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楼从庶子开始 > 第445章 静室之谈

红楼从庶子开始 第445章 静室之谈

作者:陈证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5:28:41 来源:书海阁

静室外面的小院中植了数株腊梅,此刻已然竞相盛放,幽幽暗香挟着寒意透窗而入,沁人心脾。

叶老看着窗外,似有感触般吟道:“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顿了顿,又续道:“在老夫一众门生之中,林如海不是最聪敏的一个,也不是锋芒最盛的一个,但却是功底最扎实的一个,为人谦逊,做事务实,虽无赫赫之功,却似春风化雨。他这个年纪厚积有余,而正当薄发之时,可惜却为奸人所害,竟先走在老夫前面了,悲呼哀哉!”

贾环和卢象升闻言均垂首沉默,心有戚戚然,确实,如果林师没有仙逝,凭这次的功劳,步入朝堂中枢是必然的,五十来岁的年纪,大有可为,入阁拜相也并非不可能。

此时叶老又续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乃叠翠书院成立之初便立下的规训,也是书院莘莘学子们代代相传的不朽使命。

老夫五岁而学,寒窗十载,年十有五而取秀才功名,三十又五方进士及第,转眼间,宦海沉浮二十五载,官至礼部尚书,六十花甲退隐办学,如今七十又五矣,虽不敢说桃李满天下,门下弟子也算是百花齐放。”

贾环闻言不由对眼前这小老头肃然起敬,三十五岁才中进士,远算不上出类拔萃,只能说大器晚成,但出仕二十五年官至礼部尚书,那就相当了不起了,而且他六十岁便激流勇退,辞官办学,教书育人,一办就是十五年之久,确确实实在践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的理念。

至于为“万世开太平”这一条嘛,并非一般人能做到的,除了有才能,还得有施展的机会才行,试问本来就是太平盛世,你如何再“开太平”?

大晋立国至今刚好九十载,而叶高今年七十五岁,也就是说他出生时,大晋已立国十五年了,他所处的年代正是大晋历经两代雄主励精图治的时代,国力蒸蒸日上,一切都欣欣向荣,刀枪入库,马放南下,生活在这种时代,就算是天降猛人也无用武之地啊。

这时,叶高看了贾环一眼,微笑道:“贾子明你年少老成,聪敏过人,老夫在你这年纪的时候是远远不及的,即便是如海和稚绳也不及你,将来你之成就,应在吾等之上。”

贾环忙道:“师公谬赞了,学生或许有点小聪明和运道,但论恒心、毅力、博爱、眼界,如何能跟师公相提并论,别的不说,光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行,学生便没有这个耐心。”

叶高微笑道:“子明谦虚了,不过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知道该走什么路,这点十分难得。”

孙承宗若有深意地道:“子明文武双全,教书育人,为往圣继绝学这条路,或许不适合你,但为万世开太平,子明或许大有可为。自古以来,立德、立功、立言,为之三不朽,得其一而无憾于之世矣。”

贾环暗汗道:“学生没有什么大志向,唯愿惜有用之身,办力所能及之事。为人不失良知,为官尽职尽责,为政实事求是,仅此而已。”

叶高和孙承宗对视一眼,均笑了起来,前者更是捋须道:“不愧是如海的亲传弟子,倒是一脉相承了,但愿子明今后能记住今日所说过的话,如令师一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

贾环微微一震,仿佛醍醐灌顶,恭身一揖道:“学生受教了,谨遵师公教诲。”

叶高捋须点头:“你和卢建斗今日没有参与联名上书是对的。如今东林一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行事也越发的张扬无忌,这并非好苗头,一旦朝堂之上只剩东林一家之言,必言路闭塞,容不下别的声音,绝非社稷之福,所以老夫严令,但凡东林一系发起的政治运动,我叠翠书院的学生均不可参与其中。”

贾环不由恍然,难怪那么多人争着联名,而叠翠书院的学生却没有人一上前。

叶高又道:“老夫此举并非是要与东林一系拆台打擂,而是为了避免被裹挟其中,坦白来讲,就目前而言,东林一系许多举措都是为国为民的,咱们不参与,但不代表要拆他们的台。”

孙承宗皱眉道:“但东林这次将矛头对准户部,却难保没有私心。”

叶老点头道:“确实是有私心,这点无可否认!”

