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 第568章 一致的方向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第568章 一致的方向

作者:伟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09:21:55 来源:书海阁

“士兵出征,有的是为了保持或恢复自身爵位和身份,有的是因为强制性服役而被迫加入,还有一些则是希望借此获得军功进而重新获得人身自由的刑犯。鉴于此背景,儿臣设想应该要在军队内部确立一种共识。”

“所以儿臣才奏明圣上,在军队内引入军司马,以此来教育与聚合士兵们。”

“允许个人有着自己的见解,但在军队的整体行动上需保持一致的方向。”

“这种目标正是:护家卫国家!”

“但在朝议中儿臣表现得相当冒失,未曾仔细思虑就直接表述了自己的观点,甚至还与大臣们爆发了激烈的争论。如果不是父亲您中止,儿臣恐怕还会引起更多的误会和纠纷。”

“儿臣……”

“确实愧疚难当!”

“请父亲责惩。”

秦长青坦荡荡地接受了自己过去的失误。

他也别无他途。

那些确是他的举动。

实际上他所说的并非虚言。确实是他提议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假如没有陛下一贯以来的帮助补漏,后果可能是不堪设想。譬如对待农家以及墨门,尚书司的处理方式可以说是极为激烈和严厉的,但其实这二家在朝内仍然有一定影响力和支持力量,他们也曾通过一些途径表达他们的不满或 ** 。可所有这些都被陛下沉稳地控制住,并不让这些事件被公众所了解。

另外,他曾倡议更换新的军队人员。这个主意本身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要不是陛下开口指路,很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状况。

譬如,他仅仅考虑更新部队,并没想到由此对关中地区的宗室所带来的影响,如果没有圣上及时介入确定额外增援,他实际上没有足够的解释和弥补之策去说服他们,这样很可能会导致他们与自己逐渐生分,最终造成不利的影响。他的种种作为往往得不偿失。

还有,他也犯了一个大忌:私自与将军章邯沟通协调军事问题。身为皇嗣私下联系 ** 并干涉军队事务,如果是别的君王也许会因此而将他排挤出决策核心。即使他是陛下的儿子也难逃惩罚,可能会遭到彻底的政治隔离。

细细思考一下,他也是冷汗直冒。虽满含壮志豪情,但终缺乏经验教训,导致具体落实时常常出现考虑不全之处而把事情办好反变成了坏事。假如陛下稍微有一点猜疑之心的话,他所采取的一些行动无疑会引起陛下极大的反感。

秦长青恭敬而虔诚地屈身跪在陛下面前。

他清楚自己为何还能出现在陛下眼前——并不是因为他所作为有多英明,而是仰赖陛下给他的宽容与谅解。而此时的陛下正在审阅公文,淡然启唇道:

“还以为你不会主动过来见我呢?如今已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了?”

“是的,父亲,是儿子错了。”

秦长青低下头回应道。然而陛下则轻轻一叹,冷峻地指出,“其实,你做的事情并未错到何处,大秦确确实实存在思想上缺乏统一定调的问题。”

陛下最初试图将百家众学统一至博士府中进行整合,希望创造出独属秦的学统体系。但各大学术门派自负傲骨,并不想轻易被招入秦国。结果大家都知道的那样,后来它们集体逃离秦国,与六国有关系的余孽联合一起谋划 ** 我大秦,欲使得社会回归到之前三季时期的封建割据制度。

对此,你既然已经注意到这一事实,现在我要听听看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难题的——你认为应当采用何种思想来治国?” 嬴政望向长青,眼中有期望也有深沉的沉思。而秦长青微微集中精神,缓缓坚定地说:

“王霸道并施!”

当今能够指导治国的大派系,无外乎为墨、法、儒、道四大派,其中主要依赖的就是法、道及儒。在法家理念的指引下,秦

### 235

“即行霸道!”

“用法家推崇的武力、刑罚治理天下。”

闻言,

秦长青眉头紧皱。

他明白嬴政的意思。

原本他打算建议用‘中庸’的方式来寻求平衡,但随后意识到这实际上难以实现。

汉朝推行的是霸者之道和王者之道相结合的方法,但这仅在前期和中期适用。进入中后期后,儒学逐渐抬头,并彻底占据了主导地位,导致后来人们常说:

“乱我家者,太子也!”

一旦后世皇帝推崇儒学,儒家势力便会迅速膨胀。就连大秦长公子扶苏从小就接触法律,依然深受儒学影响,更何况后世的普通人?

