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651章 农场主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651章 农场主

作者:老白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4:06:48 来源:9书院

很快的,众人在一座宅院前停下,宅院靠着山,山上有大片的白桦树,景色非常的不错。

而眼前的宅院,建有骑墙而立的小门楼,门楣上方,有着如意形状的花饰,入了门内,还有一道垒砌精致的影壁,这便是赵荣晟新购的居所,可谓轩敞大气,从今往后,赵荣晟也算大户人家了。

虽说赵荣晟年纪轻轻,才二十几岁,却已经有了一子二女,妻子杨氏,自小便随在家中的童养媳,赵荣晟自幼父母双亡,赵荣晟与杨氏,都是爷爷一手拉扯大,往日生活困苦,成亲的钱粮都没有。

不过在赵荣晟参军不久,他就与杨氏成婚了,放眼靖边军老军,大多如此,只有往年那批五千人的乙等军,对是否成亲之事,会略略缓和些,不过到了现在,他们基本也都成家了。

杨氏比赵荣晟长两岁,童养媳大多这样,她是个贤惠的女人,加上子女乖巧,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不过与每个妻子一样,总担忧丈夫出征能否归来。

见到杨氏,众人不敢怠慢,罗良佐与赖得祥口称嫂嫂,韩铠徽几人,忙称太太,奉上带来的一些小礼品,杨氏非常高兴的收下礼物,客气几句,又与赵荣晟说了几句话,然后退往了后院,将客厅,留给了丈夫招待客人。

罗良佐与赖得祥在杨氏面前颇为拘束,不过女人一走,他们立时原形毕露,神气活现起来,罗良佐翘起二郎腿,环视宅所大厅,羡慕地道:“老赵这宅院真不错,怕是乙等级别的吧?”

赖得祥道:“肯定是,价格不菲啊,也只有老赵省得买。”

赵荣晟舒服地靠在椅子上,说道:“我那婆姨,从小就跟着我受苦,有钱了,就让她享受享受。”

罗良佐拍腿说道:“也是,我买了一座丙级的宅院,娘的,我那婆姨过来后,足足哭了三日,嚎哭个鸟啊?不明白的人,还以为我家在办丧事呢。”

众人大笑起来,相互讨论交流,不说赵荣晟,如罗良佐、赖得祥、牟大昌、韩铠徽,这种队官级别的人,买了宅院后,不约而同的,都请了佣人,以后请车夫马夫,请管家,也都在众人考虑之内。

武定国、刘烈等甲长级别的人,买了房后,一样请了佣人,至于管家之类,还在考虑。

众人兴致勃勃,都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罗良佐忽然又拍腿:“不好,只顾着高兴,我老罗家人丁单薄,这几百亩良田分来,怎么耕种?难道眼看着良田荒废在那?”

赖得祥为人精明,对这个事情,早有考虑,他说道:“不必担忧,眼下东路耕田队,采矿队,打铁队……遍地,后勤司也考虑到这点,会为我等联络耕田队与放牧队,每年收些工钱与费用,我等不需操劳,坐着收粮便是。”

罗良佐放下心来:“这敢情好,只是这工钱贵不贵?要是贵了,某情愿自己找人耕。”

正讨论得热火朝天,一个黑壮的女人进来,却是赵荣晟一个隔了不知多少代的远亲,看人老实,就留下来做帮佣。

他赵荣晟自成为甲长,特别现在的把总后,平日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上门了,赵荣晟从来想不到,自己原来有这么多亲戚,只是为何从小到大,自己都没见过他们?

这女人赵荣晟称她为婶娘,姓孙,不过却懂得规矩,她手上拿着一份名帖,进来后,说道:“老爷,门外有一个姓郑的商人求见,这是他的名帖。”

赵荣晟接过一看,眼前一个长方形的“名帖”,约长七寸、宽三寸,大红红笺样式,上书“郑氏农行、郑忱”几个大事。

“名帖”上面,郑忱两个字,更特别大,这是此时风习,表示谦恭的意思,名字字小了,会被视为狂傲,而名帖,明时使用普遍,上到内阁大臣,下到青楼女子,几乎什么人,什么地方都在使用。

“郑氏农行?”

