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134章 浮生物语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134章 浮生物语

作者:梦吴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5:40:39 来源:书海阁

万历皇帝提前半年驾崩。

刘招孙终于理解蝴蝶效应的含义。

他忽然很同情这个老皇帝。

朱翊钧这辈子堪称挺悲催。

冲龄践祚,权力被内阁、司礼监以及太后架空。

好不容易熬死了张居正,赶走冯保,准备大干一场时,却发现敌人无处不在,于是不再抗争,用消极怠政来抵抗这个世界。

万历对大明王朝造成的影响是致命的,在他的努力下,好不容易出现中兴局面很快消失。

百官懈怠,贪腐横行,后金反叛,民变渐起。

有人说,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

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至于新登基的泰昌皇帝朱常洛,相比他爹,这位大明历史上存在感极低的皇帝就更倒霉了。

朱常洛出身卑微,因为万历的一次不负责行为,才有了他。

朱常洛母亲贵妃的身份长期得不到父皇承认。

国本之争,朱常洛惶惶不可终日,直到梃击案后,他才算勉强坐稳太子之位。

然而好不容易继位,不到一个月便驾崩。

有人说朱常洛是纵欲过度,也有人说他是被文官下毒谋害。

晚明三大案,其中有两个都发生在此人身上,不得不说朱常洛具备锦鲤属性。

因为自己的穿越已经改变了太多的历史细节,刘招孙不能确定,提前八个月登基的朱常洛,在这个位面上能做多久皇帝。

一月?一年?十年?

如果泰昌皇帝能稍稍继承一点他爹的长寿基因,多活个十几年,那么,天启和崇祯便不存在了。

这位兄弟的治国能力应该比木匠皇帝、煤山战神这对难兄难弟高出一丢丢。

大明的未来在哪里?

一切都在走向混乱。

刘招孙没空替大明天子感伤。

现在,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按理说新皇继位,自己需要去京师朝贺。

然而康应乾力劝他不要去京师,随便找个借口推辞过去。

刚杀了袁应泰,万一皇帝听那个言官劝说,效法煤山战神,直接把刘招孙像袁崇焕那样剐了,来个自毁长城,那他到哪儿喊冤去。

从浑河战事开始,到斩杀袁应泰,驱散辽镇兵马,开原上下已连续征战两月。

十二月初,刘招孙生了场病,老宋头说是伤寒过劳,喝了几服药后,才渐渐好转。

不止是刘招孙,全军将士都疲惫到极点,是时候好好休整了。

泰昌皇帝虽不像他爹那样,刚登基就被别人架空,然而此人性格懦弱,手中没什么权力,朝廷大事还是由内阁和司礼监说了算。

新皇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权力需要重新分配,东林党楚党浙党争得头破血流,内阁无心也无力对付刘招孙。

司礼监就不用说了,现在魏公公一手遮天,全力支持他拜把子兄弟,不听话的人,能杀的都被他杀了。

于是朝廷对开原连表面的敲打都没有,将这次辽东动乱的所有罪责全都推给三个死人。

袁应泰和张铨等人,下狱的下狱,抄家的抄家,对幕后主使却是一番嘉奖,新皇帝还给开原军补发六十万两军饷。

刘招孙不知这是不是欲擒故纵之计,不过既然封了侯,还把辽东五城划给自己,可见朝廷不想撕破脸,至少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撕破脸。

