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333章 东路各将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333章 东路各将

作者:老白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4:06:48 来源:9书院

永宁城的分守参将府离西门不远,在这条街上,还座落着永宁卫指挥使司。而在东门那一带,则分布着巡案察院与守备官厅。演武厅,永宁仓诸要地,同样位于东门之外。

此时在宽阔的参将府大堂内,聚集着一些身着高品官服的大员,人人大红官袍,腰上别着汲虎盘龙的花金腰牌,补子上,也布着虎豹的绣纹。阳光通过那层簿簿的窗纸照进来,映照得各人的官服更是绯红。

堂内各人大多身着正三品的官服,个个宽袍大袖,打扮上与文官没什么区别,只有这绣纹,才可以看出他们的武官身份。

不错,眼下聚在大堂内的,正是从东路各城赶来拜见的各地守备操守们。王斗身为永宁参将,治下怀来,延庆,永宁,保安州城,保安卫城,靖胡堡、四海冶堡七城守备,此外还有几个城的操守,防守们。

十几个官将聚在大堂之内,七嘴八舌,谈论的话题自然离不开新来的分守参将,名满天下,各地沸沸传扬的定国将军王斗。

彼随卢督臣入卫,战通州,战平谷,战巨鹿,战涿州,所到之处奴敌望风丧胆,立下赫赫军功。众人皆是如雷贯耳,各处茶楼酒肆也是谈论不休的热门人物。

这样的人物成了自己上司,是福还是祸,众人都不敢肯定,相互间探询,只想多得一些信息。

堂内各人中,当然最有发言权的便是保安州新任守备钟调阳,其是定国将军的心腹爱将,王斗一手提拔,私下传闻其还是定国将军的表兄。若其透露一二,众人心思定能确然。

然其只是微笑静坐,与各官寒暄后坐于自己位中,有一搭没一搭地与保安卫城守备徐祖成说话。

他不愿多说,各人当然不好多问。

除了钟调阳与徐祖成,有发言权的还有永宁城守备王以德,其在昨日率永宁各官迎接王斗一行的到来,当然很有发言权。此时他在与怀来守备黄昌义,延庆守备陈恩宠,靖胡堡守备宋佳选说话。说话时,又是习惯性的搽着手。

算起来,王以德也算长得腰粗膀阔,不过满脸皱纹,两鬓花白,背脊还有些驼下去。四十多岁的人看起来象六十岁一样,那身正三品的官服穿在他身上,总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别扭劲。

在各人眼中,王以德此人唯唯诺诺,用应声虫来形容他最恰当不过。彼生性胆小,极为听话——对上官而言。他的口头禅便是:“好的好的”、“不会吧,不会吧……”

每次上官问话,他也总是垂手肃立,拘谨木讷,说话时还陪着几分惶恐的媚笑。

虽然同僚轻视,不过在上官心目中,王以德恭顺谨守,便是没有能力,也得到许多人的器重。在永宁守备伍云嵩突然病死后,当时的兵备纪世维,在王斗不愿意任永宁守备后,毫不犹豫,就将王以德提了上去。

此时王以德不断吸着气,免得自己鼻涕流下来,他的鼻子可能有些问题,一激动就会流鼻水。

“定国将军名满天下,东奴望风披靡,昨日一见,下官却觉见面更胜闻名,舜乡军精锐之师,当真是名不虚传……”

昨日王斗领军到来的震撼仍盘旋在王以德心中,随王斗前来永宁有幕府各员,还有温方亮、钟显才、高史银、李光衡,孙三杰诸部数千兵马,随军浩浩荡荡几百辆车马,内中不知装载什么。

他们的军士,一色身披甲胄,长枪兵铁甲,火铳兵镶铁棉甲,那股超豪华铁流,立时震住永宁城内城外所有军民。特别舜乡军那股百战余生的气势,更震得场中各人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永宁城原是个卫所,除了参将幕府外,还有卫所中各大小指挥同知,指挥佥事,正副千户等官员。原来的分守参将杨仙桥将要到宣府镇分守道南路去上任,忙着整理家丁,转移财产,所以迎接新任的分守参将事宜,主要由守备王以德筹备办理。

为了迎接王斗,王以德做足了工夫,将参将府内外墙壁好好粉涮,庭院好好打扫。永宁城公费颇有不足,王以德不惜自掏腰包,就是为了让新任的分守参将满意。

果然,定国将军王斗对王以德用心还是肯定的,招王以德很是询问了永宁城内外事宜,言语间多有夸赞,让王以德心中美滋滋的。当然,王以德极力奉承新任分守参将的同时,不免忽视了旧日上司杨仙桥。

