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七百一八章 有所凭恃

天唐锦绣 第一千七百一八章 有所凭恃

作者:公子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3:25:58 来源:书海阁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更是经济的体现,对外战略之制定不可能由军方一言而决,必须是朝堂上下对于当前国情总结归纳之后得出一个最优方案。

况且这个方案不可能一成不变、成为永制,而是需要随着国情的变化去不断调整。

说到底,一切以国家利益为上。

刘洎与房俊的分歧不在于如何控制海外番邦,分化控制也好、并入版图也罢,实际上军方的话语权更大,因为无论制定何等政策最后实施的都是军方,文官在这方面的影响力很小,刘洎也就懒得去争。

但是对于归降胡族之安置,刘洎却争锋相对、半步不退。

事实上在当初突厥覆灭之后十余万内附之突厥人如何安置之时,军政双方便曾经展开过一场互不退让的抗争,以温彦博为首的文官主张将突厥内迁,使其“畏威怀德”最终融入大唐,而以魏徵所代表的军方则认为“胡虏不知廉耻、不知礼仪、不知道德”,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唐人,所以要将其陈列于国境线之外,可以为国藩篱、却不可视为子民,最终太宗皇帝倾向于温彦博之策略,将突厥内迁。

结果突厥时不时叛乱,就连阿史那思摩最后都成了“光杆可汗”,对族人的约束力一降再降……

然而文官提出的政策有瑕疵,并不能证明军方的政策就一定对。

说到底,突厥内迁是掌控于文官之手的,而将突厥陈兵边境之外则必须由军方控制,这就是军政双方利益不可调和之根本……

李承乾也知道这种争论短期内不可能有结果,因为这需要军政双方有一方彻底让步,目前来看并无可能。而一旦出现某一方彻底让步的情况,就意味着朝堂上的权力平衡被彻底打破,那又是他这个皇帝不愿见到的。

“渊氏就按照现在这个方法处置吧,使其迁入倭国形成制衡,朝廷对其保持密切关注,从军事、经济两个方面观察优缺点,而后整理归纳、再做定夺。”

“喏。”

房、刘两人齐声应诺,都觉得这是目前最好的处置方式,毕竟空口无凭,想要对方退让就必须证明自己意见之正确,而唯有实践才能检验对错优劣。

李承乾松了口气,面对军政双方不留余地的争执他这个皇帝也压力很大,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导致其中一方不满,那是他无论如何都不愿见到的。

“李景淑之死一案,二位有何看法?”

皇帝是九五至尊、是天下之主,但任何一个皇帝都做不到天下竟从、为所欲为。天下不仅是皇帝之天下,亦是文臣之天下、武勋之天下,更是宗室之天下。

致死李景淑的凶手由韦叔夏变成柴名章,使得宗室与京兆韦氏的冲突引而未发,但也并未全部转向柴家,局势依旧紧张。

房俊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然三法司会同宗正寺予以结案,那么此事就已经盖棺定论,不是宗室认为谁是凶手就可以恣意妄为的,如若宗室依旧不依不饶,陛下应当给予严惩。”

刘洎似乎从来都与房俊政见不一:“微臣倒是认为不必如此苛刻,李景淑乃是郡王世子,身份尊贵,如此暴卒也损伤了宗室的威严,宗室里有一些暴怒情绪实乃人之常情,况且韦叔夏也并非全无干系,若一味对宗室苛责反而容易滋生其对立情绪,进而影响局势稳定,导致一些乱臣贼子从中渔利。”

这话等于挑明了当下宗室内部群情汹汹、欲有不轨企图之形势,更毫不客气的指出有些人故意制造乱局、促使局势进一步混乱……这个故意制造乱局的是谁呢?

自然明指房俊。

房俊笑而不语,慢悠悠的喝茶。

李承乾略感尴尬,摆手道:“这等话语还是少说为妙,无凭无据了除了搅乱状况实在没什么用。”

“冲击京兆府”这件事是他一手策划,既没有征询房俊的意见更没有通知刘洎,当然李景淑的暴卒而亡是意外并不在他策划之内,也使得这件事差一点彻底失控,一旦宗室与京兆韦氏正面开战势必将整个局势搅乱,幸好三法司连同宗正寺联手将此事压下,推出一个柴名章承担罪名将京兆韦氏摘了出去。

柴家目前的地位、势力早已今非昔比,即便被宗室暴起打压也不会引发太大的反弹,而且柴家可以靠上房俊,依靠房俊的势力对抗宗室使得宗室投鼠忌器,局势愈发回归正常。

至于柴家如何靠上房俊这个靠山让房俊出力对抗宗室,这就不归他这个皇帝去管了……

刘洎闭口不言,眼神却狐疑的看了陛下一眼,觉察到其中或许有一些自己并不知晓的内情。

是陛下意欲操纵宗室、使其陷入分裂进而削弱李神符的影响力?

