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352章 镇东商行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352章 镇东商行

作者:老白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4:06:48 来源:9书院

“……早有前车之鉴,东奴自兴兵来,就靠细作夺了我大明好多城池。前阵子东路这场变故,也是鞑子奸细煽动,幸好定国将军果断英明,一下子就将这事平定下来。这事也提醒了我们,还有在场各位,鞑子猖狂啊。”

“我们东路,就靠近边塞,不远处,就是北虏。往日那些蒙古鞑子,早投靠了满洲鞑子,万一他们利用奸细,这里应外合的攻进来,后果不堪设想,在座诸位也是家破人亡的下场……”

“所以,为了防范奸细,东路所有商家,各州各城,都必须防效舜乡堡,实行商人市籍制,登记审核后,才许开市。各掌柜也需好好查查名下伙计,有哪些贼眉鼠眼,来历不清的,要留心则个,否则将来连累你们……”

“外来商户想在东路落户经营,必须有本地身家清白者作保人,实行连坐,那些商贾出了事,保人一起连罪……”

将军府大堂内济济满堂,坐满了东路各处的士绅商贾。由于人太多,所以有位子的仅限一些当地有名望之人,余者人等只能站着。黑压压的人群一直从大堂内站在外面的台阶上,更从台阶站到外面场地上。

商人士绅毫不避嫌地站在一起,相互间,并没什么排斥的神情,也没有士绅以鄙视的眼神看着身旁商贾。这是因为,在大明朝,特别是末期,那些士绅官员,本身自己就是商人,或是商人的代言人。哪有自己排斥自己,自己鄙视自己的?

他们聚精会神听着上首的商科主事田昌国说话,此时他骨瘦如柴的身板挺得笔直,两个大泡眼发出耀眼的光芒。往日似醒未醒的神色己经与他绝缘。

终于,田昌国的商科完善了,内中颇有诸多田昌国精心网罗的人才,在商业管理上颇有一手。而且趁前几日的机会,王斗决定完善整个东路的商人管理,这个重任,当然落在商科主事田昌国的肩膀上。

田昌国抱定大展宏图,在定国将军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心思。加上定国将军与兵备道马国玺就坐在主位上倾听,此时说话声音未免大了一些。

道内商人全部纳入管理,与会各人早有心理准备,因此不觉得什么意外。而听到外来商贾必须有当地保人,东路各商人互顾一视,都看到对方脸上的喜色。

如此一来,东路这块地盘,便是以本地商人为首了。

他们更加仔细倾听田昌国接下来的话。

这么多人仔细听自己的话,想到他们以后都归自己管理,田昌国更是神采奕奕。

他咳嗽一声,接下去继续道:“……登记审核,这是第一步。我大明啊,早在太祖高皇帝时就设税课局,抽一些税款,三十而取一。显皇帝时,一年买价不及四十两者还免税……”

“为了鼓励商贸,定国将军决定继续奉行显皇帝时的仁政,一年买价不及四十两者仍然免税,不征收壹分壹厘的税款……”

田昌国话一出,下面许多小商人小士绅的脸上露出欢喜的神情,以后他们只要遵纪守法,以后在东路做点买卖营生就容易了。

“对以上者,不分行商、坐商,分别征三分到一成商税不等。我这里,己经制定了详尽的《商税则例》,如何征税,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时会张贴于各场门前,大伙都可仔细看看。”

王斗决定征商税,不过最高不过一成,也就是10%,后世税率一般是17%到25%,还有诸多的附加税等,相比后世,算是非常轻了。

不过田昌国此言一出,下面还是有许多商人士绅苦了脸。相比他们以前一文不交,显然定国将军定的商税高了,甚至比大明例行征收的商税高了三倍。

想不到大伙辛苦闹腾一场,王斗还是要征商税,赋税负担更重,难道这是定国将军对他们以前闹腾的惩罚?王斗余威在前,他们不敢出言反对,只是苦着脸相互而视。

田昌国冷笑道:“有句话说得好,依法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商科成立,会严负监督之职,有谁敢不交税,敢闹事的……哼哼……”

“依法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这句话,其实也是王斗顺口说的,迅速在他的体系中流传开来,田昌国连忙有样学样的说出来。

对下面商贾的神情,坐在上首喝茶的王斗与马国玺都是看在眼里,其实对商税这个东西,马国玺并不怎么在意。依他的经验,大明各处收上来的商税向来少,有时一个州县,不到一千两。

王斗也看过相关史料,似乎是山东的郯城县,明清时,土地税连人丁税,一年大约征银一万四千多两。不过相关的商业税,几十种货物算起来,一年不过九百余两,这还是内地一个较富足的地方。

收的税少不说,还戴上“与民争利”的大帽子,日后受到如潮般的明攻暗算,所以老奸巨猾的马国玺将责任推给定国将军府,所有政策的推行,都由将军府进行。马国玺私底下精神支持。

对王斗愿意将商税分给他一部分,马国玺表面感谢,心下不以为然,那几两银子拿来做什么?

