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玉佩里的太子爷 > 东宫稳固

玉佩里的太子爷 东宫稳固

作者:九月流火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12 15:35:52 来源:9书院

被人问到这个问题, 对方还是自己的丈夫, 当朝皇太子, 楚锦瑶难免超级尴尬。她妄图含糊过去:“这没什么好说的, 我们继续说下一件事……”

“我不觉得。”秦沂看着楚锦瑶笑, “我很想知道。”

楚锦瑶被逼问地恼了, 没好气地瞪了秦沂一眼。秦沂这种人永远不知道什么叫见好就收, 非得把人惹毛了,被瞪上几眼,他才肯转移话题。

秦沂忍着笑, 配合地问:“那下一件事呢,是什么?”

被秦沂这样一打岔,楚锦瑶忘了自己原本要说什么, 想了一会才继续说:“主要是这个火焰太特殊了, 见一次就忘不了。我靠着这个想到那天舞女起火的罪魁祸首,但是我一直想不懂, 这种东西虽然易燃, 但总要有个引子。后来你拿来了锦衣卫里的口供, 我拆开衣服, 才发现竟然是贝壳粉。”

“这个又是什么道理?”

“殿下, 你料事如神,在朝堂上举重若轻, 没想到你也有不懂的地方。”楚锦瑶看着秦沂噗嗤一笑,双眼亮如星辰, “这贝壳粉可有大用。它是用贝壳烧成灰, 放在洗脸水中可以让皮肤变白,只是它一碰水会发热,容易烧伤,后来姑娘们才渐渐用得少了。只不过这个方子依然流传,若说姑娘爱美,知道这个也不稀奇。”

楚锦瑶在乾清宫推说自己不知道,引着太医说出了贝壳粉遇水发热的禁忌。可是事实上,楚锦瑶却对这种美白偏方了解得很。楚锦瑶因为爱美,平时爱收集这些偏方,而小齐后也是个爱打扮的人,推己及人,楚锦瑶推测小齐后也知道这个。事实证明,她果然知道。

秦沂着实吃惊,他完全没有料到原因竟然是这样。秦沂和幕僚商议了许久,还是想不通为什么起火。然而没想到,这最后的关窍竟然是楚锦瑶打通的。那种异火颗粒是方士才能接触到的,而后面靠美白方子来发热引火,这一看就是出自女子的手笔。按道理这两样相差太远,即便有人涉猎广博,了解方士之道,那他想到了前面一样,却未必能猜到贝壳粉。毕竟美白的东西,哪个男子会关心这些。

这两重诡计相生相克,简直是天然的圈套,可是偏偏楚锦瑶两样都占了,顺顺当当破案,简直如有神助。秦沂看着楚锦瑶亮晶晶的目光不由心神动摇,等他回过神后,故意笑着说:“看来女孩子淘气一点也好,说不定以后就派上大用场了呢。以后我们的女儿就按这个法子养。”

“殿下。”楚锦瑶羞恼地唤了一声,她听到秦沂说“我们的女儿”,心里轻轻一动,随即柔软的不可思议。楚锦瑶默不作声地抚到自己的小腹,这里什么时候会有小生命呢,一个属于她和秦沂的孩子。

秦沂也知道楚锦瑶的心结,其实秦沂是真的不急,他们俩才多大,为什么要急着要孩子?可是他也明白楚锦瑶是不一样的,她是太子妃,压力不可同日而语。秦沂握住楚锦瑶的手,说:“不急,我们有的是时间。你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嗯。”楚锦瑶点头,一提起这个话题就有些沉重,楚锦瑶不想破坏氛围,赶紧说道,“殿下,我这次是不是立了大功?”

“当然。”秦沂也笑道,“太子妃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惊人。你一个人,远比东宫一杆子幕僚都管用。”

在妻子面前,秦沂毫不犹豫卖了自己的一班下属,随便还要踩上一脚。楚锦瑶听了略羞涩,道:“我哪里能和东宫的智囊比。对了,还有我的簪子,你要一并赔我!”

