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84章 评书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84章 评书

作者:梦吴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5:40:39 来源:书海阁

万历四十七年七月,努尔哈赤完成对海西叶赫的吞并,继续扩张,威逼辽、沈。

山雨欲来风满楼,为守卫辽沈,朝廷紧急征调白杆兵、浙兵北上援辽,援军总数超过万人。

由于穿越者的蝴蝶效应,原本历史上惊天动地的浑河血战,在这个位面将以更残酷激烈的形式提前拉开序幕。

随着辽沈大战的临近,刘招孙肩负的压力与日俱增,他已经暂时放下民政方面的事务,将其全部交给康应乾管理。

刘招孙将所有精力都用在新军训练和城防布置上。以他对后金军的了解,只要辽沈能够守住,努尔哈赤就不会轻易攻打开原。至于辽沈能守多久,需要看白杆兵和浙兵配合是否给力。

如果浙兵、白杆兵还像历史上那样,在后金军没来时就先开始内讧,自己打自己,那么辽、沈还将光速失陷,开原城也将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这次开原城防部署,需要兼顾到辽沈两城。

熊经略还在京师等白杆兵和浙兵北上,等客兵抵达,再一起出关援辽。

大概熊大人觉察到辽镇的异象,不带上这两支强军,便不好对这些军头发号施令,两支客兵还在路上,所以经略大人迟迟未能成行。

刘招孙三次派人去辽阳,希望能和辽镇共同协防,派兵进驻开原与辽阳之间几处要地,然而辽沈将官一直敷衍搪塞,到现在还没给刘招孙回应,也不知这些人在想什么。

刘招孙现在越来越担心,前段时日熊廷弼花费百万辽饷,为辽沈明军更换的各种火器兵器,会不会像原本历史上那样,在浑河血战中,最后被用来炮击自己人。

靠山山倒,最后只能靠自己,刘招孙放弃了对辽镇的幻想,决定增强开原自身的防御。他考虑修葺一下开原周边屯堡,将势力范围朝外扩张,加大开原战略的纵深,哪怕只向外扩张一两里,也比坐守一座孤城强。

上次守开原之所以战况惨烈,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战斗都在城下发生,守军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当然,如果没有强大骑兵的支持,步兵的周旋就是个伪命题,步兵出城野战,很容易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包饺子。

刘招孙不想提前四百年在冰天雪地的辽东来一场长征。

归根到底,他现在需要骑兵,需要更多的骑兵。

开原城内的蒙古商人跑的差不多了,这些骑墙派永远改不了骑墙的毛病,剩下的商人也不太愿意和刘招孙做生意,他们只愿将杂马、马驹卖给明军,刘招孙好说歹说,最后花费高价才买到三十匹良马。

康应乾建议杀鸡取卵,将这些乘火打劫的蒙古人杀光抢光,刘招孙又提起了他的大道理论,表示自己不是流贼,更不会自己打劫自己。

曾经以马市闻名的开原城,如今竟连一百匹战马都凑不齐,说出来连刘招孙都不信。

叶赫骑兵逃走已有半个多月,城内的叶赫商人说这支骑兵怕是凶多吉少。

刘招孙每天忙完都会去情报司,不厌其烦的询问这支骑兵的踪迹。

好运气近在眼前,却需要耐心等待,总兵大人焦头烂额之际,却不知,自己早已名动天下。

刘招孙那日在张家湾斩杀打行的事迹,经由纤夫们带往运河各地。由于故事中具备巴牙喇、美姬、少年英雄、天下大道等因素,成功吸引了大明士农工商各个阶层,所以这个故事立即被运河各地二次传播,最后由各地评书人添油加醋、夸张修饰,变成了一支经典的评书话本。

很多年后,大明百姓去茶馆喝茶时,《宣武将军刘招孙大战后金巴牙喇》还是大家的必点曲目。

在评书中,宣武将军刘招孙,变成了赵云、岳飞一样的人物,骁勇善战,为国为民(其实本就是这样)

被他斩杀的打行青皮变成了潜入明国的巴牙剌,而且,人数从两个变成了十个。

刘总兵发给纤夫们的粮食,也从三百石变成了三十万石,这个数字约等于整个张家湾港口一年吞吐量的总数。

而刘招孙身边的美姬,也由金虞姬变成了金虞姬银虞姬以及秦淮八艳。

故事曲折离奇,很是感人。

京师,棋盘街一处茶馆内,坐满了赶来听书的茶客,桌子上摆放着酒水和水果,茶客们边听边吃。

年轻的店伙计拎着个一尺五寸的长茶壶,给客人们掺茶沏水。

流传于巴蜀之地的铜壶近来在京师茶友中流行,伙计高高举起长嘴铜壶,离碗足有两尺距离,刷的一声便将沸水冲去。整个动作有惊无险,干净利落,引得茶客们啧啧称奇。

“啪!”

惊堂木一声爆响,茶客们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台上。

一个身材精瘦的说书人将折扇劈向半空,喝了口茶润润嗓子,讲道:

“上回书咱们说到,那日在张家湾码头,奴酋遣细作焚毁军粮,被同知吕大人发现,吕同知也是员猛将,与那建奴大战三百回合,怎奈胯下汗血宝马不堪重负,马力不支,将吕大人摔落马下。吕同知下巴脱臼,兀自怒道:

“贼将休走,不可夺走俺那两千石粮食!”

