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唐浮生 > 第六十四章 码头

晚唐浮生 第六十四章 码头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3:33:38 来源:书海阁

随着“叮叮当当”的一阵乱响,泥沽浦码头上正在休息的力工们慢慢起身,列着队前往栈桥。

又有船只入港了。

是啊,十月底了,已经慢慢进入船只入港的高峰期,这是泥沽浦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活干得漂不漂亮,全看十、十一两个月了。

直沽令赵凤也来了,他登上了灯塔的最顶层,凭风而立,与内务府丞何允廉一同欣赏着船只入港的盛景。

两条栈道,且都加长了,可同时停泊八艘船只,吞吐量大增。

这是直沽令赵凤的功劳,得到了圣人的赞许。当然,赵凤更感谢皇后,没有她的提醒,可能就是批评了。

“这些都是贵府的船么?”赵凤看着依次拖曳靠岸的一艘艘商船,问道。

“不全是。”何允廉说道:“有些是租的。”

其实,绝大部分是租的,但没有付租金。内务府允许船只自己带一些辽东货物入港,便算作租船费用了。

“都有哪些货?”赵凤问道。

“大抵是皮子、肉脯、咸鱼、山野货、药材之类。”何允廉说道:“从穆州起航。”

穆州是辽东道属州,以原渤海国东京龙原府、南京南海府旧地合并而成。本有穆、贺、庆、盐、沃、青、椒七州三十四县,今合并为龙原(原东京城,珲春八连城)、龙河(今俄罗斯克拉斯基诺市)、龙济(朝鲜咸镜北道青津市富居里)、壁谷(大龙岭一带,珲春市春化镇附近)、会农(今朝鲜会宁)、洪贺(今朝鲜清津)、沃沮(今朝鲜咸兴)、天晴(今朝鲜咸兴西北)、椒山(今朝鲜孟山)、岩渊(今朝鲜永兴西北)十县。

穆州与弓氏高丽,大致以泥河为界,界北为大夏领土,界南为高丽的朔方郡。

泥河,即今朝鲜咸镜南道的永兴江。

穆州境内的港口资源是十分丰富的,除最大的屈浦外,还有龙河浦、泗浦、吐号浦,刚刚靠港的这批船,就是从龙河浦起航的。

“能赚几何?”赵凤问道。

这个问题,何允廉其实不太想回答,因为他自己也对圣人坚持运肉和鱼有意见,但赵凤是驸马,不好不答,于是含湖地说道:“肉挣不了多少,鱼还凑合,但不如皮子和药材。”

“为何?”赵凤奇道。

“下去看看就知道了。”何允廉解释不清,于是说道。

“也好。”赵凤答应了,二人一起下了灯塔。

码头边,滑轮吊杆小心翼翼地将一桶桶肉脯吊到岸上,然后用马车拉走。

但马车也只是拉一小段,最终还是通过内河小船,一路朔流而上,输往北京,那是才是主要的终端消费市场。

赵凤、何允廉二人来到了码头上,下令打开木桶,取出一块肉。

“这是鹿肉。”何允廉拿刀鞘在上面敲了敲,发出“彭彭”的沉闷声响,便说道:“去年冬天的肉了,存在冰窖内,今年发运回来了。”

肉干本来就很坚硬。

后世18世纪时英国人甚至开玩笑这种腌肉干能挡子弹,可能有点夸张了。但风干的腌肉能保存很长时间也是真的,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英国陆军就吃了很多拿破仑战争时期的风干腌肉,几十年的历史了,属实有点过分。

去年冬天制作的风干腌肉,如果妥善保存的话,到现在还不满一年,当然是可以吃的。

老实说,这种肉本身的成本很低。对内务府而言,最大的开支可能就是盐了,这也是他们的主要卖点。

不过也别指望卖多贵。因为唐代的盐极其便宜,只有北宋的几分之一乃至十几分之一。像河中的盐场,并不禁止私人开采,一向是官民共采。夏朝因之,故盐价始终涨不上去,这或许就是唐朝政府没有北宋收入那么高的原因之一吧。

“好好的鹿肉,怎么成这副样子了?”赵凤看着硬邦邦的肉脯有些发呆。

“哈哈。”何允廉见多了,笑道:“不这样,如何能够长途转运?驸马若想吃鹿肉,自遣人去捕好了,直沽县水草丰美,我看还是有不少鹿的。”

赵凤回过了神来,苦笑道:“不至于此,不至于此。”

“不过……”他清了清嗓子,又兴奋地说道:“肉就是肉。直沽新设,很多百姓穷困不堪,若有便宜的肉脯卖,就能大大改善他们的生活了。”

“恐怕不行。”何允廉叹道:“北京亦有贫人。廉价肉脯,还是优先运到北京售卖。”

“凭什么北京人……”赵凤眉头一皱,不过很快打住了。

良久之后,重重叹了口气,道:“我来直沽四年有余,看着百姓们修建城墙、疏浚河道、改建陂池、开荒种地,其间辛劳,历历在目。唉,何府丞,可否留点肉脯在直沽县售卖?”