对王斗来说,他都敢对道内文人商人大打出手,还怕区区“与民争利”的抱怨?商科必须设立,商税必须征,不管能征几个钱,就是要让治下人等潜意识有个想法,他们商人文人谋利了,也必须与普通百姓一样交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边军一小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边军一小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很快的,王斗还将清理治内军官们的田亩,让他们与新军户一样按亩交粮。从崇祯九年起,王斗镇守舜乡堡来,所有的军官与普通军户,他们分下田地后,现在都是按亩交税,没理由那些旧军官们的田地还是不交一个粮。

说起来,王斗的依靠,就是他的新军队,他们有田有地,分享带来的一切团体利益,几年来也习惯了当初王斗定下的各项政策,按亩交粮就是其中之一。

这只军队,还有他们背后的大量家属就是王斗最大的凭借。

与大明旧式军队不同,这只军队有朝气,知识度高,己经人人都能识字。说白了,这是一只以地主、自耕农,还有大量知识分子组成的凶悍武装,王斗就是东路最大的地主,治下几十万亩军田其实都属于他的。

等新屯堡完善后,王斗这个“大地主”名下的田地更将达到数百万亩。

王斗很明白舜乡军为何而胜,保安州所有的旧军队己经整编,有自己军队支持,清理那些旧军官名下田地,只是顺理成章的事。加上此次王斗镇压了东路的商人与文人闹事,更是无人敢触其锋芒。

整编了东路所有军队与旧军官田地后,王斗这只军队,将更加“纯洁”,万众一心。

让王斗欣慰的是,他名下的军官们,如温方亮,张贵,田昌国,林道符等人,连日来都向自己进言,愿意将名下田册献上,集体归于东路军田文册,按亩纳粮。想必他们久居这个团体中,也知道孰轻孰重的道理。

王斗也曾提议兵备道马国玺核查治内乡绅田地,不过马国玺当时吓得脸都白了,只推“滋事体大,需从长计议”,民户乡绅这一块不归王斗管,王斗也由着马国玺了。

……

他看田昌国此言一出,下首许多商人及乡绅都是苦了脸,目光投向王斗身旁的兵备道马国玺,马国玺不动声色,只缓缓喝着自己的茶。不知是天气炎热,还是将征商税的缘故,下首许多人额上,都冒出了满头大汗。

田昌国哼了几声后,放缓语气:“诸位都是明白事理之人,当然不会做那等违反律法之事。”

“而且大伙都知道,定国将军与兵宪大兴民政,以后东路这处可说商机无限。几十万百姓移来,日后需要多少粮米?还有油盐酱醋,木料棉花等等,可以让诸位挣多少银钱?”

“不说别的,定国将军麾下,还有东路各处官兵,需要的粮食,布匹,铁,煤诸物就是海量,商税区区小利,哪能与这些相比?”

“来年屯田大兴,东路几十万军民,可以产出多少粮食?畜养多少猪羊?大明眼下这个世道,有多少牛羊就要多少,有多少粮米就要多少,这之间的商机……”

“更不要说有定国将军在,东路太平,各位只管安心经营,放在大明别处,可有这么安乐?”

田昌国的话,说得在场各人心中大动。

确实,以目前来说,由于东路百废待举,需要的货源极多,贩卖什么进来都能赚钱。特别王斗军队,需求更是庞大。粮食是第一位,还有各样布匹,棉花,煤钱等物,也是有多少要多少。

等过几年后,东路发展起来了,生产出大量的粮食,畜牧等,不说本地需求,便是外地的商人,也是有多少要多少。一来一往,这之间的商机……

看场中各人开始兴奋地议论,田昌国趁热打铁:“东路草场山林众多,各位乡梓父老都可以仿效舜乡堡,养鸡养鸭,喂养猪羊什么的。而且定国将军让利于民,这水车诸务的产制,都可以让诸位来做。”

“还有各地矿山,只要向官府申请,查明身家清白,资财充足者,都可以开采!”

