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393章 布木布泰的增援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393章 布木布泰的增援

作者:梦吴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5:40:39 来源:书海阁

或许是因为超现实力量介入,想要纠正这个位面历史走向,亦或是王二虎临终点燃的火药堆,触发了大规模球形闪电。总之,贞宝元年五月初六日的这场大爆炸威力是原本位面的十倍不止。李献忠一手缔造的唐朝和他本人一起,在巨大的冉冉升起的蘑菇云中灰飞烟灭。

当然,说大唐灰飞烟灭也不完全符合实际——此时流贼在山东、陕西、甘肃、天津等地还有数万人马,足可一战——不过,考虑到爆炸之后,贞宝皇帝和他的文臣武将,连同围困京师的十二万大军全部化作尘埃,说大唐王朝基本毁灭,应该挑不出什么毛病。

公元1626年初夏,命运多舛的穿越者在京师被敌人攻陷前一刻,突然消失不见(和他一起消失的还有西皇后,杨镐之女杨青儿)

穿越者不幸穿越而来,劳累七年,披荆斩棘,最后留下孤儿寡母,自己不知所踪,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说,都堪称悲剧。

不过,刘招孙现在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他不用再每天殚精竭虑在炼狱中苦苦挣扎(关于最后这一点,作者还存有疑问。)

刘招孙走了,可是他留下的大齐帝国,正面临分崩离析的命运,就连大本营开原现在也是朝不保夕。

强敌四伺,内忧外患之下,太子刘堪或能逆天改命重新崛起,也或许,大齐只是昙花一现,一切终将覆灭于无声无息。

故事才刚刚开始,谁又能知道最后的结局?

这场大爆炸到底是如何发生?

彗星为何会出现在这个节点?

武定皇帝到底去了哪里?

所有谜团,只有等待后人们去探索,去发现。

~~~~~

“天可汗有恩于科尔沁,更有恩于我,万历四十七年,当时皇帝还是开原总兵时,便把我当亲妹妹看待,如今大齐遭难,皇后太子有危险,我和族人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科尔沁大汗收起还在滴血的马刀,勒马来到裴大虎面前,盯着裴大虎脸上的刀疤。

多年没见,家丁头子还是杀气腾腾,只是明显有些衰老了。

“小妹,你来的正是时候,”

裴大虎拄着雁翎刀,望着密密麻麻的流贼尸体,大口大口喘气。

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之战,所谓哀兵必胜,从裴大虎到杨通,所有人都抱定必死之心,临死之前,他们要给武定皇帝报仇。

科尔沁骑兵加入后,蒙古精骑与开原战兵联合作战,战斗力陡然提升一个世纪,一千五百多个流贼坚持不到半个时辰,便开始全面崩溃,七百多人被杀,一百人被俘,其余全部溃逃。

和建州女真一样,布木布泰麾下的这支蒙古精骑也装备了开原分发给他们的新式武器。

被击败的这伙流贼是昨夜参与攻城的那拨人马,头领叫李自明。

流贼盘踞天津周边兵力在一万上下,大爆炸对他们影响有限,不过在得知贞宝皇帝死讯后,李自明勃然大怒。

杀死袁可立后,他仍不解恨,听说刘招孙的老婆孩子要从张家港逃走,也顾不上召集大队人马,便率前锋追了过来。

李自明本想将这群走投无路的官军赶尽杀绝,生擒金虞姬和刘堪,没想到蒙古人会突然背刺。

不止是李自明,康应乾也没想到布木布泰会在这时候出现在张家港。

其实这时北方早已糜烂。

在经历张春叛乱、流贼东征、王恭厂爆炸等一系列事件后,满桂战死,他麾下精锐都损失在京师城下,整个蓟州防线变得千疮百孔,如果不是布木布泰在北方努力维持,蒙古各部早已入侵京畿。

林宇带着魏昭从福船下来,帮助杨通他们收拾战场,魏昭旁边跟着一个从陕西收来的小弟,那是个皮肤黝黑的少年,和林宇一样沉默寡言,林宇还不知道他叫李自成。

布木布泰正在和康应乾低声谈论什么,林大个子三步并做两步跨过遍地尸体,来到两人面前,打断他们说话:

“科尔沁大汗,我兄弟吴霄怎样了?”

康应乾正要向布木布泰解释这位林兄弟不知礼数,少女大汗伸手阻止,对林宇笑道:

“一个月前,王营官率开原骑兵进入陕西后不久,我又派出八百骑兵增援河曲,在偏关县击杀三千流贼,流贼东征后,陕西兵力原本不多,所以应该都已脱险。”

“哦,知道了。”

林宇点了点头,像是从不认识眼前这个蒙古美少女,转身走向停靠在码头边上的福船,继续保护皇后和太子。

留下康应乾一人尴尬,布木布泰望向林宇背影,笑道:

“哈哈哈,七年多不见,大个子还是这样啊,一点没变。”

笑声戛然而止。

马蹄四周都是死尸,一些流贼还在痛苦呻吟。

她想起刘招孙和杨青儿已经不在这个世界,想起另一位姓张的夫人也被人害死。

大哥哥真是命运多舛,比长生天成神之前还要可怜,想到这些,悲伤再次充斥蒙古少女的内心。

布木布泰的话勾起老头子心绪,他抚着全部花白胡须,微微叹息:“是啊,七年了,转眼间你都这么大了,武定皇帝,杨皇后、沈百户都不在了,更多的人死在了京师,我和乔监军也老了。”

布木布泰闻听此言,更加悲伤,他强忍住就要流出来的泪水,对旁边沉默不语的裴大虎道:

“裴大哥,带我去见金姐姐吧,我想和她说说话。”

