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农门状元 > 第736章 白银到长安

农门状元 第736章 白银到长安

作者:山的那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5:29:30 来源:书海阁

众人头碰头商量了一会儿,又问:“那可不可以赊欠?”

买东西就是这样,看到这样也想要、那样也想要,脑子一热,举债也在所不惜。

周崇礼笑了笑:“若要赊欠,就要讲抵押物了,你们拿什么来抵押?”

首领们说:“都是自家兄弟,谈抵押就不亲了!”

“就是,就是!”

可他们哪里讲得过周崇礼?

糊里糊涂之间,一个个签下了“卖身契”。

抵押首领之子到辽东,若还不起债,就要“输入”族人过来做劳务工。

连首领之子在内,都可任由辽东“安排”到幽州、山东等地务工!

七郎看到周崇礼送过来的契约,怔了怔叹道:“周监正,你真厉害。”

往日是我小看了你,以为你只是一个清廉得有些迂腐的官员,原来还是个奸商!

瞧瞧这契约还约定了利息,差不多九出十三归了!

办榷场的本意,是示威:“你们都是大唐的属民,召之必须来”。

七郎还想着,若是有谁不来,就杀了立威。

没想到众人那么识相,还真的全都来了……那就没有理由出兵了。

七郎微微有些遗憾,又安慰自己:“这也算好事,永徽元年,新帝登基,不宜动干戈。”

但是,他也知道和平只是一时的。

草原上的民族,从来都是“你方战罢我登场”,没了匈奴,会崛起鲜卑、突厥;

没了突厥,会有契丹、女真、蒙古人……

汉人不会北上放牧,草原永远会有它的主人。

七郎能做的,就是有生之年,平定北方、让盛世更久远!

榷场结束,距离近的扶余、靺鞨等部就要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家。

他们都是冰雪中民族,不怕天寒路难行。

“这些棉花比毛毡暖,赶紧带回去给族人过冬!”

“我们换了盐,吃了盐干活才有力气。”

陶瓷、宝石、丝绸这些“奢侈品”,也换了不少……购物这种事,实在是控制不住啊!

没钱怎么办?抵押人啊!

让族人留在大唐的繁华之地享福,有什么不好?

……各族人还真是争着抢着留下来做“抵押”。

周监正说,如果还不起钱,会送他们去幽州、山东等地务工,那些地方肯定比辽东更繁华!

中原的花花世界哦,可比放马牧羊好多了。

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还有两个没走。

一个是路途最远的阿史那贺鲁,要开春后再启程;

另一个是被迁徙到熊津江的枯莫离。

契丹部被分成两半,一半迁徙到百济故国熊津江流域,带领着百济人开垦种地。

另一部分留在辽河上游,过着半游牧半农耕的生活。

枯莫离的野望,未来将两半连成一体,建立一个从辽河流域到熊津江流域的大契丹国!

那么广袤的地方,又是从辽河起源的,国号就叫“辽”?

一切听起来像做梦,枯莫离却不觉得是痴人说梦。

现在,他要留下来跟赵都督培养感情。

七郎似乎不知道这两头狼暗地里的心思,热情地招呼:“我家人都不在辽东,正觉得寂寞。有两位兄弟在,就热闹了!”

“你们可要跟我去打猎、泡温泉?”

枯莫离笑道:“当然要!一起泡温泉,我给兄长搓背!”

七郎微笑:“我也给你们搓。”

阿史那贺鲁:……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一些不好的回忆。

打猎泡温泉搓背,男人的情谊,泡着泡着就出来了嘛!

但情谊千斤,又如何抵得过野心?

笑容的背后,是刀光剑影。

七郎看着这两个兄弟……明年今日,不知该给谁烧纸?

他真是舍不得啊!给兄弟挖坑,赵都督的良心很痛。

辽东上演着兄弟情深,卢照邻跟随着送白银的队伍,也赶在年前抵达了长安。

这一路可说是有惊无险,在辽西、幽州一代,有可疑人探头探脑。

护送白银的士兵打起熊津都督、辽东都督、营州都督三家旗号,才把那些人吓跑。

“明知是官银,竟然还有人觊觎。”卢照邻感叹。

将领看了卢照邻一眼,没有说什么。

那些觊觎的人,说不定是人是鬼呢……既可能是真的外族,也可能是匪徒,甚至是世家。

卢照邻出身范阳卢氏,但只是家境败落的旁支,许多事是他不知道的。

三家都督联合护送白银,想低调也不行。

他们还在路上,消息就传到了长安。

大唐的货币制度,是“钱帛兼行”。

钱是铜钱,帛是各类丝织品,包括锦、绣、绫、罗、绢等。

金银多作为赏赐、馈赠,不作常规流通货币。

主要原因……是金银稀有。

但如今,稀有的白银,被一车一车地运往京城!

“洛阳来报,须用大官船运白银往长安!”

“陛下旨意,由户部尚书亲自带人接收这批白银!”

朝中官员议论纷纷,兴奋之余,又感到不可置信。

不久前,辽东才送来一批税粮,令龙颜大悦。

如今,又送来一批白银?

辽东不是天寒地冻的边疆之地,是聚宝盆吗?

“倭国真有白银?从前赵全说让人去倭国挖矿,我还弹劾他,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一个年轻的谏议郎羞惭地说。

旁人劝慰:“这不怪你,谁能想到呢?当时弹劾赵全的人不少。”

横跨大海让倭人挖矿,怎么看都是天方夜谭。

当时先帝力排众议,肯定了赵全的建议,并任李德謇为东海道大总管执行此事……还有人说先帝太信任赵全。

如今看来,还是先帝英明啊!

喜欢农门状元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农门状元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