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 > 第611章 扬帆起航,兵临朝鲜

沐春沉默了。

因为他知道,蓝昭说的都对。

他们有几十万大军,去打倭国,肯定是要先派遣先锋去试探一番,才可以进行下一步。

那试探需要多久时间呢?

一个月?

两个月?

倭国有多大,他们都不清楚。

上面有多少人口,多少兵力,装备如何,是不是都和倭寇一样精良,他们同样不清楚。

尤为重要的一点儿,他们没有船!

更没有地图!

沐春沉默了,许久之后,他再次开口了。

时间不长,但沐春的嗓音,却沙哑了许多。

“我需要回去商议一下。”

从六成,直接被蓝昭砍到了三成,这个比例,已经远低于平安给的五成底限。

蓝昭的条件,他不能开口应允。

蓝昭也没有着急,摆了摆手,示意放心。

沐春气势汹汹的来了,垂头丧气的揍了,如同一只斗败了的小公鸡一样。

蓝昭打了个哈欠,直接回去休息了。

过了许久之后,亲卫传来消息,沐春再次回来了。

此时,外面的天色已经黑了,但萧关城墙上,却依旧灯火通明,将萧关外面几十步内,都能看到。

沐春依旧是孤身一人来的,这次,关门没有打开,而是直接放下了一个吊篮。

城墙上的士兵们,手中握着的,也换成了长枪,关隘上的守军数量,也多了至少一倍。

不过沐春根本没有心思去看,他的目的是要和蓝昭协商最终的细节。

这一次的谈判,持续的时间要长了很多,蓝昭坚守的底线就是三成,这一点儿,任凭沐春如何说,蓝昭都没有改变。

最终无奈之下,沐春只得从其他方面入手。

比如,蓝昭要每半个月,给留守的将士们送一次粮草,粮草的份额,不得少于十天。

当第一批金银送回来后,蓝昭就需要给予满额的粮草!

而为了表示诚意,朝廷大军会只负责上船,和攻略矿场,开采,冶炼等工作。

最重要的运输,他们不会参与其中,而蓝昭前期需要每五天运送一次军队过去。

当第一批金银被冶炼出来后,便改为一个月运送一次。

这一条,也是蓝昭要求加上去的。

虽然洋流图蓝昭没有,但从朝鲜到倭国怎么更容易登陆,从哪儿登陆,他还是很清楚的。

毕竟两者相隔最近的地方,也只有不过几十海里而已,晴天的时候,两边的人完全可以看到彼此的建筑物。

以大明当下的造船能力,是完全可以安全登陆到倭国的土地上的。

双方对彼此都不信任,所以签字画押的流程是必不可少的。

当签过字后,沐春的表情忽然放松了下来。

虽然这个合约,和他们原本预想的要差很多,不过至少可以保证,在未来大半年内,他们都可以保证所有人都能有饭吃。

忽然,蓝昭的声音从面前传来。

“你还不走吗?我不管饭。”

沐春脸色一僵,恶狠狠的瞪了眼蓝昭。

该死的混蛋,真特么小气!

明明那么有钱,连一顿饭都不管?

呸!

谁稀罕似得!

沐春冷哼一声,潇洒离去。

如是他能够将嘴角的口水擦拭干净的话,或许会更有说服力。

当沐春离开后,蓝昭立刻安排人手,前往杭州。

朱允熥虽然野心勃勃,但对蓝昭的叮嘱,还是很放在心上的。

他虽然在杭州就藩的时间不长,却早早的就开始执行蓝昭的叮嘱——造船。

造船厂的位置很是隐蔽,是在凤凰山的一处不起眼的山脚下。

凤凰山位于杭州府和嘉兴府的交界处,东北几十公里外,就是大明有名的海盐产地,海盐。

没错,就是这个名字。

而且这个名字,最开始是从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就开始的。

这个时候,秦始皇还没有一统天下,也还没有称帝。

顾名思义,这里生产海盐——虽然到后世的时候,已经不再产海盐了。

但在明朝,这里依旧盛产海盐。

而且海盐的周边,还驻扎着海宁卫。

谁也料想不到,在海宁卫的眼皮子底下,朱允熥竟然敢建造一个造船厂!

而事实证明,朱允熥确实胆大心细,已经过去这么久了,造船厂却始终还在正常运行着。

其中关键原因有两点儿,第一,这里给足了薪俸,第二,当初蓝昭安排给朱允熥的三个人中,第三个人并没有跟随朱允熥离开,而是留在了造船上。

这个人,便是何福。

何福也曾经在蓝玉的麾下效力,而蓝昭早早的就将他提拔了上来,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可以用得上他。

何福能力不错,虽然不算顶级,但比起普通人要强的多。

当初将盛庸,铁铉都招揽过来,却偏生留下了何福,为的就是今天。

几十艘巨大的战船,从凤凰山缓缓驶出,直到进入到海中几十公里后,才缓缓的调转船头,朝着北边行驶。

此时正值夏季,海上吹的是东南风,何福一行人顺风顺水,只用了不过几天时间,就赶到了山东威海卫。

这里,也是蓝昭和何福约定的地方。

几天后,瞿能率领三万大军,赶到了这里。

三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乘船离开,直奔朝鲜。

朝鲜国国王李成桂慌忙亲率文武百官前来迎接。

何福也没有和他们客气,直接让他们将这里作为明军的停靠的码头,从此以后,朝鲜人若无命令,严禁靠近这里三十公里以内的位置。

否则的话,就以敌人论处。

李成桂不敢有任何反驳,慌忙应允。

明朝就是一个庞然大物,蒙古人够凶悍的吧?

可面对大明的军队,却被打的节节败退,狼狈逃窜!

李成桂还听说,现在蒙古内部,已经开始内斗了。

好像是火儿忽达孙带着一些兵马,打着给前任大汗恩克报仇的名义,联合孛罗与阿鲁台,对抗浩海达裕,乌格齐哈什哈等人。

马哈木?

他是浩海达裕的儿子,怎么可能会和阿鲁台一起?

而恩克被杀的原因,好像就是因为几十万蒙古大军,被明朝主力杀的人仰马翻。

因此,恩克才会被部下杀掉。

连蒙古大汗都能被大明的军队杀掉,他区区一个朝鲜国王,麾下总兵力只有几万人,怎么敢对大明的军队不恭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