~~~~

历史上为大清培养千古一帝、为清军入关,为满汉民族大融合作出杰出贡献的大玉儿孝庄太后,在武定元年这个悲痛欲绝的夏天,却成为最忠于的武定皇帝的部下之一。

数年之后,大明关内开始流传关于布木布泰与武定皇帝的各种风流韵事(主要为南明文人编着),作品充满香艳和挑逗情节,很多话本小说,将故事设定在万历四十七年的开原总兵府,用充满恶趣味的笔调描写两人之间的关系。

以至于四百多年后,大齐永和年间,还有些无良游戏设计师(比如正被蔓讯追杀的齐孟),设计重口味沉浸式游戏时,将布木布泰直接污蔑为太祖的童养媳,在赛博朋克的荒乱世界里开发出各种少儿不宜的十八禁·····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就本书作者目前所见,至少在武定皇帝失踪之前,两人的关系,还是纯洁的兄妹情谊。

~~~

布木布泰望向金虞姬,当年在开原,两人关系最为亲近,形同姐妹。

“姐姐,等我回了蒙古,便率大军增援辽东,杜度敢造反,我就用马刀他砍成两半,祭祀长生天。”

金虞姬目光呆滞。

千代子和刘月儿守在金虞姬旁边,担心她寻短见。

“姐姐,我是布木布泰,我回来看你了····”

皇后盯着蒙古少女看了很久。

七年时间,布木布泰从那个爱打教书先生的刁蛮丫头成长为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她今年十五岁,是蒙古草原上最有权势的大汗,武定皇帝协助科尔沁恢复草原霸主地位后,布木布泰便将大明当成自己的宗主国,把刘招孙当作自己亲人。

当年平辽侯称帝,各外番中,科尔沁是最先送来贺表和礼物的。

金虞姬肩膀颤抖,忽然抽泣出来,紧紧抱住阔别六年的布木布泰,嚎啕大哭。

~~~~~

“如果太子愿意,可以随我们返回草原,科尔沁奉刘堪为天可汗,流贼和叛军便不能威胁到他的安全了。”

太子刘堪只有半岁,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康应乾想了一会儿,抚着白花花的胡须道:

“多谢科尔沁汗美意,辽东还有诸多事务处理,太子要尽快登基,以安定人心。到了辽东,还需要你们的帮助。”

~~~~

当日,船队从张家港起航,向旅顺港驶去,一路无话。

五月十日抵达旅顺,旅顺驻军在郑一石率领下,前往码头迎接。

郑一石是七年前武定皇帝亲自从张家港招收的纤夫兵,靠着军功,一步步升为近卫第七军主官,京师保卫战期间,他负责留守辽南五城:金州、复州、盖州、旅顺、海州。

抵达旅顺之前,康应乾裴大虎发出命令,不许任何人透露京师变故,否则便要杀头。

所以,直到众人相聚参将府大厅时,乔一琦王化贞他们还不知道武定皇帝失踪、开原军惨败的消息。

五月十一日,在东皇后垂帘旁听下,一众文官武将开始商议大齐王朝接下来何去何从。

康应乾将京师变故简单复述一遍,众人面如死灰。

乔一琦喃喃说:“武定皇帝吉人天相,必定大难不死,如此仓促拥立太子,不妥。”

康应乾挥手打断老搭档,不容置疑道:

“有何不妥?那晚天津卫城墙都被震塌,袁巡抚因此殉国,京师早已夷为平地!乔监军,此时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什么?袁巡抚也死了?”

乔一琦全身颤抖,双腿已经站立不住,林宇连忙上前搀扶住他。

乔监军一把推开,对众人怒道:“不可能!绝不可能!五日前,我还和袁巡抚在天津卫北门饮酒作诗,十日前,皇帝还亲自叮嘱,等我在辽东集结大军,到时里应外合,一举击败流贼!”

“不可能!当年在萨尔浒,在浑河,那么险,他都没有事,这次也一定不会死,他是千古一帝,不会死!绝无可能!”

还没说完,乔一琦泪水夺眶而出,顺着他渐渐苍老的脸庞一路流淌下去。

众人默然无声。

过了好久,王化贞安慰说:“乔监军,大家都知道你和武定皇帝君臣情谊,也知袁巡抚曾有恩于你,救过你性命,突然听此噩耗,本官也承受不起·······节哀吧,皇帝在天有灵,也希望我等尽快拥立太子,安定人心····”

乔一琦不等王化贞说完,忽然大吼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找到皇帝之前,本官不同意拥立新君!谁敢拥立!”

康应乾朝裴大虎使了个眼色,家丁头子却是站着不动,眼圈也已微红,乔一琦嚎啕大哭:“如果不是本官这次行动迟缓,在路上耽误了时辰,援兵未能及时赶到,皇帝也不会困死京师!我有罪啊!”

他嚎了两声,昏死过去。

众人面面相觑,几位武将已是眼圈微红,只有康应乾和葛业文还努力控制自己情绪。

天启二年秋,葛业文由山东登莱巡抚调任辽东巡抚,成为辽东民政一把手。

流贼东征以来,他一直密切关注京城战事,忙着协调运兵、运粮,竭力支援关内。

他亲眼目睹辽东兵力被抽调一空,投送到北京战场。

即便乔一琦昨天没告诉他京师保卫战的“内幕”,这位知县出身的干臣,也能觉察到关内正在发生的巨变。

“康首辅言之有理,”葛业文目送乔一琦被藤原恭二搀扶出去,抬头望向众人,语气平缓道:

“国不可一日无君,必须及早扶立太子继位,哨马侦探得知,近一个月来,赫图阿拉、叶赫两城皆有异样,杜度和布尔杭古每日大肆操练人马,不知意欲何为。无论皇帝是否驾崩,我等都要做好完全准备,而且,”

他忽然停住,压低声音道:“此事无法隐瞒,若不尽快拥立,到时谣言四起,我们更加被动。”

众人都赞成葛业文这话,康应乾和葛业文往日并无交集,听他称呼自己为首辅,心中颇为得意。

当初入主内阁,康应乾一直被杨镐他们打压,即便是在张嫣受宠,自己春风得意时,也才只是个次辅。

“此乃老成谋国之言,本官以为,须尽快派人前往辽东各地,调集援军,聚集辽河沿岸四城:辽阳、沈阳、铁岭、盖州,驻守汉城的战兵,也要立即调回,”

康应乾沉思片刻,补充道:“为不使李晖生疑,只说是正常换防。”

文官武将们听到康应乾这话,都是瞠目结舌。

茅元仪道:“为何不是开原?那里工坊学校屯堡齐全,又有人心支持,不可丢弃。”

王化贞也道:“大齐根基便在开原,很多战兵家眷都在那里,舍弃开原,莫不是自寻死路?”

······

康应乾等他们说完,斩钉截铁道:

“诸位所言,本官何尝不知?开原四战之地,非武定皇帝之勇,不能镇守,诸位谁可守住此城?”

刚才还吵吵嚷嚷的大厅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康应乾轻咳一声,继续道:

“收缩兵力,固守铁岭、沈阳、辽阳、盖州四城,控扼辽河平原,进可攻,退可守,大有可为,···”

众人又是大惊。

王化贞道:“康大人的意思是,宽甸、清河,辽西各城,都不要了?”

康应乾点点头:“不错,守也守不住,不如全部舍弃。”

“铁岭四城,人口不下五十万,良田百万亩,大都是熟田,辽东腹心都在这里,又有南边盖州可以维持商贸,位置远胜于北边的开原,如果留在开原,辽河肥沃之土最后被建奴或南明占据,我们粮少兵缺,困守孤城,最后只能坐以待毙!”

大厅内传来一阵窃窃私语,坐在幕帘后面的金虞姬沉默不语。

郑一石眉头紧皱,忍不住抱怨道:

“目下辽东可调之兵不过八千人,朝鲜倭国之兵,早已失去音信,指望八千人,守一个沈阳都难,怎么守住四座城池?”

康应乾神色冷峻,死死盯着这位唯一幸存的近卫军统帅,用不容质疑的口气吼道:

“老夫不管!那是你们军官的事,守不住,大家就一起跳海!老夫,不想投降建奴,更不想投降明廷!”

喜欢挽明从萨尔浒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