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阖家团聚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阖家团聚

作者:公子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3:25:58 来源:书海阁

听闻房俊之言,李承乾、刘洎、许敬宗都深感震撼,固然朝野公认科举考试乃开天辟地之举措,一举扭转以往数百年之出仕途径、选官方式,却也从未想过居然还有可能彻底改变整个官僚阶层之结构。

以后的官员,既重德、更重才、德才兼备?

这既胜过曹操的“唯才是举”、曹丕的“九品中正制”,也胜过儒学一家独大的科举考试,如此严苛之考试制度下选拔出来的官员,恐怕将会是古往今来素质最高的官员。

以大唐当下之繁荣昌盛,用此等官员治理,将会出现何等盛世?

怕是要重现“华胥之国”……

当然,谁都知道这一步需要极其漫长的过程,历经无数斗争、妥协,最终能否达到仍在未知。

不过只要有了这样一个宏伟之目标,朝野上下都愿意竭尽全力去追逐、完成。

毕竟,现如今的儒学尚未被彻底阉割,孔孟之学尚存几分开拓进取之血性……

河道蜿蜒迂回之处,冲刷出一块平缓沙地,以木桩为地基搭建起一座草堂,看似简陋,细雨微微之中与清澈河水、前后青山相映成趣,再加上十余座暖棚,颇有几分世外桃源之悠然惬意。

草堂内,几人围着一个火锅席地而坐,一盘盘切成薄片的羊肉倾倒入滚沸汤水之中,又有鲜嫩翠绿的韭菜、菘菜、粉条等食物,芝麻酱搅拌着滚油炸过的辣椒酱,筷子夹着食物滚蘸一番送入口中,君臣几人吃得大汗淋漓、连呼过瘾。

装着黄酒的陶罐吊在冰凉的河水里,有随行而来的内侍不断将凉爽的黄酒斟入大碗送到桌上,酒到杯干。

待到酒足饭饱,饭桌撤去,内侍又点燃小炉子烧水沏茶,君臣几人盘膝而坐,凉风习习、细雨微微。

李承乾喝了口茶水,解解口中油腻,满足叹道:“忙碌之中,若时常能这般放开禁忌饱腹一顿,倒也不失为人间乐事啊。”

他自身之精力远不如太宗皇帝,偏心中还要时常想着超越太宗皇帝,故而将所有政务压在身上,殚精竭虑、耗费心神,不仅身体被拖垮,精神更是遭受极大压抑。

今日出宫,放下政务、不顾禁忌的畅快一回,心情极其舒爽。

许敬宗道:“帝国强盛,幅员辽阔,每日里的政务堆积如山,陛下埋首案牍、操心庶务,对龙体极为不利。也可适当放松一二,如此劳逸结合,更是适宜。”

刘洎蹙眉道:“陛下乃天下之主,举世瞩目,若懈怠政务、耽于享乐,岂非遭天下之攻讦?许尚书之言有谗言媚上、蛊惑君王之嫌疑!再者,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若陛下因政务繁忙而时不时躲避,怕是朝廷官员皆有此心,到时候政务迟滞、吏治涣散,皆许尚书之佞言也!”

时至今日,他越来越感受到许敬宗的威胁。

此人乃太宗皇帝潜邸旧臣,资历极深、朝堂之中少有人及,又有房俊作为靠山,坐镇六部第一的礼部尚书,兼且如今又有了丈量田亩之功勋,名望一路飙升,直逼宰相。

若是再让他得到陛下欢心,怕是用不了几年便可将他这个中书令取而代之……

许敬宗气得不轻,反唇相讥道:“陛下固然勤政,可也是**凡胎,常年累月案牍劳形势必损伤龙体,得闲的时候歇一歇有可不可?难道非得因政务繁琐而精疲力竭才是好皇帝?只要陛下能劳逸结合,我宁愿被天下人骂为佞臣!反倒是你这等所谓的直臣,只顾自己的名声却全不在意陛下龙体是否安康,虚伪至极!”

他自然清楚刘洎为何这般针对于他,不就是怕他将其拱下宰相之位吗?

他就是这么想的!

“行了行了!”

李承乾被两人吵得脑仁疼,没好气道:“朕不过是心情甚佳故而感慨一句而已,汝二人何必争执?挺好的心情被你俩破坏,简直不知所谓!”

刘洎、许敬宗连忙称罪。

房俊在一旁笑眯眯喝茶,很显然,陛下对许敬宗多有维护。

这也难怪,皇帝大多是喜欢奸臣的,并非他们识不得奸臣的真面目,而是奸臣道理底线更低、行事更加恣意,更懂得“投其所好”。人非圣贤,即便是一些明君也不过是凡夫俗子而已,对于一个说话又好听、办事又称心的臣子,岂能不喜欢?