众人更是哗然。

保安州各处开劈的鸡场,鸭场,还有各样的畜场等,早引起有心人的普遍关注。大明眼下粮货奇缺,发展这种畜牧业,可说获利非常丰厚。一系列的下游行业,又可以诞生多少商机?便是鸡禽鸭禽牛羊等排下的粪便,都可以卖不少钱。

舜乡堡的水车,一向由民匠坊垄断,由于王斗每年都大兴屯田,需要的水车无数。单单造水车,就不知让多少工匠还有相关的林木商富有。

那些矿山等物,更是暴利之业,相关巨富者不计其数。比如说铁料,大明一直供不应求。在广东佛山,由于出产铁料在大明极为出名,甚至有北方商人千里迢迢到广东运铁贩卖的。他们的商队有时一出动就是几千头牛。

越到乱世,对煤铁的需求越大,以往那些矿山被东路各豪强占据,现在他们产业被剥夺,日后这些经营权落到自己头上……与会各人喜形于色,很多有能力者都在盘算自己可否能捞一杯羹。

场内气氛热烈起来,各人讨论声大了起来。

与各人心思相同,王斗认为,眼下大明高风险,高利润各种产品,估计己经被各地大商贾垄断得差不多了。想必参与武装走私的军阀都不在少数,自己能够想到的,其它占据更有利条件的更应该在做。

所以王斗打定主意,以后东路以发展农牧业,农副业为主,大明天灾**,粮食极为珍贵。有粮有羊在手,便可从容不迫。百姓的安定需要刀枪护卫,同时东路还将发展军工业,矿业,重工业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边军一小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边军一小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东路如果拥有大量优质焦煤,大量优质钢铁,不但可以满足自己军队的需求,升级军力,还可以在外地军头面前拥有极大的话语权。

王斗己经决定了,除军工外,相关的原料生产,还有民器种种,都开放给民间,自己作好监督就好了。如此,相关民器业,畜牧业,开采业,冶铸业,煤炭业等等,都可以蓬勃发展,云集一大批相关行业,带动更多的就业。

为了更多更好地生产出货物,各商人肯定会自己想办法改进技术,收容人才,也比自己在辉耀堡矿山中敲敲打打好多了。有了原料来源,他名下工匠,除出租一部分,便可全部投进军工,扩大自己的武器生产能力。

“……东路只要治理起来,要做什么买卖不容易?便是植棉造林,种植药材,都可以活民无数。各位作为东道主,只要紧跟定国将军与兵宪,要发财还不简单?”

田昌国果然在商业经营上颇有头脑,他口舌便给,说得很多商贾差点流下口气,感觉前景的光明。

“很多乡绅可能钱粮上有些困难,这不要紧,东路会成立钱庄,给诸位放贷,利息优惠……”

“还有很多掌柜有行商的,运货出去就知道,现今大明流匪遍地,到处是**,可说寸步难行。但有我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舜乡军在,就算派一队人护卫,又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劫掠了?”

在座各位商贾更是吸气,乱世之中,道路不畅,经常有货物被劫之事发生,加上各处官兵盗匪盘剥,导致成本极高。如果舜乡军愿意护卫,有货源在手,便是生意做到江南去也是等闲……

“前途不可限量啊,各位。”

随着田昌国的话,很多人都是不由自主点头,如田昌国说的,与未来的商业利益相比,征收点商税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事。

一时间,很多人都有种希望王斗人口与地盘扩大的**。

“未让东路所有的乡梓父老合成一条心,东路必须成立一个商行,老田我己经拟定一个名称,就叫:镇东商行,由万胜和米店的郑掌柜任第一任会长。”

郑经纶满面笑容地站起身来,向上首的王斗与兵备道马国玺作揖,然后又向在场各商人士人作揖。

……

看着场中热烈的气氛,王斗微笑起来,田昌国这个商科主事还是合格的,当年自己进入州城时,田昌国一副要死要活的鸟样。现在看他意气风发的样子,果然人不可貌相。

马国玺也是看得大开眼界,原来商事治理还可以这样来。他目光看向田昌国,这个骨瘦如柴的老军官听闻以前在保安州只是个混吃等死之辈,但现在进入王斗幕府后……

马国玺越来越觉看不透王斗这个人,第一次,他也对原本自己忽视的王斗幕府好奇起来。

这个幕府,似乎不简单,与众不同。

喜欢明末边军一小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边军一小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