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550章 一饭之恩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550章 一饭之恩

作者:梦吴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5:40:39 来源:书海阁

“陛下,不是还有江流儿吗?那头勐虎抵得上几十个人,让他去更合适,还有禁卫军那个叫李自成的,据说也是身手了得,去年一个人在平壤杀了十几个朝鲜兵。”

“近墨者黑,江流儿沾染上官场邪气,朕对他很失望,除非能涤清污浊,否则,此人以后便废了。至于李自成,国师(柯镇恶)说他天生反骨,不可独当一面。”

“只有李定国,还有赤子之心。”

武定皇帝放下茶盏,神色平和的打量着眼前老部下。

听说要征调李定国去殷州,第七兵团主官王增斌,马不停蹄从沉阳赶来库页岛,来到中军大帐,向太上皇求情,希望能换一个人去大洋彼岸冒险。

“朕知道,李定国是你得力部下,不忍割爱?”

王增斌一脸尴尬,不知该说什么。

“这小子是个打仗的好手,朕也知道他非凡人,否则,怎会选他?殷州艰险,东西皆敌,西边有猎头的印第安族群,东边是喜欢割头皮喝人血的欧洲强盗,那里,是真正的炼狱,让李定国去殷州历练,若能活下来,将来便是帝国之刃。”

“可是陛下···”

太上皇大手一挥:

“再劝说,你便替他去,除了你们,其他人,朕不放心。”

王增斌无语。

“新兵操练如何了?听说你们负责和郑成功谈?赎金要到没?”

王增斌连忙回道:“今年春天,又招募了三千骑兵,约莫能留下七八百人,至于郑成功·····”

王增斌欲言又止,眼神闪烁。

“说罢,朕也不指望能谈成,不过借着交割赎金的机会,让你们去看看郑氏的武备,多长个心眼。”

武定皇帝对郑成功一直采取拖延策略,既不公开闹翻,也不放回老海盗郑芝龙,只是不停向福建方面索要赎金。

郑成功对他这位爹的死活,好像并不怎么上心,眼看的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绑匪不得不一再下调赎金,赎金已经被郑氏从最开始的二百五十万两砍到了十五万两,这种砍价幅度,简直比后世某多多砍价还要狠。

可是,即便十五万两,郑成功也不想给了。

“吴阿衡忙着封锁库页岛,所以才让你们和郑成功交涉,战马毕竟跑得快些嘛。”

王增斌连连点头,武定皇帝陷入冥想。

穿越者对南明历史并不熟悉,只知道历史上李定国很厉害,如果不是孙可望最后掣肘,李孙两人,很快便能收复大明半壁江山。

穿越以来,见到的名人,没有八百,也有一千,连几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也让刘招孙见了。

所以,当李定国这个名字进入视野,他并没有表现出过分惊讶,反而让王增斌走近一些,仔细询问这段时日李定国都在做什么。

“陛下,李把总现被困在福建,一时半会儿恐怕回不来了。”

刘招孙诧异道:“人在江西,孙传庭还推荐此人?这是为何!”

