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汉末:家祖乡啬夫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汉末:家祖乡啬夫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半城流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2:12:27 来源:泡书吧

第186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城东码头。

密密麻麻的运粮船队,把江面都堵得严严实实,四周还有战船拱卫,岸上更是有两千披甲执锐的并州兵马。

那些惊疑不定的世家代表以及大商人,跟着田丰抵达码头以后,看到了如此场景,心全都提到了嗓子眼儿里。

饶是如此。

暗中得到消息的庐江世家大族代表,却仍旧坚信,这是田丰在作秀,船上根本没有多少粮食。

事实上,他们并非没有怀疑过,可事已至此,众人退路皆被堵死,只能寄希望于船上装的都是砂石秸秆。

张辽手握长枪,身披铁甲,带着数十名面容彪悍的军士,大步而来。

他对着田丰微微行礼,道:“末将不辱使命,已经将五十万石粮草全部运回庐江,还请使君接收。”

这次任务,也关乎着张辽的未来前途。

他如果办好了,就能最大限度消除自己杀掉黄邵的影响,从此得到周琦的信任。

因此,张辽对于这次秘密运输粮草的任务,非常重视。

为了保密,参与任务的军士,全程都要受到行动管制,没有一个人能够走出军营,与外面之人联系。

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张辽为此可谓是耗尽了心力,这段时间几乎都没有睡一个安稳觉。

直到粮食顺利抵达舒县,张辽才彻底松了口气。

田丰拍了拍张辽的肩,正色道:“若事情能成,将军当居首功!”

张辽却是谦虚的说道:“此事前后都乃使君谋划,张辽岂敢居功?”

田丰微微一笑,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反而转头看向那些满脸焦急的众人。

他指着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船只,笑着说道:“粮米已经运达,诸位可拿出粮食券来换粮食,本官绝不食言!”

看着田丰脸上的笑容,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却仍旧有些人不愿相信事实,喝道:“把粮食券都拿出来,看看船上究竟是不是粮食!”

庐江郡的四家代表以及大商人,这才全都醒悟过来。

事已至此,他们只能背水一战,寄希望于船队里面并没有粮食,或者粮食不足五十万石。

看着众人的垂死挣扎,田丰却只是轻轻笑一声,对着张辽吩咐道:“文远将军发放粮食吧,就按照粮食券上面的数量进行兑换,不许缺斤少两。”

张辽应诺,当即安排自庐江而来的五千郡兵,开始卸船称重,并且用粮食回收粮食券。

眼看他们高价购买的粮食券,不断被官府回收过去,船上的粮食数量仍旧没有见底,庐江郡的世家大族代表以及大商人,彻底慌了神。

其中一人上前说道:“田使君,在下手中也有一些粮食券,却并不想换成粮食,使君能否以今日粮价折算成钱财,将粮食券回购?”

那些手握大量粮食券之人,也都纷纷向前,嚷着不要粮食要钱。

他们手中的粮食已经堆积如山,还继续购买粮食干嘛?

要知道,他们为了购买这些粮食券,可都是拿房子、田产作为抵押,向别人借了许多钱。

如果不能按时还钱,那些作为抵押的房子、田产,可都要被别人收走。

这两样东西,乃庐江郡世家大族的命根子,他们自然不愿就此舍弃。

其中还有几人起哄道:“使君曾经可是说过,半月以后官府会以当日粮食市价,用钱财回收粮食券。”

“我们现在不要粮食,只要钱,哪怕使君以略低于粮食市价的价格,把我们手中的粮食券回购,亦无不可。”

“是极,是极,还请使君能够信守承诺!”

田丰看到众人嘴脸,心中却是冷笑连连。

他抬手虚按,示意众人安静,随后朗声道:“本官当日,可并不是这么承诺的。”

“我曾经说过,这些粮食券可以当做粮食使用,于半月之后持粮食券者,可以拿到官府换购等额粮食。”

“若官府拿不出粮食,才会以当日粮食价格回购粮食券。”

“现在粮食充足,因此粮食券只能兑换粮食,而不能兑换钱财。”

“还请诸位注意了,粮食券的有效期只剩五日,若诸位执意不肯换粮,等到过了有效期以后,粮食券将全部作废。”

“到时候,还请诸位不要找官府麻烦。”

田丰话音落下,庐江郡的世家大族首领,以及那些大商人,全都面如土色。

不过有些心思灵活者,却是早早把粮食券换成了粮食,然后迅速拉回去贩卖。

如今消息尚未散播出去,庐江郡的粮食价格还没有降下来,如果能够打个时间差,尽早出手手中粮食,或许还能趁机赚上一笔。

他们不仅开始抛售用粮食券换取的粮食,甚至还打开粮仓,把自己家中这段时间所收购的粮食,全都拿出来降价售卖。

眼看大局已定,那些远道而来的粮商以及世家大族,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全都开始大肆卖粮。

如果粮食价格暴跌,本地大族以及粮商,大不了不继续卖粮,乱世之中手握粮食还怕什么?

