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连三。沪上发生多起暗杀事件。梅暮稚子说道:“看来这次主任应该是坐不住了。”“可想而知。”“总部目前有安排吗?”“处长在电话内让分区全体成员出动,在租界内找寻参与两次多起暗杀行动的军统分子。”这次李群不可能继续无动于衷。先前判断错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以为军统不会再行动,谁知道他们变本加厉。确实打了总部一个出其不意。李群也觉得判断失误很没有面子,所以命令特工总部开始大规模的搜查,同时要求宋书堂他们在分区内,同样展开搜查。得到总部命令当然是要安排下去。宋书堂让曹欣荣、严丰开始搜查,但其实能不能奏效,现在不得而知。执行任务便可。同时特工总部这里,也开始针对遇害的官员所在机关单位进行调查。毕竟他们的行踪被人准确无误的掌握。你说没有人通风报信显然不可能。而且他们都分属在不同机关之中,肯定不会是一个人提供的情报,必然每个机关单位内,都会有人泄密。因此都需要深入调查。宋书堂他们在分区,没有参与这样的调查,更加不会被怀疑泄密。因为宋书堂确实没有掌握到确切的情报信息,得到的不过只言片语,不足以支持行动的安排。分区搜查几日没有结果,梅暮稚子今日对宋书堂问道:“总部针对那些遇害人员机关的调查,有没有最新进展?”“处长这里没有打电话通知。”宋书堂也不太清楚。毕竟这些信息,万良不可能和宋书堂汇报。你不问对方自然不会主动讲。但这些确实和分区的工作关系不大,宋书堂没有太过主动。不过梅暮稚子既然提起,宋书堂问道:“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我是觉得总部既然将重心放在调查泄密人员一事上,我们能不能参与一下。”“那些官员都是在租界外面,机构也是如此,我们想要参与只怕很难。”“如果处长愿意,我们可以离开分区。”梅暮稚子觉得他们现在在分区,能发挥的作用不大。可是宋书堂的能力远不止于此,梅暮稚子觉得可以能者多劳。宋书堂是万万不想参与调查的。能者多劳也不能对付自己人不是。所以宋书堂沉吟片刻说道:“虽然我们可以离开分区去参与这个任务的调查,但是毕竟我们算是突然加入,肯定会有人心生不满。最重要的是现在主任、处长、梅机关这里都盯着我们,这种时候还是先稳住再说其他。”梅暮稚子听到宋书堂的考虑,知道确实有道理。但出发点太过小心。不过既然宋书堂想要稳扎稳打,梅暮稚子就没有继续建议。毕竟她的建议是比较激进的,想要尽力表现能力。好处当然显而易见,梅暮稚子不需要明说。坏处也就那么几个。可以选也可以不选,因此梅暮稚子都能接受。不过特工总部的调查,让宋书堂觉得是有危险的,毕竟军统提供情报的人,一旦被抓到把柄,肯定很难逃离。但此事不用宋书堂去汇报步凯捷,军统这里早就有预料,而且就算事前没有预料,这会也肯定知道了。宋书堂虽然不想趟浑水,不过既然梅暮稚子提起来这件事情,他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去总部打听一下。如果真的有什么进展,也可以告诉步凯捷。而且这件事情他没怎么参与。也都和租界没有关系。哪怕最后调查任务出现问题,万良怀疑宋书堂的可能性也很小,他真的打听了这件事情。至于打听过后,万良会不会让他参与调查。就算是让,宋书堂也有理由拒绝。就说梅机关现在看自己不顺眼,他还是老老实实躲在租界里面,不要在外面活动。这个借口足以说服对方。因此宋书堂最后对梅暮稚子说道:“虽然我们现在不打算参与调查,不过也可以去打听一下消息,如果能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直接提供给处长,没有外界知道也是不错的。”你的目标是万良。那么你和万良搞好关系是第一步。梅暮稚子一听立马说道:“那你去问问,我在分区看着。”她现在很希望宋书堂可以立功,这对他们的计划有利。毕竟当宋书堂说出自己想要做主任后,梅暮稚子就一直心里在思考,怎么才能很快的完成这个目标。宋书堂告别梅暮稚子之后,就赶去总部。到了总部宋书堂问的非常开门见山,没有拐弯抹角。万良对此却说道:“这件事情目前还在调查中。”“没有线索吗?”“还在调查。”听到万良的话,宋书堂有些怀疑,难不成是掌握到了线索。如果没有线索,万良应该会很直接说没有线索,但是现在的回答模棱两可。但是宋书堂追问,对方还是不愿回答。可见是保密工作中。能被万良如此保密,都不愿意透露给宋书堂,可见是真的有斩获。万良之所以不告诉宋书堂,一方面是情报工作需要保密,其实另一方面也是在保护宋书堂。这样等到任务出现问题,可能遭到泄密的时候,万良就可以少怀疑一个人。并不是所告诉宋书堂,到时候多怀疑一个人。而是尽量控制在小范围内,这样怀疑的时候可以减少人数。万良都是如此态度,宋书堂不好继续询问,毕竟你打破砂锅问到底,反而是奇怪。后闲聊几句宋书堂就从特工总部离开,不过回去分区的路上,确实有些吃惊,特工总部竟然这么快就找到了线索,明明军统方面早就知道特工总部会如此调查的啊。只能说千万不要小瞧特工总部。之前是李群故意放人,这一次是他以为军统不会继续行动,但是想要不费吹灰之力,显然在李群这里不太可能。宋书堂回到租界之后,立马前去见步凯捷。听完宋书堂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