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小富则安 > 第32章 你到底是什么人?

小富则安 第32章 你到底是什么人?

作者:青铜穗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11 18:46:00 来源:23小说

这次分裂张家的计划,本来就是要重挫张旗的势力。

没想到挫是挫了,却也把陆珈自己给戳了一下!

张家老太太死的时候,是秋娘和谢彰带着孩子们回到沙湾半年之后。

那会儿陆珈还小,加上老爷子掌家,秋娘一家有老爷子亲手照管,因此对这位续弦的外祖母印象不深,也没有什么接触。

可是在这张家兄弟撕逼的当口,陆珈竟然听到这位死去多年的老太太还有戏份!

何氏这意思是说,老太太死前就对张家的公产动了手脚,秋娘夫妻才刚被接回来,她就在提防着老爷子偏心前妻生的女儿,暗中把公产挪成了私产,贴补起了自己的儿子?

如果是这样,那秋娘那本账虽说不实,但也不算诬陷了张旗。

可问题是,家业尽掌在老爷子手上,老太太这么做,老爷子当真完全不知情吗?

她沉脸贴着墙壁,细听起来。

张旗将带回房的账册重重地投入抽屉,同时也在怒骂:“我只道不是一个娘生的不能贴心,没想到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也是这么靠不住!

“老爷子虽然分成了五成给咱们,可是老太太却也没少私贴他们!

“当我不知道么?老太太没死的时候,疼着老幺,总说他没成亲,将来日子艰难,私下贴了不少银子给三房。

“真要算,他们得到手的,又能差多少?真要说昧了公家银子,那老太太昧下的那些,倒让他三房占了大份!

“他老二也是,当初听说老爷子要分给大姐一份,第一个急的就是他!

“‘本来二房三房就只能共占五成,到手的就不多了,这要再匀出去一份,那分到咱们手上还能剩多少?’这话是谁提的?

“又是谁撺掇着我一道去跟老爷子哭来着?

“这两年我为柜上的事操碎了心,他们坐收盈利,什么事也不干!如今倒还怪我钱赚少了!真是一群混账东西!……”

屋里两口子的咒骂一声接一声,还在继续,陆珈已经把耳朵移开了。

此刻的她真说不上什么心情。

这两口子嘴里的吐槽必定不是假的。他们不光老太太挪用了张家的公产,贴补儿子,而且三兄弟还去老爷子面前哭诉过,而且看模样,他们还得逞了。

柴米油盐之下,自然不会全是付出又或全是算计,总是舒心和纠心交织的情况居多。

秋娘出嫁时,已经得到过一笔丰厚的嫁妆。按常理而论,娘家财产她的确不再有份。

可是谢家于张家有恩。

老爷子回馈给谢家的宅子,接他们回京,同住一起照顾着,等等一切都是因为谢老爷子是提携他发家的恩人。

就算秋娘不是女儿,张家为谢家所做的,也算应当。

一定要说秋娘作为女儿得到了份外的东西,也不过是老爷子临终前给的一个铺子和一笔两千两银子。

而这笔财产,还是秋娘侍奉汤药分得的,也并不过份。其实父女间能处到这地步,相互之间都不能说有亏欠。老爷子的人品也可见一斑。

可是张旗的话能证明,当初被挪走的公产终究没有拿回公中账上。

陆珈不知道老爷子到底有没有质问过老太太的做法,可他既然默许了这笔家产的去处,他心中的天平就已经倾斜了。

秋娘至今维护着父亲,理解他的决定,她不知道疼爱她的父亲,爱她其实也有限。

窗内传来砰的一声,灯也灭了。

沈轻舟道:“他们走了。”

陆珈听了听动静,便打开窗户,努力地爬上墙,要翻进去。

沈轻舟纵身一跃,先行入内,再提起她一只胳膊,不费丝毫力气将她弄下地来。

陆珈心里对他的工夫已然有底,也就不忙着惊叹了,摸黑到了先前张旗投账本的柜子前,抽那抽屉,却不妨已经上锁。

正踌蹰间,沈轻舟伸手抓着锁,用力一拔,那锁梁就抽开了。

陆珈看了他一眼,默声把抽屉拉开,就着微弱的一点天光,拿出了几本账簿。

沈轻舟有火折子,俩人便躲在柜子后头,蹲着翻看起来。

账簿是二房三房花了一夜时间总出来的账,有一本专门记录着这三年里较之往年亏掉的钱。其余几本则是每一年柜上交出来的账目。

这一看,她也不由皱眉,这三年每年虽然都有盈利,但比起老爷子在时,收入减去了将近一半。算算数额,三年总计都有近五万两银子了。

张旗再不济,守成总是会的,码头这么好的生意,主顾又总是在流动,这次黄了总有下次,这五万两银子到底亏去哪儿了?……

她把簿子丢开,埋头再翻。

沈轻舟也没闲着,他拿起抽屉里其余一沓文书地契看了起来。

张家确实是个富户,除了码头上富得流油的几个铺子,另还在附近的乡县置有许多田产。

都是耕田。

自打朝廷改稻为桑,原先粮食丰产的江浙地区大量耕田改为桑田,而湖南、江西一带水系发达,潭州府北有洞庭湖,南又有湘江、涓江等各路江水,运输便利。同时因为地处南北腹地,气候又适宜,只要防住洪涝,几乎没有别的天灾发生,粮食高产,两省便逐渐成为了天下粮仓。

从张家田庄近五年的产量看,都是可观的。

就算铺子上盈利减少,张家地里的收入也十分稳定,并且很好地支撑了一部分铺子里的货源。

这个情况跟近段时间他与郭翊从别家粮行了解到的差不多,当这些田庄的稻米流入他们自己的商号,又少去了一笔中间米贩的支出,盈利更为丰厚。

又或者,他们降低成本,以更优惠的价格出手获利,都很好的推动了市面上粮食的流通。

种种迹象都在说明,潭州是不缺粮的。

可为什么他收到的消息,却称这个地方还是出现了饥荒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