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 > 第173章 五千轻骑,追上二十人难道很难吗!

“太子殿下,末将无能……”

李景隆有气无力地开口,还想起身跪拜请罪。

此刻的朱标,极度心烦意乱,不耐烦道:“赶紧躺着吧,休要在这里装模作样。”

“带着五千人,连二十个人都没能拿下,亏你还整天把你爹挂在嘴边!”

“孤都替你觉得丢人!”

正在为其处理伤势的御医们抿着嘴,尽量控制不要笑出声。

五千人围捕二十人,就算随便拉个小卒过去,没准都能稳稳拿下蓝昭。

反倒让人家给弄成这个模样。

李景隆无比委屈,他在事前根本不知道情况有那么复杂。

等到太医离去时,李景隆才敢解释当时的情况。

“太子殿下,实在是臣十分为难啊,皇孙在蓝昭的手上,末将又怕刀剑无眼伤到了皇孙。”

“只能与蒋指挥使一起带着少量人马进行追击,大股部队则在其他路线进行搜寻。”

“我们都没有想到,蓝昭胆子居然这么大,敢对末将进行反击!”

朱标无言以对。

手谕写的明明白白,让他一个活口都不要留。

五千轻骑,追上二十人难道很难吗!

朱标意识到了。

不是很难,是一定可以做到,但李景隆是在担心杀了朱允熥之后,会遭到清算。

这就得益于朱元璋的种种行径了。

大明立国以来,被杀的臣子数不胜数,李景隆不想留下任何罪名与把柄。

人家是在大智若愚。

朱标顿感脑袋大了好几圈,再次派兵追杀,肯定是追不上蓝昭了。

在应天府调兵,那么大的动静。

一旦走漏风声,自身在朝廷建立起来的仁义形象就会彻底崩塌。

作为父亲,为了扶持所谓的嫡长子朱允炆,宁愿派兵杀害朱允熥,以及对他有过数次救命之恩的蓝昭。

这种事情怎么都说不过去。

一味追求杀戮,只会使得人心尽散。

李景隆试探性地提出一个建议。

“太子殿下为何不将蓝昭以谋反治罪?”

“他挟持皇孙是事实,带人与末将所部攻杀也是事实。”

“还将末将用绳子帮助,让马匹拖行了好几里路,这不就是形同谋反吗?”

朱标已经不想再和这个废物对话下去。

拉着一个中了蛊毒的皇孙,只带着二十个人。

这叫造反?

李景隆做事,果然不动脑子!

可他为什么不想想,只要把这件事情办成了,虽然的确成了把柄,但那也是奉太子谕令,而且以后有好事难道不会想着他?

朱标拂袖而去,走出太医院时,忍不住唾骂一句。

“蠢货!”

李景隆只能悻然闭嘴。

人家是太子,就算问候李家祖宗十八代又能怎么样,李景隆还是连个屁都不敢放。

与其同行的蒋瓛待遇要好上太多。

如今身受重伤,几个御医极力施救,才把他从阎王殿中拉出来。

朱标照例进行探望,也没有过多责怪。

蒋瓛为了推卸责任,装出一副无奈模样。

“太子殿下,真不是臣在推卸责任,曹国公自从看到手谕之后一直都在犹犹豫豫。”

“如果他能够果断一点,也不会让殿下忧心。”

“当然,臣也有失察之罪,还请太子降罪。”

朱标不吃这一套,淡淡道:“那要不在你身上补一刀?”

“这……”蒋瓛脸色尴尬。

“好好修养吧。”

朱标已是心力交瘁。

不知不觉间,整个大明朝廷已经了文武失衡的迹象。

有能力的人,不会去帮朱标干这种脏事,因为他们也需要体面。

没能力的人,就如同那个李景隆,铁打的废物。

在对李景隆的评价上,朱标和蓝昭非常一致。

朱元璋早已表态,有关东宫蛊毒之祸的事情,不会有一丝一毫的介入干涉。

朱允炆是他孙子,朱允熥也是他孙子。

手心手背都是肉,朱元璋对待臣子残暴,可对待有血脉亲情的人却是另外一番仁慈模样。

在他看来,事情既然发生,而朱标身为储君,理应凭着自身来妥善处理。

这一刻,朱标想念起燕王朱棣了。

“要是老四在京师的话,也许孤就不会如此头疼。”

朱标心力交瘁地回到东宫。

唯一的寂静之地,只有吕妃的寝宫春和殿。

见到朱标到来,吕妃十分恭敬温婉,贴心地为其煮好茶水。

朱标接过茶盏,忽然开口问道:“看起来,你好像一点都不担心的样子。”

“殿下,只要您愿意将允炆册立为太孙,臣妾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吕妃说。

“别得意的太早,蓝昭没死,允熥也没死。”

“蓝昭或许死不掉,但允熥必死无疑。”

吕妃轻飘飘地说出这句话,那张脸上满是自信。

朱标抿了口茶水,目光瞥向吕妃。

“别高兴的太早,蓝昭把李誉也给带走了。”

“这个人医术高明,虽说无法根除蛊毒,但也能做到为允熥吊命。”

“到时候,真要让他们找到了破解之法,你可就真完了。”

吕妃心里一咯噔,连忙问道:“蓝昭他们准备去哪?”

“目前不太清楚,但从方向来看,是往西南那边走。”朱标说。

“西南……四川……”

意识到这一点,吕妃开始有些慌张了。

朱标此刻也提出了一个问题。

“之前一直跟在你身边的那个宫女,也就是被蓝昭下令斩杀的,说起话来好像带着些西南口音,也是四川人?”

吕妃缓缓点头,面色无比凝重。

“那就说说吧,你的蛊术从哪里学来的,而蛊术源头又在哪里?”

朱标这次没有动怒,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吕妃。

“殿下,宫女姓唐……”

“这和蛊术源头有什么关系?”

刚说出这话,朱标忽然想起了什么。

洪武四年,汤和领军攻向川蜀,灭明夏政权。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期间有一个名为唐门的势力重创汤和所部。

后来彻底占据西南之地后,汤和在刘伯温的点拨下击溃唐门,但未曾将其连根拔起。

朱标记得很清楚,曾经唐门与朝廷约法三章。

其一,不谋害皇室宗亲,永忠大明。

其二,不得圣旨,一人一马不得出川。

其三,听调不听宣。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唐门早已成为朱元璋的私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