刘洎忧心忡忡,若当真如此只能说陛下在玩火,宗室早就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如果蹦进去几颗火星子势必彻底引爆……

不过,也或许陛下故意为之?

刘洎摸不清脉络,有些疑神疑鬼。

*****

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将长安酷暑消减几分,连日来因为佛道两派举办盛会而引发的热情也略有降低,雨水将长安城内大街小巷的青石板路冲刷得干干净净,路边杨柳榆槐也被洗涤得青翠欲滴,柴家的马车在朱雀大街徐徐而行,抵达青龙坊的时候拐入一处寺庙。马车在山门外停驻,侍女下车撑起雨伞,而后巴陵公主在侍女搀扶之下下了马车,十余个侍女簇拥着她进入山门,在寺内知客的引领之下绕过大雄宝殿,在后院一处树林环伺、古木参天的精舍处停下。

侍女们留在屋外,巴陵公主素手提着裙摆抬脚进入屋内。

雨水淅淅沥沥顺着屋檐倾泻而下有如珠帘,落在窗下种植荷花的陶瓮里叮咚作响,巴陵公主的心跳也随着这叮叮咚咚的轻响陡然加速,嘴唇微微抿起,面泛潮红。

虽然也曾堕落,但更多是因为局势所迫不得不委身于人,现在却是光天化日之下主动寻男人幽会,虽然也有不得不如此之理由,但所有的矜持都已经粉碎。

随着脚步踩着屋内光洁的地板,她心里只祈求仅此一次而已……

……

傍晚时分,襄邑郡王府的正堂里檀香袅袅,李神符穿着一身常服跪坐在窗前地席之上,在他对面是一身黑色衣袍、形容憔悴的李道立,窗外雨水淅沥,几盏灯笼已经点亮,庭院里花树翠碧、几朵鲜花在雨水之中摇曳残破,茶几上茶香氤氲,两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李神符喝了口茶水,蹙起花白的眉毛,温声劝慰:“逝者已矣,贤侄节哀顺变,还应保重身体为要,你是东平郡王府的主心骨,万万不可有丝毫闪失。”

李道立叹了口气,苦着脸道:“道理我也明白,可胸腹之间这口气却着实咽不下去,每每思及吾儿凄惨之死状便郁结于心、痛苦不堪,此等白发人送黑发人之悲痛犹如锥心刺骨、不可生受,这口气若是吐不出,我也命不久矣。”

李神符一惊,忙问道:“你该不会做什么蠢事吧?你可别胡来,三法司与宗正寺一同判定韦叔夏非是令郎致死之元凶,一定是受到陛下之授意避免宗室与韦家结下死仇导致局势动荡,你若对韦叔夏下手便是违逆陛下心意,没你的好果子吃!况且韦家已经给予丰厚之补偿,你也表示概不追究,千万不可出尔反尔!”

不仅陛下不欲宗室与韦家结成死仇,宗室又怎愿意结下如此强大一个仇敌呢?所以最好的局面便是大家各退一步,起码要保证表面的稳定。

他甚至怀疑李景淑之死乃是有人故意为之,目的便是将宗室与韦家彻底卷入其中,使得宗室无暇分心,更让以襄邑郡王府为首的利益团体内部分裂……

李道立咬着牙根,双目赤红:“碰不得韦叔夏,难道还碰不得柴名章?既然柴家愿意替韦家顶罪,那就要做好被疯狂报复之准备!”

李神符松了口气,提醒道:“拿柴家出气倒是无妨,不过也要详细周密的策划不可鲁莽,柴家既然敢站出来替韦家顶罪显然有所凭恃,不能轻忽大意。”

韦叔夏到底是不是李景淑致死之元凶并不清楚,但柴名章肯定不是,可柴家既然半路跳出来承认罪名必然收受了韦家很多利益,柴家肯定明白吃下这些利益就要承担东平郡王府乃至于整个宗室的报复却依旧我行我素,那肯定是有恃无恐。

虽然其凭恃为何暂未可知,但肯定拥有足矣与宗室讨价还价之实力。

李道立摇摇头,神情决然:“吾儿惨死,必须有人陪葬,既然韦叔夏动不得那就是柴名章了,叔王不必再劝,我已经安排好了死士伺机动手,任何后果东平郡王府一力承担。”

“唉!逝者已矣,尚有整个郡王府在,又何必如此?”

李神符摇头叹气,却并未再劝,虽然料想柴家必然有所凭恃,但区区一个柴名章杀了也就杀了,有什么后果再去谋求解决也不迟,就不信自己动员半个宗室还摆不平此事?

府中老奴从外头推门进来,轻手轻脚到了两人面前,恭声道:“启禀家主,越国公门外求见。”

李神符与李道立面面相觑,房俊与两家皆有嫌隙,属于不速之客,此刻亲自登门所谓何来几乎不问自明,不过纵然知晓柴家必有凭恃,却没想到这凭恃居然是房俊……

“柴家居然请了房俊出面?”

喜欢天唐锦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天唐锦绣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