他顺水推舟,不再提无礼要求,只让朝廷落实对一众将官封赏。

朝廷给杨镐补了个天津海防道的缺,把老杨安排在京师脚下做官,多少有点留他做人质的意思。

刘招孙来不及劝说,杨镐就自己乐呵呵的跑到天津走马上任,临走时走的匆忙,连杨青儿都没见。匆忙开始他新的宦海生涯。

刘招孙对这个官迷岳父也无可奈何,只得由着他去了。

不过只要自己在辽东一日,杨镐便不会有什么大麻烦。

浑河血战所得白银十五万两,斩杀袁应泰张铨得十万两,加上新皇帝赏赐的六十万两,这次共得白银八十五万两。

缴获的后金粮草物资堆积成山,考虑到乔一琦他们在辽东圈地扩张,收获更丰。

接下来一段时间,开原上下应该能过上富裕生活了。

忙完所有事务,不知不觉,距离自己二十岁生日越来越近了。

这是刘招孙穿越到大明后过的第一个生日。

短短九月时间,他浴血拼杀,百战问鼎,从小小把总,一步步升为辽东总兵。

赫赫战功下,是几万将士堆起的血海尸山。

还有他至死不渝的执念。

腊月初三,新任辽东巡抚王化贞走马上任。

王化贞带着标兵营来到沈阳,替代一直和刘招孙走得很近的前任巡抚周遇春。

和已经凉凉的袁应泰比,王巡抚对平辽侯的态度非常友善。

在此之前,康应乾已经给他送了份大礼,三千两银子,辽东商铺的贸易份额。

王化贞拍胸脯承诺,只要在辽东地面,不管是圈地走私,还是贩卖人口,他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平辽侯去做,到时候给他分一点就好。刘招孙瞠目结舌,他没准备在辽东搞三角贸易。

王化贞在山东干过海防道,常年和朝鲜、日本商人打交道,捞钱的路子就是野。

刘招孙对此人了解不多,只记得此人好像和熊廷弼关系不好,辽沈失陷后,两人一起被问罪。

现在,熊经略已死,王化贞好像也没什么威胁。

辽东新秩序已经确定,沈阳继续归朝廷管。

短时期内,开原军无力占据辽、沈。

路要一步步走。

一下子把摊子铺得太大,一旦后继无力,最后很容易反噬自己。

趁着这段时日,开原军继续在辽沈招募辅兵。

快要返回开原时,刘招孙麾下人马,已经恢复到六千人。

等明年春天,这些辅兵训练完毕,军队战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金虞姬伤势基本痊愈,老宋头说她还须静养,不能乱动,否则以后必落下伤残。

刘招孙担心鞍马颠簸,有些不忍让她回去,金大久带着徐霞客半个月前便回了汉城。

想到身边也没合适人选照顾她,他不放心把她一人留在沈阳。

最后,刘招孙花费重金,买了辆装饰颇为精致的马车,单独载金虞姬回家。

马车跟随大军一路向北,向着两人在开原的小窝,缓缓前行。

万历四十七年腊月初八。

这天是刘招孙二十岁生日,他只告诉给金虞姬一人。

两人偷偷吃了碗长寿面,他对她说,这时许愿便可以实现。

金虞姬连忙放下筷子,闭上眼睛,一脸虔诚。

刘招孙忍不住又捏她脸。

金虞姬双眼忽然睁大,刘招孙问道:

“许了什么愿?”

“不告诉你。”

“官人你呢?”

刘招孙想起《浮生六记》(注释1)那恩爱一对,想起沈复对妻子芸说过的情话,虔诚望向天空:

“愿生生世世为夫妇。”

········

正午时分,大军从沈阳北门瓮城出发,沿着官道向北行进。

背插开原战旗的叶赫精骑从马车边疾驰而过,马蹄踏过荒草,掀起滚滚烟尘。

骑兵五骑一组不间断向北哨探,每隔五里便有一组哨马。

辅兵们扛着铠甲和武器,排成整齐队列,走在官道上。

驮着粮食布匹等缴获的牛马车吱吱呀呀从官道上驶过。

刘招孙策马走在金虞姬马车前面,不时回头望一望身后前进的队列。

这支队伍连绵数里,一眼望不到尽头,浑河血战的所有战果都被他们拉上,全部拉回开原。

康应乾一脸兴奋的跟在刘招孙身后。

“平辽侯,朝廷没和咱们决裂,倒是出乎意料。”

刘招孙看他一眼,这次康应乾继续加官进爵,升为辽东巡按,还封了个什么将军。

有几个言官提议将辽东监军全都调回京师,奏章还没送到司礼监就被内阁驳回。

即便现在有诏令,康应乾死活也不会去京师的。

如今,他在京师得罪了不少人,回去怕是凶多吉少。

“也不知乔一琦听了咱们杀袁应泰,与朝廷对着干,会是什么反应,会不会继续不动如山?”

康应乾自言自语,他知道乔一琦袁崇焕宋应星这些人还从没想过要造反。

刘招孙眉头微皱,这个问题他也考虑过。

“朝廷暂不敢动他们家眷,不过,过段时间,还是派人回关内把家眷都接过来。本官可不想未来某天,咱们内部先乱起来。”

注释:

(1)《浮生六记》,清代文人沈复的笔记散文,记述自己与妻子陈芸之间的婚后琐碎生活,文笔淡雅,哀伤隽永,为历代文人推崇。

喜欢挽明从萨尔浒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