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滑不溜手

天唐锦绣 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滑不溜手

作者:公子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3:25:58 来源:书海阁

房俊与李孝恭两人不仅是忘年之交、交情莫逆,双方更有多处商业合作利益相通,是最坚实的盟友,所以李孝恭觉察到事情不大对劲便毫不忌讳的直接询问,也尝试一下看看能否保得住李冲虚。

这小子虽然混账但到底是亲侄子,兄长当年死于“玄武门之变”,李二陛下感念李孝恭的功绩这才没有斩尽杀绝,这些年他虽然对那一支不闻不问,但几个侄子在外头打着他的旗号他也予以默认,血脉亲情,这会儿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房俊想了想,低声道:“更多的就别问了,不能说……至于李冲虚倒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被牵连进来罢了,这件事最后肯定经由宗正寺以及三法司审理,回头去跟韩王说说,他肯定卖您这个面子。”

李孝恭在宗室内的威望无人能及,他想保住自己并未牵涉太深的侄子并不难。

孰料李孝恭摇摇头:“我可舍不下这张老脸,这件事你去说。”

房俊一脸诧异:“您舍不下脸却让我舍脸去求人,所以我这张脸不值钱?”

“那不是你姐夫嘛,你说话比我管用,我若求他必定唧唧歪歪,懒得理他。”

“您也说了他是我姐夫了,哪有姐夫听小舅子话的?”

“他敢不听你就骑马打上韩王府,我可是听说韩王最近纳了一房小妾,你姐姐是王妃不好出头,你正好去吓唬吓唬那小妾给你姐姐撑腰出气。”

房俊发愁:“当年不过是年少轻狂一时冲动而已,都过去这么久了,怎地任谁都记得清清楚楚?你们这些高官显爵之辈整日闲的没事干啊?”

李孝恭道:“你到底去不去说?”

房俊无奈:“您老人家张口了,我敢不去说吗?”

“够意思,就算欠你一个人情。这里就交给你和马周了,你们两个看着弄吧,年纪大了到了时辰就犯困,我回府安歇了。”

李孝恭拍拍房俊肩膀,转身扬长而去,老狐狸深谙明哲保身之道,既然明知这是个大漩涡,赶紧抽身而退才是正理。

回到马周这边,马周有些不屑道:“看见了吧?一个个都是老狐狸,半点麻烦都不愿沾染,有好处的时候蜂拥而上,绞尽脑汁四处钻营,有麻烦的时候跑得比兔子还快。只有咱们这些蠢货才会干那些所谓的尽忠职守、为国为民之事,吃苦受累不说,还要惹人厌烦、招来骂名。”

“人之常情而已,毕竟‘高尚’这个词不是任谁都能担当的,似您这等忠君爱民的好官如同奶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所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也,做自己想做的,不要愤世嫉俗。”

“这句诗真好,但某诚惶诚恐,自觉配不上。”

“那就继续努力,按照心中的理想排除万难矢志不渝,终有一日配得上。”

马周脸红,他是个自矜腼腆之人,也就是在少许熟悉人面前才会多说几句话,现在越是琢磨这句诗越是觉得其中意味深长、回味无限,感慨道:“上回你送给我的《墨竹图题诗》悬挂在公廨里,日日观摩、时时自省,以之鞭策,已经深感惶恐。这句诗的意境更为深远、立意更为崇高,怕是终我之一生也难以望其项背啊。”

只一句“俯首甘为孺子牛”,那是何等自我牺牲、粉身碎骨甘为尘埃的境界?

说起来容易,如若当真能够做得到,称之为“圣人”或许略有不足,但足以胜任一个“贤者”,这是多少大儒无比推崇向往却终其一生也做不到的……

*****

襄邑郡王府的书房灯烛通明,李神符将其余儿孙全都撵走,只留下李德懋一个,父子两个在靠窗的地席上对坐,慢悠悠的喝着茶水,仆从出出入入不断将京兆府那边的情况予以汇报。

因为对局势充满期待心情过于紧张,故而父子两个只是各自喝水,并未有多少交流。

等到传来右金吾卫自金光门入城封锁京兆府衙门的消息,父子两个同时吐出一口气,心中的期待化为泡影,预想的混乱局面未能出现,包含失落的同时也放松下来。

举大事固然令人兴奋,但在等待的这段期间当真是压力巨大,连心跳似乎都停止了……

“呼……房俊这厮当真是将长安城牢牢掌控不留一丝缝隙,咱们想要成事,必须得将他搬倒才行,最不济也要使他脱离对左右金吾卫的掌控,否则实在是没什么机会。”

