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八百五三章 有恃无恐

天唐锦绣 第一千八百五三章 有恃无恐

作者:公子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3:25:58 来源:书海阁

几人相互见礼、分别落座。

李安期作为地主、且官职最低,主动给几人盏茶递水,房俊笑着接过茶杯喝了一口,问道:“情况如何?”

马周看了刘祥道一眼,后者开口道:“经过审讯,发现事情重大,这些人不仅内外勾结、上下其手、贪墨公帑、把持诉讼,甚至还发现牵涉到昭陵之建筑工程……”

房俊愣了一下,忙摆摆手:“如何审案与我无关,我只是配合你们行事而已,有何要求只管直言。”

文武殊途,如今朝中文武对立已经很是严重,愈发需要注意。

刘祥道点点头,道:“如此就请越国公派人传讯一应涉案人员,咱们就在这里将此案进行审理,待到取得进展之后再入宫禀报陛下。同时,更要关注城内各处,以免有人铤而走险造成混乱。”

既然涉及昭陵建造,那就是动辄抄家灭门的大罪,难免有人涉案太深自知罪责深重,故而拼死一搏意欲畏罪潜逃……

房俊面色凝重,颔首道:“正该如此!”

转头吩咐程务挺、孙仁师:“派遣兵卒跟随御史台的官员前往传唤一应涉案人员,无论是谁,务必羁押到案,若遇阻挠,一律抓捕!另外,派人至各处城门协同驻防,今夜任何出城之人员都要严加盘查,如有可疑,即可抓捕!”

刘祥道一听,忙道:“这个……未免有些兴师动众了吧?”

如今的长安城已经取消了宵禁制度,又适逢年关,整个长安城商业气氛极为浓郁,每日出城入城者不计其数,即便半夜之时各处城门也不消停,贸然封锁出城,必将造成巨大混乱与恐慌。

房俊却正色道:“敢在昭陵建造之上动手脚,就是通了天的大案,再是严查也不为过。御史大夫放心,一应后果由我承担,你们只需将案子一查到底!”

又叮嘱程务挺:“去往郇国公府传唤郇国公,你亲自跟着过去,若郇国公顽抗到底,将他绑缚过来。”

程务挺心中一凛,赶紧应下:“喏!”

“去吧,动作麻利一些,否则越是拖延越是麻烦。”

“喏!”

程、孙二人领命,大步走出衙署。

街巷之上早已密密麻麻站满了左右金吾卫的精锐兵卒,伫立于大雪之中阵容齐整、纹丝不动,一片肃杀之气,整装待命。

与此同时,御史台的官员也纷纷快步走出大门,马上有校尉带领一队兵卒上前与其接洽、听从指挥,转瞬之间,十余队人马陆续快步走出街巷,冒着大雪策马疾驰,分别奔赴城中各处。

急促的马蹄声在雪夜的长街格外清晰,抵达目的地之后叫开坊门,在坊卒目瞪口呆之中长驱直入,直奔各处府宅,砸开大门一拥而入,按照名册直接拿人,但有违抗、阻挠,一律抓捕。

长安城内大乱,各处里坊灯火通明,茫然不知发生何事。

就连巡视皇城的左右领军卫也发现了情况不对,赶紧加派兵卒护卫各处城门,一边派人前往负责城内防御的左右金吾卫打探消息,一边向宫内禀报……

……

太极宫内,李承乾刚刚用过晚膳、沐浴更衣,在寝殿坐了一会儿全无睡意,遂披上衣袍,内侍提着灯笼,来到御书房。

看着堆积在案头的一大摞奏章,不由轻轻叹了口气,繁重的政务几乎耗尽他的精力,虽然勉强还能应付得来,却也透支了身体,导致冷落了宫内妃嫔。

之所以不在寝殿睡觉,大抵也是潜意识之中的一种逃避……

让内侍沏了一壶浓茶,点亮烛台,坐在御案之后,埋首案牍。

不知过了几许,腰身僵硬的李承乾放下笔,揉着腰,抬头看着窗外灯笼光芒映射下纷纷扬扬的雪花……

这几年关中气候迥异,夏日多雨、酷暑难耐,冬日多雪、严寒彻骨,不如往年那般四季平和。前几日长安城内又有房屋被大雪压塌,甚至有百姓冻毙于风雪之中,令他极为恼怒,对京兆尹马周很是申饬一番,却不知能否予以处置。

临近年关,总不能让百姓过不好年吧?

门外急促脚步响动,须臾,内侍总管王德快步入内:“陛下,右领军卫大将军郑仁泰求见。”

“嗯?”

李承乾蹙眉,旋即道:“宣!”

“喏。”

王德反身出去,片刻之后顶盔掼甲的郑仁泰大步入内见礼。

“平身!”

“谢陛下!”

“王德,给同安郡公沏一杯热茶。”

“谢陛下!”

