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283章 靖难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283章 靖难

作者:梦吴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5:40:39 来源:书海阁

崇祯元年四月初,原蓟辽督师孙承宗以谋逆通敌罪被弃市京师,平辽侯特使李惕然亦被凌迟处死。

消息传回辽西,军民震怒。

四月八日,刘招孙发布靖难檄文,同日,杀吴襄家三十七口祭旗,只余吴霄幼子为活口。

此子即为刚满十岁的吴三桂。

四月九日,开原军民一十二万人,分两路,水陆并进,讨伐逆贼。

一路由刘招孙、邓长雄率领,八万人马取道山海关,沿永平、遵化向京师进攻,迎战正面防御的蓟镇边军。

一路由乔一琦、袁崇焕率领,在登陆威海卫后,继续向西北挺进,经莱州、青州府,截断山东境内运河,由山东进入真定府,向京师南部迂回,堵截南方赶来的勤王军。

这便是平辽侯心心念念的小冰河收割行动。

南北夹击,东西并进,以雷霆之势,收割京畿。

得知王在晋叛变,山海关失守,兵部急调天下兵马,入京勤王。

明廷放弃对陕西、成都、河南等地土司、流民镇压,集全国之力与开原军决战。

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除蓟镇、通州、昌平等地明军尚可集结作战,其余勤王军抵达京师最早也在半月之后。

届时,崇祯皇帝早已吊死煤山歪脖子树——如果他和他弟弟朱由检一样“仁德爱民”的话。

经历过不久前的宁远惨败,各路明军对平辽侯实力已有全新认识。

只要不是铁了心要跟大明一起陪葬,没人愿意和平辽侯正面为敌。

尤世威战死、祖大寿败亡,军头们不是傻子,刘招孙动辄裹挟数十万人马蚁附攻城,这样的打法,根本没人扛得住。

北直隶各地勤王兵踟蹰不前,各将官故意拖慢行军速度。

河南、河北的勤王兵被阻挡在山东境内。

袁崇焕集中红夷大炮对运河节点城镇猛烈轰击。

此外,他还命令战兵焚烧漕船,堵塞运河。

四月中旬,北运河山东段全面断绝。

在开原各营训导官和战兵代表的宣传鼓动下,临清济宁等地数万纤夫纷纷加入叛军队伍。

袁崇焕率十万人马席卷山东。

凤阳、南直隶勤王兵与开原军在蚌埠爆发大战。

南方勤王军久不经战事,在袁崇焕犀利攻势下,一战即溃。

剩余勤王军遂逡巡不前,坐视开原军继续北上。

此外,运河断绝还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

南京、瓜州、临清等地物价暴涨,百姓怨声载道,京师米价涨到了每石五两银子,暴涨十倍,京城每天都有人饿死。

情报局四处散布消息,称东林逆党勾结粮商,囤积居奇,以致米价腾贵,更引得民怨沸腾。

其实事实就是这样的。

四月九日,辽东经略王在晋于山海关前率兵投降,刘招孙委任王在晋为征讨天下大都督。

四月十二日,平辽侯以山海关降军为先导,开原军殿后,两军合兵一处,共计十万军民,疾行向永平府逼近。

四月十五日,大军至永平,永平守将柴国柱开门投降。

四月十八日,开原军猛攻迁安,迁安守军斩杀知府,纳城投降。

四月二十二日,开原军至遵化。

战事距京师已不足四百里。

蓟镇边墙烽火不绝,京师震动。

崇祯急召蓟镇总兵官满桂入京,升任满桂为蓟辽督师,加封太子太师,世荫锦衣佥事。

满桂驻守瓮城,以“资质浅薄,不堪大用”为由,拒绝朝廷加封,连夜率兵返回蓟州。

四月二十二日,十万大军围攻遵化,康应乾派人入城议和,守将杨维岳斩杀使者,率兵夜袭开原军。

刘招孙下令重炮围打城墙,炮火昼夜不绝。

二十五日,攻破城门,城中残余明军,皆被处死。

二十七日,平辽侯大纛行至蓟州。

蓟镇总兵官满桂临阵倒戈,诛杀京城派来的监军太监,引导开原军入蓟州。

三十日,大军至京师门户——通州。

平辽侯投降明军为先锋,共计十三万大军,与通州守军战于通州城东。

通州守军火炮接连炸膛,不战自溃。

开原军骑兵掩杀,通州军大败,总兵官王梳铨在家丁护卫下向京师溃逃。

明军投降。

平辽侯麾下这支队伍人数达到十五万人。

五月三日,大军兵临北京城。

平辽侯决定先拔除顺义、昌平两城,解除侧翼威胁。

顺义昌平守军不战自溃。

崇祯派去监军太监杜勋带头投降,以隆重礼仪迎接平辽侯。

据后来史书记载:

当日,(杜公公)蟒袍鸣駎,郊迎三十里之外。

同日,昌平兵备道于重华如法炮制。

“出郊外十里迎平辽侯,士民牛酒塞道。”

五月五日,平辽侯抵达京师,监军太监杜之秩与前来勤王的总兵官宋通,不战而降,巡抚何谦、总兵马岱临战逃脱。

同日,崇祯皇帝在中左门召见新任命的滋阳知县等三十三人,讨论“剿寇生财”之策。黄国琦说:“当今之计,亟待收拾人心,其次在于用人。”

朱由校问:“何以安人心?”

