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唐浮生 > 第七章 排阵使

晚唐浮生 第七章 排阵使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3:33:38 来源:书海阁

建极三年六月十一,泰山宫。

葛从周深吸一口气,在银鞍直指挥使李逸仙的引领下,入内觐见邵树德。

“陛下。”葛从周躬身一礼。

邵树德亲自上前,将其扶起,又让人拿来一柄斧钺,笑道:“贞观八年,唐太宗诏李靖为行军大总管,登坛拜将,授钺行师。朕今亦有良将,特命尔为齐州行营都指挥副使、排阵使,此钺可持之。”

“臣遵旨。”葛从周再拜,接过斧钺。

“此番北伐,君可知何为第一要务?”邵树德问道。

葛从周的军事能力,邵树德不担心。印象之中,历史上他一生中明显的失败是南征杨行密,但那是庞师古的锅,主力部队在清口被淹了,葛从周带着一支万把人的偏师,闻师古败,也跟着败退跑路了。

其他时候,他的军事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彰显,堪称战神一般的人物。

当然了,邵树德也不确定本时空的葛从周是不是还这么厉害。毕竟人生经历都不太一样了。人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将帅们也一样,他们经历的点点滴滴,都会汇集起来,产生巨大的影响。

邵树德这几年一直在观察。葛从周真正独当一面,其实是攻兖州朱瑾的时候。表现其实不错,任城之战,打得阎宝丢盔弃甲。其他时候,也没给朱瑾什么机会,带着一帮朱全忠后期训练的新兵,最终把朱瑾干挺了。

镇守魏州之时,与河东、成德、沧景多次交战,胜多负少,而且输的还不是他亲自指挥的,规模也不大,整体表现可以说不错。

如此种种,让邵树德下定决心,任命葛从周为前敌总指挥,具体负责对河北的大战。

“回陛下,第一要务乃上下一心,稳扎稳打。”葛从周回道。

“善。”邵树德高兴地说道。

葛从周的理解相当到位。

他现在就相当于历史上柏乡之战的王茂章。王茂章统率七万梁军,与河东、成德联军大战,结果惨败。

王茂章并不是不知兵。但晋军派出几百骑兵引诱,他就全军出击,追出去几十里,而晋军却以逸待劳,野战时体力上占据了巨大的优势。

结果显而易见,即便梁军在没来得及吃饭,体力大亏的情况下,四次“败而复整”,战况十分胶着,但关键时刻魏博挺不住跑路了,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王茂章为什么这么急躁,外人不得而知。但从朱全忠事后安慰王茂章的话来看,韩勍、李思安等梁将不服,王茂章急于证明自己,肯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吾亦知之盖韩勍、李思安轻汝为客,不从节度尔”,朱全忠是清楚内情的,这话应该是说到点子上了。

邵树德曾经不理解朱全忠为什么要用一个降人来指挥他的主力部队。但一步步走上帅位甚至君主大位之后,就知道有些事情是难以避免的。

政治的精髓在于平衡。

朱全忠是后梁皇帝,他不能总是依赖自己起家的功勋集团,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也不是一个皇帝该做的事情。只可惜他玩得太大了,错信了王茂章,损失了大量精锐。

葛从周如今就处于这么一个境地,所以邵树德第一时间询问他第一要务是什么,而葛从周答得也不错:上下一心、稳扎稳打。

另外,葛从周还有一个比王茂章强的地方,那就是他有一支带了不短时间的部队:左右龙骧军。

朱全忠练的兵都不错,天武八军这几年什么仗都打过了,经验也非常丰富。更何况又补入了大量夏军老兵,在魏博战场上捏合成功之后,战斗力并不弱。

有这么一支部队在,葛从周的底气还是很充足的。

“天雄军已进至德州左近,东路各部已入棣州,你好好指挥。”邵树德说道:“只要稳扎稳打,不贪功冒进,敌人便无机可趁。不要有任何压力,哪怕相持时日久了,朕也不怪你。消耗多少粮草,朕给你补多少。死了多少兵,陕州院、郓州院的新兵给你补多少。也不用担心有人进谗言,朕还没到老而昏聩的地步,朕就在泰山宫,看得清清楚楚。放手打,按你的想法来。”

