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流匪 > 第两千九百六十四章 和谈人选

大明流匪 第两千九百六十四章 和谈人选

作者:脚踝骨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09:38:56 来源:23小说

“双管齐下?”李树衡面露不解。刘恒道:“咱们可以派人去南京联络大明的官员,寻求结盟,断掉大明与大清之间的合作,但是明国的官员恨咱们虎字旗超过大清,所以需要施一些手段才行。”“主公打算怎么做?”李树衡询问道。刘恒站起身从桌子后面站了出来,来到挂有舆图的墙壁跟前。他用手一指舆图上面的南京城,说道:“总是说那些异族惧威而不惧德,明国的那些官员也一样,想要让大明老老实实与咱们结盟,先要狠狠的收拾他们一下,再派人去施恩。”说着,他手指顺着秦淮河滑到洋子江,最后落到松江府的出海口处。“主公的意思是走水路?”李树衡看着舆图上松江府比邻的大明海。刘恒说道:“有洋子江在,走水路不用担心粮草的问题,沿岸的地方想打哪里便可以对哪里动手,甚至可以沿着水路直接打一打南京城。”“那还用得着跟他们结盟吗!咱们先拿下南京城,让明国再丢一次国都。”黄重在一旁插言说道。站在边上的李树衡扭头对黄重说道:“咱们的水师可以打到南京城,甚至想要拿下南京城也不是没可能,但大明丢了南京城可以退到其它地方再立一个国都,咱们只靠水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地方都拿下,更多的地方水师没办法打不过,最终还是要落到步卒的身上。”“树衡哥说的不错。”刘恒说道,“一旦动用步卒,就是一场大战,暂时咱们耗不起,所以我的想法是动用水师吓唬一下明国的那些官员,就算他们不与虎字旗结盟,也绝不能与大清合作。”李树衡问道:“大清那边怎么办?”“对于大清,我得想办法再拖延半年的时间,积攒出一场灭国战的储备,争取一举铲除掉满清。”刘恒目光落在舆图最上方东北角的方向。李树衡目光同样看向舆图上辽东的方向,嘴里说道:“日盼夜盼,真盼着有一天能够回到辽东,再回家乡看一看。”他一脸感叹。从辽东出来,一晃过去了不少年头。以前他只不过是一个朝不保夕的逃兵,只求能够活着,不敢奢求有机会回到辽东的老家。后来虎字旗有了些实力,他每日里都提心吊胆,生怕哪一天虎字旗被明军所灭,所以根本没工夫去想回辽东的事情。如今虎字旗拿下了大明的半壁江山,更是把大明的朝廷从北平赶去了南京,终于可以让他有时间想一想曾经生养他的老家了。“会有机会的。”刘恒肯定的说道。辽东的满清,在他眼里是必须要解决掉的存在,否则总有这么一个惦记着中原江山的异族,虎字旗根本无法南下解决大明的那些残存势力。李树衡点了点头。以虎字旗的实力,只要不出意外,一统天下只是早晚的问题。“主公,派往明国和谈的事情可以交由外情局来做吗?”杨远面朝刘恒问道。闻言的刘恒摇了摇头,他道:“派去南京的人最好是从明国投靠过来的降官,你们外情局的人不合适。”“投靠过来的明国降官有不少人,主公准备派谁去?”李树衡询问起来。自虎字旗拿下山西后,便有降官投靠过来,或是半路投降的明国地方官员,随着拿下陕西与河南,投靠过来的官员就更多了。明国的官员也不全都是酒囊饭袋,有不少品级不高的底层官员还是有些本事的。对于这种不曾主动坑害百姓而且自身又有本事的明国遗留官员,虎字旗也并非是一网打尽,还是留下一部分为己所用。虎字旗虽然也有自己的官员培养渠道,但因为最近几年扩张太快,官员数量已经跟不上扩大的速度。而基层的官员往往是一个政权的基石。有时候朝廷中枢出了问题都不要紧,只要地方上不乱,便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反问可以让朝廷顺利存续下去。虎字旗从底层崛起,对于基层官员十分的重视。为了保证基层官员的数量充足,连明国官府衙门里的一些书吏都有直接被派了官的。虎字旗拿下京城后,又有一批明国官员被虎字旗接手启用。所以虎字旗并不缺少明国的降官。“你们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刘恒问向面前的几个人。李树衡和杨远两个人面露沉思。唯独黄重神情始终轻松。他作为工坊的负责人,又是刚从草原赶过来,对于降官的事情只晓得并不多,就更谈不上有什么推荐的人选了。杨远率先开口说道:“去南京与大明谈结盟,武将出身的人肯定不行,人选只能从那些文官出身的人里面挑选。”“我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李树衡突然开口说道。刘恒目光看向他,问道:“是谁?”“被主公派去草原上做官的那位孙伯雅,他是降官出身,又曾经做过京官,肯定认识不少南京的官员,他去比较合适。”李树衡说道。刘恒想了想,说道:“我记得这个孙伯雅是山西代州人吧?”“主公没记错,他确实是代州人。”杨远回答道。刘恒摇了摇头,说道:“派往南京的人最好是南官出身,要是能和东林党沾一些关系就更好了。”南官出身,还要与东林党有牵扯。有了这两个条件范围一下子缩小了不少。愿意留在虎字旗这里做事的明国官员,很多都是北官出身,老家就在虎字旗治下,就算有南官出身的官员,多数也与东林党没有太大关系,甚至有些与东林党还是对头。“属下知道一个人选,他或许合适。”在刘恒说完条件后,杨远心中浮起了一个人的名字。“谁?”刘恒问。杨远答道:“山东巡抚洪亨九,他是福建泉州人,他当年升任陕西督粮参政走的就是东林党的关系。”外情局不仅是对外的谍探机构,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