秦长青陷入了沉默。

良久之后,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之色,冷冷说道:

“那就解散儒家。”

“将儒家治国理念融入法家中,或是创建一种新的法学,以此作为大秦治国的思想基础,从而实现奋智谋,羁英雄鞭天下。或以武力震慑,或以仁政赢得民心,或以大义团结,或以权威断事,逆顺相生。”

“大秦必须实行‘法制’。”“无论儒家和道家学说有多吸引人,大秦都不能偏离法制。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未来发生变革。”

刚说完这些话,

秦长青自己愣住了。

因为这难道不是始皇已经在做的事情吗?

早在多次尝试之后,始皇选择了坚定施行法制,尽管天下局势曾一度恶化,但他从未有过丝毫改变。这也是他在创立‘祖宗之法’的一部分。

一时之间,

秦长青内心震撼不已。

长青

秦长青轻轻喘息着,

他已经完全明白了。

始皇早已清楚他的意图,并且并未对其表示反对,甚至默许他进行尝试。

因为他就是始皇,

天下第一皇帝。

有着超乎寻常的自信。

他敢于让我大胆尝试,因为他坚信自己能够应对所有后果。由于嬴政的存在,大秦才能始终保持可控状态。

秦长青低头说道:“儿子让父皇忧虑了。”

嬴政淡淡道:

“看来你想通了一些事情。”

“治理国家绝非易事,做出决定更是困难重重。你有一些想法值得借鉴,这便是朕容许的原因。但是扶苏执拗,你却善于反省。”

“但这还不够。”

“四海八荒,归入大秦。”

“要治理这么庞大的疆域,需要长远深思熟虑。头脑一热想出来的东西可能有些道理,但却经不起推敲,在上下各方会引起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易立即察觉。”

“而当真正察觉之时,恐怕已经造成了灾难。”

“你在军队中设置军司马的做法不错。”

“这对保持战斗力也有帮助。”

“你确实考虑了很多细节,比如楚人、百越人以及征调的秦人,但你忽略了驻守南海的二十万大军和朝廷官员们的私心。”

“人皆有私心。”

“即便百官同意的重大措施也是如此。”

“一定的妥协是必要的。”

“你考虑得太单一,完全忽略了关中氏族。我知道你不想受制于他们,但你应该清楚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成功的。”

“不仅如此……”

“关中氏族也好,六地官员也好,他们都忠于大秦。”

“你指责百官有隔阂,然而你自己又何尝没有?”

听到这里,

秦长青脸色苍白。

嬴政继续道:

“你的才能超越扶苏,但才华这东西适得其分即可,过多未必是好事,尤其是当想法太多却没有仔细思考时,这反成了累赘。”

“做事讲究谋而后动、思而后定。”

“你再好好想想。”

“朕能帮你解决一些问题,但不可能一直这样。有些事还是要你自己来判断与面对,即便是需要付出沉重代价的事。”

“既然你来找朕,肯定已经有了稳定边军士兵的对策。”

“说出来吧。”

秦长青恭恭敬敬跪在了地上,

沉声道:

“儿子谨记父皇教诲。”

“儿子多谢父皇在朝堂上帮儿解除困境,儿感恩父皇,此次前来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隐患。”

“驻守南海的将士们共有二十万众,数目庞大。”

“现在关中老家秦国人民的比例仅有三分左右,如果沿用过去的策略,迁徙士卒和家族南下至南海,那么将迁走数十万家之多,这意味着此后关中的老秦人民占比将下降到不足两成。”

“这令人十分担忧!”

“迁走关中的平民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都不害怕贫穷,害怕的是贫富不均。此次变更南海驻防政策,相对而言对那些驻守多年的人来说不公平,他们长期离开家乡在艰苦环境中战斗。得

“对于这些士卒,寻常的财物补助绝非明智之举。在南海地区生活困难,财物难以发挥作用,甚至会引起新入伍士卒的嫉妒,进一步加深队伍内部的裂痕。”

“儿臣不敢将此种建议呈于陛下。”

“然而,安抚这些士卒情绪却是必不可少的。”

“最为实际可行的方法是允许他们回家。”

“因此,儿臣提议在军中实施轮换制度。”

“每隔一段时期,替换部分驻守在南海与北境的士卒。这样既可以给那些长期坚守边境的士兵回家休整的机会,又能补充更年轻且健壮的战士。”

“以此保持部队的有效运转。”

喜欢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