巴牙喇狼牙棒杀出,吕大人双刀格挡,被打昏在地,奴贼仰天大笑:

“这南朝也是无人,南蛮子不堪一击!扯呼!”

眼见得建奴细作便要逃走,正在这时,却听一声爆喝:

“奴贼!休得逞狂!大明宣武将军在此!哪里逃!”

只见一少年武将,头戴镔铁盔身穿皂罗袍,手持一杆丈八长的神龙大蘸金枪,胯下一匹乌骓赤血驹,挡在建奴前面,端的是玉树临风,貌若潘安,风流倜傥妙不可言。

原来当今圣上那日在午门前,封赏刘总兵为宣武将军,建奴巴牙剌不知道哇,他只当是个无名之辈,挥舞天马流星锤,嗖嗖就打将过来,用夷语叫喊:

“南蛮子!找死!”

“咔~~~~!咣当!”

天马流星锤狠狠砸到神龙蘸金枪上,也就是宣武将军吧,若换别人,手中这长枪是非出手不可,握枪的手臂也要被生生震断!

乌骓赤血驹往后退几步。

“踏踏踏~~~”“吁~~~~”

刘总兵手按鞍桥,停住长枪,举目一看,面前又上来五六个鞑子。

这些鞑子都生得手脚矮壮,歪瓜裂枣,下颌留着老鼠须,后脑勺上还拖了根金钱鼠尾辫。

瘦脸说书人从怀里掏出张黄鼠狼皮,在众人面前张开,拍了下惊堂木道:

“看到没?鞑子就长这样!”

前排茶客被这黄鼠狼皮吓了一跳,身子往后仰去。

瘦脸说书人把黄鼠狼皮放下,抬手将纸扇猛地刺出:

“你们几个奴贼,可敢报上姓名,本官不杀无名之辈!”

“哇呀呀呀,吾乃大金国正红旗巴牙剌巴音图,这位是·····!!”

说书人忽然停住,大笑三声:

“哈哈哈!本官军务繁忙,你们五个一起上,本官今日送你们一起上路!”

“你家主子阿敏已被本官斩杀三次,尔等无名鼠辈,敢阻本官走大道!纳命来!吃我一枪!

噗噜,那神龙大蘸金枪便如一个大蟒出洞,有似一条蛟龙出水,唰!唰!唰!连连挑倒两个巴牙剌······”

前排坐着的一位少年茶客,哈哈跟着笑起来,此刻似乎魂穿刘招孙身上,将手中茶杯握成长枪,猛地向前刺出,滚烫的茶水洒在手上,兀自不觉。

说书人将惊堂木猛地一拍,一声爆响,少年人这才觉得手背发烫,咬牙忍住疼,不敢叫出声,只是抬头盯着那说书人,焦急的等他说出下文。

众茶客注视之下,那瘦脸说书人喝了口茶,将茶杯放下,笑着拱拱手道:

“一杆神龙大蘸金枪搅动天津卫,五条天马流星锤魂断张家湾!”

“三尺龙泉万卷书,上天生我意何如。不能报国安天下,枉称男儿大丈夫!”

“究竟何为大道?五个巴牙剌是死是活?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那少年霍然站起,跟着一众茶客举起手臂,手里拿着零碎银子,对着台上大叫:

“加场!加场!”

~~~~~~

吴霄回头望望人头攒动的茶馆,刚转过身,老张牵着马车过来了,招呼他回客栈歇息。

“公子,今日评书听得咋样?得劲不?”

吴霄将手背过去,不让这位老仆人看见烫伤的地方,否则又是一番责骂。

“断评的厉害,每次都卡在那个点上,赏钱都不加场。”

眼下京师最火的评书便是这“刘总兵大战巴牙剌”,瘦脸老头讲的最好,没办法只能等。

老赵想了会儿,眯着眼睛笑道:

“公子,自从这评书在京师讲起,好多子弟都想去投辽东,听说南直隶那边也在讲这评书,不知道和你听到的一样不?”

吴霄笑着摇摇头,打发走老张让他先回客栈去。自己转身走向左安门,街道上人来人往,吴霄自顾自的往前走。

这几日辽东战事逼近,京师也嗅到战争的气息,一些良家子视刘招孙为榜样,开始蠢蠢欲动想去建功立业。

大明路引制度崩坏已有百年,商品经济的繁荣迫使人们自由流动。

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这是一个危险的时代。

少年吴霄一脸坚毅,想象着自己奔赴辽东建功立业的画面,昂首走出左安门。

这个来自陕西三原的少年,萨尔浒战后,他便来京师游历。

刘招孙的传奇故事,他早已耳熟能详,上次开原兵来京师献俘,战兵军容严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也要去辽东建立一番功业。

吴霄或许还不知道,此时此刻,这个古老帝国成千上万的汉家男儿,也和他一样,踌躇满志,准备奔赴辽东,助宣武将军刘招孙一臂之力。

喜欢挽明从萨尔浒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