赵荣晟沉吟,好象有听说过,他吩咐道:“让那姓郑的进来吧。”

很快的,一个四十多岁,下巴有一撮小胡子,个子中等,神情精明和蔼的商贾进来,见厅内这么多军官,他眼中闪过惊喜之色,彬彬有礼对赵荣晟施礼道:“鄙人郑氏农行郑忱,见过左校尉,见过诸位校尉。”

原来这个郑忱,是郑氏农行的一位管事,那郑氏农行,是新成立一家农场商行,郑忱作为名下一管事,专门拉客户来了。

东路现在的土地买卖被严格限制,想相互兼并难上加难,对农事,王斗又优惠条件很多,现商品粮的生产,畜场经营,也是稳赚不赔的事。

而且,对于商人,除了有功勋,便想在塞外获得土地草场,也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很多商人看到商机,又想出办法,纷纷向保安州等地的靖边军战士租用田地经营,双方互利互惠。

特别现三晋商行会长郑经纶,首先成立一家大规模的,专门经营农场的商行,向分到大量田地,又无余丁耕种的靖边军各级军官们,租用田地草场经营。

很多有实力的商人一样跟风,如雨后春笋,一家家农场、牧场、农行,纷纷在东路,在宣府镇成立。

“鄙行的东主,便是三晋商行郑经纶郑会长,行下数十只耕田队,放牧队,采矿队,实力雄厚……两个月来,已经有韩朝韩上都尉,高史银高上都尉,钟调阳钟左都尉,谢上表谢右都尉等等……纷纷许可意同,愿意将他们名下田地,草场,矿山等,交于鄙行积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边军一小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边军一小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鄙行信誉第一,郑重承诺,所获红利,定然高出租用普通耕田队等二成……”

郑忱口若悬河,还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小算盘,打得啪啪作响,卖力的介绍,如果厅中各人,将名下田地草场租用给他们农行,每年收获利润,定然比自己耕种,或是交给耕田队耕种,要高出很多,还不需要劳心劳力。

而且他们农行,在镇抚司与民政司都有备过案,定然童叟无欺,不敢欺瞒各人。

在他卖力介绍下,赵荣晟等人都是心动,这敢情好,不需要自己动手,每年坐着收粮,最多,每年派管家去巡察几番就好。

赖得祥精明,向赵荣晟使了眼色,赵荣晟会意,说道:“这样吧,容我再考虑考虑。”

郑忱笑道:“这是当然,鄙人改日再登门拜访。”

郑忱去后不久,厅中各人,还在争论,要不要将田地交给郑氏农行经营,却见孙婶娘这时进来,又将一份名帖,递给赵荣晟:“老爷,门外有一个姓赖的商人求见,这是他的名帖。”

很快的,一个衣着华贵,笑眯眯的胖子进来,却是赖氏庄园,名下一位管事。

“鄙人赖氏庄园赖满就,见过左校尉,见过诸位校尉。”

“鄙行的东主,便是三晋商行赖满成赖副会长,实力雄厚……”

“鄙行郑重承诺,所获红利……”

这天,赵荣晟等人,一共接待了共六波的农场畜场商人。

这个情景,也在许多获得田地的靖边军军官宅院内发生,资本主义农场主,不知不觉在东路诞生……

……

辽阔的华北大平原。

快进入夏季了,不过举目望去,依旧满目的荒凉,极目远处,似乎见不到什么生机,沿途城镇,个个死气沉沉的,这块膏腴之地,已经失去了活力。

保定府,离易水河边不远,走来了一群携家带口的难民,个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不过看着前方的易州,他们眼中,都怀着希望。

人群中,有一户人家,大小约有七、八口,最老者,年过六十,杂乱的头发全白,满脸的皱纹,身上的棉袄,也是千疮百孔,最小者,不到十岁。

一个枯黄瘦弱的小女孩,她被一个妇女抱在怀中,四肢无力的缩着,她动了动,轻声道:“娘,丫丫好饿!”

妇人安慰道:“丫丫乖,到了易州,进了紫荆关,就离宣府镇东路不远了,丫丫就可以吃饱饭了。”

小女孩丫丫,乖巧地嗯了一声。

望着前方,这群人中,几个拿着棍棒的中年或青年男子,眼中也露出期盼之色,只希望快点到达宣府镇东路,这样,自己一家人,就可以活下去。

同时他们也害怕,怕,那宣府镇东路,不会如传说中一样,那样,他们一家几口人,就走到绝路了。

“总算快到了,也不知道,宝宝在宣府镇怎么样了。”

人群中,有一些车马,颇为的吸引人,其中一辆大车上,坐着一个中年妇人,还有三个年轻些的少妇,个个怀中抱着孩子,她们长像,都与韩铠徽颇为相似。

还有大车周边,走着一些男子,却是韩铠徽在真定府的家人,还有几个姐夫,又有他们的父亲姐妹等。

接到韩铠徽书信后,鉴于周边环境越来越恶化,蠢蠢欲动,满是要吃大户的饥民,韩父当机立断,卖掉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田园宅院,举家迁移往东路。

这确实需要很大的魄力,韩家怎么说在当地也有良田百亩,有一些忠心的佣人护院,东主都走了,他们也随之一起迁移,所以一行人中,青壮不少,长途行来,多少有点自保之力。

喜欢明末边军一小兵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边军一小兵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