当然,真正的明君懂得权衡取舍,明白什么时候笼络奸臣取悦自己、什么时候重用忠臣整肃朝纲。

而有些所谓的明君很容易玩脱……

山中夜色来得更早,虽然谷地之中无风,但细雨蒙蒙气温很低,房俊让人寻来一些枯木在草堂外点燃篝火,君臣围着篝火而坐,促膝长谈。

*****

气温一日高过一日,关中平原的春耕轰轰烈烈开始。

与此同时,来自于天下各州府县的新科士子纷纷齐聚长安,等着参加六月份即将举行的“礼部试”。因路途远近各不相同,士子们抵达长安的时间亦是络绎不绝,尽管如此,庞大的人口骤然涌入,使得本就拥挤的长安城愈发人满为患,各种治安事件层出不穷,长安、万年两县焦头烂额。首当其冲,便是住房问题。

如今的士子绝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家资充盈、生活优渥,故而提前抵达长安租赁房舍予以居住,一则适应长安水土免得临考之时出现不便,再则亦能安安稳稳的下一番苦功,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可长安城哪里有那么多房子?

到了四月下旬,长安城内各处客栈、馆舍人满为患,平康坊士子云集,就连城外距离近一些的驿站都住满了进京赴考的士子。人潮已久涌入,京兆府只得行文城内外各处寺庙、道馆,命其放开门禁、接纳士子入住,总算予以缓解……

……

城南,房家湾码头。

随着无数士子云集长安参加“礼部试”,这些世家子弟自幼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然要有奴仆、婢女随行,更有族人一并进京打点各种关系,连带着所需耗费之资源不可计数,每日里都有数不尽的船只从关东运输各种货物进京,导致码头一片繁忙。

时至今日,房家湾码头凭借优秀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合理的设计架构,早已成为整个长安地区首屈一指的货物集散中心,因此每年给房家带来的巨额财富,更是不知令多少人眼红。

临近晌午,数辆马车组成的车队自长安方向缓缓而来,上百装备精良的家兵护卫左右、从前开路,在码头管事的协助之下一路破开拥挤的人群,直抵码头近前。

不久,有船队自水路抵达码头,靠岸之后有兵卒清空附近泊位,跳板由船舷搭上码头,舱内之人这才走上甲板,鱼贯登岸。

顿时有附近的脚夫、商贾鼓噪起来:“是房相吧?”

“肯定是!没见到太尉与公主仪仗都来了么?”

“还是房相教子有方啊,致仕告老之后跑去江南富饶之地一边养老一边替二郎管理封地,而二郎在朝中呼风唤雨维系门楣不坠,相比贞观朝其余宰相,当真是羡煞人也。”

“谁说不是呢,瞧瞧长孙无忌,瞧瞧杜如晦,也就萧瑀全身而退……”

码头上一片吵杂,人们对于房家极为好奇,毕竟算是当今天下数一数二的高门,且按照当下形势看去愈发水涨船高……

房俊带着妻妾将从华亭镇返京的父母、妻儿们一并接上马车,未作停留,便在亲兵簇拥之下一路返程,返回崇仁坊梁国公府。

……

正堂之内,一片喧闹。

房玄龄夫妇坐在上首,房俊落座下首,两个儿子房菽、房佑一左一右抱着他的大腿,一拱一拱的往上爬,房俊张开大手一手一个,将两个儿子抱在怀里,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只觉欣慰。

萧淑儿怀里抱着的房静被高阳公主抢了去,不停的亲吻娇嫩脸颊,逗得小闺女咯咯直笑,作为房俊唯一的女儿,房静可谓是万千宠爱于一身,上上下下都宠得不得了。

俏儿坐在旁边,怀里的房谦被热闹的气氛弄得有点懵,刚想把大拇指放进嘴里吸吮,便被母亲拽了出来……

房小妹则拉着金胜曼的手,笑吟吟的聊着天。

阖家团聚,房玄龄夫妇亦是老怀大慰,笑容便不曾停止过。

卢氏抹了把眼泪,左右瞅瞅,埋怨儿子道:“只差媚娘一个了,你说说那么一个钟灵毓秀的女子,你怎就舍得让她去洛阳?人生地不熟的,万一有点差池可怎么办。”

房俊笑着掂了掂怀里的两个儿子,道:“媚娘秀外慧中、志存高远,乃女中丈夫,岂能困囿于闺房之中?家中有这样的条件,正好可让她一展所长,倒也没什么不好。”

房玄龄颔首:“媚娘不同于寻常女子,她的事,你不要管。”

卢氏翻个白眼,房玄龄对于其余子女、媳妇都三缄其口、绝不评述,唯独高看武媚娘,很多时候甚至会听取武媚娘的一些意见,由此导致武媚娘在房家的地位很是特殊。

她看向金胜曼的肚子:“产期就在下个月了,一定要当心!”

喜欢天唐锦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天唐锦绣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