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67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67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作者:梦吴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5:40:39 来源:书海阁

“这些天康大人花了本官三百多两银子,便请先说好消息,若是不够好的话,本官便只有送大人去朝鲜汉城……”

刘招孙朝金虞姬点点头,示意美人下退下。

金虞姬起身走出几步,回头对刘招孙双手合十,便退了下去。

刘招孙知道她是想去桂圆寺为自己上香祈福,心头不禁一阵暖意。

康应乾倒不怕去汉城当……,他只是感叹刘招孙有这样的红颜知己,笑着摇摇头,这才缓缓放下茶杯,慢悠悠道:

“好消息便是,刘参将你之前说的那六万亩田地,本官这几日走访查询,确实都是些无主之地,还有几位总兵参将名下的军田,加起来有五六万亩了。”

“此外,老夫还从杨指挥使那里获知,开原城南三十里,还有块庄田,种了几十年,都是上等田地,一万亩当是有的,”

刘招孙连连点头,这个消息确实不错,想到可以让辽民耕者有其田,他便觉得兴奋。

将这些自耕农训练成军,其战斗力也会提升好几个档次。

人只有在扞卫自己切身利益时,才能发挥更大的能量。

须知土地和财富才是捆绑士兵的最重要的工具。

刘招孙知道,所谓庄田便是藩王和勋贵名下的田地。

明初朱元璋分封藩王镇守四方,前几代藩王都拥有军政大权,很是威风。

自从靖难之役后,几位皇帝便持续削弱藩王权力,如行政权财权,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兵权。

到明代中期,藩王宗亲权力大减,不能像正常士民那样经商科举,压抑之下,他们只有借助宗教或者文学,当然,那些没有艺术天赋的朱家子孙,还可以在王府里不停造人。

到晚明时期,藩王宗亲人人数过多,已经成为朝廷一个沉重的财政负担,有些省份甚至需要付出三分之一财力来供养本省藩王。

后来的万历改革,便有对藩王权力的松绑,以期这些蛀虫能为国家发挥一些作用,放宽了对藩王从业限制的要求,比如允许其科举考试、经商····不过这些改革都来的太晚了。

刘招孙想了一会儿,在他记忆中,好像万历一朝在辽东也没啥藩王,可是康应乾刚才却说是庄田,这真是咄咄怪事。

刘招孙正要询问是哪位藩王的庄田,却见康应乾放下茶杯,长长叹息道:

“想那李成梁当年何其骁勇,好似整个辽东都是他家的,如今,真是曲终人散,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子孙竟连田地都护不住,”

刘招孙这才知道这是李家的产业,李成梁被封为宁远伯,儿子李如松世袭,没想到朝廷给李家赏赐这么多田地,这还只是在开原,想必其他地方也是有的,怪不得李成梁能豢养三千家丁。

“康大人是说,这一万亩良田也成了无主之物?”

见刘招孙询问,康应乾笑道:

“那倒不是,”

“李家现在不是还有个李如桢,他刚从京师回来,皇上本想让他代替其兄李如柏镇守辽东,率辽镇增援开原,不过现在开原被咱们守住了,这位爷就回沈阳了,”

“这人浪荡成性,贪图享乐,也是不成器,只想早日回京师,他在辽东是一天也待不下去,老夫估计着,此人要不了多久便会回京了,”

刘招孙微微叹息,心想这李如桢也真是豪奢,一万多亩良田,说不要就不要了,可见当年李家是在辽东是多有钱,才培养出这么个败家子。

康应乾眯着眼睛,若有所思道:

“李如桢不过酒囊饭袋,不堪用的,”

“前些年,李成梁在世时,李如祯在京师镇抚司做指挥使,飞扬跋扈的很,五城兵马司,六部衙门,都不敢招惹这位公子,”

“据说有一次他宴请一个从蓟州来京纳吉的军官,借着酒兴就在家中燃放起了火铳,当鞭炮玩,声响如雷,吓得附近百姓到处乱走,以为王恭厂火药爆炸了,”

