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数风流人物 > 第五百三十八章 控制力,驾驭力

数风流人物 第五百三十八章 控制力,驾驭力

作者:瑞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5:31:16 来源:书海阁

第2481章 癸字卷 控制力,驾驭力

冯家在边镇中的影响力何治胜是太有体会了。

西北四镇加上大同,可以说已经成为冯家的基本盘。

如果再要加上算是冯家底细的尤氏兄弟控制的蓟镇,以及已经有相当影响力的辽东,可以说九边除了山西镇和宣府镇冯家影响力略逊外,真的是枝蔓攀延,走到哪里都能有亲朋故旧了。

但这种影响力又是不显示山露水间实现的,甚至冯唐还对朝廷明显一些打压和忌惮的动作表现得泰然处之,让去榆林就去榆林,让当三边总督让去辽东就去辽东,甚至再回三边就回三边,免了三边总督也就免了,毫无怨言。

这番表现让朝廷都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

虽说以文驭武是大周国策,也是限制武人可能膨胀野心的必要举措,但是在冯家一门三房单传,冯唐只有独子,且独子明显走了文官路时,还是否有必要这般限制打压,还是在朝中引起了一些争议的。

从武人角度来看,朝廷这么做是很伤武人心的,说句不客气的话,即便是原本没有那份心的,现在看到这种形势,肯定多少都有些异样心思了。

当然还不至于说到造反那个层面上,但是对文臣,对朝廷的不信任,却是武人们根深蒂固的认识,所以当真正打仗的时候,文臣要驾驭武将,选择余地就相当狭窄了。

像孙承宗和冯紫英这种知兵的文臣还行,但是像杨鹤这种没接触过兵事的文臣就够呛了,哪怕是柴恪、熊廷弼这种对军务有一定知晓的,那在打仗的时候也需要有合适的武将支持配合,否则就难以打出漂亮的胜仗。

像柴恪平定宁夏叛乱时是遇上了冯唐这种主动愿意配合的武人,打得还算过得去,熊廷弼知兵,但是在武人中的信任度不足,所以在播州之战中打得踉踉跄跄,不太顺利,一直拖了两家才算了结。

袁可立的情况也差不多,知兵但在武人中缺乏足够的人脉和威信。

武人们在配合打仗的时候都下意识地要留一手,以防被这些文臣给构陷或者下套,或者说最后打得不好当替罪羊。

这种情形下,根本就没法发挥出军队的最大战斗力,内讧内耗扯皮严重。

在冯紫英在陕西在辽东时这一类情况就根本不存在,令行禁止,将士效命,所以打起来也是全力以赴,战斗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正因为如此,冯紫英虽然年轻,但是作为兵部右侍郎,在武人心目中却算是自己人,值得信任。

一来本身就是遍地武勋贵族出身,自小在边镇长大,二来参与了多次战事,表现可圈可点,而且能够和武人打成一片。

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冯紫英待下恩威并济,奖惩分明,尤其是从兼任兵部右侍郎去陕西开始,就不遗余力提拔亲近和信任看重的武将,这方面更是赢得了武人们的一致认同。

无论是和冯紫英熟悉不熟悉了解不了解的武人,都最为看中这一点。

听你命令,替你卖命,打差了不说,如果打好了,都还不能得到奖赏,那这种上司就该理所当然的抛弃。

但如果每一分功劳都能被上司替你去争取一分奖赏,而有责任又敢大力担当,这种上司最是受人追捧和尊敬。

凭着这一点,冯紫英虽然在兵部里边比起那些个员外郎都要年轻太多,也和那些曾经带过兵出征的文官资历相差甚远,但论受欢迎和信任程度,却是排在最前列的一个。

何治胜在西北就有深刻感受,进了京之后就更直观。

何家虽然也算是十二侯之一,也算是日益被边缘化的武勋,但比起四王八公来说,又要好得多,特别是何治胜本身就是庶子,沾了何姓,却没有获得太多资源,否则也不会被打发到甘肃镇那种穷乡僻壤去。

机缘巧合搭上了冯紫英这条线,一跃进京担任勇士营的指挥使,顿时成为京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何家也是对其刮目相看,诸般追捧反而让何治胜越发冷静,他很清楚这一切来自于何人。

冯紫英手中并非没有可用之人,他在陕西那两年很是在卫军体系和归顺叛军体系中擢拔了一批人物,再加上冯家在大同与宁夏、榆林镇的人脉,可用之人甚多,但冯紫英点了自己,何治胜就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勇士营大部分兵力原来都来自京营,其中兵员以保定、镇定和保安等府州为主,顺天府和永平府也有一部分,但此番按照大人的要求,卑职先行进京,在三个月内陆续从甘肃镇和陕西卫军中陆续调换了接近两千人,基本上实现了大换血的目的,……”

这也是当初冯紫英力推的,京营、上三亲军之间中基层军官和士卒都进行大轮换,尤其是从地方进京的,则可以带部分老部属进京。

能从地方进京任职的,基本上都是冯紫英专门审查过的,过得了硬,自己能够掌握的,才能有此特批。

像王成武、赵千山、何治胜、许朝这些人都是得了自己的授意,带兵入京,因为正处于那个特定时间节点上,所以才能得逞,若是现在便无此可能了。

“调整是应有之意,伱和子仪配合得怎么样?”

冯紫英漫不经心地问道:“江超武呢?”

勇士营何治胜是指挥使,江超武是指挥同知,从神枢营过来的,而冯子仪是指挥佥事,龙禁尉过来的。

哪怕是冯紫英很想把上三亲军打造成为一只只听命于自己的铁军,但他也知道不可能,而且那样更犯忌讳,不仅仅是犯天家忌讳,也会犯内阁忌讳,所以指挥使和指挥佥事是自己的人,指挥同知则是从神枢营来的,具体江超武背后有什么关系,他也不是很清楚,也懒得去搞清楚。

若是何治胜有冯子仪的配合都还不能控制住勇士营,那他这个指挥使就真的该下课了。

“子仪很好,做事老练有分寸,和卑职配合十分默契,至于超武么,还行吧,他是走了道甫公的门路,不过也算明白事理,知晓轻重,……”

何治胜轻描淡写地点了两句。

喜欢数风流人物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数风流人物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