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唐浮生 > 第二十一章 万胜黄头

晚唐浮生 第二十一章 万胜黄头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3:33:38 来源:书海阁

北平那边已经在提前准备下一年的计划了,晋阳这边拖拉了许久,李存勖才终于不情不愿地上路。

他不是孤身一人走的,叔父李克柔作为家中长辈,陪他一起去。随行的甚至还有石君立统率的厅前黄甲军一部三千人,载着大量财货——这也是李存勖不满的地方之一,因为这搞得像是他在出嫁。

厅前黄甲军也是李存勖的老部队了。

晋王一度很器重他这个儿子,为其提供了大量资源,主持泽潞防线。

当初邢洺磁战败,泽潞成为前线的时候,各部损失惨重。五院军、散员军、契丹直、银枪效义军、厅前黄甲军、侍卫金枪直等,要么覆灭,要么损失惨重。在晋王的支持下,李存勖才得以对这些部队进行重组,吸收了大量五营军新兵,并严肃军纪,将其打造成了战斗力还算不错,且听命于他的部队。

整编完成之后,计有厅前黄甲军、银枪效义军、侍卫金枪直三支,各有万人上下。

随后,这三支部队又在邢洺磁、相卫与夏军天雄、天德、经略、武威等军反复交战,经验十分丰富,如今加起来依然有两万多步骑,是一支比较强大的野战力量了。

银枪效义军的第一任指挥使是安元信,后来被调任石岭关镇将,临走时带走了两千余人,剩下的五千人交由刘彦琮统带。

侍卫金枪直尚有八千余众,指挥使是史敬镕。

厅前黄甲军指挥使石君立,李克柔举荐的猛将,也是李存勖的亲信。该部同样有八千余人,石君立带走三千后,剩下的交由张万进统带。

离开了土生土长的河东,离开了寄托他志向的部队,李存勖万分失落,甚至可以说万念俱灰。

临走之前,他什么都没拿,只带上了数十件乐器,以后这些都将是他余生的唯一乐趣——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就这样一路慢吞吞地走,直到十月上旬,百草皆枯的时候,终于抵达了代州。而这时,让李存勖更加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李从珂、李从璋二将带着万把人集结完毕,准备东行。

这一万步骑还是临时拼凑出来的。李嗣源将几支被打残了的部队,如神勇、神威、马前银枪军合并在一起,凑了八千步兵、两千余骑兵——骑兵的马还被扣下了。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说下李克用的审美问题了。

河东的军号,真的太那啥了....

厅前黄甲军、马前银枪军、马前银枪直、侍卫金枪直、帐前军、左射军、银胡簶军等等,充满着令人诧异的独特「美感」。

神勇、神威算是比较正常的名字了,如今三军合并,晋王亲赐军号「万胜黄头」。

「黄头军」在藩镇割据时代是一支令人生畏的武装力量,出自陈许镇,因军士用黄巾帕裹头得名。

陈许武夫能征善战,勇猛无匹,南方平定起义,徐州诛杀叛军,西北与吐蕃、回鹘厮杀,河北攻打逆藩等等,到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在淮西蔡贼纵横的年代,忠武黄头军是抵御他们的第一线,战事之酷烈,闻者动容,因此也造就了黄头军强悍的战斗力与偌大的名声。

正所谓「忠武戍卒服短后褐,以黄冒首,南方号曰'黄头军」,天下锐卒也。」

从此以后,很多藩镇开始设「黄头军」。剑南西川节度使崔潜甚至专门派人到陈许招募兵士,建立「西川黄头军」。这支部队甚至一直存在到了黄巢之乱,由李鋋带着加入凤翔行营,与巢军厮杀。

又,杨行密「以李神福为左右黄头都尉,兵锐甚。」「黄头」,几乎成了大唐精锐部队的一种图腾了。

李克用同样仰慕「黄头」之名,令李嗣源组建「万胜黄头军」,前往北平府

讨伐阿保机一—邵树德切香肠之计得逞。

不过,好像又没完全得逞。李克用没让他们出井陉,而是直接走蔚州,体现了他小小的倔强。

「你们这是要率军东奔,降夏?「李存勖惊闻之后,问道。「没降,但胜似降。」李从珂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李存勖无语。他都想拿出二胡,拉上一段曲子了。

「恭喜二位将军了。」见气氛有些沉闷,裴冠笑了笑,上前行礼道。虽然不太想搭话,李从珂还是问道:「喜从何来?」

「将军现居何职?「裴冠问道。

「万胜黄头军军使。」李从珂一听,立刻挺起了胸膛。

以二十一岁之龄,独掌上万兵马,从古至今都是少数,这一点确实值得骄傲。虽说有些人私底下酸,说他亲妈魏氏手段高超,服侍李嗣源比较到位,才让他得了此职。但李从珂对此很是不屑,有本事当面说?比划两下?

