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汉末:家祖乡啬夫 > 第三百五十五章 趁火打劫

汉末:家祖乡啬夫 第三百五十五章 趁火打劫

作者:半城流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2:12:27 来源:泡书吧

第356章趁火打劫

周琦与孙策二人叙旧,虽然孙策拒绝了周琦的招揽,双方仍旧算得上是相谈甚欢。

末了,孙策忽然对着周琦深深一拜,道:“吾等来意,大王恐怕早就知晓,请容在下冒昧问一句,这么久了都不见诸葛子瑜,是否无意驰援徐州?”

本来与周琦商谈求援之事的应该是诸葛瑾,奈何诸葛瑾数次递上拜帖,周琦都拒之不见。

孙策虽说本来只担当护卫之职,不过既然已经见到了周琦,自然要探听一下对方口风。

周琦缓缓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而后拿出手帕轻轻擦了擦嘴,这才慢条斯理的说道:“刘玄德背盟在先,就算孤想要驰援徐州,恐怕麾下将士也不会同意。”

“纵然孤能强迫他们领兵驰援徐州,楚国将士也未必会用命。”

他看向孙策,正色道:“并非孤不愿驰援徐州,而是无能为力。”

孙策闻言,也是无言以对。

刘备背盟在先,现在徐州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又舔着脸派人向楚国求援,荆州上下自然都不太乐意。

而且莫要忘了,袁绍几乎倾尽全力攻打徐州。

若非周琦暗自应允,恐怕诸葛瑾也去不了樊城。

诸葛瑾心中暗自苦笑,不过思来想去,终究还是有些不甘心,索性直接找关系渡河前往樊城面见诸葛亮。

樊城,诸葛亮的临时府邸之内,诸葛亮正在处理军务。

周琦再次放下了茶杯,而后起身走到门口,抬头仰望那碧蓝如洗的天空,道:“徐州虽弱,然刘玄德深得民心,麾下又有许多良将。袁本初想要短时间内将之覆灭,恐怕也不容易。”

“救援徐州,不仅符合徐州的利益,也符合楚国的利益,还请大王三思。”

诸葛亮叹道:“兄长此来若只为叙旧,只为兄弟情谊,吾自然扫榻相迎,欢喜不已。”

那个时候,袁军必然也是久战疲惫,人困马乏,能够极大减少楚国士卒的伤亡。

这段时间,他虽然思念兄长,却也知道应该公私分明,因此刻意压抑着这种思念,才没有南下与兄长团聚。

周琦却是反问道:“就连伯符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刘玄德当初又为何会背盟接受袁本初的封赏?他难道就不担心袁本初覆灭楚国以后,徐州会独木难支?”

利用与诸葛亮之间的兄弟情谊,让诸葛亮劝说周琦出兵相助徐州,乃是诸葛瑾不得已走的最后一步棋。

书童看着诸葛亮久久不语,有些奇怪的问道:“此前主人不是非常思念大先生吗,为何今日大先生亲自来访,主人反倒有些愁眉不展?”

按照周琦与贾诩等人商议的结果。

“彼不仁,休怪我不义。”

如果能说动诸葛亮,凭借诸葛亮如今在楚国的地位,还真有可能左右周琦的想法。

不过诸葛亮深知,兄弟二人既然分别投效了不同的君主,虽然私下可以顾及亲情,但事关国家大事的时候,最好还是划清界限。

自从徐州之战爆发以后,袁军索性不再装样子,直接不再攻打樊城,转而退守南阳,将绝大部分兵力都投入到了徐州战场。

饶是如此,诸葛亮仍旧非常勤政,无论军中还是城中,所有政务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处理,倒也没有闲下来。

随后,周琦端起了茶杯,只是在手中摇晃着,却并不喝茶。

等到双方两败俱伤之际,徐州再坐收渔翁之利不迟。

看着无话可说的孙策,周琦摆了摆手,道:“伯符且回去告知子瑜,若刘玄德不能拿出足以打动楚国的条件,请恕孤不能出兵驰援徐州。”

面对周琦的质问,孙策再度无言以对。

周琦倒也想要看看,一面是君主,一面是兄长,诸葛亮究竟会如何选择。

看到孙策离去以后,典韦忽然问道:“主公果真不打算驰援徐州吗?”

诸葛亮听到了书童的声音,放下了手中的文书,不由眉头微皱。

“此番定要让刘玄德从此一蹶不振,只能安心充当棋子,再也无力争霸天下!”

如果周琦此番引兵前去救援刘备,势必会放弃汉江、淮河天险,继而在没有地利优势的徐州与袁军决战。

徐州要救,却不是现在,更不能无条件的前去救援。

至少要等到刘备弹尽粮绝,快要守不住的时候,周琦再派兵驰援徐州。

如此并不符合楚国的利益。

如若不然,诸葛兄弟就会两头不讨好,反而不利于诸葛氏的未来的发展。

袁军的撤退,也让诸葛亮轻松了许多,就连周瑜都再次被派到了益州。

而且徐州想要周琦出兵相助,就不能像以前那般只凭一纸盟约,至少应该付出足够的代价,才能让刘备深切感受到背盟的后果。

却没想到,自己的刻意躲避,终究还是未能置身事外。

“主人,大先生来了!”

“刘玄德野心勃勃,妄图借助赵、楚大战见缝插针,继而坐收渔翁之利,改变天下格局。”

孙策返回驿馆,也带来了周琦的话。

对于诸葛瑾北渡汉水前往樊城这件事,陈文早就派人前来禀报了周琦。

他总不能说,刘备乃至徐州众谋士一度认为,赵国虽强,不过想要覆灭占据地利的楚国,也必然不会那么容易。

诸葛瑾出使襄阳的事情,诸葛亮早就已经知晓。

孙策却仍不死心,道:“以大王之智慧,应该知晓唇亡齿寒这个道理。赵国本就强盛,一旦袁绍再吞并了徐州,必然实力大涨,彼时楚国独木难支,岂能置身事外?”

孙策会意,当即行礼告辞。

“不过彼此来恐怕别有所图啊!”

书童道:“大先生终究是主人的血肉至亲,就算真的别有所图,只要在主人能力范围内,也应该帮助一下才对,为何如此踌躇?”

诸葛亮摇头道:“论私,我自然与兄长乃是血肉至亲;论公,我们却是各为其主。”

“身为人臣,自当忠义为先,在不违背忠义的情况下,才能谈论亲情。如此对我,对兄长,对整个诸葛氏,才最好。”

“今日我若为私情而废公事,未来又如何在楚国立足?”

“假如事情传了出去,恐怕兄长在徐州也会受到猜忌,如此岂非因小失大?”

诸葛亮此言可并非危言耸听。

如果诸葛亮现在会因为兄弟情谊因私废公,事情传出去以后,别人或许会觉得诸葛氏家教如此,诸葛瑾以后也未尝不会因为兄弟情谊而这么做。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