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588章 出大事了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588章 出大事了

作者:老白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4:06:48 来源:9书院

老白牛:好,均订六千了,高订也有一万几百,成绩越来越让我满意了,晚上再更一章,不过时间说不清楚,十二点前后,习惯晚睡的朋友就明天看吧。

……

京师之中谣言,其实前往京师各人也有听闻,毕竟他们在京中也有眼线,有自己的情报来源。

杨国柱、王朴、曹变蛟、王廷臣、符应崇等人愤怒担忧,杨国柱纯粹为王斗鸣不平,余者为王斗抱不平同时,也有愤怒自己封赏可能落空之意。

封侯封伯,在获取军功封赏上,各将的利益是一致的,消息传开后,各镇兵将,同样不满之极,便是符应崇闻之也骂骂咧咧。

其实在京中,符应崇也有收过晋商们孝敬,不过比起与王斗的交情来,自己获得的那些好处,自然是微小得不能再微小,如果要选择的话,他定然毫不客气将那些奸商卖了。

得到消息后,唐通马后炮地对自己部将叹道:“唉,忠勇伯这就是功高震主的后果,某早知道会有今日,这人啊,太会打仗也不好,其实如我们这样也不错,不遭人猜忌,也不让人轻视。”

密云镇各将大拍马屁,赞大帅就是高瞻远瞩,有先见之明,知道低调做人,明哲保身的道理。

在辽东将官那边,祖大乐与祖大弼则有些兴灾乐祸,祖泽润之死,让他们心中颇有芥蒂。

看他们样子,吴三桂眉头皱起,说道:“两位舅舅,忠勇伯为国血战,朝廷如此对待,不免寒了各镇将士为国血战之心,这点上,我们应该站在忠勇伯这一方。”

他说道:“不言忠勇伯留在辽东的数十门红夷大炮,便是大舅临死前嘱咐我等,交好忠勇伯,交好靖边军,此时正是良机。“

靖边军缴获的上百门汉八旗红夷重炮,朝廷询问过王斗意思后,留下了数十门红夷重炮守护辽东各城,余者留在符应崇的神机营中,慢慢运回京师,对那些鞑子的四轮磨盘大炮,京师人等,无不好奇。

这些火炮,也有一部分将要运往蓟镇。

听闻这个消息,洪承畴,王承恩,张若麒人等,则是大惊失色。

张若麒叹道:“又是言官,唉,陈公也糊涂,此等关头,应该站出来大力声援才是。”

对那些言官御史,他也曾饱受其害,当时他代表兵部向东路购买一批精工鸟铳,不过想得点回扣钱,就遭到言官们质疑围攻,好在他口才了得,最终驳得各方哑口无言,这才脱身而去,事后仍然心有余悸。

若王斗在朝议上被言官围攻,那真是百口莫辩,那些乌鸦最善胡搅蛮缠,王斗就是再长一百张嘴也分说不清,而且,心寒啊。

一路行来,洪承畴则在忧虑另一件事,朝廷对靖边军猜忌日重,或许此后,忠勇伯,还有他无敌的靖边军,就此难见疆场,眼下鞑虏大部仍在,内又有流贼横虐,国事又将如何?

他正为此担忧不己,听闻谣言消息后,恨恨大骂:“这帮蠢货,邀名卖直,捕风捉影,自持忠义为国,却在陷皇上于不义,朝中诸公,怎又如此糊涂?”

他一边骂,一边大力咳嗽,甚至咳出血来,看得身旁幕僚忧惧交加。

洪承畴知道,此时的言官,多为沽名卖直之辈,只想着自己名留青史,对可能造成什么后果,他们是不管的,只是,就此延缓封侯封伯之议,这是激起所有边军的反感啊,甚至骚乱,将令国家陷于险地!

边军打仗是为了什么?任职总督多年的洪承畴深深知道,无非是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小兵更只为获得一些军功赏钱,断了他们的封赏之路,可能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只是,真要上书朝廷,分说此事,与言官大员们作对?想到这里,洪承畴又犹豫了。

与洪承畴一样,张若麒虽然也长吁短叹,但要让他与朝臣言官们交恶,那是不可能的,他只希望陈新甲能站出来,大声为王斗说话,只是陈新甲的表现,让张若麒恨其不能,怒其不争。

最后二人都找上王承恩,正要分说此事,一个消息传来,将包括王承恩在内各人,震得魂不附体,面色苍白。

似乎激愤于京师谣言,还有朝野诸公态度,忠勇伯下令靖边军转往昌平,不回京师接受封赏了。

这代表什么?