不过他们这些远道而来之人,如果再把粮食运回去贩卖,那可真要亏的血本无归了。

毕竟,粮食乃大宗货物,运输十分不便,中途消耗非常巨大。

而且此前庐江郡粮价暴涨,他们为了短期内筹集大量粮食,也都在本地纷纷加价购粮。

若把粮食运回去,不仅亏了来回的路费,甚至还要低价售卖,没有多少粮商能够支撑得住。

甚至于,很多贪心不足大肆屯粮的商人,可能连回去的路费都没有了。

恐慌情绪,迅速在各大世家以及粮商之间蔓延,城中短时间出现了无数人开始卖粮,而且挂出来的粮食价格一个比一个低。

饶是如此,粮食却仍旧卖不出去。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继续降价,甚至降到了比平常粮价低了三成的价格,才开始陆续有百姓出钱购粮。

可庐江郡堆积的粮食实在太多,仅凭百姓们出资购粮,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的存量。

哪怕粮食价格一降再降,最后甚至跌破了成本线,粮食市场却仍旧一片萧条,卖粮者不计其数,买粮者却寥寥无几。

直到此时,这些人才彻底慌了。

若粮食积压在此,根本卖不出去的话,很多人可能都会被活活逼死。

无奈之下,不少外地粮商以及世家之人,纷纷求到郡守府,希望田丰能够出手相助。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高顺看着众人凄惨的模样,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反而冷笑道:“使君已经给了你们很多次机会,甚至就连运粮队伍即将抵达庐江的消息,都早早放了出去。”

“若尔等没有这么贪婪,尽早出手粮食的话,不仅不会落得如此境地,反而能够趁机大赚一笔。”

面对高顺的嘲讽,众人却都无话可说。

就在他们心生绝望之际,田丰却是说道:“就按照现在粮食的市价,本官代表官府,将尔等手中粮食全部购来。”

“只不过,官府现钱有限,不可能一次性买下这么多粮食。”

“本官先支付三成钱财,余者可以打借条,也可以用庐江郡的特产以物易物,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闻言,就仿佛是抓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溺水之人,哪里还敢出言拒绝,纷纷应允。

虽说现在粮价暴跌,他们把粮食卖出去必然会亏损许多,却总好过卖不出去,最终血本无归强吧。

现在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只有平常粮价的五成。

他们又只能拿到三成的货款,几乎所有人都是血亏。

至于欠条这东西,扬州本地之人还勉强能接受,而且庐江郡经过此次粮价大战以后,必然会蓬勃发展,未来钱粮赋税肯定很多,他们也不担心官府还不了钱。

只不过,这个时间跨度有多久,可就说不清楚了。

至于那些来自荆州、豫州的外地世家以及商人,却根本不可能拿着庐江郡官府的欠条。

庐江郡商业发达,各种新奇的产品不计其数,各种工业生产力也稍微有些过剩,若是能够将这些产品运回去,卖掉的话必然可以赚一笔钱,多少也能回点血。

因此,绝大多数外地商人以及世家代表,都选择了用剩余的七成货款,换成庐江郡本地的商品。

田丰此战,让庐江郡百姓大开眼界,很多人也尝到了粮价暴跌的甜头,趁机在家中囤了许多粮食。

田丰以官府田税、商税、粮食作为抵押,以低于市场价一成的价格,在舒县以及周边的城池大肆购买商品,以空手套白狼的方法,把百姓以及小商人手中剩余的产品,全都置换给了那些粮商。