何允廉捋了捋胡须,故作沉吟一番,又低声道:“此事还得驸马多多使劲才行。”

赵凤会意,拱手谢道:“谢府丞指点。”

二人说话间,船舱内又下来一群人。

码头力工们见他们前额光秃秃的,只有颅后有发,还束成了辫子,顿感新鲜。但在码头附近维持秩序的土团乡夫们却紧张了起来。他们在军官的带领下,集结了三百人左右,手持步弓、长枪,远远看着这些人。

下了船的野人有些晕陆,视野里正天旋地转呢,见此也紧张了起来,下意识靠在一起。只可惜手头没有器械,一时间焦躁不已。

“别动!”

“别慌!”

一远一近两人几乎同时喊了起来。

在近处喊的是船长,他气急败坏地下了船,大声嚷嚷道:“干什么?都在干什么?这都是欠下内务府债的奴婢,把器械都收起来。死伤了人命,你们赔得起么?内务府的钱,你们赔得起么?”

土团乡夫们不为所动,有人甚至已经从箭囊里抽出了箭。

“去你妈的!”有军官啐了一口,道:“你先把人弄到那边空地上,老老实实坐下,不然老子就放箭了。”

船长怒甚,跳上了码头便欲理论。就在这时,远处驰来数骑。

“落雁军副使萧敌鲁在此,休得轻举妄动。”一将翻身下马,说道。

听到萧敌鲁的名字,土团乡夫们一点反应都没有,仍然紧张对峙着。

“落雁军都虞候丘增祥,奉圣命前来接人。一场误会,家伙都收起来吧。”丘增祥紧随其后下了马,说道。

“丘指挥?”土团乡夫的带队军官惊讶地喊了一句,继而高兴地说道:“我赵大啊,经略军的。”

“原来你来了直沽县?”丘增祥定睛一看,竟然真是以前经略军的老部下,顿时笑道:“都是自己人,家伙收起来。枢密院怎么搞的,没提前打声招呼?”

“打过招呼了,不过还是小心为妙。”赵大讪讪说道。

丘增祥被气笑了,没再追究。

赵大这个人,向来喜欢在新兵面前耀武扬威,这次看到野人上岸,估摸着想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萧敌鲁一脸晦气地上前,身后还跟着几个随从,其中一人便是完颜休。

完颜休到这些野人面前,先点了一下数,共有三十七人。后面几艘船上不断有人下来,到最后增加到了二百八十余人。

“萧副使,人数无差。”完颜休先用靺鞨土语安抚了一下刚下船的靺鞨人、女真人,然后一熘小跑到萧敌鲁面前,说道。

“都带回去吧。”萧敌鲁郁闷地挥了挥手,道。

他是一军副使,结果在土团乡夫的眼里,竟然还没都虞候丘增祥说话管用。这他妈的,武学生了不起啊?我妹妹还给圣人诞下子嗣了呢!

“对了!”萧敌鲁突然想到了什么,又问道:“回辽东的人,也是乘这些船回去吗?”

“不是。”丘增祥走了过来,说道:“这些船今年在就泥沽浦过冬,不会再航行了。返回辽东的军士,过两天领了赏赐,走陆路回去。”

“这样也好。”萧敌鲁说道:“省得半路上喂了鱼。”

完颜休则暗暗叹了口气。

航海当然是有损失的,沉船不可避免,即便是在近海航行。

至于返回辽东的军士,其实是圣人的主意。他们都是战争中表现出色的靺鞨、女真武人,有的已经积功升为小校。圣人怜悯,特发下一些便于携带的礼物作为赏赐,令其归家,明年再回来——甚至可以把家人一起带过来。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行走的人肉宣传队。

当归家的武士穿着漂亮的衣服,携带礼物回到白山黑水之时,可想而知会引起怎样的轰动。

名贵的茶叶,氏族头领都没有,我可以当着所有人的面煮茶喝。

漂亮的锦缎,“养猪大户”都不一定有,我可以送给村里最漂亮的姑娘。

再加上制作精良的器械,满身披挂之时,气质都不一样了,瞬间变身为村里最能打的勇士。

我以前是奴隶,现在见到头人们不用磕头了。你敢办我吗?老子是有根底的人,我上头有队正、有副将、有十将、有指挥使、有兵马使……

你敢对我不利?

完颜休自己就是氏族头人,对现状一清二楚,因为他当年带出来的奴隶们都不太听话了。

部落、氏族的组织结构被打散,改以军法。奴隶出身的兵不听头人的,不会有什么惩罚,但不听副将的,会被吊起来打。久而久之,一切都变了……

他能够想象得出,当归家的武士回村落住上几个月后,究竟会把人心“败坏”到什么程度。

圣人尽他妈瞎搞!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氏族头人们会有危机感,说不定就会造反了,他完全是为朝廷着想,并无多少私心。

以后得找个机会,好好劝谏一下。但很快又想到,就他这个身份,可未必能见到圣人,顿时哀叹连连。

野人们很快被领走了,码头上又恢复了平静。

赵凤、何允廉二人面面相觑,心中都有所猜测:圣人这是要用野人打仗啊。

喜欢晚唐浮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唐浮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