王斗打算抛开朝廷,不在规制之内游戏了,一个不好,就是双方**裸撕破脸皮,二者温情不在,强悍的靖边军从此站到对立面,这是滔天大祸啊,事情的严重,比起流贼与虏贼相加还要深大。

果真如此,就算不考虑国朝安危,三人最终下场同样不妙,丢官只是其一,甚至有掉脑袋的风险。

好在还有挽回的余地,听闻消息时,杨国柱等己火速前往王斗帐中,苦苦劝阻,让王斗回心转意,三人带着幕僚随从,也急速赶往王斗帐中。

此时王斗帅帐己然黑压压挤满人,游击之下的将官,只得在帐外等候,王斗在边军各镇威望素著,又结交广阔,所以得到消息的总兵大将全都来了,连吴三桂也带着祖大乐与祖大弼,匆匆赶来劝说。

一见王斗的面,张若麒就惊惶道:“有话好说,忠勇伯千万不可如此,下官也知道忠勇伯心中委曲,也深恨那些言官无状,定然上书,为忠勇伯分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边军一小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边军一小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看向洪承畴,洪承畴一边捂着绸巾咳嗽,一边点头:“老夫这就上书,为忠勇伯分说一二,定然不寒了忠勇将士之心。”

王承恩眼中流出泪来,他上前恳切道:“如洪督,监军所言,圣上,朝野诸公,那是受了奸人蒙蔽,咱家立时回京,在皇上面前为忠勇伯分说,只恳请忠勇伯万勿有班师之举,以免中了贼人奸计,做那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王斗只是冷着脸坐着。

杨国柱非常着急,同样差点流出泪来,这个老将上前抓住王斗的手,着急道:“国勤,听哥哥一句劝,暂且不动,会有法子,避开这次京师风波,只是切勿与朝廷决裂!”

他环视帐中众人,厉声道:“朝中奸臣当道,小人放纵谣言,这是拿尖刀剜我等边将之心,忠勇伯之忠义,天日可鉴,吾等岂可坐视谣言伤害?朝廷若不妥善处置,本将,同样不进京封赏!”

王朴一咬牙,喝道:“算我一个。”

符应崇犹豫一下,同样大叫:“算上我。”

王廷臣哈哈一笑:“当年在平谷,末将就与忠勇伯并肩血战,此次之事,岂能不算我一个?”

曹变蛟用力一点头:“算上我。”

吴三桂不理祖大乐与祖大弼的眼色,同样郑重道:“末将当与忠勇伯,忠贞伯同仇敌忾,共同进退!”

辽东总兵刘肇基一点头:“当与忠勇伯共进退!”

唐通看来看去,急急道:“也算上我。”

王斗抬起头,猛地看向杨国柱等人:“杨帅,你们……”

杨国柱一摆手,脸上满是决然之意,与王斗相识的一幕幕往事涌过心头,特别巨鹿之战,还有辽东血战,他忽然喉咙一激荡,脸色涨得通红,猛地扬起手,咆哮道:“不公!”

“不公!”

帅帐中,众将怒吼声音传扬,他们声音传出帐外,又引起呼应,更传到一座座边军营寨,风雪中,有如冬雷彻响大地,十数万将士咆哮:“不公,不公,不公!”

洪承畴、张若麒、王承恩等皆为色变,出大事了。

……

京师东之南为朝阳门,东之北为东直门,辽东大捷,京师沸腾,由于此次大战,援助大军同样伤亡不小,更战死五位大将,其中之一,还是威望素著的左都督祖大寿,所以为迎接班师大军,大明朝廷煞费苦心,准备种种事宜。

大军到时,各大将棺材到时,整个内阁官员,都要出城迎接,介时大明君臣,还将为死难大将,举行三祭仪式,还要全城哀鸣,为死难将士哀悼。

算算己是酉时,还有前方的消息,班师大军,明日就会到达京师,礼部的官员,最后巡演朝阳门内外,意图到时各方礼仪,尽善尽美,做到无可挑剔,让归来将士感激涕零,更增为国奋战之心。

一个礼部主事,最后一次看过朝阳门一带,暗暗点头,应该没有砒漏了,忽然他眉头一皱,隐隐风雪中,就听前方蹄声急促,似乎数十骑正腾腾奔来,京师要地,何人如此策马狂奔?

守门一个将官,骂骂咧咧,正要上前查看,忽然他目瞪口呆,那群嚣张奔骑越发近了,将要来临的幕色,与一阵阵不停的雪花中,他看清楚了,为首之人的衣着相貌。

他戴着嵌金三山帽,身着蟒袍,一张原本阴沉的脸,更阴得似要滴出水来,再看他身旁随从,不是锦衣卫,就是宫中太监,个个飞鱼服,绣春刀,个个跋扈之色,显于脸上。

为首之人那张脸,这将官曾有幸见过,正是饱受皇上宠幸的,司礼监大太监王承恩,王公公,听说他前往辽东监军去了,又随同得胜大军归来,怎地……

再看平日沉稳阴沉的王公公,此时神情慌乱,一副匆匆忙忙的样子,那将官正要迎上巴结,或许自己可以帮忙跑个腿。

他脸上刚展现出笑容,就听王公公尖叫道:“闪开!”

毫不留情,策马直直过来,进冲进入城门,差点将这将官,与那礼部主事撞翻在地,余者随从,同时快马加鞭,一声不响,驾驾声中,策马滚滚而去。

终于,待他们过完后,这将官与那礼部主事大眼瞪小眼,均想:“出什么事了?”

喜欢明末边军一小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边军一小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