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407章 吴三桂北上的条件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407章 吴三桂北上的条件

作者:梦吴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5:40:39 来源:书海阁

次日,北伐军开始向临清州城发起进攻,守军早有防备,州城防守严密,民壮纷纷登城投掷滚木擂石,战兵顶着密集的箭雨用长枪突刺,左良玉令明军蚁附攻城,两次近战格杀都被守军击退。

初战不利,北伐军退守郑家口镇。习惯了欺软怕硬的南直隶兵将个个垂头丧气,完全没了昨日抢掠的快意。

马洪起在西边的作战亦不顺利,河南豪强损失兵马过千,最后尺寸未得。

隔着一道护城河,临清城中热闹繁华,都与自己无关,盐场主发迹的马洪起如何不怒?

原以为临清轻松就能攻取,没想到竟是这样一个硬钉子。河南兵顾不上通知队友,和来时一样,不辞而别,沿着山东西部一路抢劫回去,继续做他的土皇帝。马洪起与大齐的仇怨由此结下,也为这位豪强以后极度悲惨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

刘宗周端坐大帐。

初战失利的左良玉带着亲兵进入大帐,刘宗周瞟他满头大汗气急败坏,便知战事不妙。

“千杀的辽东兵,什么时候招了百姓守城,害得损失这么多人马,家丁都折损几十个,委实可恶,等攻下临清,把他们都剐了。”

刘宗周抬头望他一眼,神色自若道:

“不过一州之地,慢慢困死便好,”

刘宗周所言不无道理,南北运河彻底断绝,临清作为北运河枢纽,作用现在已经大打折扣,等些时日,城中囤积粮草物资耗尽,这支孤军便只有覆灭命运。

刘宗周知道的道理,左良玉却是不懂。

他所率的南直隶兵是各军中实力最强的,底下兵将部曲跟着左总兵从淮扬丰沛到临清,不是来围城的。

很多人携带的兵器铠甲都是花费自家积蓄购置而来,好不容易来一趟,没有银子怎么成?

再说朝廷发的那点银子早就被各位上官分完了,只有攻破临清城才能发财,才能活下去。

“刘督师所言甚是,只是兵士们都等不起,必须尽快攻下!用城中的粮草金银,犒劳大军······”

左良玉大声嚷嚷,他已经听说,刘宗周对临清并不感兴趣,老头真正想要的是京师。

刘督师要去被炸成废墟的紫禁城,给死去的天启皇帝下葬。当然还有那个宁死不屈自刎而死的周皇后。

“末将此来,是为求督师,明日攻城让标兵营也上,史监军率兵从南边攻打,马起洪从西边攻打,末将从东边攻打,围三阙一,必能一举破城。”

“马起洪已经逃了。”

刘宗周淡淡说道。

他麾下标兵营人数三千,是弘光皇帝的御林军。

这次北伐本应由朱常灜御驾亲征,朝廷上下劝谏皇帝亲征江北,一鼓作气,扫灭伪齐残兵。

奈何弘光皇帝被开原军吓破了胆,俨然完颜构附体,已经出现男科疾病。

兵部好不容易凑了这支御林军(主要为青皮和流民),最后时刻皇帝竟不敢上马(字面意义的骑马),于是御林军成了刘督师的标兵营。

无论如何,这支兵马是弘光皇帝嫡系军队,皇帝能顺利登基,除了江南文官支持,靠的便是这三千多人。

刘宗周当然知道其中的道理,所以,当听左良玉说要自己的标兵营攻城,他立即拒绝。

“标兵只为督战,左总兵,老夫还是那句话,临清不过一州之地,运河断绝,守军只是苟延残喘,长期围困便好,目下还是要以恢复神京为要,左总兵若执意攻打,不顾士卒死活,便请自行去打吧。”

左良玉脸色微变,几次想拔刀,最后还是忍住了。

他拂袖而起,一把推开站在旁边的史可法,在李升、李景才、阎尔梅等人怒视下,摔起门帘,扬长而去,走出大帐便骂骂咧咧。

李升将手指按在刀鞘,转身对刘宗周道:

“大帅!左瘸子委实可恶,如此猖狂,属下这就去斩了他!”

李升是南直隶有名的神射手,今年不过二十岁,年纪轻轻便考上了武举人,看他壮实的臂膀,粗壮的腰身,诱人的腹肌,便知这武举人头衔货真价实,不是像乔大嘴那般花钱买来的。

史可法怒道:

“一路洗劫百姓,烧杀抢掠,骄横如此,大明还有王法吗?”