“臣明矣。”葛从周也十分感动。

圣人的话说到这地步,基本上打消了他所有顾虑。

担心打的时间长了,消耗太多钱粮和军士?圣人说你不用担心,我不在乎。

担心别人说你有异心,故意拥兵自重?圣人说我就在旁边看着,是非曲直还是分辨得清楚的。

担心打得太难看,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圣人说按你的想法来,我不干涉。

没有任何压力了,也没有任何借口了。葛从周再一次坚定了自己的思路。

兵少、粮草不足、时间紧的话,就要想办法打一些漂亮仗、神仙仗。当然,所谓的神仙仗,也是需要敌人配合的,他们不愚蠢、不犯错,你也打不出高光时刻。而既然需要操作高难度的神仙仗了,己身自然不可能无懈可击,就会露出破绽,敌人也可能抓住机会,把你打得丢盔弃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如今粮草充足、兵多得要死,其他方向也没有巨大的威胁,那么葛从周知道该怎么打了——扬长避短,发挥己方兵多、粮草多的优势。

至于消耗多寡,那是圣人、宰相该考虑的。帮他们省钱?打输了自己被杀头,人家也不会感激你替他省钱了。自己是武人,就该纯粹点,一切以打赢为要。

“兴元兵、江陵兵、龙剑兵、河陇蕃兵之流,你要用好。”邵树德在殿内走了几步,又说道。

葛从周是个有智慧的人,当然不会错误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用好”,说的好像这些兵是什么天下精锐一样。

“陛下,三川、荆南、河陇军士,不擅野战,擅攻城。”葛从周说道:“臣定会发挥其长处,令其为朝廷攻城略地。”

“好。”邵树德满意地点了点头,道:“赤水军范河部已至登莱青三地,随时可以渡海。此部亦归你节制,要用好了。”

“遵命。”葛从周应道。

这里的“用好”,意义又大不一样了。

赤水军八千众,武学生众多,之前一直留守洛阳,圣人三天两头至军中巡视,讲武、狩猎不知道搞了多少次,乃是圣人的嫡系。

这支部队,是真的要用好,字面意思。

而这支部队去了登莱青,准备跨海攻击,也是符合圣人用兵习惯的。

很多将领都知道,圣人手中有一本宰相宋乐送给他的《太宗与李卫公问对》的兵书,几乎都快翻烂了。

葛从周也读过,他知道这是一本假兵书。

假的地方在于无名氏作者假托唐太宗、李靖问对。人家究竟有没有说过书里那些话?葛从周认为可能性不大。

但内容确实不错,也是符合自唐以来一贯的用兵风格的。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正奇相合的用兵方略,有正兵,必有奇兵。今上也是这个路数的爱好者,而且更加发扬光大了——有战术层面的奇兵,也有战略层面的奇兵,用起来不拘一格,已经有了自己的深刻理解,葛从周十分佩服。

赤水军就是奇兵,要用在关键时刻。

邵树德本还想再多说一些,但终究没说,让葛从周退下了。

选定了前敌总指挥,就要充分信任他。人家也是死人堆里滚出来的,带兵不是一年两年了,观察了这么久,本事已经得到了你的认可,那还说什么?

葛从周有自己的用兵方法,你说得太多,人家碍于你是皇帝,不敢反驳、违抗你的意志,说不定就乱了他的节奏,纯粹是自找麻烦。

葛从周走后,邵树德又喊来了淮海道的一干官员:巡抚使张彦球、转运使宋瑶、刑狱使李桐、学政张文蔚。

“除徐、泗、宿、海、安东五府州外,其余九州全力转输粮草、军资。夫子现只征集了五万,不够,远远不够。续征五万,共十万人,听候调遣。”邵树德说道。

“臣遵旨。”张彦球、宋瑶二人一齐应道。

十万只是淮海道的夫子,直隶道还有五万人,河南道五万,这便是二十万人了。作为战场的魏博、棣州,当然也要大量征集夫子,总人数是十分庞大的。加上禁军及仆从军各部,号称八十万大军不为过,和历史上朱全忠征讨沧景、成德的规模差不多了,可能还略略大一些。

朱全忠的五十万大军因为他病重半途而废,邵树德反正是赖在这里不走了,一定要等出结果。

“征集的民船,不要要人家白出力气,该赏的要赏,不然下次便征不到这么多船了。”邵树德又道:“平海军来告,船具尚有不足,登莱青三州干什么吃的?从速补上。若耽误了赤水军的行程,以军法从事。”

“另者,征集了这么多夫子,听闻民间多有怨言。尔等好生晓谕百姓、士人,河北不灭,河南永无宁日。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朕都觉得淮海道问题很大了。速速办差吧,此战甚为关键,朕之北巡,若连河北都无法踏足,岂不可笑?”

“臣等遵旨。”张彦球、宋瑶等人有些忧惧,连忙应道。

挥手让他们退下后,邵树德又走到了地图前,静静看着。

数十万大军,次第开往河北,这次是靠人多势众强吃了。当卢彦威危急之时,看看能不能引出来什么大鱼吧。

本章完

喜欢晚唐浮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唐浮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