最终,田丰只付出了三成的粮食货款,不仅将市面上的粮食横扫一空,还带动了整个舒县以及周边城池的商业发展。

虽说付出商品的那些百姓以及小商人,暂时并没有拿到钱财,他们却也并不担心。

因为官府的信誉摆在这里,而且还有东西作为抵押,欠款还能够抵税。

就算官府不还款,只要日后能省下田租以及商税,这些人也都稳赚不赔。

至于庐江郡本地的世家以及商人,田丰对他们反倒网开一面。

他并没有打欠条,也没有以货物作为置换,只因庐江郡的货物,就算在本地能够卖出去,基本也是无利可图。

最为重要的是,本地货物很难卖。

田丰交还了他们此前抵押的房屋田产,一次性把这些人手中的粮食全都购来。

这些人也没打算继续屯粮,因为他们都知道,此时庐江郡境内粮食堆积如山,至少数年以内粮食价格涨不起来。

这些大家族,本来就拥有很多田产,如果收获多余的粮食不能卖出去,就根本没有屯粮的必要。

郡守府。

田丰、张辽、高顺、周泰齐聚一堂。

田丰对着三位将领深深一拜,道:“若无几位将军领兵护持,此次必然酿成大乱。”

田丰可并没有危言耸听。

粮食价格雪崩的那一刻,几乎已经将很多人逼上了绝路,他们心中深恨田丰,都想要将其杀掉。

永远不要小瞧这些人的能量。

如果不是几位将军统帅重兵,牢牢控制住了当前的局势,不甘心的众人,必然会在庐江掀起一场大乱。

正是有了全副武装兵马的威慑,那些人才不敢铤而走险,反而捏着鼻子吃下了这个哑巴亏。

几位将军也都十分敬重田丰,毕竟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将三州的世家大族以及大商人们,全都玩弄于鼓掌之中。

如此谋略,彻底将他们折服。

张辽却是有些疑惑的问道:“既然粮食价格直线下降,使君何不再等一段时间,待粮食价格跌到谷底,再出手购买,岂不会省下许多钱财?”

田丰闻言,却是摇头道:“事情不可做绝。”

“我早就估算过,若粮食价格继续下跌,那些外来商人哪怕把粮食运回本地贩卖,也好过直接卖在庐江。”

“我设此谋,是为了给明公筹集粮草,并非真的要将他们逼上绝路。”

“一旦他们愤而将粮食运回,此前谋划岂不全部落空?”

众人闻言,尽皆拜服。

看到众人都恍然大悟以后,田丰最终将目光放在了周泰身上,道:“此次若非江夏郡鼎力相助,恐怕最后的失败者就会是田丰了。”

“将军回返之时,还请代我谢过江夏郡守以及郡都尉。”

周泰却是客气的说道:“都是为明公效力,应该是我们谢谢使君,解了扬州粮食危机才对。”

田丰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多谈,而后正色道:“将军回返之时,不仅要将运来的五十万石粮食运回江夏,我再另外赠送十万石粮食,以做谢礼。”

周泰却是迟疑:“多出十万石粮食,此事是否要先请示明公?”

此前周泰等人之所以鼎力相助,乃是因为周琦的玉佩以及书信。

否则如此巨量的粮食秘密运输,没有人敢轻易运作。

十万石粮食并非小数目,若就这么运回江夏,周泰心中也有些不安。

田丰却是说道:“江夏作为扬州西部门户,又是明公日后攻打荆州的前线,这段时间还收拢了许多流民,必须备有足够多的粮食。”

“这也是为什么,从荆州运来了百万石粮食,却有五十万都留在了江夏。”

“江夏多囤积一些粮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江夏与庐江相邻,还有水路相连,也便于运输粮草。”

“将军只管运粮便是,无需多虑,吾自会向明公禀明此事。”

周泰运粮返回江夏,暂且不表。

却说庐江郡粮价大战以后,本来名声只局限于冀州的田丰,忽然名声大噪,很快就被天下士人所知。

只不过,除了少数人惊叹于田丰的智谋以外,绝大多数却都是恶名。

这个时代的舆论,都掌握在世族手中。

田丰一次性坑了那么多世家大族,名声岂能不臭?

只不过,对于那些现在急缺粮食的君主而言,听到了田丰的事迹以后,全都忍不住扼腕叹息:“如此大才,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特别是冀州的袁绍,得知这件事情以后,把自己关在屋内沉默了许久。

他后悔了,特别的后悔。

袁绍此前只听过田丰名望,对于他真正的本事却了解不多。

此时田丰一战成名,甭管是美名还是恶名,仅凭能够将无数士族玩弄于鼓掌之中,就足以让袁绍对其刮目相待了。

“周子异好深的算计,居然以结盟为要求,令吾失去一大才,着实可恨至极!”

