还每每对朕说:如若事情失败,愿意承担全部责任。若不是为了避免军中震荡,朕决不会任用你。”

“然而,你还真是做到了。”

“率领五万人水攻灭魏,用两万骑兵仅用了几周时间便连续攻下了楚国十座城市,带五万骑兵长途跋涉千里,最后击溃燕与赵,再以二十万兵力迫使齐国未战而降。带领十万大军修建大道,三年之内完成国家交通建设。”

“这些都是你的功勋。”

“这样卓着的战功,数千年来,恐无他人能及。”

王贲苦笑道:

“当年确有些意气用事,全靠陛下信任才得以成功,不然绝不可能达成这些壮举。”

此时。

君臣两人都沉浸于过去的记忆之中。

嬴政从不隐瞒对王贲的赞赏。

朝廷中大臣中,他最为器重的就是王贲。

不仅因为他与自己志趣相同,更重要的是,相较其他官员的谄媚奉承,王贲表现更加真实。别的大臣或许会曲意逢迎,但他不会。他认为合理便全力以赴,认为不对则明确反对。

同样的情感也在王贲的心中涌现。

古往今来君王们所获的信任大多并非基于他们自身的领导才能,而是源于固定的君臣制度;然而嬴政从未隐藏过对他情感的真实流露,这份坦诚的信任在整个历史上也并不多见。

如果缺少了陛下的信任和支持,他也不可能完成那些伟大的事业。这样的信任令他无所不为。

窗外。

细雨绵绵落下。

二人回忆中的思绪也逐渐遥远。

经历了一次死亡边缘的生死别离,看到王贲的虚弱,嬴政心中不免有了共情感。各种积压的感情在这一瞬间爆发,毫无作伪。

有些话语。

如果不是面对王贲,他绝不会轻易说出口。而其他大臣所不能言的话,唯独只有王贲敢于启口。即便遭到了他的反驳,嬴政也不感半分的冒犯之意,反而感受到内心的畅快与宽慰。

不知道何时。

嬴政走到了王贲身旁。

君臣之间就这样进处坐着与躺着交流。

嬴政继续道:“在我身患疟疾时,似乎在梦中看到了未来的场景。”

“我仿佛成了姜小白,临终之前竟下令不出宫门,朝野大乱,秦国的政治体系也险些一夕瓦解,当时我愤怒不已。若真的如此天道,

“臣深感愧对陛下的厚信!”

嬴政轻轻摇了摇头。

语气沉重道:

“孤对你的唯一要求便是——”

“好好活下去。”

“如果将来那般情境真的到来,秦国或许仍然需要仰仗于你。”

王贲恭敬回答:

“臣谨遵圣命。”

嬴政望着王贲并未就此再多言语,而是换个话题继续说道:“今日朝会上谈论的问题,王离有没有向你传达?”

王贲答:

“回奏陛下。”

“有关朝廷之事,臣确实略有耳闻。”嬴政问道:

“既然你知情,那么,对于嬴斯年的动议,有何见解?”

王贲微微抬眉,继而低头以避始皇帝锋芒。

低沉回应:

“臣认为十公子的意见确实颇有见地。”

“过去针对南海实施的策略是考虑到天下方完成统一,必须采用老秦人士兵来迅速控制蛮夷边境;然而现在历经多年,当时的部署已显不合时宜。”

“十公子建议变更士兵来源,显然是出于国家的实际需求。”

“至于领军事宜,”

“其考量也颇为周密。”

“章邯自从接管骊山之后处理事情一贯有条不紊。不论军务还是管理劳役犯人都尽显高效有序的能力,并无明显失策迹象。况且那些服刑徒本就桀骜难驯,由他统辖实乃难得。基于这点考虑,章邯较其他人拥有独特优势,并且应对起来也更加自如熟练,因此应当是最为合适的主将人选。”

“故而臣同意以章邯为主将。”

低下额头的王贲脸上透出严肃的表情,嬴政则冷冰冰的眼光盯着王贲,语气冷峻:

“王贲, 你应该明白。此时此刻,你不用如此遮掩。朕对你的信赖不是一日两日,何必在朕面前犹疑躲避?”

王贲身体颤抖。

颤声回:

“请陛下直言相询。”

“臣……实在不明。”

此时他仍无法鼓足勇气抬起头来面对。

嬴政转而望向别处,双手背后站立。

漠不关心地道:

“其实你是完全了解的!”

“你只是故意回避。”

“一旦确立新职“军司马”的计划落实,军队中的状况必将发生变化,那些远驻在外将领们不再能够忽视皇帝的直接干预,而他们自身掌控权力亦将大大减弱。这些变化都已在你的预见之中。”

“但你不愿承认这一切”。

“因为在现存体制下,你是最大得益者。这不正是实际情况吗?王贲!”

说着话嬴政再度投给对方凌冽注视的眼神。

顿时让王贲面色苍白,额头冷汗涔涔。只能苦笑回应道:

“臣绝无丝毫此类念头。”

“臣自身的状况本就已经虚弱不堪,还能活着全托陛下恩情;王家中年轻力壮子孙稀少难以担任重大职务。又如何敢违背这样关系国家的重大事务?”

“我王家历代忠诚护国,请陛下明察秋毫!”王贲一边说一边企图通过行跪礼方式为自己申诉。

可这一次又被嬴政拦了下来,并语重心长地说,

“朕非常清楚王家人没有丝毫二心”。

“同时了解你是忠君卫道的人。今日亲自来访就是为了向您讨教意见:假若您赞成军中实行“军司马”的提案将会产生怎样影响。望勿让朕失望”

“谢谢陛下恩赐。”尽管内心依然紧张,可王贲依旧竭力控制自己平稳情绪。稍稍定神之后开始讲述:

“坦诚而言,虽然不清楚公子为何提出这一职务设置;但显而易见一旦该职位被设立将必然会给现行政策造成较大变革”。

“无论哪个时代或朝代,对所有士兵最基础的要求其实并不复杂,只需要‘只闻战鼓声,只见军旗动’便算是优秀士兵;假如达到指令下达无遗漏执行水平的话便可以跻身一流行列了,装备精良配合战术训练有素便几乎无敌手了。”

“不过追溯到华夏上下千年,能够全面达标案例却极少之又少”。接着,列举了从周代到近代诸多名将军如孙膑等例子并总结道:

“《孙子兵法-军争》中有句名言:"击鼓摇金和军旗挥动是为了规范所有人视听感受;从而杜绝个体盲目行为影响团队协作"。这句话形象揭示真正懂军事之人能协调全体部队统一指挥。”

“此概念即所谓“集中力量”。

而这种理论受到后辈学者普遍认可,用兵艺术精髓就是“集中”。

但从古至今许多人将其误解成“统一全军意志行动一致”而实质并非如此。”

“据说曾经在黄帝统治时期有句话: ‘“集于一体者”为

“也就是说……”

王贲停顿片刻。

接着说道:

“将领今后的任务仅限于领兵作战,他们的所有指挥权限都来源于‘君’,而士兵们也不再在意具体的将领是谁,因为他们在训练中接收到的指令都是出自‘君王’,使得君王能够全面掌握军队。”

喜欢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