「不知将军可遥领州郡之位?「裴冠继续问道。李从珂噎住了,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裴冠笑了笑,道:「好教将军知晓,滑州刺史李嗣恩,年俸840缗,另有公厨结余、当州利钱、手力课钱百余缗。」

「耀州刺史李存孝,年入近千,又是平卢军大将,年俸1200缗,军赏、公库花红无算,还有金乡县公的两千户食封,这个就不好算了,反正远超刺史、大将的收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营州州军指挥使李嗣本.....」「鄜州刺史安金全.....」

「原州刺史安福迁.....」「濮州刺史李嗣弼.....」

裴冠一口气说了好多人,都是河东降人。一桩桩收入摆出来,顿时把李从珂、李从璋、李存勖三人都干沉默了。

当武夫为了什么?最高追求是传诸子孙的富贵。

在一个军政集团里边,节度使想着把家业传下去,比如成德王氏就做得比较好,五代人了,让人羡慕。但做不长的更多。

将门世家,当然也想在这个集团里捞取好处,但这需要竞争,不一定族中每代都有人才。稍不留神,就没落下去了。藩镇割据,时不时有战争的情况下,尸位素餐之辈真的很难长久留在台上,不行就是不行,赶紧下来给人腾位置。

真正旱涝保收的其实是下级军官和大头兵。他们亲党胶固,互相联姻,募兵也只能从他们的子弟中募。实在这一代没男丁的,也会推荐姻亲家族的人上去,互相照拂。

但他们毕竟是底层,上了阵伤亡不小,也很难说有多自在。

作为一个藩镇来说,衙将一级往上,固然有富贵,但未必能一直传下去。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内部竞争十分激烈。

李从珂连个刺史都没混到,有屁的富贵。他十分明白裴冠所说的收入并不是全部,都做到刺史了,光靠那点俸禄?你逗我?唐人并不讳言商事,世家大族都频频写商事诗,以至于涉商事一直是唐诗的一个重要流派。

夏朝与唐朝其实差不多。

刺史都不需要贪,有太多合法手段捞钱了,做买卖就是一条路子。

如果手下没人才也不要紧。就像李存孝,常年在外征战,耀州刺史也就是挂名,至今没有商贾与他合作,他也不在乎。随便收点州中大小官员的孝敬,吃那两千户食邑不香吗?

只要夏朝不亡,他就能一直吃下去。即便下一代减封了,也还有1600户,多生点孩子,好好培养,上战场建立了功勋,食邑就又加上去了。

河东一府七州之地,打到现在,财穷力竭,真谈不上什么过人的富贵了。

如果不好意思背叛晋王,投靠仇敌也就算了。但——夏王他不是仇人,他是亲人啊!李从珂、李从璋一齐

看向李存勖。

李存勖莫名其妙,都看***啥?

裴冠捋了捋胡须,恰当好处地说道:「陛下有言,李亚子可尚蓝田公主。蓝田公主食封两千户,年方十八,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生母嵬才氏,在河套之地一呼百应,牛羊成群。洛阳、长安两京又有宅邸,哎呀,朝中不知道多少勋贵子弟扼腕长叹,以为错失良机。」看书溂

李从珂、李从璋齐齐叹了口气。

李存勖有些无奈,也有些恼意,道:「关我何事!」

「李驸马这就说笑了。」裴冠奇道:「本朝公主不似前唐那般。圣人管得很紧,皇后也是严加管教,保管个个孝顺父母、持家有方、恪守妇道。驸马尚蓝田公主之后,圣人或还会赐下诸般财物,保管富贵已极。」

李从珂、李从璋二人更羡慕了,眼睛都要喷火。

「二位将军无需艳羡。」裴冠哈哈一笑,又道:「圣人宽厚仁德,只要立下功勋,断不吝封爵之赏。」

二人面色稍霁,旋又问道:「何时伐契丹?」

「这个我倒不好妄言了。」裴冠皱眉苦思,道:「不过届时三军齐发,十数万众,人人争先,个个奋勇,功劳也不一定好捞,当我没说吧。」

这话一出,李从璋没说什么,李从珂却道:「还请裴少卿多多美言,万胜黄头军愿为先锋。」

「好你个贼子!「李存勖怒目而视,斥责道。李从珂有些羞愧,退后几步,讷讷不言。

「哈哈!切莫伤了和气。」裴冠又笑了,劝道:「时辰不早了,该出发了,圣人还在等着呢。」

喜欢晚唐浮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唐浮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