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世祖,中兴大明 > 第21章 冠军侯

明世祖,中兴大明 第21章 冠军侯

作者:理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48:13 来源:泡书吧

斩杀尚可喜以后,王愬命人将头颅挑起,巡回示众。

见此状,其余清骑亦了无战意,王愬麾下骁勇趁机掩杀,不过两刻钟间,就决出了胜负。

这下,王愬才大松一口气,此番奇袭,确是让他做成了。

少年意气,心中亦是畅快自得。

王氏本南直读书人家,其父本是进士及第,他也自幼也熟读经史。

当年唐中藩镇割据,宪宗年间,元和削藩,淮西节度吴元济拥军数万作乱,唐西平郡王李晟之子李愬,亲领三千铁骑,于雪夜之中,一日奔袭百里,突入蔡州,生擒吴元济,功震天下,是为“李愬雪夜袭蔡州”。

史书赞曰“悬军奇袭,置于死地而后生”。

如今王愬提数百之众,自陕北而出,深入漠南,横度草原二千里,奔袭北直,拔城数县,兵逼京师,纵火军械重地,斩首酋王。

若论功绩,却也可与那旧唐名将一较高下了。

欢呼之后,众人也不耽搁,开始分散开来,大搞破坏。

先是突回神器局衙门,将有用能带的辎重、武器、补给之类,自然是笑纳了,其余通通付之一炬。

当然,事后清点,他们竟是顺走了不少东西,主要是文晏在杨村东边找到了神器局的骡马监,发现这里居然养着近两千匹骡马。

文晏二话不说,带着一众将士,自然横刀胁迫那些个马夫,从中挑选出五百匹上佳,可用作骑乘的,把缴获辎重带上。

而且之前通风报信,和黄昏放火的十来个锦衣卫探马干事也跟随行动,毕竟任务完成,神器局被毁后,他们也没啥事可干了,还不如跟随王愬一齐往南去。

王愬干脆让这十几个帮忙监督俘虏的几十名马夫、兵卒,押送马匹、军械和辎重。

由于马匹实在充裕,全军即使加上俘虏也不过四百多人,却带着一千三百多匹马,行动并未迟缓。

王愬之所以抄掠这么多东西,自然亦有考虑,毕竟此番南下保定、真定,按照规划,是要组织动员地方抗清力量,和清军周旋搞破坏。

这些装备,也可作为自己在太行山边“拉杆子”的第一桶金。

随后几把大火,先是把冶铁、木料、火炮、火铳等作坊全部点了,最后临走时,才把剩下的库房烧了。

于是乎,又是一声惊天动地巨响,那神器局库房处,升腾起一股小蘑菇云,只遗留下遍地废墟和滔天火焰。

而刚刚才“杀人越货”的明军骑兵,却已然在天色将明时,驭马离开......

-------------------------------------

之前王愬兵锋刚至,尚可喜就再度派了人手,快马加鞭,向天津求援。

天津方面一接到文书,也二话不说,当即检点了一千五百人,连夜往这里赶。

可毕竟大多是步卒,等抵达杨村时,依然是次日下午,明军已经离开大半日,按照马程,恐怕都走了五六十里了......

杨村以南七十里外,王愬勒马而行,身后兵马已经渡过桑干河、沟河,抵达南面的信安镇外,天津和北京方面的追兵眼看是奈何不了自己了。

好在隆冬时节河流冰冻,倒是也不费功夫。

接着,就是继续往南,按照锦衣卫方面的安排,先往涿州一趟,其处有安排好的抗清义军策应起事,紧接着,就一同退往峨眉山、五回山,而后在太行山东麓,当一枚明军北伐之时,钉在满清腹心的钉子了......

......

顺治九年,也是光烈六年除夕。

原本如临大敌,战战兢兢的北京城总算喜庆了起来,满城里,各个勋贵人家,重新挂出灯笼,摆宴庆祝。

外城市坊之间,也重新热闹,商贩店铺继续开业,城内外交通也打开了,前些日子不让出城,许多人家柴米快见底了,纷纷采买。

那股明军往南去后,已经五六日未见消息,眼看就是逃遁了。

想想也是,这里毕竟是满清的统治核心,几百骑兵还动摇不了什么。

就在除夕前一天,察哈尔八旗从关外调动的五千人马从宣府进入关内,已经抵达居庸关,科尔沁方面,也抽调了两千人,从古北口调动过来,估计三四日后,就能抵达京师。

有了这两股兵马护卫,京畿原本的紧张氛围顿时消散打扮,连多尔衮也松了气,看起来,这股明军撑死也就是恶心自己一下罢了。

可另外一个疑虑也浮现心头。

既然这些杀千刀的不打算在京畿搅局,又能去哪呢?