秦沂被逗得直笑:“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一会我让他们另外给你打一套全新的。”

出了汪明赐这件事后,小齐后被收拾地老老实实,后宫的人察觉风头不对,也都安静的和鹌鹑一样。然而事情远远没完,秦沂在法事结束的第二天恢复上朝,之前义愤填膺弹劾秦沂的人,现在看了秦沂都不敢说话。

秦沂是何等记仇的人,现在恢复清白,重回朝堂,能让这些人得了好才怪。早朝上气氛诡异,而秦沂气定神闲地站在最前端,等早朝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秦沂上前一步,说道:“儿臣有事启奏。”

小齐后的事不了了之,秦沂什么也没说,就放这件事过去了。皇帝松了口气之余,心里也有些愧疚。他即便不通国事,但至少不瞎,这次的事情,明显是小齐后对不住秦沂。然而,小齐后是他的妻子,还比皇帝小了十多岁,皇帝不舍得,也不可能对小齐后怎么样。

因着如此,皇帝面对秦沂便有些亏欠,如今秦沂在早朝有话要说,皇帝便允了。

“前几日儿臣未能上朝,辗转从詹士那里听说,有肱骨之臣提出多留一个皇子在京城。”

秦沂此话一出,文武百官明显躁动了起来,站在最前面的内阁阁老们还沉得住气,可是后面年轻的臣子,难免就交头接耳,和身边的同僚交换惊讶。这件事显然是埋在东宫脚下的炸.弹,如今秦沂洗清嫌疑,被皇帝亲自起复归朝,前些日子意气上头的臣子现下也都冷静下来,俱识趣地不再提这件事。可是任谁都想不到,朝臣主动避开,而秦沂却自己主动提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玉佩里的太子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玉佩里的太子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皇帝明显也惊讶了。秦沂眉眼不动,没有理会身后的浮动,语气沉着的几乎让人不敢相信他在说什么:“儿臣觉得此提议甚好。如今宫中只有两位亲王,待二弟三弟就藩后,若京中发生什么变故,山长水远,恐怕一时来不及唤两位贤弟回来。所以,多留一位亲王在京,以保江山传承稳固,儿臣觉得甚好。”

最前面的阁老现在也都掀开眼皮,飞快地揣测着秦沂的意图。秦沂继续说道:“依儿臣看,二弟肃王恭谦有礼,礼贤下士,留他下来最好不过。不过潞王是中宫嫡子,似乎礼法上更合适。两位弟弟各有所长,儿臣不敢定夺,请皇上和诸大人商议。”

肃王听了这话再也站不住了,赶紧出来推辞,刚和肃王做了亲家的魏国公府也没法装作看不见。肃王和肃王妃娘家都表态了,镇北侯府这时候再站着不动就白活了这么多年,镇北侯也站出来,替潞王表态。

秦沂坚决要求,一干臣子又是陈情又是说理,最后内阁阁老也站出来劝。不知是不是日头太烈,肃王脑门上渗出来一层密密麻麻的细汗。他眼见一群忠贞老臣们又是下跪请命又是老泪纵横,肃王腿脚发软,实在扛不住了,只能咬牙站出来说:“太子之言实在让臣无地自容。太子既嫡又长,自入朝以来勤政端方,乃是与世不出的贤德储君,更是臣等典范。臣弟心慕太子高义,岂敢起不敬之心,坏了祖宗礼法?儿臣不孝,在此恳请皇上恩准,待臣完婚之后,立刻前去庆阳就藩。”

潞王还不到入朝的年纪,故而今日早朝他并不在场。肃王这番明确表态的言论一出,整个承天殿都静了静。随后,就是一群赞叹肃王明礼的声音。

秦沂这才满意,半推半就地“顺应民意”,“收回成命”。肃王和前段时间同意留人的臣子都被这一通闹得很没脸,便是之前没表态的,现在也都觉得老脸火辣,神态讪讪。皇帝因着对秦沂有愧,今日一直沉默,等下面讨伐完了之后,他才出来定调:“太子既嫡又长,顺应礼法,这些年来也并无错处,以后这种话不必再提。既然肃王想早些去庆阳,那等大婚过后,就让礼部着手准备吧。”

皇帝的话无疑给这件已经定型的事敲上最后一颗钉子,至此,肃王就藩之事已成定局。潞王的事虽然皇帝没有提,可是肃王的例子已经摆在这里,等潞王定下王妃后,便是潞王不想走也不行了。

