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唐浮生 > 第六十七章 阶下囚翧罻

晚唐浮生 第六十七章 阶下囚翧罻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3:33:38 来源:书海阁

建极九年十一月二十日,申光劲、文在雄二人驾着一辆驴车,停在某处宅院前。

守门的北平府州兵仔细检查一番后,把车放进去了。

“陛下,老朽回来了。”见大諲撰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申光劲高兴地说道。

北平没有暖炕,如果不烧炉子取暖的话,与其窝在屋里,当真不如趁着没风的时候在院里晒太阳。

“两位爱卿辛苦了。”大諲撰没有起身,坐在那里说道。

“应该的。”申光劲说道:“今日去南市,斗粟29钱、斗米46钱,各买了一斛,总共花去750钱。比旬日前贵了一些,因为朝廷征发百姓修路,开仓放粮之后又补仓,把粮价生生给买上去了。”

大諲撰点了点头,事实上他压根不记得十天前的粮价。申光劲是老臣了,应当不至于骗他,他说涨了,那就是真涨了。

“修哪里的路啊?”大諲撰随口问道。

“听闻是蓟县通往潞县的一等国道,长六十里。幽都、蓟、潞、安次等县的百姓都被征发了,整整数万人,规模不小。”“太尉”申光劲说着他从集市上打听来的消息,然后与“大将军”文在雄一起,将粮食卸下来,搬进库房内。

“陛下,臣也采买了一些物事。”搬完粮食后,两位年纪不小的渤海公卿喘匀了气,文在雄又从驴车上取下其他物事,一一介绍。

“长芦盐,120钱一斗,臣买回来一斗,够用很久了。嗯,盐价最近跌得厉害,早些时候都上200钱了。”

“为何下跌?”大諲撰是真的闲得蛋疼了,好奇地问道。

“集市上涌来好多咸鱼、肉脯,有些精打细算的人家不买羊肉了,改买咸鱼、肉脯,盐就买得少了。”文在雄说道:“就是咱们渤海常见的鳑头腌的。”

“邵树德又偷朕的鱼!”大諲撰怒道。

申光劲、文在雄面面相觑,不敢接话。

我的陛下哎,邵树德弄来这么多咸鱼、肉脯,一方面把肉价打下来了,一方面也把盐价拉下来了,幽州百姓交口称赞。这话在家里说说也就算了,可千万别出去咋咋呼呼啊——呃,忘了,陛下现在也出不去。

“肉脯也是从辽东弄来的?”大諲撰又问道。

“似乎是。”文在雄迟疑了一下,说道:“听闻是从东京盐州起航的船只,满载肉鱼。他们还在外面寻了几个岛,将虎狼捕杀干净,专门养鹿。”

“哼!”大諲撰生气地站起身。

他不傻,知道邵树德是想了个好办法。岛上如果草木茂盛,又没有虎狼等勐兽,缺乏天敌的鹿群数量会快速增加。

说白了,就是利用辽东的土地资源罢了。

没有足够的人种地,那就只能长满荒草,利用不上。但如果放养牲畜,牲畜却可以利用这些荒草,虽然无法与种地的亩产相提并论,但胜在地方大啊。

等鹿群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便可以组织围猎,这其实是一种很好的练兵方式。

“邵贼又偷朕的鹿!”大諲撰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陛下消消气。”文在雄上前搀住大諲撰的手臂,把他拉到椅子上坐下,然后回到驴车前,取出一大袋茶叶,笑道:“陛下,臣今日在南市还买了些浮梁茶,一会可以煮一点。”

“嗯。”大諲撰闷声闷气地回了下。

“文将军,陛下想必渴了,现在就煮吧,我来做饭。”申光劲使了个眼色,道。

“也好。”文在雄说道:“今日这茶买得妙。”

“妙在何处?”申光劲取了点水,一边淘米,一边问道。

“那贾客家中出了点事,急着甩卖。我买了半驮,只要百钱。”文在雄说道:“若按寻常市价,怎么也得再贵上十几钱。”

“那可真是赚到了。夏国鸿胪寺每月才给那么点钱,真不够花。文将军这个茶买得好,陛下可以一直喝到明年清明新茶上市。”申光劲凑趣道。

说罢,与文在雄二人一起大笑,状极欢快。

“饶州浮梁茶吧?”大諲撰突然说话了:“唐宪宗元和中,浮梁县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万余贯。彼时榷茶钱是十分取一,一驮浮梁茶也就二百余文,你这茶便宜不到哪里去。”

申光劲、文在雄顿时语塞。

“下里巴人喝的茶,与朕何干!”大諲撰一甩袍袖,径直回了屋里。

“唉!”申光劲叹了口气,继续淘米。

文在雄也摇了摇头,道:“王后半个多月没来了,陛下心中有气。罢了,我先去煮茶。”

另外,他也可以理解,这茶确实很一般。

北平城里就有不少煎茶售卖的铺子,有些用的就是浮梁茶,那是一个区域低端茶叶集散中心,主要靠的是走量。以前掌握在钟匡时手里,而今落入夏人手中,想必又是一个不错的财源——听闻如今一年榷茶钱有近五十万缗。

