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646章 户部应对(下)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646章 户部应对(下)

作者:老白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4:06:48 来源:9书院

崇祯叹了口气,手上的银圆,虽成色略微不如官府的折色银,然如此便利规范,想必小民不会在意这点差别,一枚银圆,定可当折色银一两使用。

更别说民间通行的银两,成色远差于折色银,高的九成,低的七八成不等。

王斗又开始动作了,崇祯帝心中不知是何滋味,与大明别处不同,从王斗封侯后,自崇祯初年不出京师的锦衣卫,开始在宣府镇活动,所以王斗的动静,崇祯帝能最快得知,还想方设法,搞来了一些银圆。

王斗放言出来,朝廷制钱标准,便是自己在崇祯元年发行的,每文重一钱二分五厘的好钱,余者,尽数是私钱劣钱,以后在镇内禁止流动,不知为何,他有一种兴灾乐祸的感觉。

因私钱泛滥,户部每年发行铜钱越来越无力,现大明流通的,大部分是地方钱局,还有私钱商们的铜钱,很快,宣府镇要倒霉的,就是自己痛恨的私钱商,这是崇祯帝乐于看到的。

不过王斗只认崇祯元年的制钱,略略得意之外,也让崇祯帝感觉有些羞怒,王斗言外之意,便是此后历年,朝廷发行的皆是劣钱烂钱?在宣府镇流通的资格都没有?

而且,当年自己可以发行精良钱币,为何此后不行?难道就任王斗在那邀买人心,自己却无所作为?

他看了王德化一眼,这个太监,正喜滋滋的玩弄手上银圆,或许,太监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爱钱。

崇祯帝承认,手上银圆白花花的,炫人眼目,特别一叠握在手上,有一种奇怪的满足感。

想了想,崇祯帝道:“召,户部尚书倪元璐。”

很快的,倪元璐匆匆而来,还没施礼完,崇祯帝直接截住他:“永宁侯在宣镇发行银圆,倪爱卿有何看法?”

接过值事太监递来的银圆,倪元璐脑中急转,宣镇发行银圆,倪元璐是知道的,也想方设法,搞来了几个银圆,更不说,此事已在京师引起热议,什么说法都有,而且,对银圆的外形与标值,也是议论者众。

这宣府镇的银圆,除了标值上的“分”外,余者“圆,角”等标值,都让人难以理解,便是历朝外夷,有流进一些银币,虽说外形颇象宣府镇的银圆,然也没有圆、角等标值。

嗯,这个“圆”还好说,银圆,本来就是一个圆圆的东西嘛,又是银子所铸,叫银圆可以理解,角就不知什么玩意了,外界的解释揣摩,可能永宁侯想表现自己钱币的与众不同,让人印象深刻。

看到银圆的第一眼,看那统一的成色与外观,倪元璐心中知道,此物之便,未来,将大肆流通天下,如果永宁侯有这个财力的话。

而且,倪元璐知道,看到银圆后,皇上心中着急了,堂堂朝廷,不若区区地方一总兵,是何滋味?想必朝野上下,一样如此心情。

他惶恐躬身:“臣,有罪,臣请皇上……”

崇祯皱着眉头:“朕,不是要治你的罪,只是想问爱卿,可有良策?”

他摩擦手中银圆,着急地道:“户部钱局,可否效仿此物?”

迎着皇帝期盼的目光,倪元璐沉吟良久,最终还是叹道:“难。”

崇祯帝失望又不悦:“为何?堂堂户部,不如地方一钱局?”

倪元璐吐出几个字:“私钱、火耗。”

崇祯帝立时无语,是啊,私钱、火耗四个字,立时让朝廷的银圆等推行,成为泡影,他心中浮起悲凉,为何要做一件事,总是这么的困难?

倪元璐察言观色,他小心翼翼地道:“然,虽朝廷铸造银圆暂不可行,铜圆却可,臣,请复崇祯元年旧制,开铸精良制钱,以解朝廷钱荒窘迫。”

宣府镇消息传来后,倪元璐就在揣摩,户部该如何应对,堂堂朝廷,自然不能让地方军阀比下去,所以在钱制上,必然有所作为。

因火耗问题,银圆暂不可行,不过铜圆,还有一文面值的小平钱,还是可以的,如果能得到皇帝大力支持的话。

崇祯元年的“崇祯通宝”,是户部上下的骄傲,便是现在,在非常挑剔的宣府镇,也是唯一许可流通的朝廷制钱,可见崇祯元年钱币的精美。

“可行吗?”

崇祯帝却有点犹豫。

崇祯元年,他曾规定,每铸钱一文,需用铜两钱,只是没多久,因财政问题,还有各地钱局的大肆滥铸,私钱泛滥等缘故,让那精美的钱币发行没多久,就进行不下去。

倪元璐狠狠道:“制钱之贱,多为私钱掺入过多所故,朝廷欲铸新钱,定先打击那些造钱贩假的私钱贩子!”

他说道:“现诸地,铸钱可获暴利,百斤铜料,售后便可获数倍利润,所以私自造币者众,便是朝官爱卿,多有所为。”

“臣为江南人氏,而在江浙,湖广诸地,盛产白铅,当地白铅,每担售价不过白银二两,然商贾运往广东,每担可得白银六两,海商再将白铅运往倭国,每担白铅,可炼取白银十八两。”

“提炼所剩白铅,再运送回国,每担又可卖白银六两,当地官将豪绅,多有参与,朝廷之利,尽付他人之手。”

提起这事,倪元璐痛心疾首,崇祯帝眼中,也是露出痛恨的神情,从王斗抄家来看,大明民间,不是没有钱,为何,朝廷却越来越穷?

“所以,欲铸新钱,必先打击私钱商贩!”

倪元璐对着崇祯帝连连叩头。

他知道,此举一出,自己定然遭受难以想象的攻击浪潮,只是吾辈饱读圣贤书,又何惜此身?

崇祯帝看着倪元璐,任户部尚书后,他憔悴了许多,前些时日,他推行节流省费数策,就得罪了许多人,遭受很大的抗拒,特别许多吃空饷,喝兵血的武人,对他极为不满。

因库房钱粮枯竭,他暂缓遍练新军之议,同样让许多人埋怨,弹劾他的奏疏,越堆越高,已经有如当年李邦华受命整顿京营之势,初时信心满满,然不到一年,就因得罪人员太多,无奈冠带闲住。

崇祯帝起身踱步,最后说道:“卿,有何策略?”

倪元璐早详细准备相关奏文,他呈交上去,在旁解释:“打击私钱,臣之策,乃于九门特设御史九员,督理其事。每街衢钱桌,有私钱一文者,笞,二文者,徒,叁文者,遣,四文外者,斩!”

“其价限定,一两六百,多一文亦斩,又设石臼铁杵,一见私钱,即刻捣碎以绝其影,有夹门入者,搜获必斩。小民贸易存剩,许送纳御史台,奖之,如此,私钱可禁!”

崇祯帝沉吟,倪元璐又道:“天子脚下,首善之地,此法可在京师先行,待见奏效,便推行全国。”

崇祯帝沉思良久,道:“善。”

喜欢明末边军一小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边军一小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