王以德并不为意,虽然他以前对杨仙桥便如对王斗那样热忱。但杨仙桥己经是过去式——他调到宣府镇南路去,己经与自己没有关系。奉承好现任上司王斗才是最重要的。

王以德说了半天,虽然有些语无伦次,但黄昌义,陈恩宠,宋佳选三人还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他们相互交换眼色,撇开王以德,走到一旁低语。王以德略有些尴尬,他很快酝酿了一下感情,换上笑脸,走上前与钟调阳,徐祖成二人施礼说话。

在那边位上,徐祖成与钟调阳坐在一块说话,看着眼前的钟调阳,徐祖成不由感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王斗只是他一个恭谨的部下,一举一动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转眼间,他成了都指挥同知,比自己高了一秩,更成了地方上的分守参将,真正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自己反要看他的脸色说话,世事难料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边军一小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边军一小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眼前的钟调阳,以前也只是一个微末小军,因为跟从王斗,他成了地方上的守备,与自己平起平坐。不论徐祖成心中多么的嫉妒不适,也得忍住心中情绪,大力与之结交。

他谈笑风生,扭动这些年越加肥胖的身躯,丰大的鼻子都在颤动:“卫城东二十五里便是玉石沟,该处产石如玉。改日老哥我作东道主,带钟老弟去好好游览一番……”

……

“人说新官三任三把火,不知这定国将军到了永宁后,会烧什么火。”

延庆州守备陈恩宠阴恻恻地道:“观王斗在保安州所作所为,其人可不是个好相与之人。”

怀来守备黄昌义苦着脸道:“上官来到,肯定要有所孝敬,希望不要破财大出血。”

靖胡堡守备宋佳选压低声音道:“孝敬财帛事小,就怕那王斗贪得无厌,盯上我等的田地财路。”

他便是压底声音,说话还是粗声粗气,与陈恩宠的阴柔,黄昌义的干瘦不同,宋佳选却是个非常魁梧的大汉。肩宽背阔,脸上还有一道深深的疤痕,让他看起来颇有些凶神恶煞。

那身文雅的官服穿在他身上,一样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别扭劲。

听了宋佳选的话,陈恩宠几人都是竦然而惊,黄昌义喃喃道:“不会吧……”

宋佳选哼了一声:“谁知道呢。”

与保安州一样,东路各城一样是军官豪强侵占土地成风,肥沃土地被他们瓜分完毕,还有地处商铺,矿山,林业,哪一样他们没有侵利?他们就是当地的地头蛇,但王斗这条强龙来到,谁知道他可否会上来抢一口食?

与陈恩宠、黄昌义等人不一样,宋佳选族内田地倒不多。不过他家族镇守靖胡堡多年,该堡掌控东路通往塞外的要地,多少商贾豪强偷偷与塞外各蒙古部落贸易,走私成风。

要去塞外,就要向宋佳选行贿。坐收渔利,多少年下来,宋佳选己经赚得盆满钵满,他所领官军不到两千人,其中有近半就是他的家丁,靠的就是地利。

宋佳选最怕的,就是未来王斗盯上这条财路,分一杯羹还好,如果王斗起了独吞的念头,将自己调走,那……

希望王斗吃相不要太难看。

沉思良久,陈恩宠说道:“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王斗毕竟年轻,要想东路太平,还要靠我们这些老成持重之人。”

他意味深长地道:“几位大人,我们这些东路的老人,应该合成一条心思,共同进退。”

陈恩宠身为延庆州守备,向与知州吴植交好,吴植看王斗不顺眼,陈恩宠一样对王斗没有好感。但王斗重兵在握,天下闻名,非同小可。要合成声势,必然多拉些人。

东路各将中,钟调阳铁定没指望,那徐祖成急欲拍王斗的马屁,也不要想。王以德胆小如鼠,马屁精一个……黄昌义身为怀来守备,是个好人选,不过其是个墙头草,哪边强,那边有好处就靠哪边,小心其人出卖。

铁杆中,只有宋佳选,余者一些操守,防守之类的小官,用是用可,壮些声势,还有……

陈恩宠目光投向了大摇大摆坐在一张椅子上的大汉,他正与周四沟堡操守陈钦鸾狂声大笑,不知在说什么趣话。该大汉身上披着盔甲,却没有穿着大明卫所系统的官服,却是四海冶堡守备张文儒。

