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金融巨子归来为爱涤荡乾坤 > 第885章 未来的趋势

重生:金融巨子归来为爱涤荡乾坤 第885章 未来的趋势

作者:张致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12:09:48 来源:泡书吧

对于李建要出国购买矿山的事情,陈思思果然不同意。

镍的主要产地在印尼,局势复杂。

钴的产地在非洲的刚果,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锰的产地在南非,也是乱得很。

只有锂,在智利和澳大利亚,还算安定。

“李建,没必要亲自去。我有个建议。既可以实现你的目标,也能免去其中的危险。”

李建好奇地问道:“什么建议?”

“我替你去收购怎么样?”

陈思思的提议,李建觉得更加不靠谱。

“不行。我不想你去冒险。我再想一下,还有什么好一点的做好。”

毕竟,自己一个大老爷们儿不去,反而让一个女人去冒险,实在说不过去。

“要不这样,李建,你找个靠谱一点的人替你去收购。”

陈思思的话,让李建有点心动。

“找人替我收购?找谁?”

陈思思提示道:“韩氏三姐妹。她们可以全球作战,也可以全球收购。”

李建笑道:“你想多了。让她们去拿武器对付那些商业大佬可以,但是和商业大佬谈判,那未必可以。”

“不试一下,怎么知道?”

李建当然不愿意让韩氏姐妹冒险。

“算了,我还是找别的办法吧。”

想了一夜,终于有了办法。

既然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搞什么全球收购,还不如拉上盟友一起干。

毕竟,李建也不喜欢吃独食。

李建首先想到的是陈主任。

毕竟,陈主任的下属在全球各地都有办事处。

只要联系上当地的矿企,让对方派人来商谈,也免了自己长途跋涉之苦。

想到就要做。

李建上完早上的课之后,中午让韩冰开车,把自己送到陈主任的办公室去。

因为约好了,陈主任派了一个新的秘书来接。

李建有点好奇。

“陈主任又换秘书了?贵姓?”

新秘书微微一笑:“免贵姓陈。我去年初来工作,过完年才被任命为陈主任的秘书。对了,陈主任让你直接去办公室见他。”

“失敬。你和陈主任一个姓,难道?”

陈秘书笑盈盈地说道:“别想多了。我和陈主任没有亲戚关系。对了,陈主任已经等你很久了,快进去吧。”

李建进到陈主任的办公室,发现他的身边有好几个人。

“李建,你来了。坐。”

李建好奇地打量着陈主任身边的人。

“这几位是?”

“哦,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蓄电池领域的吴博士,这是地质大学的徐教授,这是科学院的刘教授,专攻材料学的。”

李建急忙问好。

陈主任摆了摆手。

“长话短说。李建,你在电话中说,未来是电动车的时代,要我们提前布局。能否把你的设想说一下。”

李建毕竟只是金融领域的高手,对科技还是不擅长。

只是把前世记忆中,关于电动车发展的结果,描述了出来。

“再过十多年,电动车逐渐取代燃油车。就像钱老在十多年前提前预告的那样。对了,未来,锂电池将大行其道。未来的电动车充电一小时,就能行驶六七百公里。混合动力的汽车,加油一次,行驶两千公里绰绰有余……”

李建侃侃而谈,把自己知道的事实,当成展望详细地进行描述。

其中的事实,让众人大吃一惊。

陈主任第一个“李建,你确定,未来电动车能够取代燃油车?”

“当然。”

吴博士轻蔑一笑:“不会吧,不可能吧。1871年英国人就造出了第一辆电动车。可是,现在一百三十多年了,电动车还是没能代替燃油车。”

李建笑道:“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吴博士,你想说的是电动车的缺点,续航短,充电慢,没有足够的充电桩是吧?”

吴博士点点头。

“没错。还有,电池的材料贵得很。要想更高的续航里程,就需要更加笨重的电池。那光电池就比燃油车还要贵了。”

李建摇了摇头,笑道:“科技发展,十多年之后,这些都能得到解决。我可以告诉您,十五年后,最多二十年后,就能造出充电十分钟,行驶一千公里的纯电动汽车。”

停顿了一下,李建继续说道:“而且那个时候,每个城市,甚至小县城,到处是充电桩。比加油站还多。电动车终将取代燃油车。”

旁边的刘教授忍不住了,说道:“电动车会取代燃油车?现在的电动车电池续航,最强的电池,只有不到两百公里。”

李建笑道:“那是现在。技术日新月异。未来,一千公里续航都不是问题。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这位小兄弟,就算你说的,一千公里的续航可以做得到,但是充电还是太慢了。”

李建无语:“刘教授,刚才不是说过吗?未来快速充电,一小时就能充满。如果是慢充,一个晚上充满,次日可以行驶一天。不耽误事。当然,高端车子,还可以十分钟充满的。”

“话不要说太满了。从材料学上来说,根本不可能。现在的材料,根本不可能造出十分钟充满的电池。再说了,你是一个学金融的大二学生,你说的话,我怎么听着这么离谱。有点异想天开。”

对于这几个老顽固,李建有点无语。

“三位都是大科学家,大教授,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耗费时间了。我现在还是大二的学生,我学金融的。我一个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对未来的科技更是充满了期待。”

“您三位可能觉得我有点异想天开,但是我问三位,当莱特兄弟的飞机飞上天空的时候,那些曾经质疑他的人,最后怎么样了?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似乎不是科学家应该有的思维吧?科学不正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吗?如果我们缺乏了想象力,缺乏大胆的设想,那跟当初质疑飞机能否上天,钢铁轮船能否下海的人,有什么区别?”

李建的话,让三位科学家有点若有所思。

陈主任点了点头,笑道:“好一个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你刚才的设想,仿佛在描绘一个既定事实,我差点就信以为真了。好吧,既然你都这么坚定地相信未来锂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巨大前景,我就答应你的合作。”

李建一听,顿时高兴起来。

“陈主任,感谢支持。锂电池需要大量的锂、镍、锰、钴、石墨等原材料。只有石墨我国比较多,其他的都需要大量进口。为了未来科技的发展不缺材料,我打算逐步收购海外的矿山。实在不行,就囤积这些金属。”

陈主任一听,就知道李建已经看准了趋势。

“好吧。反正未来科技,也需要这些原材料。说吧,你准备怎么收购?”

“这得地质大学的徐教授帮忙做顾问了。”

徐教授有点惊讶,问道:“我?我能做什么?”

“徐教授,你是地质专家。你肯定清楚,这些矿产主要来自哪里,产自哪些公司。”

“不是很清楚。不过可以查。”

陈主任问道:“你找我,就是想让我们一起帮你收购矿山?”

“嗯。主要是陈主任您在全球都有办事处,收购这些矿企比较方便。再说了,我在读大学,也没时间去收购。”

旁边的刘教授问道:“你刚才不是说了,未来十几年二十年才可能取代燃油车,为什么这么着急就收购这些矿产了?”

“刘教授,我这是在提前 抄底。趁着别人不知道这些矿产的重要性之前,抢先一步,提前布局。要不然,等大家都知道这些矿产的重要性了,价格肯定会飞上天的。”

李建的话让刘教授无法反驳。其实刘教授哪里知道,李建的高科技公司,正在研发高性能的锂电池。自然需要大量的原材料,特别是锂、镍、钴等金属。

此时的刘教授,通过和李建的论战之后,不但没有取胜,反而觉得李建讲的东西,好像有道理。

此时的陈主任知道李建提议购买海外矿山的计划是对的。

毕竟,此时经济发展还不错,是时候适当布局海外贵金属了。

“李建,刚好,我在智利的办事处所在城市,有个大型的镍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