袁绍心中羡慕嫉妒恨,却也没有任何办法。

反观曹操,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在羡慕之余却考虑的更多。

他如今正在与兖州黄巾军作战,兵马钱粮都比较紧缺,哪怕最终能够击败黄巾军,却仍旧很难摆脱困境。

如今天下诸侯,几乎都有着各自的困难。

反观周琦,却也已经割据一方,不仅兵强马壮,而且现在又得到了如此多粮草。

可以想一下,一旦周琦开始扩张,必然势不可挡。

就在曹操忧虑之际,周琦却是接到了许多弹劾田丰的表文。

甚至于,扬州境内许多世家大族的家主,联合在一起登门拜访,诉说田丰恶行,请求周琦罢免田丰庐江太守之职。

眼看民意汹汹,哪怕周琦作为一州之主,此时都有些焦头烂额,更不用说是田丰本人了。

田丰虽然在粮食大战之中大获全胜,却也得罪了许多人,而且算得上是死仇。

他们此前急于卖粮,有求于田丰,暂且不敢发作。

等到手中粮食全部卖完以后,就开始纷纷串联在一起,各种给田丰使绊子,甚至还派出了不少死士。

若非有高顺率领陷阵营日夜保护,恐怕田丰早就已经身首异处了。

饶是如此,各种刺杀也防不胜防,田丰两次险死生还,上一次差点被人毒死。

……

张辽、高顺两人勃然大怒,想要通过刺客,找到背后指使者。

奈何这些都是死士,他们根本找不出任何踪迹。

两人无奈,只得加强护卫,把田丰身边都换成了可以信任的人。

不过因为各大家族一同发难,也导致田丰在庐江颁布的政令,根本传达不下去。

高顺看着脸色苍白的田丰,有些内疚的说道:“是我无能,让先生受苦了,背后指使之人现在都查不出来。”

田丰却是微微一笑,安慰道:“将军无需自责,庐江世大家族根深蒂固,我既然已经与他们结怨,必会招致报复。”

“然刺杀两千石郡守,可是灭族之罪,他们若非自信不会被查出来,又岂会贸然动手?”

高顺不由忧虑道:“若一直这么下去,却也不是办法啊。”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

田丰现在的饮食起居,都由陷阵营士卒全权接管,防备之严密,几乎不下于周琦本人。

不过如此一来,对于田丰也造成了很大制约。

现在又有各大家族私下串联,郡守府的政令几乎传达不出府,由此也能看出世家大族的恐怖。

田丰看着满脸忧虑的高顺,反而出声安慰道:“将军无需太过担忧,要不了多久,情况就应该会有所改变。”

眼看庐江郡的局势陷入僵局,杜畿却是带来了周琦的调令。

“扬州牧令:田丰担任庐江郡守以来,致使粮价飞涨,民怨沸腾,官府与士人失和,今免去田丰庐江郡守之职,由高顺率领陷阵营将其押回寿春治罪。”

“任命杜畿为庐江郡守,以安境内士族、百姓之心!”

当杜畿宣读完周琦的文书以后,张辽、高顺全都脸色大变。

张辽急忙求情道:“先生此举,也是为了明公筹备粮草,那些世家大族贪婪无度,故意刁难,岂能因此将罪责归于先生?”

高顺亦是求情。

杜畿却正色道:“此乃明公命令,两位将军若有疑意,可上书奏于明公,不过调令必须执行!”

眼看张辽还想再说什么,田丰却是摆了摆手,对着杜畿说道:“我想要与文远将军私下说几句话,可否?”

杜畿微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刻意刁难。

屋内。

田丰看着面露不忿的张辽,忽然问道:“将军以为,车骑将军如何?”

这句话,反倒让张辽不知道如何回答。

在此之前,他觉得周琦心胸宽广,知人善用,否则也不会力排众议,对自己委以重用了。

可是现在,刚刚立下大功的田丰,反而要被罢官治罪,却是让张辽疑惑了。

田丰拍了拍张辽肩膀,道:“将军杀了黄邵,都能被明公赦免罪行,并且委以重任。我为明公筹备了如此多粮草,明公岂会辜负于我?”

“我若继续留在庐江,反而会有性命之忧。”

“此次被罢官押回寿春,世家大族反而不会再对我使用下作手段。”

张辽闻言,这才恍然大悟。

他对着田丰深深一拜,道:“先生此去,还请多多保重。”

田丰微微一笑,而后忽然压低声音说道:“若吾所料不差,杜畿此来肯定会让将军继续扩军。”

“兵马训练之事,万万不可落下。应该要不了多久,将军便能建功立业了!”

目送田丰离去以后,张辽脸上不由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