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343章 肘腋之患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343章 肘腋之患

作者:梦吴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5:40:39 来源:书海阁

天启二年八月初二日深夜,护国公府邸客厅,鲸鱼油壁灯燃烧正旺。

刘招孙紧急召见康应乾、吴霄、杨镐、孙传庭、沈炼、邓长雄、乔一琦七人,商议陕西民变应对之策。

天启二年春,陕北局势进一步恶化,流贼攻破米脂、并向陕中、陕南等地渗透,连临近省份的山西、河南流贼也开始响应。

根据各方汇总情报,刘招孙渐渐对祸乱大半个陕西的流贼有了清晰认识。

首先是崇祯元年,澄城知县张耀采催科甚酷,百姓不堪其毒,遂有白二聚众造反。

白二之后,陕西各地饥民、饥军闻风而动。

府谷县王嘉胤率杨六、不沾泥等贼首劫掠富豪,聚集流民,攻破宜君县城,放出狱囚,随即南下与白水县王二会合,人数达到两万多人,聚集于延安、庆阳一带的黄龙山,与陕西边军周旋。

汉南人王大梁趁机起义,麾下部众八百,自称大梁王。天启二年八月,他纠集澄县、两当二地农民三千多人,攻克陕西略阳,逼近汉中府,与广元、南江等地的奢崇明余党遥相呼应。

点灯子,原名赵胜,又名赵四儿,原是清涧县书生,借住本县石油寺庙中发奋读书,为来年的乡试做准备,不想被仇家诬告为“意图效法黄巢,着作兵书谋反,”接着又有人传言说官府正在逮捕他。赵胜无以自明,担心被诬陷入狱,终于被逼上梁山,率同乡饥民聚众造反。

天启元年十月,陕北延西一带缺饷四年,境内田地“极目黄沙,一物不产。”

粮食贵得好比珍珠,被拖欠军饷的士兵走投无路,在神一元领导下造反,各堡战兵加入者超过三千人。

乱兵连克新安边、宁赛营、柳树涧,杀哨官陈三槐,俘虏参将王斗,占据保安州。

·····

“连保安州参将王斗都被流贼抓了,先是文登哨官陈新,现在是王斗,接下来是谁?”

刘招孙将厚厚一叠情报摔在案头,强忍住心头怒火,端起茶一饮而尽。

众人捡起那些从陕西各地汇总发来的情报,读过之后,都是瞠目结舌。

若非蓑衣卫在陕西留有一支人马哨探,到现在京师怕还不知道西安府城周边已经开始吃人了。

“胡廷宴委实可恶,还有武阳纡,一个年老昏聩,一个忝居高位,两个都不干人事,陕西发生这么大灾事,竟拖了两三年还不上报!”

康应乾丢下蓑衣卫发回的密报,不顾护国公还在旁边喝茶,手掌重重砸向案几,吓得刘招孙手中茶杯差点丢掉。

刘招孙从没见过康应乾如此动怒,以他对老康人品的了解,此人应当不是为了陕西这帮贪官污吏愤怒。

康应乾胡须颤抖,众人都颇为诧异。

康监军当然不是在生胡廷宴的气,他和姓胡的八竿子打不着,陕西官场那些道道,他都是了然,欺上瞒下是常态,没什么稀奇。

让老康暴怒的是陕西总督武之望。

武之望,字叔卿,号阳纡,万历十七年进士,比康应乾早三年。

万历四十六年,升太仆寺少卿,后转太常寺少卿。

当年三月,辽东形势严峻,武之望出为海、盖兵备道。

崇祯元年,因其“谙练边事,猷略过人”,出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陕西、甘肃、宁夏军务,驻扎固原。

换句话说,这位现任三陕总督,在万历四十六年时,是康应乾同僚,因为后者当时也在海州做兵备道。

相同的出身,相同的官职,在原本历史上,这两个原本相差无几的封疆小吏,以萨尔浒之战为界,之后发展轨迹竟然大相径庭。

在原本历史上,武之望升为陕西总督,贵为封疆大吏,而康应乾,因为在萨尔浒大败,虽然侥幸捡回条命,却遭到降职。

天启皇帝虽没有继续追究,老康的仕途却就此中断,直到最后郁郁而终。

康应乾在萨尔浒时便想明白,自己被派监军,都是武之望这小人在后面捣鬼,否则当初和刘綎一起战死在阿布达里岗的,就是这个小人。

虽然因缘际会,从萨尔浒尸山血海走来出,成了护国公身边重臣。然而,一想起武之望当年的阴谋诡计,康应乾便恨得咬牙切齿。

现在,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

“以鸣钟漏尽之年,痿痹不仁之躯,苟且塞责!坐视流贼猖獗,以致今日陕西不可为!这武之望真是厚颜无耻,如今还有脸向京师求援?!”