大明早没了王法。

从万历中后期开始,地方军头便越来越不受节制。

庙祝阁老李廷机任首辅期间,江苏军官在吴淞江筑起堤坝,占河道养鱼牟取私利,以致最后百姓用水都出现困难,李廷机得知此事后,竟自己出钱补贴那军官损失,好说歹说,才让人掘开堤坝······

“本以为临清城旦夕可下,没想竟如此坚固,既是坚城,舍弃便好,左良玉想打,便让他留下来继续打,老夫要尽快去京师,安葬先皇和皇后,告慰先皇在天之灵····”

几位幕僚和卫兵都不说话,大家都知道,京师已化作白地,方圆百里连个人烟都没有。

听说只有从燕山深处跑出来的虎豹财狼出没,啃食那些暴露于野无人收敛的尸体。要说服标兵营的**们去这样的荒蛮之地,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李景才踟躇半晌,对刘宗周道:

“督师,北直隶情形,比之前想象的还要不堪,若不能攻下临清,慢说是左良玉,怕是标兵营也要·····”

“也要哗变是吗?”

刘宗周惨笑一声。

四月份弘光朝廷筹划北伐,好不容易筹集得两百三十万两军饷,给几位阁臣分润之后,剩下一百万两,出了京师,便剩下六十万两,最后发到五万兵士手中的只有每人二两银子,连来回的盘缠费都不够,也难怪这些兵士沿路不停抢劫。

让丘八卖命,就要给他们银子,给很多银子。这些道理,刘督师当然懂,只是,他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按祖宗旧制,只有安葬先皇皇后,自己所拥立的弘光皇帝才算真正坐稳了皇位,弘光朝廷的合法性——尽管只是表面合法性——才能得到天下承认。

不过看临清当下攻守态势,便是刘宗周这样的人,也能看得出北伐军一时半会儿难以攻破。

可是,先皇葬礼不能再拖下去,恢复神京也必须尽快完成。

就在刘督师一筹莫展时,帐外传来卫兵的叫喊声,说是辽西总兵官到了。

几人相互看一眼,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来的是吴襄的长子吴三桂。

此子刚继承父亲官衔,被弘光皇帝封为辽西总兵官——虽然山海关现在根本不在他们手里。

刘督师思索片刻,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

“请吴总兵进来。”

片刻之后,卫兵李升引着个风度翩翩、身材高大的少年将官走进大帐。

全身披甲威风凛凛的吴三桂刚走进来,便引起众人注意,史可法、李景才等人纷纷朝他望去,都被这英俊少年身上散发出来的独特气质所吸引。

“末将吴三桂,叩见督师!”

刘宗周连忙上前,一把扶起吴三桂,他仔细打量眼前这个只有十六岁的年轻总兵,啧啧称奇道:

“好啊,好,两环(吴襄字)把你托付给我,晃眼过去,你都长成大人了!”

武定皇帝镇压张春叛乱前后,流落高邮老家的辽西副将吴襄见败局已定,知道刘招孙绝不会饶过自己,遂忧愤交加,最后竟在高邮驿站中一命呜呼。

吴襄死后,追随他从辽西逃入关内的一千余兵士家丁,纷纷拥戴少主吴三桂为将,继续盘踞高邮——脱离吴家,这些辽西兵只能跟着李献忠去当流民。

吴三桂今年刚满十六岁,他虽是少年,却已勇冠三军,在打仗这方面胜过他老爹吴襄百倍。

天启元年,流贼东犯,刘芳亮过潼关进入河南,一路东进,前锋一部甚至逼近扬州,南直隶大恐,吴三桂亲率一千五百辽兵于丰城大破流贼,使其止步于运河,未能染指江淮,保住了一方太平。

此战过后,吴三桂在弘光朝廷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他也成了正儿八经的大明总兵。

不过他的辖区被划在辽西,说是等北伐成功,便将辽西赏给吴家人。

这次出兵北伐,吴三桂率麾下辽西兵连同南直兵共有三千多人,较之左良玉,吴总兵军律森严,这些辽西兵只是抢粮抢钱,从不乱杀人。

“刘督师眼下处境,末将都已经听说,”

众人注视下,吴三桂稍显稚嫩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变化。

“末将愿率麾下辽兵护送大帅北上,收复神京····“

刘宗周大喜过望,他早看出这少年不同寻常,将来定非池中之物。

关键时候,此子竟能如此忠君爱国,像这样的武将,放眼大明,已经很少了。

“你父亲在世时,便常给本官说,做生意可以昧着良心,领兵打仗却一定要对得起圣上,要对得起天下百姓,”

刘宗周情绪激动,有些无与伦比:

“粮草军饷呢?”

“末将自行解决,不会为难督师。”

“好!果然有一个能做事的,我大明·····”

吴三桂打断刘宗周,环顾帐中各人,目光落在史可法身上。

“末将有个条件,”

刘宗周微微一愣,连忙道

“但讲无妨,老夫能帮的,定会帮你,”

吴三桂眼圈微红,杀气腾腾道:

“可恨刘贼已被天诛,粉身碎骨!不过末将听说,他的妻子张嫣,还有那天杀的沈炼,都葬在皇陵,末将要炸开皇陵,把贼人尸首扒出来,将其挫骨扬灰!以报我吴家、祖家血海深仇!”

喜欢挽明从萨尔浒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