闹得沸沸扬扬的西内起火案就此盖棺定论,一场莫名其妙的火牵扯到皇太子身上,最后竟然酿成大规模弹劾,以至于堂堂太子都得卸职以避风头。可惜前段时间的弹劾风波有多汹涌,之后东宫的反扑就有多猛烈。自认正义的文臣们被狠狠打了一巴掌,素有谦名的肃王不得不自请离京以示清白,天之骄子潞王也被打压得一句话都不敢哼。便是浸淫权力场多年的内阁也不得不承认,皇太子确实是个合格的储君,不止合格,现在更应该换成可怕。之前那么猛烈的弹劾风波,皇太子愣是一声不吭,直到最后关头才猛然发力,雷霆万钧,震慑全国。至此,别说官场,便是平民百姓也能看出来东宫地位之稳固。秦沂,已然是拍板的下一任国君。

楚锦瑶的感觉最为明显,以前众人诚然毕恭毕敬,但是这多是出于礼法,供着她这个太子妃罢了。可是现在,无论宫内宫外,无论是一品的国公夫人还是低微的宫婢,见到楚锦瑶越发恭敬不说,恭敬中还带着许多热切和巴结。毕竟秦沂的地位有目共睹,而太子妃和太子感情稳定,至今没有侍妾,如今诰命夫人看楚锦瑶的目光,简直是在看未来的皇后。

东宫扬眉吐气,相应的,其他宫气氛就要低沉。肃王因为之前留京的事闹了好大个没脸,婚礼自然也不敢太张扬,赵兰辉就在这种压抑别扭的气氛中抬入肃王府。皇室的这两场婚礼相差不过六个月,但是待遇却截然不同,楚锦瑶大婚时盛大张扬,整个帝国都殷切注目,而赵兰辉的就截然相反。

可是这还没完,赵兰辉不甘不愿地认了婚礼的差距,还没等她调整好心态,就要准备离京的事情了。庆阳和京城所去几千里,这一走,恐怕就再难看到京城的红砖绿瓦了。

赵兰辉自负是公主之女,背靠魏国公府,从小压着别人一头长大,然而现在却被全面压制,她心态如何能不崩。

好在皇帝也是凡人,肃王到底是儿子,在眼前养了十八年,感情哪能说断就断。肃王这一走,恐怕只有在他殡天奔丧的时候才能回来了,皇帝每想到这里都觉得痛心,越来越不舍得看肃王离开。然而就藩的事是皇帝亲口说的,天子一言九鼎,断没有反悔的道理,皇帝只能下令去行宫避暑,借此多留肃王一两个月,等从行宫回来后,再让他们两口子动身。

上头动动嘴,下面跑断腿。去行宫避暑,这又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挪窝,整个帝国机构都得跟着挪。

楚锦瑶对此倒没什么看法,反正秦沂在哪里她在哪里,没什么不习惯的。行宫的规模当然比不上紫禁城,宫殿的一砖一瓦不像皇宫那样壁垒鲜明,后宫森严的等级也随之弱化许多。搬到行宫后,无论是皇帝还是伴驾的人,背地里都偷偷松了口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玉佩里的太子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玉佩里的太子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规矩压死人,下面的人胆战心惊,上面被供着的人也累啊。

浩荡的依仗队到达行宫,楚锦瑶早被马车颠地浑身都疼。太子妃的銮驾都坐着难受,其他人更不必说了,车队里的人心里都叫苦连天,恨不得立刻扑到床里休息。可惜皇帝和皇后可以歇,他们还不行,楚锦瑶下车,先随着秦沂去皇帝、皇后的寝殿请安,履行了晨昏定省、伺候长辈的义务后,这才能回自己的寝殿。

楚锦瑶和秦沂请安的时候碰上了肃王夫妇,皇帝和小齐后都累的够呛,随便说了两句就放他们出来了。四人一起退出,走出帝后寝宫,肃王主动给秦沂和楚锦瑶问好:“皇兄,皇嫂。”

肃王都主动说话了,赵兰辉也只好半屈膝行礼,只不过她唤的是“太子”、“太子妃”,这一下就疏远了许多。赵兰辉面对楚锦瑶还有些别扭,而楚锦瑶却完全没有在意她:“肃王和王妃有礼了。”

肃王客气地寒暄了一会,就对秦沂说:“皇兄,今日时候还早,你可否要去围场转转?听说今日新送来一批猎物。”