康应乾总结道:

“不必担心,此人无用,便他不走,辽东这些田产土地,他也守不住的,眼下李家兄弟都死绝了,诺大的家业,终究会化作泡影,所以老夫才说这是好消息,让刘参将留意,这块庄田就在刘参将嘴边,不能让别人抢了去,”

康应乾一口气说这么多话,感觉有些口干舌燥,喝了口茶,正要喊丫鬟,才发现身处参将府,周围没丫鬟给他使唤。

刘招孙叫来胖丫鬟给康大人倒了茶,康应乾瞅着那丫鬟望了几眼,只是摇头。

刘招孙抬头望向门外,默然无语。

洪武之后,钦赐功臣田土之事少见,勋贵庄田的来源多是占夺。

在北方九边,所谓庄田其实多是占夺军屯土地和民田。

想来这李成梁应当也是占了不少民田,李成梁后期受到言官猛烈弹劾,其中一项罪名就是说他私占民田军田。

刘招孙知道这些庄田会被周围大户吞噬鲸吞,他想着与其这样,不如将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设法把这个宁远伯名下的土地弄到自己手里。反正李如松已死,李如柏也刚刚自杀,李如桢基本不管事。

养活城中三千多战兵加上七八千辽民,六万亩田地,再加上马林之前租给自己的一万亩,加起来共七万亩地,才够养活这么多人。

刘招孙知道康应乾还有话说,耐着性子问道:

“那你的坏消息呢?”

康应乾呵呵一笑,有些尴尬的望向刘招孙:

“坏消息是,老夫刚才说的那六万亩田地,半数已经被人占了,给咱们留下的只有三万亩,而且大都是抛荒地,”

刘招孙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谁占的?他们可有地契?”

康应乾呵呵一笑,示意刘招孙坐下,才道:

“还不是丁碧手下那几个军头,这些地多是马总兵名下军田,马总兵战败,他们认定马总兵必死,便乘机占了,田契自然是没有的,咱们在开原血战时,他又派兵到周边卫所占了一些,两个指挥使屁都不敢放一下,刘招孙,你真以为辽镇军头个个像你一样心软啊,”

刘招孙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这些田地明明在开原地界,怎么轮得到其他辽镇来占。

不得不说这丁碧的手还伸得挺长。

“丁碧这狗贼如何敢做这事?!”

康应乾冷冷道:

“他如何不敢?若非熊大人来辽东,剩下的这三万亩也是他们的,”

“这个丁碧可不是等闲之辈,老夫听说此人在辽镇中也是出了名的贪将,和鞑子也不清不楚。开原、铁岭、沈阳、辽阳,山海关,都有他的田产店铺,老夫看他不像个将官,倒更像个商人。”

刘招孙脸色阴沉,他对丁碧没什么好感,记得当初在沈阳,初次见面便和这人打了一架。

没想到现在又在开原碰上,真是冤家路窄。

“此人在开原城中也有商铺,专售卖人参貂皮干货到南方,利润颇丰,老夫还去看过,生意很是兴隆啊。”

刘招孙看康应乾眼神,便知他是想先从这些店铺入手,以牙还牙,给丁碧捅上一刀子。

刘招孙以为眼下当务之急是田地,控制商铺贸易可以先缓一缓,而且开原商业繁盛,若是直接对丁碧商铺下手,势必给其他商人造成恶劣影响,商业最需要稳定的秩序。

“先安排辽民耕种那一万五千亩田地,种子、肥料、农具、耕牛之类都可以在开原城内购买,沈阳那边,熊大人也会派人送来一些种子农具,”

刘招孙说完,抬头望向康应乾,这位狠辣文官此时早已面露凶光。

“大人还要忍?”

“丁碧这狗贼,得寸进尺,欺负马总兵不说,还敢到欺负本官头上,若再忍,本官这参将也别做了!”

刘招孙说罢,转身望向门口,对他亲兵道:

“持本官调令,去北门军营,让骑兵营李昱辰带兵过来!”

喜欢挽明从萨尔浒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