郑仁泰接过王德递来的热茶,浅浅的呷了一口。

李承乾问道:“爱卿不在皇城值宿,何以夤夜入宫?”

郑仁泰放下茶杯,道:“陛下明鉴,刚才长安城发生混乱,多处里坊有兵卒出入,听闻是御史台与金吾卫齐齐出动,抓捕了不少人,而且各处城门都已戒严,许入不许出。末将身负宿卫皇城之责,却全然不知发生何事,请示陛下是否需要封闭皇城各门,加强戒备?”

皇城在宫城之外,虽然一分为二、实则连为一体,与驻扎玄武门、重玄门等处的北衙禁军共同担负拱卫皇宫之责,所以一旦左右领军卫加强戒备、巡逻、乃至于封锁皇城各处城门,牵一发而动全身,北衙禁军势必予以跟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就造成整个皇宫的紧张气氛。

而无论在任何一个年代,“宫城戒严”都是一件天大之事,所引发的后果极为严重……

李承乾稍作斟酌,摇摇头,道:“不必大张旗鼓,既然左右金吾卫已经开始戒严,那长安城就固若金汤。况且仅只是万年县审查贪腐而已,没什么大事。”

“喏!”

郑仁泰领命,见陛下再无嘱咐,便告退出来,返回皇城。

站在朱雀门的城楼上俯瞰长安城夜色之中被灯火勾勒得清清楚楚、星罗棋布的各处里坊,不禁叹了口气。

他有些同情了李承乾了,当皇太子的时候没享受到“帝国接班人”的尊崇、荣耀,反而时时刻刻防备兄弟们从身后捅过来的刀子,更有太宗皇帝动辄“易储”之念头,整日里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即便登基为帝,先是关陇功勋、后是晋王李治,接二连三的发动兵变,玄武门两次被攻陷,距离篡位成功仅有一步之遥……

时至今日,依旧有不臣之辈心怀觊觎之心。

皇帝做到这个份儿上,内忧外患、如履薄冰,实在是不容易……

*****

郇国公府上,李孝协正在书房对账,临近年关,老亲故旧往来送礼,一笔一笔都要记录在册,以便于来日还礼或者对照,只不过看着账目,李孝协满腹忧愁,长长叹息。

其子李思忠斟了一杯茶水放在李孝协手边,奇道:“父亲何故叹息?”

虽然郇国公府如今声势日坠,但毕竟是高祖一脉,更是郇王这一支如今的长房,辈分尊崇,所以年关之时送出去的礼少、收到的礼多,几近枯竭的库房再度充盈起来。

李孝协喝了口茶水,郁闷道:“若非被房俊那厮敲诈勒索,府中何至于钱粮匮乏、捉襟见肘?依靠收礼度日,已然沦为宗室之笑柄!”

也正因此,愈发坚定他跟随李神符起事之决心,否则不知何时才能将那些被房俊勒索走的钱财赚回来……

顿了顿,他又问道:“城西砖窑为何未将账簿送来?”

李思忠道:“我已派人询问,那边说正在核算,大抵明天或者后天便能送来,同时一并将钱帛解送过来。”

李孝协点点头:“砖窑这一年赚了不少,府中支出大为缓解,等到年后看看是否还有合适的砖窑,再弄上那么一两座,靠着昭陵咱们也能吃饱喝足。”

当初文德皇后薨逝之时留下遗言,要“浅埋薄葬”,太宗皇帝答允得很好,只不过没过几年便开始大兴土木,尤其是皇家水师在海外占据大量金山银矿,无以计数的金银运抵长安解入内帑,太宗皇帝财大气粗对于昭陵的建筑愈发上心,规模较之以往增大何止一倍?

相应的各种建筑材料自然消耗甚多,很多承担供应物料的人家都发了一笔横财……

李思忠犹豫一下,小心翼翼道:“咱们还需谨慎一些才是,陛下对昭陵之建造极为重视,各种物料的价格也很高,咱们只要按时按量的供应就足以大赚一笔,何必以次充好?万一事发,这可是了不得的大罪!”

那可是太宗皇帝与文德皇后的陵寝!

一旦事发,甚至不需陛下降罪,那些跟随太宗皇帝南征北战的贞观勋臣就敢打上门来,将他们父子绑缚活埋在昭陵给太宗皇帝谢罪……

李孝协不以为然:“这种事又不是咱们一家干,陛下以为宗室对昭陵多敬畏,不敢从中做什么手脚,所以将大部分物料供应都分发给宗室,可偏偏就是宗室才有恃无恐……就算发现了端倪还能怎地?将宗室一窝端了不成?”

现在不是李承乾找宗室的麻烦,而是宗室里很多人憋着劲儿想要给李承乾掀翻……李承乾安抚宗室尚且不及,岂敢兴师问罪?

喜欢天唐锦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天唐锦绣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