黄国琦答:“安人心不难,只要皇上西南,则人心自安。”

崇祯还要再问,这时贴身太监曹化淳忽然递上一封塘报。

皇上拆开御览,脸色骤变,丢下一群茫然失措的知县,独自起身入内。

自此,万事皆休。

京师孤注的形势已不可逆转。

六日,平辽侯指挥军队从沙河挺进,直插平则门,火光冲天。

开原大军兵临城下,京城之中原本信誓旦旦说要死战到底的东林君子们,见此情形,立即分崩离析,有如大厦将倾,各自逃命。

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叶向高,联合户部尚书**星、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攀龙等二十多位东林大佬,秘密策划应变,相约开门响应平辽侯入京,争做从龙之臣。

正午时分,开原大军攻打平则门、彰义门、西直门,守城三大营(五军营、神枢营、神机营)士兵一触即溃。

万历四十七年开原军献俘京师时,三大营便与开原军有过接触。

三年下来,京营越发孱弱,粮饷拖欠,兵器不足,如今守城只剩些老弱残兵和宦官营。

与之对应的是,京城四面如黑云蔽野,八万多大军铠甲精良,剑戟如林。

数万流民将北京城围得水泄不通。

平辽侯在中军卫队簇拥下,来到左安门前。

望着浑浊不清的护城河。

他想起万历四十七年见到的那个残疾乞丐。

想起生死不明的金虞姬。

当年入京献俘的画面一幅幅浮现脑海。

最后,他想到了熊廷弼和义父。

“义父,孩儿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是被逼无奈!”

一时之间,百感交集,他策马来到城墙前,在卫兵护卫下,张弓搭箭,朝左安门牌匾射去。

嗡一声响,大箭正中靶心。

四面响起山呼海啸的万胜声。

“平辽侯万岁!”

“开原万岁!”

勒马四望,兵甲如云。

回望左安门城墙。城头皆是被遗弃的佛朗机炮、铁蒺藜、鹿角,京营士兵的铠甲兵杖旗帜丢得到处都是,一些瘦弱的宦官趴在城头乞求饶命。

烽烟从京师四面城墙升起,人马喊杀声响彻不绝。

城头守军约有数千,他们饥寒交迫,忧惧交加,竟然不敢向开原军还击,只是向城下放空炮。

平辽侯叫来传令兵,下令开原炮兵不可实弹炮击,以免伤及京师无辜百姓。

康应乾叫来投降太监杜勋,让他转告城上守军:

“若城上炮火击死一名开原军士,大军将立即屠城!”

守军闻之胆寒,不敢朝炮膛中装填铁球铅子,只放硝烟火药。

就这样,放空炮成了双方默契达成的协议。

炮击半个时辰后,开原训导官森悌在彰义门喊话,表示平辽侯只诛杀东林逆党,并不伤及无辜百姓。

樊城伯李守锜在城头大声回话:

“我入开原军大营为人质,平辽侯可派遣使者与圣上面讲。”

森悌举着大喇叭怒道:

“朝鲜使者李惕然已被你们凌迟,平辽侯有言,若再敢毁盟弃约,伤我使者,大军破城,鸡犬不留!”

开原方面派出投降太监进城传话。

杜公公进城后,进入乾清宫,对崇祯皇帝道:

“刘贼兵强马壮,势不可挡,愿圣上三思。”

“刘贼请求朝廷割地求和,割让辽东、辽西、山东,允许平辽侯分国而王,另外须犒赏开原军白银五百万两。此后,平辽侯将协助朝廷铲平关内群贼,防御蒙古鞑靼,不过平辽侯不奉朝觐。”

朱由校颤巍巍举起手。

环顾左右,周围群臣害怕承担责任,都一言不发。

这位万历皇帝的皇孙,泰昌皇帝的皇子,眼见事态紧急,也顾不上什么九五之尊,皇家颜面,大声对杜勋道:

“回去告诉平辽侯,朕许了!”

刚才还沉默不语的百官闻听此言,立即炸开了锅,纷纷开始劝谏皇上。

“皇上,目下国库入不敷出,去年各地赋银收入不过区区三百万两,而今亏空一百五十万,如何能拿出五百万两?”

“皇上,刘贼贪得无厌,张口就是五百万两,当年此贼在神宗皇帝面前,也是这般狮子大开口!无需理会此人!”

“京师固若金汤,刘贼孤军深入,岂不闻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一旦勤王军四面合围,必定·····”

十七岁的崇祯皇帝朱由校忽然看清楚这群东林君子们的真面目。

“朕有意与平辽侯议和,而今内帑如洗,一毫无措,筹集五百万犒赏银,还得依靠诸位爱卿。”

**星沉声道:

“陛下,祖宗三百年来积蓄,如此困窘至此?”

朱由校见**星明知故问,不由龙颜大怒:

“先皇遗留两百万内帑,已交由兵部,分发辽西,充作辽饷!祖大寿欺君误国,殊为可恨!”

“大明享国两百余年,而今一旦亡于朕之手中,黄泉之下,朕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喜欢挽明从萨尔浒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