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唐浮生 > 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举改革簺鍎綇

晚唐浮生 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举改革簺鍎綇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3:33:38 来源:书海阁

高氏入宫之时,邵树德正在与宰相们商讨新的科举方案,即本朝以来第二次科举改革。

建极四年的时候,大夏科举第一次改革,主要有三项。

第一项是卷面誊抄,主要是防止考官通过笔迹以及卷面上的特殊记号认出考生。

第二项是湖名,也就是把名字遮住,不让考官看到。

第三项是降低诗赋比重。简单来说,第一场杂文考试中,考生所写的诗赋中有犯韵、错字的情况,仍可算通过。

比如,当年有考生写的六韵十二句律诗中,三处犯韵,也被打为及格通过了。

所谓杂文,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场,考察考生们的写作能力,包括诗、赋、论、歌、表、笺等在内的不同体裁、格式的命题作文,每一个体裁的文章都要合格才可。

最近几十年,诗赋的重要性已经低很多了。毕竟国家多事,考官们更看重第三场策论。诗赋只要写得中正平和,不犯错误即可,文采已经不是特别看重。

甚至于,以往不太受人看重的论文,也开始走俏了,有考生就凭借一篇《演论》得到考官青睐。

毫无疑问,建极四年的这项改革,等于进一步降低了诗赋的重要性,三处犯韵都能被通过,明显利好文风不盛的老少边穷考生。

“建极十年科考定于三月末。”邵树德喝着刚送给大諲撰的紫笋茶,道:“杂文一项,诗赋不再必考,体裁不限。”

“是。”陈诚、赵光逢、萧蘧、裴贽、卢嗣业、裴禹昌等人纷纷应下。

杂文这场考试,一开始其实并不是必考诗赋,到唐玄宗时才成为定制。安史之乱后,诗赋有时候是必考,有时候非必考,邵树德这次钦定诗赋不再是必考项目。

当然,学还是要学的,万一考到了呢?当别人写的诗赋不忍猝睹的时候,你写得很不错,那就是加分项。

“第二场帖经考试,现在是几道?”邵树德问道。

“五道。”礼部尚书裴禹昌答道。

自唐以来,帖经考试五道、十道甚至二十道都有过,今只有五道。

帖经相当于填空。即把经书翻到某一页,左右两边掩没,只留下中间一列,再把这一列中任意三个字盖住,让考生写出被盖住的三个字,三字为一帖。

这一项考察的是背诵能力和记忆力。

最开始就是只考五道,要求是“五经通三”,即至少对三道才算过。

邵树德了解过,近年来被这一项刷掉的考生不少。

“近年以来,此道稍坠。”他说道:“上至元辅,下及庶僚,虽负艺者极多,能贴经者甚少。恐此一节,或滞群才。”

邵树德这话的意思是,让你们这些宰相来考帖经,都不一定能得60分。

有些考生或受战乱影响,或因生计艰难,读书背诵的时间大大减少,这一项不宜过难,因为容易刷掉一些有真材实料、精于实务的实干派。

“五经通二、通三皆可。”邵树德直接乾坤独断,降低了难度。

以前是60分,现在40分也行,这给一些偏科考生带来了福音——有人默写填空真不行,但策论写得极为精彩,对国家大事有独到的见解,如此改革后,他们的机会更多了。

“陛下,礼部曾提出增加对义考试,不知此事……”不光邵树德提意见,宰相们也在想办法改革,这会陈诚便提出了建议。

“对义”考试就是阐述对某段经义原文的理解。

这项考试也是近年来才慢慢提出的,历史上五代曾一度加入考试,放在帖经之后,即考完杂文、帖经之后考对义,三场都考完,再考策论——考试的顺序,其实也有过变化,有时候第一场考帖经,但晚唐五代的顺序是杂文、帖经、策论。

听完陈诚的话,邵树德仔细想了想。

“可以加进去试试。”只听他说道:“考五道,通三即可。”

具体通几道,其实也是有说法的。毕竟录取名额有限,通三道是及格,五道全对也是及格,但在选拔之时,还是有区别的。五题对三题,只表明你不会被当场黜落,究竟能不能考上,也不一定。

“策论不用改了,但考试题目需要更加切合实际,比如黄河治理、草原贸易等等,这两年的题目就很好。”邵树德说道:“如此,杂文、帖经、对义、策论,一共四场考试,题也不多,两三天便可考完。”

“是。”群臣齐声应道。

“最后,朕决定,将一年一考,改为三年一考,录取员额不变。”邵树德又道。

此话一出,大伙稍稍有些震惊,但其实也在他们意料之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夏已经渐渐不需要那么多官员了。

在最开始的时候,邵树德为了拉拢文人,又是让依附自己的萧遘等人收卷子,接受考生投靠,又是提高录取员额数目,狠狠刷了一波文人的好感。

一般而言,这都是自己人。

大夏开国之后举行的科举考试,录取的进士更是自己人。

但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即朝廷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剩余尚未控制的州县越来越少,对官员的需求已经没那么大了,那么适当降低录取人数,也就成了必然。一年一考与三年一考,是三倍的差距。

当然,你也可以降低录取人数。比如去年录取了七十人,你可以降到二十余人,但邵树德觉得这样太折腾。每年都考,第一年没考上的学生直接就住在京城不回家了,如今甚至有在洛阳、北平住了十年之久的外地士人,实在有些夸张。

还不如改为三年一考,明年三月没考上的,麻利点回家,两年多后再来。

“诸位师长可有意见?”邵树德说完,看向众人,问道。

“陛下圣明。”陈诚带头回道。

“陛下圣明。”其余几人也陆续回道。

失望么,肯定是失望的。他们还好,天下士人肯定更加失望。但说实话,现在就剩南方和西域一些地方没打下了,让你们去那当官,去不去?很多人怕死,多半就不去了。

那就别叽叽歪歪!