与他名字不一样,他不论长相还是举止都非常粗野,乱蓬蓬的胡须,盔甲衣袍上满是油腻,身上还有一股难闻的汗腥味。可能昨晚又与下属军士大醉而归,他的眼睛仍是火红,布满血丝。

“这张疯子,骁勇是骁勇,不过其一心只想杀奴,还对那王斗颇为仰慕,怕是靠不住……”

陈恩宠暗想。

张文儒任四海冶堡守备,掌控东路通往塞外另一通衢,不过与宋佳选不一样,他却非常厌恶境内有人私通塞外各部。见一个打一个,打完人不说,还将货物私吞,换了银钱与属下喝酒吃肉。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做派,与张文儒的身世分不开,其是迁安人,自幼偏好舞枪弄棒,崇祯二年,皇太极借道蒙古,攻破长城,大掠京师,迁安城破。张家一门二十三口尽数惨死后金兵刀下,包括其有六月身孕的小娘子,唯张文儒因事外出仅以身免。

遭此惨变,张文儒散尽家财,投身入军,因其每与清兵作战势如疯虎,人送外号张疯子。更有得清人伤兵活俘,活取其心肝下酒的事例,人在背后送他一个外号:“活屠张。”

得到这个外号,张文儒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沾沾自喜,每每高歌:“将那奴趁活开了膛,取了心肝与我下酒。”

算起来,从崇祯二年起,其就颇有战功,崇祯七年清兵从宣府镇入寇,张文儒也斩获甚众。然其不知通变,每获钱物,便与下属军士大醉而归,丝毫不愿孝敬上官,加上其活屠张的匪号,为上官所不喜,虽颇有军功,却始终不得赏识。

多年过去了,也只是一个守备,还被安放在清苦的四海冶堡之地。

本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便如靖胡堡守备宋佳选一样。但张文儒自绝财路,这种做派当然让东路境内众商深恶痛绝,不过没办法,这张文儒打仗狠,做人也狠,非常难惹。

他的名言便是:“人不狠,站不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边军一小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边军一小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典型疯子一个,遇上他是非常头痛的事。

张文儒唯一特点,便是对敢与清兵作战的好汉非常敬佩。听闻王斗的战绩后,他曾公然表示仰慕:“某听那王斗杀奴好大的名声,倒想见上一见,不知他手下兵将比我之儿郎如何?”

这样的人,不是陈恩宠心目中理想的目标,人多势众才好,看来自己需多想办法。

……

在堂外各人心思各异之时,王斗正与将要调任宣府镇南路的原分守参将熊廷瑞谈笑正欢。熊廷瑞很有富态,年在四十余岁,保养甚佳。可以看出其是个注重生活品质的人。

崇祯十年原东路分守参将毛镔死后,熊廷瑞从镇城空降下来,在东路之地,任官不到两年,又要调走。对他来说,平调宣府镇南路任顺圣蔚广参将,是个大大的喜讯。

东路这个地方,熊廷瑞并不喜欢,当地军头势力盘根错节,熊廷瑞觉得自己应对有心无力。特别该地临近塞外,颇为危险。崇祯七年,东奴大军便是从东路破口而入。说不定什么时候,东奴或北虏又来,能走是最好。

而相比宣府镇南路,其深处次冲之地,不用现在这样提心吊胆,担心什么时候身家性命难保。其治下圣顺川东西城、蔚州、广昌诸地也算是富足,自己可以安安稳稳捞钱。

王斗接手最好不过,皆大欢喜啊。

心情愉快下,熊廷瑞与王斗谈笑风生,相邀两地分守参将要多多联络,增进彼此的感情,对王斗这个传奇人物,熊廷瑞还是好奇的。

此举正中王斗下怀,二人一边欢笑,一边静待下属将诸务交接完毕。

新官到任,交接诸务繁多,明太祖朱元璋估计上任须知三十一条,祭祀、养济院、刑狱、在城印信、鱼湖、会计粮储,等等等等。一一都需交割确认,免得将来留了尾巴,多生是非。

王斗昨天到永宁城,己经与熊廷瑞交割了一天,还在继续,不过也快了,进入收尾阶段。

终于,在王斗连喝了四杯茶后,幕府文案主事冯大昌走进来,对王斗低声道:“将军,诸务己然确认。”

冯大昌的话,熊廷瑞当然听到,他哈哈大笑起身:“王将军,便让本将为你引见东路诸位同僚。”

※※※

老白牛:理清了思路,果然写得快了。

今天写了八千字,感觉很轻松。

喜欢明末边军一小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边军一小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