既然来了行宫,围猎自然是重头戏,男人很少有不热衷打猎的,秦沂也不例外。楚锦瑶被路途折磨的一脸虚弱,但是秦沂却精神奕奕。他和皇帝不一样,不需要休养生息,趁日头还没落,正好去围场过过手瘾。这是今年第一批猎物,哪个男子不心动,不过抢在皇帝之前狩猎可谓大逆不道,也唯有几个皇子敢下场尝尝鲜了。

秦沂意动,说:“正好孤也有此意。不过女眷还在,先把她们安置了。”

肃王很明显怔了一下:“行宫有禁卫军看守,又出不了什么岔子,让侍卫婆子护送就够了罢。”

楚锦瑶也说:“殿下,你去围场吧,我自己带人回去。”

“这怎么行。”秦沂想也不想就否决了,他对肃王说,“你先带着人过去,我片刻就到。”

肃王朝楚锦瑶身后一大帮随众扫去,很是觉得秦沂小题大做,这么点路,还怕人走丢了不成?不过这是秦沂的事,肃王并不表态,而是笑道:“臣弟遵命,皇兄先请。皇兄皇嫂慢走。”

赵兰辉目送地楚锦瑶走远,她刚回过头,就听肃王说:“本王要去围场了,王妃便先回去吧。”

赵兰辉惊讶地挑起眉,她本来想说明明太子都送太子妃回去了,肃王竟然让她自己走?但是到最后,赵兰辉还是把口中的话咽下:“好,王爷慢走。”

肃王头也不回地带着一大帮人走了,赵兰辉看看相携走远的秦沂、楚锦瑶,再看看大步离去的肃王,沉沉地叹了口气。

赵兰辉走到半路遇到了齐蓉,她不想一个人面对冰凉的肃王府,于是就拉齐蓉过去。坐在寝殿中,赵兰辉对齐蓉诉苦:“以前随着母亲进宫只觉得宫廷威仪,这才是天家气象,如今真的嫁入皇家才知,儿媳妇难做,皇室的儿媳妇尤其难做。”

肃王马上就要去封地了,而去封地的缘由还格外尴尬,赵兰辉这个肃王妃在外行走时很是没脸面。外面地位尴尬,那就不出去,可是即使赵兰辉待在自己的王府里,眼前也依然不能清净。

肃王生母早逝,虽然后来有了一个高贵的养母,但也依然吃过许多出身不高的苦。肃王有一个陪伴多年的红颜宫女,一直陪着他从宫廷黑暗到封王建府,成婚第二天,肃王就把这个宫女领到赵兰辉面前,明确给这个宫女抬了身份。除了这个共患难的红颜不能动,淑妃娘娘也赐下几个美人,说是伺候赵兰辉,替她管理王府,可是赵兰辉哪能不知道这些人是做什么的。赵兰辉倒是也想效仿楚锦瑶,明面收下,实际上远远打发,可是淑妃只是和肃王提了提,肃王就把人抬举了。

赵兰辉这才惊觉,楚锦瑶给了她一个天大的错觉,让赵兰辉以为所有女子都能这样。说起来她和肃王还在新婚头一个月里呢,赵兰辉便已经有了好几个姐妹。赵兰辉心中酸涩,看今日的情形,明明楚锦瑶和太子比她更像新婚。

赵兰辉见了从前的手帕交,尽情倒起苦水:“说起来那位真是好命,都成婚六个月了,她身边的宫女还没人挽起头发,太子竟然也由着她!也亏是皇后娘娘性子好,同时是继婆婆也不好插手,若不然,别说是皇家,便是普通勋贵人家也容不得她这种善妒的正妻。”

齐蓉听着眼波动了动,不可置信道:“你是说,自去年成婚至今,太子表哥身边只有她一个人?”

赵兰辉轻轻点了下头,齐蓉越发震惊了。同时,她心底的嫉妒不可抑制地滋长起来。

她和太子是姑表兄妹,她甚至还比楚锦瑶更早认识太子表哥!若不是请小姑母下旨时迟了一步,太子妃本该是她!而今日听到的消息,无疑更是一把尖锐的刀,深深扎进齐蓉的心里,鲜血淋漓。

楚锦瑶凭什么呢?齐蓉她不甘心。

喜欢玉佩里的太子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玉佩里的太子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