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目前为止,各地昭武军总数约有三十二万人;除此之外,军中还有十一万的齐国降兵。”沈宁道。
“恒卓降了后,水军有多少艘战船?”李昭问道。
魏显道:“大型楼船约有二十艘,蒙冲、走舸之类战船,共一百四十余艘,其它皆是舢板之类的小船;水军总数约五万两千余人。”
李昭微微点了点头。
昭武军是李昭统治的根基,他能夺取南方,甚至敢和豪强彻底撕破脸,皆因手中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无论什么时候,军队都是重中之重。
如今南方已定,李昭觉得该多花些时间,重新整顿下军队。
“这些年来,军械愈加精良,粮饷、赏赐也多于以往;但本王听说,军中近两年出现一些不太好的风气。”李昭犀利的目光,缓缓扫过殿内每一个人。
范硕、邓信等人默然不语,他们只负责筹集钱粮、招募青壮,从不参与军队内部的事。
将领们低着头,同样不吱声。
石艾面色凝重,仿佛陷入了沉思。
杨智微微眯着眼,一副我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沈宁暗自一声轻叹,抱拳道:“启禀大王,我军多年来屡战屡胜,少部分将士不免心生傲慢,有轻敌之意;其次,为快速补充兵员,不少降兵直接转为昭武军正卒。若战斗持久,这部分士卒有时不愿死战。”
“明知其不愿死战,为何还要用。”李昭不悦道。
“大王所言甚是,是末将疏忽了。”沈宁连忙道。
沈宁有自己的苦衷,汉中、蜀地、襄阳等地,皆需要驻扎大军;长沙之战初期,昭武兵力本就少于齐军,李昭又担心魏军袭击汉中,催促沈宁加快战争进程。于是降兵、青壮等,仅接受短时间训练,就被立刻投入了战场。
李昭也清楚这些,没有过多的指责。
他目前没有大规模扩兵的打算,打算维持现有的兵力。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一千人干翻一万人,一万人干翻十万人,这种事历史上屡屡有发生。
李昭郑重道:“即日起,淘汰军中老弱伤残者。除此之外,如非战时,降兵、新卒不准进入昭武军,需先在后备军里完成考核。”
“末将遵命!”众人道。
“末将以为,后备军里的士卒也要分级,能力出众者定为甲等,可优先提拔。”杨智提议道。
“军中骑兵近来损失不少,还需尽快补充战马。”韦睿道。
........
又有几人相继发言,李昭一一应之。
昭武军从黑虎岭时期,一直有备用军制度;这些年来相关规则已经逐渐完善。
李昭等人能做的,是在之前的基础上,继续精益求精。
...................................................
事情议的差不多了,众人行礼后纷纷离开,只有邓信主动留了下来。
“可还有其它事?”李昭问道。
邓信神情变得严肃,“哪怕大王不打算扩军,军中步卒、骑兵、水军等,加起来也有四十万人。我军向来优待将士,大王又要求这么多人都是精兵;如此一来,钱粮消耗巨大。”
“养不起吗?”李昭眉头微皱。
“齐国刚灭,人心未定,大王未来应休养生息。在下的意思是,部分士卒可放其归乡;等到战时或训练时,再重新聚集起来。”
“军中将士一直有休沐时间,且农忙时也会让其返乡。”
邓信苦笑道:“大王说的没错,但这些时间实在太短;将士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训练,每月粮食消耗巨大。”
南方的战争明明已经结束了,但从今天来看,李昭显然不打算减少军中开支。
各大军营内,频繁开展各种训练,每日都是热火朝天。
“可在江南,或荆襄一带,划出三百万亩良田,专门用作军垦。”
“即使如此,还是不够!”
“怎么可能不够,大不了加到五百万亩。本王就不信了,偌大的南方,养不起四十万人。”李昭心中不太高兴。
“不是养不起,而是希望大王再等个一、两年。齐国之前为对付大王,对百姓多次加征赋税。如今百姓穷困潦倒,大王却还要动用这么大笔钱粮,不利收复民心。”
“办法总比困难多,你去和子清、范硕他们多多商议下,总归能够解决。”
邓信见无法说服李昭,只能作罢。
最近几年,他主要负责钱粮一类的事,很清楚昭武军消耗是多么的恐怖。
等李昭登基后,必然会对将士论功行赏,又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紫薇阁近来压力不小。
“你也是个聪明人,难道真不明白本王用意?”李昭沉声道。
“大王是为了将来的北伐。”
“正是如此!”
“昭武军所向披靡,在下相信一定能打赢北伐之战。”
李昭定定的看着邓信,“你告诉本王,古往今来,北伐成功的有几人?”
邓信认真想了想,好像一个都没有。
齐国放弃北伐,不仅是因为历代帝王缺乏雄心,也是因为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在李昭前世,只有老朱北伐成功。
老朱意志坚定,雄才大略,明军将领有勇有谋;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北方混乱不堪。
现如今,北方同样盘踞着多股势力,无法将所有力量拧成一股。
这正好给了李昭各个击破的机会。
李昭更担心,时间久了,将士们会沉沦在江南的温柔乡中。
所以绝不能拖下去!
喜欢皇孙白手起家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皇孙白手起家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