是的,数字就是这么可怕!不仅仅是因为茶叶销售量有一定上涨,主要是税率提高了。

前唐僖宗年间,为了筹钱平黄巢、秦宗权,唐廷在南方大肆搜刮,一度将茶叶的税率从“十分取三”提高到“十分取八”。要知道,宪宗朝还是“十分取一”呢,这涨得也太快了,同时也反应了唐廷极其窘迫的财政状况,以至于都要竭泽而渔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钟传割据江西后,因为榷茶税率太高,私茶贩子大兴,榷茶收入日益减少,于是下令减半征收,即“十分取四”,浮梁茶市声势稍复。

茶叶是大宗消费品,即便贩夫走卒、僧道之流,也会去煎茶店——

“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切。”

“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要收税,还是得在这些大宗消费品上想办法——当然,如果像明朝那样,某江南大型茶叶集散地,一年茶税才十几两银子,那还是算了吧,征税成本都不够覆盖,且是江南士绅富商们对大明税务机关**裸的嘲讽。

如今浮梁茶市被夏人掌握,其户部收入定然大增,对他们这些渤海遗老遗少而言,不是什么好消息。

大諲撰进去生闷气后,申光劲、文在雄二人继续吭哧吭哧地做饭。

可怜两个公卿贵族,本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但这会还得亲自动手。即便已经“练”了几个月,依然搞得很不利索。

大諲撰腹中饥饿,几次出门查看,见还没好,又气呼呼地回去了。

一直忙到午后,申、文二人才把饭食端上了桌。

粟米饭、肉汤、酸菜烧鱼,外加肉脯、豆酱、兔肉酱——后者是典型的渤海传统食物。

三人也不分主仆了,围坐在一张桌子前开吃。

“如今北平城里的日子确实不错。即便是普通市人,现在偶尔也买些肉脯……”文在雄拿起一块肉干,蘸了蘸酱,刚说了半句,就被申光劲用眼神阻止了。

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邵树德改善了夏国百姓的日子,对夏人是好事,但对他们渤海君臣来说,就满不是滋味了。

还好,大諲撰闷头吃饭,似未听到。

文在雄得到提醒,也不说话了,三人唏哩呼噜,吃了个痛快。

“陛下……”门外突然响起了怯怯的叫喊声。

“王后!”大諲撰勐然抬头,“啪”地一声放下了快子,奔出了屋。

申、文二人急忙跟上。

“陛下!”

“王后!”

一群人在院内互相见礼。

大諲撰看了看跟在高氏身后的两名中官,心中厌恶,但却不敢说什么。

“陛下,妾最近被掖庭调到了昌平汤,昨日方才回返。”高氏小心翼翼地解释道。

见大諲撰的脸色不是很好看,心中有些焦急,几乎哭了,只听她说道:“陛下,妾不得自由身,实在没有办法。”

“好了,好了!”大諲撰作了一会脸色后,终于大度地挥了挥手,道:“朕——我不怪罪你便是。”

高氏破涕为笑,将食盒提到身前,道:“这是妾做的点心,都是陛下平日里常吃的。”

大諲撰脸色彻底舒展了开来,道:“进来说话。”

一行人进了屋。

高氏将点心一样样取出,置于桌上。

大諲撰咽了咽口水,对王后的不满已经烟消云散。

高氏也没有忘记申光劲、文在雄二人,只见她取出了一些茶叶,道:“这是大夏天子常饮的蜀中蒙顶、义兴阳羡和顾渚紫笋茶,价值连城。两位师长操劳了,可与陛下分饮之。”

申、文二人受宠若惊。

蜀中蒙顶、义兴阳羡、顾渚紫笋本身就是名茶,而宫中所用的,又是名茶中的极品,自然不一般。

以此观之,大夏天子倒也不算特别过分。定是心中愧疚,故赏赐宫中御用之物。

至于为何愧疚,多半是因为兴无名之师攻渤海,道义上站不住脚吧。

“柔娘坐下一起吃吧。”大諲撰先一把夺过蜀中蒙顶,仔细看了看后,笑容渐盛,伸手招呼道:“很久没吃到渤海肉酱了吧?你看这是什么?文将军亲手做的。”

高氏转眼望去,只见一碟豆酱旁,放着几块肉干,旁边又有一碗,里面盛放着兔肉酱,脸上欣喜,只见她笑道:“陛下,妾一见这酱,就感觉……”

话说了一半,突然说不下去了。高氏只觉一阵恶心,捂着嘴就出了门,干呕之声不绝于耳。

“王后这是……”大諲撰不明所以,问道。

申光劲、文在雄二人心中一咯噔,面面相觑。

本来站在门外闲聊的两个中官见了,脸色大变,快步上前,搀扶住高氏。

高氏的脸色苍白得无以复加。

她回头看了看大諲撰,眼中已满是惶恐,身体也轻微颤抖了起来。

喜欢晚唐浮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唐浮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