贾环禁不住问道:“何以见得?”

柳毅冷笑道:“子明有所不知了,东林一系大多出身江南士族,其中尤以江浙一带为主。江南乃富庶之地,历来工商业发达,东林一系的官绅在江南都坐拥巨大利益,所以他们主张重视工商市贸,减轻各行各业的赋税,甚至是直接免税,偏偏户部尚书石宇奇却是极力主张给工商业加税的,所以东林一系都对石尚书恨之入骨,此次借盐引之事对石尚书发难,又岂能说没有私心?”

贾环不由恍然大悟,这不是跟明末的东林党如出一辙吗?东林党人的许多主张都冠冕堂皇,确实也做过一些于国于民有益的事,但大部份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后来更是专注于党争,根本不顾百姓死活。

晚明各种天灾**,国库亏空严重,百姓食不果腹,东北又面临满清这个巨大的威胁,连军饷都发不出来了,当皇帝的想尽办法增加财税收入,但是掌权的东林党却极力阻止给工商业加税,因为东林党人绝大部份都是江南士大夫阶级,江南一带的工商业都是自家的产业,加税加到自己头上显然是不能的,所以他们反对加税,甚至要求直接免税。

如此一来,朝廷便更加财政不足了,无奈之下,只能变本加厉地压榨种地的农民,各种加饷,各种加税,终于把老实巴交的农民给逼反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为大明送上了最后的挽歌。

诸如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便应运而生了,而自私自利的东林党人也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许多人成了农民起义军的刀下肥猪,毕生积累的财富全部便宜了别人,而满清也乘机入关,最终夺取了农民起义的果实。

这个红楼世界虽然不是晚明,但跟晚明却有许多相似之处,譬如现在,东林党正大步踏进了历史舞台中央,至于后续的走向如何,还得时间来证明。

言归正传,且说柳毅向贾环解释完后,孙承宗点头道:“虚开盐引一事,户部尚书石宇奇确实难辞其咎,但石宇奇毫无疑问是个能吏,再换一个上去,未必能做得比他好,而且如今辽东屯兵二十万,熊廷百以守代攻,大量修建堡垒,虽然成效显着,但军费开支巨大,石宇奇量入为出,积极开源节流,至少还能暂时应付,若东林一系将他扳倒,必然会换上自己一系的人。”

贾环脱口道:“那就完了,东林一系恨不得直接给工商业免税,到时必定会推动全面减税,如今国库已甚为紧张,一旦减税,必然想办法削减辽东的开支,到时熊廷百能不能支撑得住,那就另说了。”孙承宗赞许地点头道:“子明所言极是,而且这次东林一系除了把矛头对准户部,还对准了满朝勋戚,分明想趁着扳倒义忠亲之机乘胜追击,进一步打击那一位的势力,殊不知这牵涉太广了,弄不好会遭到反噬。”

卢象升忍不住插嘴道:“权贵勾结户部虚开盐引,损公肥私,难道不该办,还任由其继续施为?”

孙承宗摇头道:“不是不该办,得看怎么办,办到什么程度,东林一系如今这架势,分明是想一网打尽,恨不得将所有勋戚都打倒,若将勋戚都打倒了,谁来带兵打仗?”

张芝龙插嘴道:“而且兔子急了还咬人呢,那些勋戚又岂会坐以待毙,此举确实太过激进了,弄得朝野动荡,绝非好事啊!”