若是南下,这三四日也没听闻到保定方面的上报啊。

对方应当是没有往南面去。

南边没有,北边也没有,西面就是长城,更不可能,那么只有......

天津?可之前自己已经发文给了尚可喜啊。

不对,多尔衮又思量良久。

之前明军离了西山,先是往丰台大营,攻营未果,这才放火后,弃了丰台,紧接着就消失了三四日。

而这时候,自己才下令让京畿四周府县防备,也就是说,中间有一天左右的空档期。

而这一天......

想到了某种可能,多尔衮不寒而栗。

紧接着,殿外就有内侍慌张声音传来。

“王爷!天津急报!”

多尔衮心中慌张万分,竟是仓皇上前接过天津将佐连夜派人八百里加急递过来的军报,将案边的杯盏牵连掉落,散碎在地,都浑然不知。

才刚刚打开,看到前几句。

就顿感头昏目眩

“神器局,神器局......”

“砰彤”

“王爷!王爷!”

“快传太医!”

竟是在突如其来打击之下,气急攻心,昏倒过去。

说起来,按照原本历史,多尔衮应该在顺治七年,也就是两年前,就因为出猎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跌伤,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时年三十九岁。

不过这一世,由于朱由榔的存在,南明比历史上强了不知多少倍,对满清而言,如芒在背,多尔衮哪里会有出去行猎的心思?所以,竟是让这厮多活几年。

不过,在此之前,其实多尔衮的身体本来就有问题,而且多尔衮虽然在后金建立时期,就颇有战功,但身体素质却不怎么样,按他自己的话说“颇劳心集思,亲自披坚执锐,致使体弱精瘦。”,尤其朱由榔桂北一战后,攻守易势,败仗连连。

多尔衮一方面劳心前线形势,另一方面又要稳定朝内政局,还要整顿新军,开展新政,缓和各地矛盾,分身乏术,操劳过度,虽说没像历史上那般出意外,却也长不了几年了。

如今受此打击,出了差池,也不是什么意外之事。

-------------------------------------

年关之后,便是光烈七年,朱由榔的御驾在淮安也呆快一月了。

如今入冬以后,前线形势陷入僵持,各个战线都进入了类似于阵地战般,互相凭借坚城对峙起来,只是时不时,你偷我一寨,我克你一城的周旋起来。

而这个新年,朱由榔自然是只能在淮安城中过了。

后方寄来了皇后和太后缝制的衣物,和一些吃食之类,倒也暖心,还另有刚刚学习写字的皇长子朱慈煊,所写的贺寿字帖,倒也让朱由榔乐了良久。

各地督抚将帅,也都递了祝贺的奏章。

但他没想到,分量最重的新年贺礼,却是从北边传来......

已至而立之龄的年轻天子细细看着手中奏章。

“没想到啊......”

这的确出乎了他的意料。

王愬出征的事情他也听文安之禀报过,但一直只是当做去察哈尔和宣府刺探敌情而已,却没成想王愬这般大胆,亦是这般又能为。

奔袭千里,直抵京畿,纵火天津,斩首尚可喜,策动北直。

这般功绩,别说只是作为区区五品参佐,就是与一众总兵相比,亦是鹤立鸡群!

昔日唐宪宗时,有名将李愬雪夜袭蔡州,砥定元和中兴,没成想这大明中兴,也出了一位王愬。

朱由榔大为快意,之前由于前线形势困顿的心情亦被一扫而空,先是让人派信告知皇后,也让自家夫人开心一番,毕竟是小舅子。

接着当日就下旨,加授光复骑军参佐王愬为总兵衔,算是一跃三级。

晋封冠军侯,却是和昔日汉武时,同样出身外戚的霍去病一般,算起来今年王愬也不过二十出头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