康应乾正气凛然,滔滔不绝大骂。

因为说话太急,他一口气没喘过来,差点昏死过去乔一琦连忙上前拍打后背,给他递来一杯热茶。

老康推开茶杯,继续骂道:

“贪婪狂易,法纪溃弛,三秦之内,流贼乱兵,攻亭长、杀长吏,武之望不能禁!护国公明鉴,当立即上疏,下诏逮拿此贼,押赴京师,凌迟处死,以儆效尤!让陕西那群贪官污吏都看看,玩忽职守、欺上瞒下是什么下场!”

刘招孙不知两人还有这段过节,他被这番慷慨陈词感动,眼圈微红道:“康监军顾及三秦,心系苍生,难能可贵,本官甚是感·····”

“咳咳!”

护国公话还没说完,杨镐轻咳两声,打断了女婿的感动。

刘招孙意识到一场争斗又要发生。

“康监军此言差矣,秦事败坏,非朝夕之事,也不是三两个巡抚能左右的。秦地三面临边,军费浩繁,去年军饷一百五十万未发,而今年边饷增至二百四十万。又有秦王、韩王、肃王、庆王供给,万历四十六年起连年灾荒,卖儿鬻女。嘉靖时,户部尚书梁材奏报:“陕西外供三镇,内给四王,民困已极。”然朝廷一直不问不顾,所以才有今日之祸。”

杨镐做过辽东经略,又是内阁次辅,水平就是不同,寥寥几句便能切中问题要害。

其实,杨镐根本看不上康应乾这类货色,当年自己经略辽东时,康应乾不过是东路军中一监军耳,是他下属的下属。

短短几年,此人靠着房中术,靠他那什么金刚砂,一步步成了自己女婿的心腹,真是可笑至极!

“陕西乃我朝薄弱之处,陕地官员良莠不齐,也不是什么新鲜事。陕北州县官吏,腐朽不堪。在场何人不知?寻常科甲,绝不愿来此任职,多为老明经之类人充任,甚至比不上辽东。所以对这群人,不要期望太高!”

众人鸦雀无声。

“康监军不可因私废公。你和武之望的恩怨,老夫就不明说了。要借刀杀人,也要先问问刀的主人。目下陕西乱起,武之望为关中大儒,人心所归,眼下也只有他能统筹全局,你对陕地形势一无所知,张口就要诛杀重臣,是想逼迫官吏都去投贼不成?”

“护国公,本官请斩康应乾,以绝此乱臣贼子之心!”

刘招孙聚精会神听岳父说完,呵呵一笑,摆手道:

“哈哈哈,言重了,我开原军向来都是畅所欲言,杨首辅不必置气。”

康应乾气得胡须颤抖,手指发抖指向杨镐,半天说不出话来。

张嫣即将临盆,生下的男孩,很大概率就是未来的小护国公或者说是太子。

母以子贵,老康是诰命夫人干爹,又是护国公心腹。

所以京师百官多有攀援附和康应乾者,这便让老康自认为自己有了和杨镐叫板的资本。

没想到杨镐一出手,就拿捏住了自己的命门。

刘招孙最忌讳的便是被人利用。

康应乾正要反驳,被护国公打断。

“今日只说出兵之事,不谈其他。”

护国公今日召集众人来此所要议论的主题是:“是否出兵陕西”,并不愿再看康应乾杨镐争斗。

他见众人都已了解陕西形势,也不废话,开门见山道:

“胡廷宴、岳和、武之望,三人孰奸孰忠,本官自有定论,眼下陕西烽烟四起,生灵涂炭!本官心痛不已!”

“开原军屯守倭国、朝鲜、辽东、山东、成都等地,兵力实在捉襟见肘。秦地山川形势,非成都辽东能比,兵派少了不够用,多派也没有。今天召你们来,就是要诸位说说,该怎么办?”

纸终于包不住火,西安延绥两位巡抚之间弹劾开始愈演愈烈。

胡廷宴指责延绥巡抚岳和纵容边军为乱,将火炮铠甲卖给乱民,而岳和则反咬一口,说陕北民变是因为西安府官员绥靖纵容,以致陕西土贼横行,渐成燎原之势。

护国公没心情听他们扯淡,眼见纤芥之疾渐成肘腋之患,他恨不能将两人碎尸万段。

萨尔浒之战后,大明如沸腾的大锅。

建奴刚折腾完,白莲教兴起,徐鸿儒好不容易被平定,奢崇明又开始称帝。

现在轮到陕西。

刘招孙像个救火队长,天南海北,四处奔命。

“你们都说说,要不要出兵,出兵多少?”

喜欢挽明从萨尔浒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