王增斌在旁都都噜噜道:“孙阁老说,李定国是苏武再生,这样的人物,需要重用,相信他会回来的。”

~~~~~~

沉阳东郊三十里,过了七星山,连绵的丘陵消失不见,出现一片宽阔的荒原,大齐帝国第七兵团(骑兵团)驻地,便设在这片荒原上。

这两年来,大齐南北战事不断,帝国最精锐的骑兵,如同救火队长,四处奔走。

第七兵团时而跃马长城,出现在白雪皑皑的北境要塞,时而饮马长江,进入南明弘光朝廷的地盘。

经过连续八年的爆兵,第七兵团总兵力超过两万,其中一半为精锐骑兵,剩余一万多辅兵、马夫,可以当做后备骑兵使用,第七兵团还拥有专属的炮营、工兵营,完善的兵种配置,弥补了骑兵不善守城的劣势。

综合下来,第七兵团的实力,在各兵团中处于上游水准,很多新兵在入伍时,也以能进入骑兵团为荣耀,不过要想留在骑兵团,可不是件容易事情。

第七兵团的招兵标准,比其他十个兵团都要严苛(除了海军),据说堪比禁卫军——当然,这应该是一种夸张的说法——骑兵教官们,对新兵的身材、体重,甚至说话的声音都有一定要求。

关于最后一点,军中流行的说法是,说话腔调声音难听的骑手,作战时容易吓到战马·····

虽然有些说法听起来很扯澹,不过骑兵待遇之高,是不争的事实。

以普通骑兵为例,每月可领银票五两,这是普通战兵的两倍。

此外骑兵退伍回乡,在屯堡和姑娘相亲,只要亮出身份,便会被人高看一眼。

当然,风险和收益永远都是并存的,作为一支机动兵力,第七兵团经常处于战备状态,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奔赴战场的路上。

远的不说,太初四年以来,骑兵军团出击三十多次,在大齐东南西北各条战线上,都能看到王增斌麾下骑兵的身影。

由于战事频繁,步兵兵力捉襟见肘,原本有些由海军去做的事(比如前往福建敲诈勒索郑成功),也交给骑兵去做,那时候,吴阿衡率领舰队主力,清理库页岛周边的罗刹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太初元年正月,福建总兵、太子太傅郑成功拒绝了千里迢迢赶来要债的齐国债主,不仅不给对方缴纳赎金(郑芝龙仍被软禁在大齐),还把李定国带来的几个手下全部杀死。

在厦门,郑家的海盗们,指着年轻的骑兵把总,让他赶紧滚蛋,郑芝龙在辽东是死是活,和他们姓郑的没有关系,因为这个背叛大明的卑鄙小人,早已被从郑氏族谱中除名了。

“把他马匹扣下,铠甲卸了!放回去!让刘招孙断了这个念想,别再派人来送死了!还有,你们齐国商船再敢来福建浙江做生意,老子见一次抢一次!”

家丁们一拥而上,对李定国一顿拳打脚踢,直到李定国倒在地上不能动弹,才满意的离去。

~~~~

这个外表轻松、手握腰刀、制服褴褛的人虽然赤着脚,但仍然像一名士兵。

他慢慢腾腾地走着。

在福建,没有人在等他,在江西也一样。

如果父母还记得他,也许认为他还活着,也许以为他死了,因为也没有关于他还活着的消息。

他想起父母早已死去多年。

现在是晴天,一直没有下雨,丛林中开满鲜花,鸟儿不停地啼鸣。

李定国把脸上抹了把血水,将腰刀收起,穿着破烂的衣服,看起来更像是个乞丐,他一直向北方走。沿途乞讨,过了葛仙山,进入江西境内。

天气寒冷,月明星稀,月光下出现一片松林和沙地。

李定国带着腰刀,在崎区的山路上走了很久,黎明时份,他躲到几棵树的阴影之中。

两个山贼模样的人,走过来想抢他的东西,尽管他一再高声说他身上没有钱,也是穷苦人,山贼还是不肯罢休。

无奈之下,李定国只得挥刀把其中一个杀死了。

李定国虽没上过战场,然而小时候跟着流民四处讨饭,见过的死人很多。而且,他在禁卫军、在骑兵团中,听老兵们讲过那些惊心动魄的杀人故事,所以,如今第一次杀人,一点也不觉得害怕,相反,他还有些兴奋。

那个倒霉的山贼被拖到山路中间,李定国把死人身上的银钱全摸出来。

没死的劫匪在松林中跟踪了五里路,李定国走,他走,李定国停,他停。

后来那人坚持不住了,拄着把破刀,气喘吁吁的用客家话骂道:

“叼南径、密柴头、出贼里!”

李定国也用陕西榆林话回骂:

“二锤子!瓜皮!怂货!滚!”

山贼又气又急,都都囔囔跑了。

抵达上饶府城时,天色黑下来了。

李定国吃了几条煎沙丁鱼,喝了半碗酒(从一家客栈前买来的),他身上的钱所剩无几,不能住宿,只够维持明天的生活,于是钻进客栈旁一辆马车下边,裹着破斗篷睡着了。

他睡得很安稳,梦见回到了武定元年的京师,十岁不到的李定国正在和流贼大战。

城头火光四起,尸体到处都是,被鼠疫感染死去的齐军一眼望不到尽头。

这一次,吴又可没有死,齐国没有战败,李定国冲在队伍前头,护着他的恩人沉炼和魏昭,杀出永定门,流贼溃不成军,李献忠和其他流贼头目的人头,被高高挂在午门城楼上,等待大齐皇帝检阅。

喜欢挽明从萨尔浒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