卢象升闻言便不再作声了,他为人正直,古道热肠,如果是以往,刚才在明伦堂他就冲上去加入签名了,但跟贾环相处久了,倒是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少了以前的冲动。

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了一阵钟声,叶老微笑道:“午膳时间到了,守正,你且带他们先去用饭吧,午后在明伦堂集中,为师有重要事情宣布。”

“是!”柳守正答应了一声,便带着贾环和卢象升等离开静室,往书院的食堂而去。

贾环等人一离开,静室内便只剩下叶高和孙承宗师徒了,后者问道:“叶师觉得贾子明此人如何?”

叶高闭上眼睛沉吟了片刻,摇首道:“为师还真有点看不透此子。”

孙承宗讶然道:“竟然还有叶师看不透的人?”

叶高点了点头道:“为师精研周易术数几十载,自问略有小成,虽不能推演时局,但看人却有**分把握,是奸是忠,一眼便能辨个大概,可是此子的面相却奇怪的很,分明是早夭之相,贱命之格,断然活不过十岁,可是此子却偏偏迈过了此劫,如同金蝉脱了壳,鲤鱼跃了龙门一般,简直贵不可言,运势强横得很。”

孙承宗点头道:“确实正如叶师所讲,据说贾子明以前十分顽劣,后来偶然受了重伤,便突然开了窍一般,仅开笔一月下场参加县试便取了案首,紧接着连下府试和院试案首,简直如有神助。”

叶高抚掌叹道:“那就没错了,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吧,如果为师所料不差,此子将来必叱咤朝堂,权倾一时,为国之栋梁,只是……”

孙承宗忙问:“只是如何?”

叶高皱眉道:“这正是为师看不透的地方,贾子明虽然举止沉稳从容,表面温良恭谦,却给人一种桀骜不驯的感觉,就像一匹特立独行的野狼,他不会忠于任何人,所以为师担心……”

孙承宗倒吸一口冷气道:“叶师的意思是贾子明有不臣之心?实乃曹操司马懿之流的枭雄?”

叶高笑道:“那倒不至于,为师只是打个比方而已,从此子的言行观之,却是个有良知和底线的人,相信如海的目光也不会差。”孙承宗闻言微微松了口气!

贾环此刻要是听闻二人的对话,恐怕要大吃一惊了,作为一名穿越者,他确实不受封建社会“君君臣臣”那一套皇权思想的束缚,他只会忠于自己,不会忠于任何人,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去他玛的吧,皇帝老儿若想要他命,他保准会反抗,即使反抗不了也要折腾几下,弄不好还反过来要了皇帝老儿的命呢。

这时叶高又道:“贾子明毫无疑问是个人才,如今年纪还轻,需得加以妥善引导,免得误入歧途,稚绳伱既然是他的座师,还是得担起这个责任来。”

孙承宗点头道:“学生明白,幸好有林如海这层关系,否则还是有点棘手的,据学生所知,赵明诚早就有意将贾子明拉拢到其麾下了,当初褒奖贾子明那封圣旨,估计就是赵明诚操刀的。”

“嗯,赵明诚倒是挺有眼光的,若贾子明被他拉拢过去,简直如虎添翼!”

孙承宗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以贾环在江南的表现,其才能已经不容置疑,可以说,义忠亲王的倒台,离不开贾环这个关键,赵明诚如果不瞎,肯定也瞧得出贾环的巨大潜力。

这时叶高沉默了片刻,叹道:“稚绳,你当真决定辞官了?”

孙承宗点了点头,他原来在詹事府任少詹事,乃东宫辅臣,本来前途一片光明,可是前些天乾盛帝突然勒令太子徐文宏闭门读书,并将东宫辅臣全部调任,甚至贬谪。

孙承宗虽然没有被贬,但也将调出京去任职,他思虑再三,决定直接辞官不干了。

叶高微笑道:“这种时候,激流勇退也不失是上策,正好为师也干不动了,叠翠书院山长一职便由稚绳你来接任吧!”

喜欢红楼从庶子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红楼从庶子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