李德懋摇头叹气,扼腕叹息。

李神符面色凝重:“谈何容易?这厮最近虽然与陛下之间有些龌蹉,可忠诚未变,陛下对他的信任也并未削减。之前还以为他们君臣之间有了裂隙可以让咱们有可乘之机,但陛下在关键时刻最信任的还是房俊。”

即便房俊现在已经没有左右金吾卫的官职,且两支军队都已经分别任命大将军,可陛下还是默许房俊对这两支军队的控制,君臣之间的信任由此便可见一斑。

有房俊掌控的长安城,可谓固若金汤。

听闻李景淑暴卒而亡、韩王李元嘉入宫回禀情况恳请准许三法司介入,李神符震惊之下坐不住了。他霍然起身,面色惶急:“李元嘉这个混账,胆小怕事毫无担当!这等事岂能直接回禀陛下?那是逼着陛下彻查到底将事情弄得不可收拾,到时候不知多少宗室、勋贵遭受牵连!不行,我得入宫劝谏陛下,快快备车!”

很快仆从们便准备好了马车,李神符换了官服在李德懋搀扶之下出了门,登车出府直趋承天门。

到了承天门问了门前禁卫,知道李元嘉刚刚入宫不久,赶紧让人入宫通禀恳请觐见。

李神符见承天门楼之上灯火通明,宫门两侧顶盔掼甲的精锐兵卒如林而立,遂问道:“英国公可是在城楼之上?”

“正是,英公受陛下旨意提督左右领军卫负责皇宫戒备,已经在城楼上住了好几天不曾回府。”

“带我上去见他。”

“喏。”

禁卫打开侧门,引着李神符入内,顺着门洞内一侧墙壁上的楼梯拾阶而上到了门楼上。

“君王入宫陛见,何以前来寻我?来来来,刚好煮了一壶茶,据说是房家在蜀中所制,工艺前所未有,什么‘绿茶湿坯堆积渥堆,松材明火干燥’反正也听不懂,但是易储存,与炒制绿茶的鲜爽口味截然不同,还挺好喝。”

拉着李神符进了门楼的值房请其入座,然后摆手将亲兵撵出去,亲自从火炉上取下茶壶倒了两杯分别放在自己与李神符面前,这才入座,笑呵呵道:“郡王喝一杯看看,若是口味合适,待会儿让人给府上送去两块茶砖。”

白瓷杯里茶水呈现一种琥珀色,红润透亮,端起茶杯喝一口,果然不同于绿茶的鲜爽,入口醇厚、甘甜之中浸润着淡淡的松烟香,入喉顺滑,果然非是凡品。

李神符放下茶杯,感叹道:“房二这厮若不是身在朝堂之上,怕是早已成为天下首富,其聚敛钱帛之能力千古罕有,最难得是非但不与民争利、不窃取国帑,反而处处于国有益、于民有利,范蠡、邓通之辈不足以与之并论。”

李积深以为然:“外夷土地坚刚,风日燥热,且夷人每日以牛羊肉作为口粮,不易消化,久之则大便不不畅,活活憋死者众多。故每餐饭后,若能饮以大黄茶叶等物,不啻为通肠神药,如今茶叶已经与丝绸、瓷器一起成为帝国重要财源。然以往之茶叶鲜则鲜矣却不耐储存,一旦路途遥远往往腐烂变质,此黑茶一出,必将成为茶叶贸易当中的商品,夷人趋之若鹜。”

茶叶的好处已经无需赘言,夷人胡族也逐渐意识到茶叶的神奇之处,一把树叶子就能解决困扰夷人千百年的便秘问题,岂能不趋之若鹜?

现在茶叶贸易能够为帝国带来丰厚的财源,假以时日,茶叶或许也将如盐铁一般成为战略物资。

顺服的夷族便准许其参与茶叶贸易,否则便断绝茶叶流入该地……

李神符老脸微微抽搐一下,心中暗恨,这人分明知道自己前来必然有要事商谈,却滔滔不绝的讲述什么茶叶的好坏,简直滑头。

他不耐烦顺着李积的话语寒暄客套却言之无物,敲了敲桌子,直言道:“京兆府衙门发生的事情,想必英公已经知道了吧?”

李积慢悠悠喝茶,随口道:“郡王应该比我更清楚才是。”

李神符一滞,忍着怒气:“这件事你如何看法?”

李积放下茶杯,略显奇怪道:“据闻参与者多为宗室、勋贵,我既不是宗正卿亦非大理寺卿更不是刑部尚书,我能有什么看法?我的看法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幅无所谓的态度将李神符气得不轻:“可你是尚书左仆射,是宰辅啊!如此大事怎能与你无关?”

“哦,忘了告诉郡王,这两日正打算上书给陛下请辞呢,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与其尸位素餐不如退位让贤为好。”

喜欢天唐锦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天唐锦绣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