邵树德只关注武夫们的情绪,文人的统战价值,就当前而言,远远不如武夫。

而经过今天这么一番商议,考试内容及流程大致也定下了:

第一场杂文,考两道题,诗赋歌论表笺疏等多种体裁中随机抽取两种,考察你的写作能力。其中,表、笺等更是标准公文写作格式,作为预备官员,肯定是要精通的。

写得文辞通顺即可,但你最好有点文采。考官也是人,在录取名额一定的情况下,文采好的肯定更能博取好印象,关键时刻或许就发挥作用了。

第二场帖经,邵树德有点犹豫是不是增加几道题,毕竟题目越少偶然性越大,但最后决定明年还是考五道题,对两道即可——这是客观题,有标准答桉的。

第三场对义,考五道经义解释,算半主观半客观题,对三道才算合格。

第四场策论,一般是针对实际事务,写下你的见解、剖析、推论或解决方案。

考试难吗?看起来不难。但大夏礼部每年给一百个名额,还真招不满,刷掉最多的居然是帖经,即五道填空题难住了至少两三成的人,做题家们不给力啊。

当然,这或许和风气有关。

即便盛唐之时,士人们也很喜欢出去玩,闷头在家读书的比较少。

晚唐之后,因为时局的关系,很多文人还要花时间练武。

比如理蕃院主簿刘去非,这厮明明是个文人,担任县吏,但“性粗鄙”,熟习骑马射箭,勇于近战搏斗。

这种文人,与做题家完全是两个路数,你让他默写填空,五道题对两道已经不容易了。但换成明清的读书人,正确率一定大幅度攀升,甚至五道全对都是易事,因为考试时并不会选特别偏、特别怪的题目。

简单来说,此时的文人,与明清时相比,武艺更出众,读的杂书也多,有的人甚至喜欢看兵书。且因为要考诗赋的缘故,文采也更加华丽,而这种文采华丽,也带来了性格、气质上的超脱、随意。

比如当年祖咏考进士,要求写五言十二句,他写了四句《终南望余雪》就交卷了。考官大惊,说你这不行啊,祖咏对答“文辞尽矣”,不必画蛇添足,后来也被认可了。

没有明清时那么循规蹈矩,个人意志与特色比较重。

总而言之,作为大夏第二次科举改革,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且针对实际情况,比如考生的死记硬背能力偏弱、官员数量渐渐充足、士林过于追求浮华辞藻等,进行了一定力度的调整。

改革,不是你想怎么改,就瞎几把改,或者一步到位抄别的王朝的制度。你要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慢慢做出针对性的改革,小步徐进是最好的策略。

当然,到现在为止,改革其实尚未完成——

“朕属意各道分榜,风声都放出去了,诸位师长可曾拿出切实方案来了啊?”邵树德问道。

“陛下。”陈诚上前道:“皇夏今有直隶、河南、淮海、关内、关北、河西、陇右、剑南、河东、河北、辽东、湖北、黔中、江西、福建十五道,另有藩镇若干,湖南、淮南也有大量士人跑来应试,实不好定。另者,若按户口来定,则人烟稠密的河北当给予相当名额,然臣阅河北才子之文章,其谬多矣……”

陈诚的意思很明白,如今天下尚未一统,有些地方还是藩镇模式,你怎么给名额?另有不服王化的湖南、淮南、清海军等镇,亦有士人来京考试,且还不少,你怎么算名额?

另外,如果按人口、经济来算,河北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但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河北考生的水平一言难尽。你就是给他十个名额,帖经、对义这两门的硬指标就刷下去了,最后如果只录取了一两个,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考试,不是按分从高到低数人头的,每一场考试都有硬指标,比如帖经里的“五经通三”。

“臣亦请天下一统之后,再行分榜。”赵光逢也上前说道。

邵树德听了也觉得有道理。

倒背着手在殿内转了一圈后,叹道:“也罢,就按陈卿、赵卿说的办。但这事不能拖太久,要尽快厘清。”

他以前多在打仗,或者谋划各种统战乃至赚钱的门路,对科举只关注考试是否公正。

建极七年,他亲自主持了一场殿试,这算是离科考最近的一次了。但能参加殿试的,都是已经中了进士的考生,水平自然是可以的。

也是在上个月,他才第一次知道居然有那么多考生没法通过帖经考试,这让他大跌眼镜。明清时的做题家甚至夸口“倒背如流”,如今怎么是这种操行?明明最简单的客观题考试,就是不会,真他妈的!

说到底,一百五十年的藩镇割据,对文人的影响很大啊!

喜欢晚唐浮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唐浮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